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执掌武唐 >

第523章

执掌武唐-第523章

小说: 执掌武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击之言。“

  说到这里,李冲轻轻一叹,叹息声满含遗憾之情:”自嗣圣元年徐敬业在扬州起兵行匡复大业兵败之后,武后顺利除掉了裴炎独掌朝纲,我们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其后妖后在武承嗣的建议下设立武氏宗庙,妄想在地位上与李唐皇室比肩,韩王李元嘉和我父越王李贞鉴于如此形势,认为武后有故意抬高武氏宗族地位,以便将来废掉圣人传位于武氏后人之举,鉴于这样的形势,韩王与越王都认为宗室必须采取行动,铲除武后匡正朝纲,还大唐江山安稳,故而才联系各地宗族,准备救亡图存,救社稷于水火。”

  陆瑾明白了过来,轻吁一口气言道:“这么说来,匡复大业的发起者乃是韩王以及越王呢?”

  “对。”李冲毫不忌讳的点了点头,因为他懂得也只有如实相告,才能获得陆瑾的信任。

  陆瑾沉吟半响,默默思忖道:韩王李元嘉乃是高祖皇帝之子,为皇室最为德高望重的长辈,以至为匡复大业发起人之一,可谓非常的合适。至于越王李贞,乃太宗皇帝之子,长于弓马,善于军阵,在民间更有贤王之称,也是十分合适的人选。

  


第一千九十三章 与李唐皇室的盟约(中)

  心念及此,陆瑾颔首言道:“如果说这两位,倒也非常合适,不知你们计划如何?联系到哪些宗室?”

  “不瞒陆相,除了上述两人之外,有通州刺史李撰、青州刺史霍王李元轨、金州刺史江都王李绪、邢州刺史鲁王李灵夔、申州刺史李融以及寿州刺史赵瑰。”

  陆瑾一听,李冲所言的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是皇室子弟,而最后的赵瑰则为常乐公主之夫,也算是皇室中人,看来为了对付武后,李元嘉和李贞已经联系到了所有担任刺史的宗亲。

  “那不知诸位宗族长辈对于匡复大业有何等计划?”

  “陆相,妖后对于宗室素有防范,皇室宗亲的辖地均是相隔甚远,彼此之间不能相连,故而起事之初,肯定无法做到合兵一处,到时候若陆相你能够领军,还请陆相你能够阵前倒戈助我等一臂之力,若妖后不让陆相你领军,求请陆相你成为吾等朝中内应,暗通消息给我们,以便我们能够对妖后的布置了然于心。”

  “起义时间是多久?”

  “八月十五,中秋节。”

  “起义之后如何部署?”

  “招募义军,其后九军并发洛阳,匡复勤王!”说完之后,李冲用力挥动大手,显得信心百倍。

  陆瑾问崔若颜道:“皇室宗亲如此安排,不知七宗堂有何计划?”

  崔若颜正容言道:“我们将倾尽所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襄助匡复盛举。”

  陆瑾剑眉一轩,连忙对崔若颜吩咐道:“船上可有地图?”

  崔若颜一愣,连忙回答道:“有。”

  “那好,速速取来一观。”

  片刻之后,崔若颜取来地图折回,陆瑾连忙接过将之平摊在了长案上,举着油灯仔细看了起来。

  在诸王当中,势力最为强盛的当属韩王李元嘉所在的绛州,越王李贞所在的豫州,鲁王李灵夔所在的刑州,以及眼前这位琅琊王李冲所领的博州,然而从地图上看来,在诸王当中实力最为强盛的这四州却分布处处,其中绛州位于河东道,也就是洛阳的西北方;豫州位于河南道东部,洛阳的东南方;刑州位于河北道,在洛阳的东北方;博州也是位于河北道,也在洛阳的东北方,离刑州有着一段距离,也就是说,这些州郡彼此之间不能相连,若匡复起义前期,只会沦为各自为战的境地。

  思虑闪烁如飞,陆瑾脸膛沉吟似水,半响之后,他皱眉言道:“琅琊王,请恕本官直言,若是按照你们这样的起兵计划,只怕胜面不会太高。”

  李冲一怔,问道:“陆相此话何意?不知我们的计划有何不妥之处?”

