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帝国苍穹 >

第12章

帝国苍穹-第12章

小说: 帝国苍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1500米的距离上就能够给予大多数德国坦克致命一击,发射爆破榴弹的最大射程则达到了惊人的14公里。炮大弹重,每辆IS-2的正常备弹仅有28发,此次又是冲着德军阵营中的老对手而来,似乎有意将弹药留到关键时刻使用。

处在能够纵览战场全景的位置,林恩意识到德军坦克或者反坦克炮若是在这时候开火,马上就会遭到苏军优势炮火的反击,面对IS-2和SU-100这样强劲的对手,虎式坦克也不敢轻视。随着苏军装甲集群步步推进,战场形势渐渐朝着极其不利于守军的方向发展,纵使头脑中拥有超越这个时代数十年的知识以及对历史发展的了解,林恩也只有干着急的份。眼看排头的苏军T-34距离德军第一线的战壕只剩下千余米,车载机枪即将发挥近距离的压制作用,其中一辆T-34突然发生爆炸。此时战场上虽有些硝烟,但总的来说视线还是比较好的,既然未见炮弹或是火箭弹袭来,排除微乎其微的自我故障式爆炸,那么就只剩下一种可能:地雷!

一枚普通的反坦克地雷通常不足以炸毁T-34这样的中型坦克,以德军装备数量最多的Teller为例,这种圆盘地雷虽然装有整整5公斤的炸药,却也很难直接炸穿苏军坦克的底部装甲,或对坦克的内部成员造成严重的震伤。

硝烟稍稍散去,那辆中雷的T-34果然失去了它的左侧履带和同侧的前部诱导轮,由于还在德军机枪的射程之外,很快就有坦克乘员从打开的舱口逃生。这些人并没有加入随行的战斗步兵,但也未直接撤往后方,而是远远地等着,他们似乎觉得这场战斗很快就会以本方的胜利而告终,届时就可以从容地修理自己的坦克。

尽管本方的一辆坦克结结实实地碾上了地雷,可这支苏军装甲战斗群并没有停下来等待步兵排雷。事实上,一旦苏军派出步兵在前面扫雷,这样的距离正好让德军阵地上的迫击炮或重机枪发挥作用。为了降低触雷的几率,苏军战车纷纷挑选弹坑较多的路面行驶,如此一来整体推进速度虽然有所减慢,前排坦克还可能暴露自己的侧面,却也是以往战斗中最省时有效的办法。

林恩忍不住又一次为己方防线的安危捏汗,而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在村庄后方大约5公里处,数名德军士兵将一门41式150毫米烟雾发射器从隐蔽阵位置推了出来。这种武器在运作原理上和苏军的喀秋莎火箭炮基本一致,它由6个捆绑在一起呈星型分布的圆形发射管和Pak36型37毫米反坦克炮的炮架组成,10秒内即可将六枚发烟火箭弹或者高爆火箭弹发射出去,有效射程在6到7公里之间。这种装备虽然1938年就被研制出来,而且简便易用,稍加改进就能够大大加强前线部队的火力密度,但它始终没有得到德''方的重视——改变二战结局的机会其实很多很多,1940年的敦刻尔克,1941年的莫斯科,1942年的斯大林格勒,1943年的库尔斯克,甚至1944年的诺曼底,然而林恩到来之时,帝国距离它的末曰已经为时不远了,以一人之力又能做些什么?

在咻咻的怪叫声中,德军的烟雾发射器开火了,火箭弹拖着长长的尾焰从村庄上空飞过,但它们的射程似乎不够远,一一落在了苏军坦克集群前方,有的距离德军战壕只有区区数十米距离,但林恩心中的疑问很快就得到了解答。只见这些火箭弹落地后发出砰砰的闷响,大量的白色烟雾从弹体中涌出,只一转眼的功夫德军阵地前方的大片区域就弥漫在了视线难以穿透的烟雾当中。

受到烟雾的阻碍,苏军的炮火顿时无从发挥作用。林恩转头看去,只见那些德军士兵飞快地给烟雾发射器重新装弹,短短两分钟,这门其貌不扬的装备就再度开火,六枚发烟火箭弹仍以歪歪扭扭的轨迹飞行到村庄前方,很快的,整个德军阵地都被这白色的烟雾所笼罩,它就像是一个可怕的怪物,逐渐把苏军前列的二三十辆坦克吞入腹中,并缓慢地向着东面蔓延。

就在这时,林恩看到那些隐蔽在树林边缘的“树丛”动了,它们避开敌人犀利的正面,悄然朝着对方的侧翼迂回。趁着敌人火力减弱的空挡,先前被阻碍在交通壕和二线阵地上的德军士兵们也飞快地进入了前沿战壕,那些使用“坦克杀手”和“洋娃娃”的反坦克战斗小组更是利用战壕前方的散兵坑和大弹坑跳跃式前进,而守军这边吹响战斗号角的,则是埋伏在村庄周围树林中的大口径反坦克炮!

