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执掌武唐 >

第8章

执掌武唐-第8章

小说: 执掌武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官民忙碌脚步匆匆,与往昔有所不同的是,今日的江宁县街口却是有些异样,长街上不仅多了来回巡逻走动的皂衣捕快,更有三三两两的市人百姓围在一起小声交谈,口舌间流淌出了一个惊人的消息:江东最大的盐商史万全,昨日黄昏被人刺死在了画舫之上。

  消息传出,满城轰动,县令王西桐一面将这个惊人的消息上报给润州府,一面亲自坐镇县衙部署缉拿刺客。

  唐代初年不重盐利,沿海以及内地的盐场几乎都由豪门大族垄断经营,朝廷只是在其中抽去一部分盐税便可,这史万全便是江东一带最为有名的大盐商,主要从事青盐买卖运输,不说富可敌国,也算腰缠万贯。

  他这一死,江东数以百计的盐场少了销路,说不定会停止生产,也势必会引起盐市价格暴涨,青盐乃百姓们家中不可或缺之物,缺了盐人怎么能活?一时间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出售青盐的作坊还未开张便围满了抢盐的百姓们,吵吵嚷嚷争盐抢盐,好不热闹。

  今日辰时一过,陈夫子依旧没来学堂,学子们按捺不住自是嬉笑说闹,历来备受大家看不起的金靖均今天却成为了话题的主角,侃侃而论给大家讲述昨日刺客行刺史万全的情形,因为他的阿爷正是在场人之一。

  金靖均难得这般风光,讲的是唾沫飞溅宇扬顿挫:“呵,你们不知道,那女刺客忒地狡猾,暗自混在表演歌舞的歌伎之中,那史万全高坐画舫厅堂主位,莺莺燕燕环坐左右,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何曾注意到正在表演歌舞的女刺客……”

  便在他话语一顿之时,立即有人好奇插言道:“喂,大郎,那女刺客是何等模样,美不美?”

  金靖均瞪了那人一眼,这才说道:“我听阿爷说,女刺客上穿月白色短衫,下着荷绿色长裙,这姿色嘛,也只能算是普普通通,属于丢在大街上你也不会瞧她一眼的货色……”

  “啪嗒”一声,谢瑾手中的书卷落在了书案上,他霍然站起目光直视金靖均,瞪大双目问道:“你说那女刺客是何穿着?”


第十五章 君家娘子


  金靖均有些奇怪地望向谢瑾,见他面色严肃眉头紧皱,一副如临大事的模样,立即重复道:“那女刺客上穿月白色短衫,下着荷绿色长裙。”说完,忍不住追问:“七郎,你这是怎么了?”

  “月白色短衫,荷绿色长裙……”谢瑾没有理睬金靖均之问,兀自喃喃念叨着,半响之后心头呯呯乱跳,那女刺客不就是他昨日救下的白衣女子么?他竟救了一个杀人凶手?

  然那君海棠乃是万里挑一的绝代佳人,金靖均却说女刺客姿色平庸,这一点似乎又不太相符……

  见四周听众催促不停,金靖均只得继续讲述道:“歌伎们翩翩起舞婀娜多姿,厅内所有人皆是眼神迷离醉酒微醺,那时候只有我阿爷依旧保持着清醒,因为他在这酒绿灯红的气氛中,闻到了一丝杀气!”

  “杀气!呵!你阿爷有这么厉害!”话音刚落,立即有人表示不信。

  金靖均这一句自然是在吹牛,当时他阿爷早就已经喝得酩酊大醉,那闻到杀气的云云完全是在蒙这么不谙世事的学子。

  金靖均脸色微不可觉的一红,强自嚷嚷道:“你小子懂什么懂,那些武功盖世的游侠儿出招前,都会令人感觉到彻骨的寒凉,杀气!正是杀气!”

  “哎哎哎,不要打岔,接着说接着说,后来又怎么了……”

  “后来?呵!那就更精彩了,在这电光石火间,女刺客突地从腰间抽出了一把长长的软剑,整个人高高跃起如同鹰隼扑兔,一剑便洞穿了史万全的胸膛!直至女刺客抽剑离身,厅内的人这才反映过来。再看史万全,真的变成死万全了。”

  “不过史万全的那些护卫也不是吃素的,纷纷一拥而上刀枪棍棒,斧钺钢钗对着女刺客一阵招呼,打斗中女刺客肩头中掌,不甚跌落在了秦淮河中……”

