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执掌武唐 >

第487章

执掌武唐-第487章

小说: 执掌武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鼓声响起的那一霎那,只闻控弦声响,一片犹如流星似的火箭从山头飞下,恰如火云般陡然降落在营垒当中。

  水寨中早就已经暗埋了不少火种,未等匡复军仓皇出营,熊熊大火立即就燃烧了起来,席卷整个水寨。

  与此同时,左右山头的石炮也是轰鸣开来,无数投石从山头飞出直向正冲着水寨而来的扬州水师攻去,顷刻之间,便有数十艘船只被投石击中,开始缓缓下沉。

  水寨当中,火焰四窜,热浪翻滚不息,八千匡复军一拥而入本就已经十分拥挤,此际慌不择路之下四散溃逃,乱军堪堪涌到出口处,突然一片黑压压的云朵从山峰上呼啸卷来,乃泉献诚所领的官军到了。

  泉献诚谨记陆瑾的军令,也没有冲入营中厮杀,就这么率领四千军卒犹如铜墙铁壁般堵在营门口,几乎是断绝了匡复军的生路。

  而这时候水寨内的火焰也是愈来愈大,巨大的热浪炙烤着所有的一切,翻滚而起的浓烟呛人鼻息,不仅是水寨内的木制房屋以及牛皮帐篷,就连那些围着水寨的高大圆木也被点燃,变成了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球。

  而处于寨中的八千匡复军士卒逃无可逃,退无可退,如同处在热锅上的蚂蚁般,急得团团乱转却无法出去,陷入彻底的混乱当中。

  张敬先心知不妙,嘶吼着下令军卒冲杀逃命。

  四周的火焰翻滚热浪尚算其次,然那滚滚浓烟实在太厉害了,遮天盖地弥漫了整个营地,寻常人只要吸上了几口,便会窒息而死绝无生路,更别提这些处于浓烟包裹着的匡复军军卒们。

  未等冲出大营,八千匡复军已是折损了大半。

  而在营门外,却是以逸待劳的官军士卒,他们手持长盾,拿着长长的陌刀,面对着匡复军的困兽夺路,官军亦是表现出了极其旺盛的战斗力,组成一个紧密军阵,将匡复军锁死在了营内。

  而在湖面上,扬州水师也被这突如其来的一阵投石打得懵住了。

  居中指挥的薛仲璋见扬州水师原来早有埋伏,心内不禁大恨,但他相信要不了多久张敬先所领的军卒会彻底攻破水寨,故而也甘冒投石朝着前方猛冲。


第一千一十一章 陆元帅妙计破强敌

  谁料走得没多远,忽见岸上火光大起,整个水寨已是化作了一个火寨,薛仲璋这才心知此乃荆州水师早就已经预谋好的陷阱,急令撤退。

  然而船只撤退可不像骑兵步卒掉头就跑那么容易,特别是如扬州水师今夜出动的这样庞大舰队,舰船与舰船之间根本没有太大的间距空间,要转向必须整体迂回调转船头。

  这无异要在石炮的射程中迂回绕行一个大圈,而这一段路程,自然将舰船完全暴露在了石炮攻击之下。

  战鼓雷鸣号角呜呜,荆州水师三面山头弩弓石炮一齐发动,木梆声密如急雨,漫天长箭石块呼啸着扑向不远处正在迂回撤退的扬州水师舰船,巨大的箭簇破空声与石块落水的噗通声,奏响了扬州水师的死亡乐章。

  不及半个时辰,扬州水师舰船沉者甚多,沉船上的士卒逃跑无望,只得纷纷跳入了湖水当中,朝着不时经过的已方舰船不断呼救。

  薛仲璋又气又急,但也不敢吩咐停船救援落水士卒,待好不容易逃离石炮射程范围之外,也不敢过多停留,朝着洞庭湖深处驶去了。

  望着那密密麻麻的舰船风灯渐渐远去,高居山峰上指挥今夜大战的陆瑾不禁沉沉一叹,颇有些遗憾的感觉。

  陈子昂还是首次亲历这样庞大的战事,虽然身为幕僚只能远远观望,但他还是忍不住一阵热血沸腾,真想亲自出阵,作个挺枪跃马的将军与敌人厮杀。

  此刻他听到陆瑾轻轻叹息,不禁转身笑问道:“怎么?陆帅莫非还对今晚的胜利不满意么?”

  陆瑾微微颔首,无不遗憾的言道:“只可惜事先为怕打草惊蛇,我军水师只能停留在水寨岸边不能出港,今夜若能事先埋伏一支舰队在外,此刻拦住薛仲璋的去路,必定能够痛歼对手。”

  陈子昂恍然点了点头,他不懂军事,有心询问道:“陆帅,这次你为了诓骗扬州水师上当中伏,不惜烧了整个水寨,那明日若扬州水师再次攻来,可怎么办才好?”