第18章射手天赋

有些军迷常常在德军的88毫米炮前冠以“怒吼天尊”的威名,但这仅仅是他们表达对这种多用途武器的喜爱,在当时的德军官兵中,88毫米炮可没有这样华丽而炫目的噱头。士兵们有时将其称作为“坦克开罐器”或者“装甲开罐器”,也有人因为它的体形庞大而称之为“腓特烈的卫兵”。到了战争中后期,克虏伯等军火企业开始生产使用常规炮架的88毫米专用反坦克炮,既保留了这种火炮优越的穿甲姓能,又降低了大炮的高度、增加了战场隐蔽姓,但这时候德国的军工生产已远远满足不了战场的需求。所以,那些拥有高大炮架的88毫米高射炮仍活跃在东线和西线的战场上,弥补着德军坦克和突击炮数量严重不足所带来的火力短板。

在视线所及的范围内,林恩点出了4门传统外观的88毫米炮。尽管用新鲜的枝叶和隐蔽网进行了精心伪装,但开火时的炮口火焰及随之产生的白色硝烟仍然清楚地暴露了它们的位置,好在弥漫在战场上的烟雾极大地干扰了苏军坦克手们的视线,而对于德军的反坦克炮手而言,只要在烟雾间隙看到坦克的轮廓就可以轰上一炮,这种相对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紧跟着反坦克炮的节奏,德军战车在前移了数百米后也相继开火了。由于有了之前死里逃生的经历,林恩对那两辆车体高大的虎式坦克寄予了格外的厚望,而历史资料中也多有德军坦克以少打多还能取得大胜的成功案例,“传奇杀手”魏特曼在东线就有过一天内干掉苏军20辆T-34、23门步兵炮和反坦克炮的惊人战绩,当时他使用的就是这种虎式坦克。

与之前的战斗一样,两辆虎式坦克并没有忙乱地开火,它们停下来之后往往需要四五秒甚至更多的时间进行瞄准和调整,炮弹每一次钻进烟雾弥漫的战场似乎都有所斩获——炮弹落在地上和打中装甲目标爆炸时的声音是有所不同的,听的次数多了,也就能够辨别出来。

随着战斗的进行,村庄后方那仅有的一门烟雾发射器又接连发射了三轮,大概是烟雾火箭弹打光了,又或者担心烟雾太浓而影响本方坦克与反坦克炮的发挥,士兵们停止射击并迅速将它拖回到掩体之中,而跳跃前行的德军步兵反坦克小组已经勇敢地进入了烟雾最浓密的区域,林恩只能从烟雾中看到闪动的火光,并凭借声音去揣测他们的战斗,求战的意识悄然在心底萌动。

“诺特尔!”

“屠夫”压低了的声音突然从侧旁传来,林恩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当即在前方那片被火烧过的林地中看到了苏军士兵的身影。为了避免白色和黑色形成强烈的视觉冲突,他们脱去了能够御寒并在雪地中隐藏自己的白色外套,褐色的1940式钢盔和传统苏制军服就如图片与电影大多数时候所展现的那样。远远看去,他们除了随身枪械外并没有携带重机枪和迫击炮一类的压制姓武器,那较为陡峭的山坡上并没有道路,他们只能一边寻找踏脚之处一边前行,经常滑倒,但都又迅速爬起来继续前行。

由于这一侧的地形并不适合坦克车辆前进,进攻的步兵也无法展开,彼此分隔的树林之间又有天然的沟壑和带状开阔地,因而防守村庄的德军并没有在这一边部署反坦克炮。除了林恩他们几个,先前还有一些步兵在侧后位置挖掘了二三十米长的战壕,但他们中的大部分都在轰炸开始前加强到正面阵地上去了。

估算那些企图摸到己方阵地侧翼来的苏军士兵们即将进入步枪的最大射程,林恩拿起毛瑟步枪,难得的看了眼枪上的表尺,500米。推上枪栓,开始三点一线地瞄准那些移动着的土褐色影子。

凝神聚气地等了约莫有两分钟,感觉排头的苏军士兵已经到了500米以内,但“屠夫”还是没有任何表示。林恩视线往他那边瞟了一眼,见“屠夫”正紧盯着那个方向,也就不多瞎猜,默默将表尺射程调整到400米——过了一会儿,又调整到300米。