  听到这里,谢瑾再也听不下去了,因为他的目光无意间穿过打开的窗户,恰好看见金靖均口中的女刺客君海棠,此刻正手拿竹篙撑着一艘小小的乌篷船,悠哉悠哉地飘荡在秦淮河中。

  一身寻常之极的布衣长裙,万千长发简单地绾成一个发髻,明目皓齿俏脸酡红,恍若一个江南水乡的渔家女子,这便是君海棠今日的造型。

  她稳稳地站在晃动不止的船舷上,秀发衣袂迎风舞动,额头方正眉眼似画,一双明亮的眸子流淌着淡淡的动人光彩,纤手握着的青色竹篙轻轻一点河中,乌篷小船立即如同脱弦利箭般破水飞出,留下了一圈又一圈的好看涟漪。

  丽人如月宫仙女,美艳得不可方物,好似一轮悬挂在中天之上的明月,娴静优雅而又瑰丽夺目,河堤上几个正在寻找女刺客的衙役瞧见河中女子,也忍不住魂色授予地驻足观看,口中念叨着“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古老词儿,露出了和狼一样的表情。

  “小娘子,君家小娘子……”河畔芦苇荡前,一个手儿正不停地挥动着,那人亦是若影若现。

  君海棠远山般的娥眉微微一蹙,乌篷船悠悠飘荡而至来到河畔,竹篙轻轻一点固定船身,冷冰冰地望着那人道:“何事?”

  谢瑾笑得很是灿烂:“昨日方别,没想到今日又能与小娘子重逢于此,看来我俩着实有缘,所以忍不住出言招呼。”

  君海棠一怔,这才发现此地乃是昨日这少年救自己上岸之处,想及那荒缪绝伦的救治之法,君海棠花儿般艳丽的俏脸上掠过一丝不可察觉的羞红,仔细看了谢瑾半响,冷笑道:“小郎君额头大汗脸色潮红,听话音略微喘息,不用问也是刚刚才跑到这里,何来有缘重逢一说?”

  没想到这么快就被君海棠看出了端倪,谢瑾尴尬地咧了咧嘴,想笑却又不好笑出声来,半天才轻叹道:“娘子真是目光如炬啊,不错,刚才我在阁楼上看见了你,便飞一般地跑下楼沿街飞奔,终于赶在你前面来到此处守候,也算是一片诚意。”

  “算你老实!”君海棠鼻端发出一声冷哼,面上冷色却是稍稍减缓,略一沉吟,问道:“你找我何事?”

  “没事难道就不能找娘子闲谈么?”谢瑾笑吟吟地反问。

  一阵长长的沉默后,君海棠突然收回了点在岸边大石上的竹篙,冷冰冰地吐出两个字:“上船。”

  秦淮河道水深无险,贯穿江宁县的十里航道官船、商船、货船、客船、渔船络绎不绝,偶尔还能见到水师的五牙战舰行驶而过,高高的船身起楼五层,拍杆林立旌旗招展,看上去竟是说不出的壮观。

  君海棠这艘乌蓬小船灵活轻快,没多久便顺着水流飘出了江宁县城,少了民居房舍遮挡视线,眼前立即豁然开朗。

  远山隐隐河水如带,村畴连绵炊烟袅袅,原野翻滚着金色的麦浪,鸡鸣狗吠之声不绝于耳,河畔还能看见浆洗衣物的妇女,以及摸鱼抓蟹的顽童,一片祥和宁静。

  一路行来,两人都没有说话,谢瑾没有问君海棠要去哪里,君海棠也没有说过要去何处,沉默的气氛一直微妙地维持着,唯有河风掠过衣袂轻轻的“啪啪”声响彻耳畔。

  将竹篙横置船舷任由小舟水波逐流,君海棠轻轻地吐了一口浊气,头也不回的开口道:“昨晚之事……对不起……”

  “对不起”三字说得又轻又快,若不是此时四野安静,谢瑾一定听不清楚,略微愣怔了一下,他大度笑道:“算了,你也只是无心之失,我就不与你计较了。”

  说完之后,仿佛就这么打开了话匣子,谢瑾出言问道:“听娘子口音,似乎并非江宁人吧?”

  “对。”

  “敢问娘子仙乡何处?”

  “瀛洲。”

  “不知是瀛洲何县?“

  “博望。”

  “哦,博望离江宁很远啊,娘子到此是探亲还是访友?”

  “等人!”

  这一问一答中,谢瑾深深感觉到了一阵对话疲惫,这君海棠看似寡言少语,弄得他一时间竟不知说什么才好了。


第十六章 谢瑾之请


  沉吟有倾,谢瑾决定还是直入主题,笑吟吟地说道:“昨夜君家娘子在画舫内仗剑行刺,整个江宁县都为之震动,城内四处都是缉拿娘子的捕快,谁料娘子却在光天化日之下堂而皇之地出现,乌蓬小舟飘荡河道,某实在深感震惊,故此登上小舟满足一番好奇之心。”

  君海棠凤目生寒,转过身来冷冰冰地望着谢瑾,也不问他是如何知晓此事,只冷冷道:“你就不怕我杀了你?”