  陆瑾指着地图娓娓而论道:“我朝大军多集中在东西两都,这也是强干弱枝的军事制度使然,你们势力最为强劲的四州分布洛阳三方,看似对洛阳成为了包围之势,然却也因兵少将微,容易被朝廷大军各个击破,若以起义之初,本官不觉得你们不能同时发兵洛阳,而应该就在当地招兵买马,发展各自势力,并按照争取朝廷重臣们的支持,待到实力强盛,兵力充足之后,在约定时间发兵洛阳,并于朝廷大军进行决战,胜之迫使武后退位。”

  李冲眉头一拧,言道:“陆相之言当真大谬!徐敬业匡复之所以功败垂成,就是因为起义之初没有立即北上勤王,而是选择在江南道发展壮大实力,才使得朝廷从容不迫的调动大军对其进行剿灭,倘若采取陆相的计划,那我等岂不是要重走徐敬业的老路?”

  陆瑾摇头道:“如今情形和当年徐敬业起义时可不相同,现为防州郡叛乱,洛阳周边一直驻守数量可观的大军,虽不能击败你们勤王的九路军队,但坚守洛阳等待救援还是完全可行,故而速战速决并不利于宗亲们,反观若能在各自的领地发展势力,即便朝廷能够从容不迫的调来大军,九军齐发依旧有着一战之力,若到时候宗室们能够策反朝廷领军大将,那就再好不过了,如此一来胜利有望。”

  李冲面露难色的开口道:“陆相之言虽则不错,但武后任命的领军大将岂会轻易被我们策反?除非是陆相你领军还差不多。”

  陆瑾正容言道:“所以你们匡复起兵还差一样非常重要的东西,这样东西也是当年徐敬业为之欠缺,并成为他失败的因素之一。”

  “什么东西?”李冲错愕一问。

  陆瑾一字一句的言道:“天子诏令。”

  李冲错愕神情瞬间变作了黯然,苦笑言道:“陆相,现在圣人被妖后困局深宫,监视严密,重重包围,我们如何能够顺利获取天子诏令?而且以圣人对妖后敬若猛虎的秉性,只怕也会写下勤王诏令来给我们。”

  闻言,陆瑾一笑,说道:“当今天子自然不会写下诏令给你们,在下说得乃是另有其人。”

  “另有其人?”李冲想了想,叹息道,“莫非是庐陵王?陆相啊,庐陵王早就被废黜了帝位,他所写的诏书如何能行?”

  陆瑾摇头道:“庐陵王的自然亦是不行,我说言的,乃是先帝的诏令,当年先帝为防范庐陵王即位后朝廷骤变,在临终之前写下了一封密诏,言及若有人胆敢犯上作乱,群臣可共谋诛之,若现在匡复军能够取得这封密诏,实乃事半功倍。”

  李冲一听,登时就激动了起来,脸膛也是兴奋得陡然涨红,颤声言道:“陆相?当真有先帝密诏?你可是打胡乱说?若能取得密诏,我们可是如虎添翼啊!”

  陆瑾脸上丝毫没有开玩笑的意思,言道:“这么重大的事情,本官岂会说笑?”

  “那不知密诏现在何处?”李冲激动得语无伦次,瞬间他想到一个可能,顿时有一呆,“糟糕,莫非在庐陵王哪里?”

  “非也!”陆瑾摇了摇头,“庐陵王再被罢黜帝位,迁往房州之前,已是令人将密诏交给了我,如今,那封密诏在我的身上。”

  泰国最胸女主播全新激_情视频曝光扑倒男主好饥_渴!!在线看:!!


第一千九十四章 与李唐皇室的盟约(下)

  第1096章与李唐皇室的盟约

  “什么?”

  陆瑾此言不吝于之声,也让李冲霎那间呆如木鸡,继而很快又被巨大的狂喜所笼罩,他结结巴巴的兴奋问道:“密诏当真在陆相你的身上?请,请你速速取来让我一观……哈哈哈哈,若能如此,那真是太好了……我们匡复终于有望了。”

  陆瑾早就有所准备,从怀中掏出了那封先帝密诏。

  李冲见到果真乃是诏书,心内更压抑不住的阵阵激动,伸手便要来夺。

  陆瑾微微皱眉,却眼疾手快的将密诏收了回去,在李冲不解的眼神之下,他面容肃然的开口道:“让我将密诏交给你们也可以,但是我却有一个条件,而这个条件,也是我与你们合作的基础,若能答应,我陆瑾必定鼎力相助。”

  李冲连忙坐下,拱手开口道:“还请陆相言明便可。”

  陆瑾沉声言道:“倘若匡复成功,皇室宗亲任何人不得夺取帝位,成为大唐天子者必须是高宗皇帝的血脉!”