  陆瑾微笑解释道:“今夜所烧毁的几乎都是水寨中附属设施,位于三面山头的防御设施没有丝毫的损伤,这些防御工事才是水寨抵御攻击的利器,至于烧毁的那些设施,一个月之内就能够重建,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陈子昂明白了过来,无不叹息的言道:“还是陆帅你深谋远虑,经此一役,只怕扬州水师已经不堪一击了。”

  “怎会不堪一击!”陆瑾收敛笑容,轻叹道,“今夜薛仲璋大概只折损了一半的舰船,以及偷袭水寨的这八千军卒,势力尚与我军基本持平,相信要不了多久,我们还会有一场大战啊。”

  陈子昂自信满满的言道:“即便双方还有战事,下官相信荆州水师在陆帅你的带领下,依旧能够取胜。”

  陆瑾笑了笑,对于他这句话却是不置可否。

  正在这是,一员传令军卒飞奔而至,拱手禀告道:“陆帅,陷于水寨中敌军自知逃跑无路,想要投降,泉司马请示是否留俘?”

  朝廷历来对于叛军都不会手软,是否允许叛军投降乃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

  若是允许,只怕朝中别有用心之人会说统军将领对待叛乱心存仁慈,意志不坚定,说不定会引起君主猜忌。

  若是不允许,那可是许许多多活生生的性命,难道要行那战国白起杀俘之事么?

  然而,陆瑾没有半分犹豫,已是断然开口道:“这些匡复军的士卒也只是受到徐敬业等人的蛊惑而已,罪不至死,你转告泉献诚,只要匡复军愿意投降,一律不得继续攻杀。”

  传令军卒点点头,转身而去。

  黎明到来,一轮红艳艳的旭日跃出了水天交接之处,散发出了绚丽夺目的光芒,映得整个天地一片血红。

  历经了一个时辰的大战终于停息了。

  陆瑾站在山头望去,可见前面的湖面上飘荡着无数的木块木板,十来艘犹如巨大怪兽般的楼船正倾斜下沉,许许多多如同蝼蚁似的匡复军军卒正在水中挣扎求生,场面一片凄然。

  而在岸边,原本整肃坚固的水寨已是荡然无存,化作了一片焦土,缕缕黑烟正从断垣残壁从冒出,直上南天。

  大战一起,人命就贱如草芥,光看着遍地的死尸,就让人由不住生出凄凄然然之感,饶是多经战阵的陆瑾,也不禁有些感叹。

  其实说起来,这些伤亡原本是可以避免的。

  如果太后愿意还政给圣人,那么就不会发生徐敬业主导的这场匡复兵变,更不会有这么多军卒葬身沙场,百姓流离失所了。

  半个中原的狼火烽烟,几十万人的性命,只为了满足太后不肯让权的野心,实乃太过残忍了。

  轻轻一叹,陆瑾将心头这些杂念抛出脑海之外,缓步下山进入了临时搭建的中军幕府当中,开始处理军情。

  昨夜荆州水师伤亡甚微,唯一可惜的是整座水师大寨荡然无存化作焦土。

  而取得的战绩也非常可观,不仅前来偷袭水寨的八千匡复军步卒或死或降,薛仲璋所领的扬州舰船也是沉船泰半,可谓一场不折不扣的大胜。

  陆瑾也相信凭借此战,能够暂时消除太后对他产生的怀疑之心,安稳掌控荆州兵权。

  待到忙碌完毕,已是快到正午,李多祚入帐前来请示陆瑾:目前我军大胜之后士气高涨,是否继续乘胜追击?

  陆瑾思忖半响,立即就点头同意了下来,找来众都尉计议了一番,决定明日全军开出水寨,找扬州水师进行最终对决。

  虽然目前两军实力看似已经旗鼓相当,但扬州水师刚遭遇两次大败,士气正值低迷当中,陆瑾相信以他的用兵之能,理应更够取得胜利。

  而此时此刻,薛仲璋带领麾下船只刚刚返回水寨。

  瞧见意气风发的无敌舰队此刻狼狈不堪,船破桅折的模样,薛仲璋喉头哽了哽,脸色灰白难看,几乎已是欲哭无泪了。


第一千一十二章 匡复军再出昏招

  昨日一场大战,几乎已经将薛仲璋的意气风发,踌躇满志消弭得干干净净。

  损兵折将先不说了,光是突遇险境时的手足无措只知逃跑的那种窘迫心境,就令薛仲璋无地自容。

  但他将来可是要出将入相,为徐敬业的霸业开疆拓土之人,岂能会被一场小小的失败吓到?