  谢瑾摊着手笑道:“某可是娘子你的救命恩人,娘子怎忍心痛下杀手?”

  “哼!我君海棠尽管承你的救命之情,但也不是心慈面善之辈,杀人对我来说,犹如眨眼呼气一般轻而易举。不信的话,尽管试试!”

  “实言相告,在下并没有想去官府检举娘子的打算,否者现在也不可能孤身一人前来与你商谈,今日登船,是有要事想请娘子相助。”

  君海棠眼眸微微地眯了起来,看着信誓坦坦不像作假的谢瑾,她面无表情地说道:“海棠欠你一命,有什么事但说无妨!”

  谢瑾闻言不禁大喜,对着君海棠拱手一谢后,才平静而又清晰的说道:“瞧娘子身手,想必是非常厉害的游侠儿,仗剑江湖惩奸除恶,一定去过不少地方,他日娘子若是到得长安,请你帮我寻找一个名为谢怀玉之人,若是能够得到他的消息,某一定感激不尽。”

  “谢怀玉?他是你何人?”

  谢瑾恍然笑道:“对了,还忘记向娘子介绍,在下名为谢瑾,谢怀玉乃吾之生父,龙朔三年,父亲前去长安应试科举,谁料就这么一去不归,至今也没有消息。”

  君海棠轻轻一叹道:“郎君错了,我并非是浪迹天下的游侠儿,而为杀手,从来不会干那寻人之事,不过……”

  谢瑾正在失望间,却听君海棠继续说道:“我倒认识长安城一名特别厉害的游侠,待到我在江东之事了结后,便前去长安托他相助,想必他一定会应承下来。”

  谢瑾猛然点头:“好,那就多谢娘子了,我家住乌衣巷谢府,倘若寻到吾父消息,还请娘子尽快相告。”

  君海棠微微颔首,唇角轻轻上扬,露出了一个几乎微不可觉地淡淡笑意。

  霎那间,谢瑾便感觉到眼前这女子平日里必定很少开怀大笑,连不经意间露出的笑容也是这样的腼腆矜持。

  瞧谢瑾呆呆地注视着自己的脸庞发呆,君海棠心内掠过一丝淡淡的羞意,她毕竟是未经人事的少女,昨日被这少年无意间亲了朱唇,想要淡然处之自是不可能。

  轻轻地咳嗽一声掩饰羞态,君海棠故作肃然道:“此事我一定会帮你办到,一有消息也会尽快前来通知你,你走吧!”

  “走?”谢瑾惊讶一挑双眉,四顾望了望不知深浅的河水,有些无奈道,“即便是要走,娘子也要将船泊在岸边吧,难道我能飞过去不成?”

  君海棠一怔,飞快转身拾起竹篙点入水中,小船改变方向朝着岸边驶去,凝脂般的俏脸泛着红色,人如其名,海棠一般美丽。

  谢瑾回到府中,正值西面天际最后一丝余晖被黑暗吞噬,沉沉夜色笼罩大地,正堂内点亮了明晃晃的灯烛,侍婢轻飘飘上前替烛台罩上灯罩,明亮的光晕洒满了每一个角落。

  每天这个时候,是谢府固定餔食的时辰,所有男丁女眷都须前来正堂共同进食。

  魏晋以后,不论皇亲贵胄还是庶民百姓,皆已经开始实行三餐制,根据一天时辰分别名为朝食、午饭、餔食,不过就实而论,餔食处于一日三餐中最不重要的位置,许多尚且温饱的普通百姓常以晚汤代替餔食,只有贵胄富裕人家,还有如陈郡谢氏这般的守礼大族,才会施行餔食。

  正堂居中一张食案后坐着谢氏宗长谢睿渊,左右两厢各置长案,按照男女长幼顺序,分别应该是谢睿渊的长子谢景成和次子谢景良,其次是大房之媳陆三娘,再其次谢景成之妻王氏和谢景良之妻顾氏,最后才为一干少年。

  不过,谢景良和顾氏带着其子谢太德外出就医未归,原本就没多少人的正堂看起来更显空旷,而且祖宗有法,未加冠的少年不能独自坐于案前吃饭,谢瑾和谢太真便是一人一张草席落座于地,将菜肴放在地上。

  今日的菜肴为团油饭配以蒸鱼。

  团油饭是用煎虾、炙鱼、鸡鹅、猪羊、灌汤等配料,调以姜桂盐豉,与粟米一起蒸制而成的饭品,类似今日的什锦饭或盖浇饭,唐时在岭南江南一代颇为流行。

  谢瑾、谢太真捧着各自的饭碗,你瞪瞪我,我瞪瞪你,相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