  李冲一怔,一丝犹豫之色瞬间从脸上一闪即逝。

  这次宗室之所以决定起兵匡复,除了应对武后咄咄逼人的威压之外,还有重要的一点,便是向借机让对武后千依百顺的李旦下台,重立新的大唐天子。

  而新的大唐天子不会是庐陵王,乃是李冲之父越王李贞,李贞成为新的大唐天子也得到了如韩王李元嘉、霍王李元轨等皇族长辈的认可,故而李冲才会这般热衷的想要发动匡复之举,为父亲谋取帝位。

  当年汉朝陈平周勃等诛灭吕氏,不也废了吕后所立的少帝,另立代王刘恒为天子么?李冲觉得这么做无可厚非。

  但是陆瑾的一席话却让李冲大感为难。

  要获得陆瑾的支持,必须在高宗之子——李旦与李显之间挑选帝王,而获取陆瑾的相助又是非常非常的关键,李冲自然而然有了一种竹篮打水一场空的感觉。

  陆瑾很敏锐的看出了李冲的犹疑,皱眉言道:“琅琊王,这是我唯一的条件,我也不希望任何人凭借这场匡复大业改变帝位传承,如何决策还请你们早作决断。”

  李冲脸色变换不停,过了半响方才长长的叹息了一声,言道:“陆相,这件事关系甚大,容我与各位皇族长辈商量一二,再做定夺,不知你意下如何?”

  陆瑾也知道此事光凭李冲一人做不了主,点头道:“可以,不过眼下以至六月中旬,而匡复起义则是八月,时间紧急,我最多给你们半个月的考虑时间。”

  李冲点了点头,言道:“现在由七宗堂负责我们宗亲之间的联络,半个月的时间完全足够,不过在这之前,我想看一看这封先帝密诏,还请陆相容我一观。”

  陆瑾点点头,将密诏递给了李冲。

  李冲接过展开仔细一看,及至读完,顿时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神情,依依不舍的将遗诏交给陆瑾之后,起身抱拳道:“陆相,既然现在我们已经确定了盟约,共诛妖后,有什么情况我会令七宗堂前来只会陆相你,而朝廷若有什么隐秘大事,也请陆相你能够如实相告。”

  “你我消息互通,那是自然。”陆瑾点点头,立即表示同意。

  画舫停泊岸边,李冲在一辆四面垂帘的马车掩护下静悄悄的走了,陆瑾眼见天色甚晚,也没有回家,而是留在画舫上继续与崔若颜商谈。

  “你拥有的那封密诏,莫非就是当初你为逃脱朝廷追捕的那天夜里,获得了?”

  面对崔若颜的疑问,陆瑾点头笑言道:“不错,庐陵王令人将密诏暗中托付给了我,不意却走漏了消息,无奈之下我只得遁入了洛河当中,其后武后派出军卒封锁了整个洛河,我侥幸的逃上了娘子所在的画舫,其后的事情娘子你也知道了。”

  崔若颜微微颔首,俏脸不由浮现出了一丝红霞,眉宇间也有隐藏着不可察觉的羞色。

  当时陆瑾可是躲在她房间的壁柜当中,将她换衣的举动一览无遗,其后她还诈称两人有所奸~情,才顺利将上官婉儿蒙蔽了过去。

  回想昔日种种,实在令她暗自感概不已。

  陆瑾却没有意思到刚才提及的那番前程往事撩拨起了眼前这位动人女子的春意,他脑海中依旧想得是正实,说出了今天最大的感觉:“其实若颜,我总觉得皇室宗亲似乎不太靠谱,你们七宗堂和我都将身家性命押在了他们的身上,也不知是否正确。”

  崔若颜微微一怔,很快就从动人的春情中恢复了过来,蹙眉言道:“皇室宗亲对武后积怨已久,加之武后现在已是暗中开始对付他们,于情于理,宗亲们绝对会铁了心对抗武后倒地,这一点倒是不用担心。”

  陆瑾苦笑了一下,却是一叹,言道:“我并不担心皇室宗亲们的决心,只是担心他们的能力。”

  说完之后,陆瑾轻轻一叹,言道:“现在朝局情形其实于西汉诸吕之乱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但诸吕之乱之所以能够平定,一来是因为吕后病逝大权旁落,二来是仰仗于陈平周勃等德高望重的朝中重臣作为内应,三则是刘氏人才辈出,在外兴兵并策反了吕氏派来的大将灌婴。反观我们,现在武后春秋鼎盛一时半刻应该死不了,坐镇中枢稳稳的掌控着朝局。二来我们并没有德高望重的老臣作为内应,即便是我,也是空有相位,而无多少根基势力。第三点,恕我直言,李氏诸王比起刘邦的之孙,还是差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