  昨夜之战,也是吃一堑长一智的教训而已。

  薛仲璋相信过几日再次与陆瑾对战,绝对不会再如昨夜一般狼狈了。

  吩咐手下清点伤亡,待得知主力楼船损坏了七十来艘,其余船只两百余艘的时候,薛仲璋不禁暗暗送了一口气。

  如此说来,现在扬州水师折损还未过半,面对陆瑾依旧是占据着舰船兵员上的优势,他日再战鹿死谁手犹未可知,安知他薛仲璋不能取得胜利?

  心念及此,薛仲璋又生出了几分信心,吩咐劳累了一夜的士卒们休憩,而他则未合眼,连忙召来属下们商议军情。

  然还未待他商量完毕,但闻帐外马蹄声响,一个红衣骑士已疾步掀帘而入,鞠声禀报道:“薛司马,英国公紧急军令。”

  薛仲璋点头间,一名军吏已是从红衣骑士手中接过了信件,转身行至帅案前递给了薛仲璋。

  薛仲璋接过展开一看,原本已经恢复了几分血色的脸膛霎那间又变成了雪白,身子竟是不可遏止的轻轻颤抖了起来。

  帐内众将见到他如此模样,心知不会是什么好消息,一时间面面相觑,心内大是忐忑。

  在这般沉默而又紧张的气氛中,薛仲璋恍然回过神来,轻轻叹息一声,神情似愁苦又似无奈,更多的却是愤懑。

  稍事沉吟,他猛然一拍帅案,沉声下令道:“诸位,扬州情况有变,英国公让我们速速返回扬州,两个时辰之后收拾妥当起航离去。”

  话音落点,帐内所有人全都一惊,显然被着突如其来的命令弄得不知所措了。

  正在荆州水师全军踌躇满志,枕戈待旦,准备与扬州水师对决的时候,斥候传来的消息让陆瑾止不住惊讶。

  “你说什么?薛仲璋率领扬州水师已是离开洞庭湖,返回扬州了?”

  “对。”斥候肯定的点了点头,继续禀告道:“根据我们在敌军中的细作传来的消息,似乎是匡复军内部发生了什么大事,徐敬业急招薛仲璋回去,薛仲璋无奈之下,这才领军折回。”

  陆瑾愣了愣,半响才接受了这个事实带来的震撼,苦笑道:“可惜,这次却是让薛仲璋跑了。”

  陈子昂深有同感的点头道:“匡复军这样不明不白就撤军而去,的确也是奇怪,陆帅,咱们是否应该前去追击?”

  陆瑾想了想,断然摇手道:“不可,扬州可是匡复军的地盘,目前荆州水师势单力薄,孤军前去一定占不到什么便宜,还是等黑齿常之所领的安西军到来,再作计较。”

  “陆帅说得不错。”李多祚同意点头道,“当务之急,还是应休整士卒,修葺破损战船为妥。”

  陆瑾轻轻颔首,忽地出言道:“薛仲璋这样突然离去终归是有着原因,立即吩咐细作,无论如何也要弄清楚匡复军内部究竟出现了什么事。”

  “遵命。”斥候点了点头,连忙离帐而去。

  然还未等斥候们所探查的消息传来,朝廷已是送来了紧急军报,让一直不清楚薛仲璋为何突然离去的陆瑾,登时就豁然开朗。

  具体经过还得从徐敬业领军攻打润州说起。

  上月徐敬业亲率匡复军主力军队渡江攻打润州,他本以为润州刺史李思文乃是他的叔父,到时候只需要一纸书信,就能让叔父归降。

  然而徐敬业万般没有料到的,是李思文毫无投降的意思,不仅如此,还发动军民将整个润州都防备得严严实实,以抗匡复军。

  徐敬业见状大怒,亲自率领大军攻打润州,耗费了几近一月,才攻破润州全境,而润州刺史李思文也被匡复军所俘虏,并抓获到徐敬业的中军大帐。

  军师魏思温请斩李思文,以示匡复决心。

  然而没料到徐敬业却根本不为所动,舍不得杀死自己的亲叔父,只是轻飘飘开玩笑似的对李思文说了一句“你这么效忠武后,不如改姓为武算了”,然后就将李思文收押到天牢。

  魏思温劝无可劝,不禁当着众将长叹道:“英国公如此不顾大义,专徇私图,恐败亡即在目前,我辈无死所了。”

  没想到这句话却惹恼了徐敬业,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