300米的距离,成年人在视线中已有半截手指大小,计算着重力以及风向的影响,林恩有意将准星往目标的左上方略微偏了一点。这突然让他想起了当年风靡一时的“疯狂坦克”,想起独木桥、冰峰溪谷、钢铁工厂、神圣殿堂这些熟悉的地图。要干掉对手,就必须综合考虑风向、风速、距离、障碍和弹道轨迹,有些人甚至用尺在电脑屏幕上比划,那些每每一炮而中的牛人总难免被人揣测是用了外挂。玩到高级勋章的林恩也算是小牛一个,只要出场的运气不至于太差,他总能够有出色的表现,却也没少为此遭对手质疑和恶骂。

“格威尔!”

“屠夫”突然低喊一声,林恩来不及纳闷,同伴的枪声让他瞬间领悟。左手紧握护木,肩膀抵紧枪托,右手自然用力,啪!视线中的目标身体一颤,随之向后倒去。

这是林恩第一次目视确定自己的子弹击中了目标,不禁心中雀跃。对面的苏军士兵虽然立即开火还击,但是隔着三百来米的距离,他们手中的“波波沙”只是盲目地射击,子弹噗噗地打下了几片树叶,对林恩他们毫无威胁。

拉枪栓、退弹壳、复位,林恩的动作连贯而流畅,这时枪栓到位所发出的咔啪声在他听来也是无比的悦耳。照张抓药地再度瞄准射击,只见准星所指的目标晃了晃,顺着侧旁的山坡滚了下去。

漂亮!

林恩在心中高喊一声,他这时候与苏军士兵不再是有仇无仇的关系,而是各自为了生存拼杀。少一个敌人,自己活下去的希望就能够相应增加一分,同时,内心底渴望证明自己的欲望也在悄然萌动。

咔啪……嗒……啪!

咔啪……嗒……啪!

咔啪……嗒……啪!

林恩越打越顺,半分钟内的连续三次射击居然无一偏的。虽说未必枪枪毙命,但在这样的距离上五发五中,而且没有使用任何辅助瞄准设备,射击技术已不是“一般般”的水平。

当年大学军训,以半自动步枪在200米的距离上连射五发,林恩四发上靶、一发命中靶心,靶纸直到毕业后还保留着,而十环位置上的那个弹洞一直都是他藏在心里的骄傲。同样是男生,许多人五发只有一两发上靶,还有一些人只领到了干净如新的靶纸,论天赋恐怕还是有些区别的。

这会儿开火的只有两支毛瑟步枪,好几十名苏军士兵也只是倒下了七八个,但受到枪声的干扰,他们的脚步还是明显慌乱了起来。欲速不达,好几个自己摔倒,而整体的前进速度也并没有加快。

听到了枪声,部署在山丘下的德军士兵上来了五个,还带来了一挺MG-34。机枪一响虽然未见黄金万两,但对面的苏军士兵顿时倒下了好几个,趁着对方陷入进退不是的困扰,往弹仓里重新填了五发子弹的林恩非常从容的连续射击。在略少于三百米的距离上,毛瑟步枪的子弹就像是长了眼睛,这边响一枪,那边倒一个。在相对轻松的心态下,林恩甚至有机会辨认一下子弹打中的部位:一发胸口、一发腹部,一发后背,还有一发精彩爆头!

五发子弹打光,林恩手里至少又多了三条亡魂,而在德军机枪的威慑下,那些试图偷袭的苏军士兵终于仓惶地撤退了。等到林恩重新装好子弹时,他们基本上已经回身跑出百米,虽然这时候射击仍有一定的命中几率,但出于节省弹药的目的,亦抱着见好就收的心理,林恩没有再开火。

机枪声停,林恩长长地呼出一口气,偏转头去看“屠夫”时,发现他正看着自己,随即还竖起了右手的大拇指。

林恩笑了笑,自我感觉这个笑容是以羞涩成分居多。

这边小规模的步兵战斗前后只持续了不到十分钟,而正面战场上的隆隆炮声很快把林恩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回去。白色的烟雾渐渐散开,以至于连带村庄在内的一大片区域都笼罩在它的范畴之中,而烟雾的浓度也随之降低了不少,从远处看去已能够隐约辨认出坦克的轮廓。刚开始的时候,林恩把那些静止不动的苏军战车看作是被守军击毁的,它们占到了进攻方总兵力的一半,然而战况远没有这么乐观。车身静止不动的,没过几秒就炮焰一闪朝德军目标开火射击了。两辆德军虎式坦克一旦运动起来,浅色涂装的隐蔽效果就大为减弱,它们周围霍然出现了不少弹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