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执掌武唐 >

第468章

执掌武唐-第468章

小说: 执掌武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瑾本还有些担心李长乐不愿意割爱相让,没想到她这么容易就答应了下来,不仅令他大感高兴,对着李长乐一个长躬作礼,镇重其事的言道:“娘子,陆瑾代表千千万万的士子,感谢你的大恩。”

  闻言,李长乐却是调皮的眨了眨眼眸,笑嘻嘻的言道:“致谢就不必了,只要郎君不要忘记赔我的衣衫便是。”

  陆瑾一怔,登时就忍不住哈哈笑了起来。


第九六五章 疑窦再起

  是夜,陆瑾与崔若颜便在这座府邸歇息下来。

  崔若颜看似与李乐乐甚为投缘,相约同屋同榻而眠,想必一定是有许多话语须得闲聊。

  陆瑾自然是单独一个人入睡,大概是许久没有睡到这么柔软床榻的关系,他翻来覆去几个时辰,依旧了无睡意。

  轻轻叹息了一声,陆瑾索性起床点亮了油灯,披上一件衣服走出了房门。

  刚来到院中,陆瑾便看见崔若颜正独自一人站在庭前望着天空皎洁的明月发呆,如玉俏脸上隐隐带着几分忧愁。

  “怎么?李娘子已经睡着了么?竟一个人出来?”陆瑾走上前去,不禁笑吟吟的一问。

  崔若颜转过身来轻轻颔首,银辉映照得那对眸子如同繁星闪烁,语气也是温柔似水:“陆郎君,我有件事一直犹豫不决,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

  陆瑾心知此女颇有主见,如遇大事向来也是独谋善断,鲜少与人商量,今番出现这般犹豫不决的神情当真还算比较少见,也让陆瑾明白她必定是遇到了极难决断的事情。

  “娘子不妨说给在下听听?”

  崔若颜点了点头,黛眉轻蹙略微沉吟了一下,忽地眉宇一轩沉声言道:“陆郎君,我想带乐乐离开这座岛屿。”

  陆瑾一怔,惊讶问道:“为何?”

  崔若颜悠悠一叹,开口言道:“乐乐她自小一个人生活在这座荒岛之上,除了她的老师就再也没有一个亲人,如今她老师已经离开,就剩下乐乐一个人,我如何能够忍心将她一个人留在这里?故而我想带她离开这座荒岛,前去中原生活。”

  陆瑾明白了过来,霎那间也很理解崔若颜如此心境,斟酌半响说出了唯一一个问题:“但是乐乐的老师说不定也只是暂时离开而已,若我们不告诉他就这么将乐乐带走,始终有些说不过去。”

  “我也再为这一点而发愁。”崔若颜深有同感的点了点头,叹息言道,“然若我们就这么置乐乐于不顾,若她的老师再也不会返回岛屿,乐乐岂不是一辈子都得独自一人呆在这里?”

  陆瑾沉吟半响,忽地想到了一个办法,振作精神言道:“娘子,我看要不这样,我们带乐乐离开这座岛屿的同时,也可以在府邸留下一封书信给乐乐的老师,倘若乐乐的师傅归来,便能得知乐乐的下落了,这样岂不更好。”

  崔若颜听得双目一亮,拍手笑道:“郎君说得不错,那好,我明日就对乐乐言明,看看她是否愿意离开这里,倘若她愿意,书信的事情还望郎君代若颜写一封就可。”

  陆瑾立即点头言是,同意下来。

  翌日一大早,崔若颜便询问李长乐是否愿意跟随他们一道前往中原。

  这段时间李长乐独自一人居住于此,本就已经闷得发慌,听到崔若颜愿意带她前去梦寐已久的中原,而且还有新衣服可穿,顿时就喜不自禁的应承了下来。

  眼见李长乐同意,崔若颜这才放下心来,一脸微笑的催促李长乐赶紧收拾须得带走的行礼。

  李长乐头次出门,也不知道需要带上些什么,拉着崔若颜一并前去房内收拾,两女哄哄嗡嗡议论不休,竟是说笑不断。

  陆瑾不好掺合其内,笑了笑独自在院内转悠,思忖该如何返回大唐之事。

  不意才没过一会儿,一声突如其来的惊叫忽地打断了他的思路。

  陆瑾听出这尖叫声乃是崔若颜的,顿时就为之色变,急忙快步匆匆的走进屋内。

  屋内毫无异处,唯有两女正站在榻前发呆,对于陆瑾的到来亦是置若罔闻。

  “若颜,怎么了?”陆瑾走了进去,当头便是一问。

  崔若颜这才从巨大的震惊当中回过神来,她颤抖着纤手指着床榻上的一物,惨白着俏脸开口言道:“陆郎君,你……你快看看这是何物?”

  陆瑾知道崔若颜并非是危言耸听的人物,瞧她如临大事之态,顿时明白了事情肯定不是那么简单,连忙走过去目光朝着床榻上一扫,登时就愣怔在了当场。

  床榻上正摆着一块铜制的腰牌,形制与模样均与谢怀玉留给崔若颜的那块一般无二。

  陆瑾呆愣少顷,脸膛勃然色变,伸手抓起那枚令牌放在掌心细细端详,发现此牌果然也为掖庭宫宫娥腰牌,断然不会有假。

  唯一不同的,是谢怀玉留给崔若颜的那块姓名写的为“若颜”,而这一块写得则为“长乐”。

  霎那间,陆瑾心跳不由急促起来,他看向正一脸不解望着他们的李长乐,面色肃然的问道:“李娘子,敢问你这腰牌是从何得来的?”

  李长乐大是懵懂,瞧见陆瑾和崔若颜凝重的神色,心内也有些忐忑,如实回答道:“师傅说过,这块令牌乃是我的父母留给我的,让我一定要带在身上。”

  陆瑾皱眉言道:“这块腰牌乃是掖庭宫为证明宫娥身份专门打造,岂会是你的父母留给你的?不对,你那位师傅肯定是在说谎话骗你。”

  “不会,师傅从来不会欺骗乐乐!郎君胡言乱语!”话音刚落,李长乐眼眸中已是蓄满了泪水,看来对她的师傅,她有一种深深的眷恋和盲目的信任。

  崔若颜瞪得陆瑾一眼,示意他不要吓到李长乐,展颜笑问道:“那乐乐告诉阿姐,你的师傅生得是什么模样?”

  “什么模样?”乐乐歪着脑袋想了半天,说出了一个十分笼统的形容,“我师傅喜欢穿白衣,看起来非常非常的好看,如同古书上记载的神仙一般。”

  崔若颜愣了愣,忽地明白过来,问道:“乐乐的师傅,莫非是一名男子?”

  “对啊。”乐乐理所当然的点了点头。

  陆瑾一双眉头皱得更是深刻了,出言询问道:“那不知乐乐娘子可有你老师的画像?”

  “没有没有,师傅与乐乐都不喜欢作画。”乐乐头摇得如同拨浪鼓一般。

  看见也问不出个所以然来,陆瑾和崔若颜相视一眼,均觉得一筹莫展。

  但唯一能够肯定的是,表明乐乐身份的这块腰牌也是来自掖庭宫,而且乐乐与崔若颜年纪相仿,说不定两人之间好存在关联。


第九六六章 大胆推测

  陆瑾智谋超群,皱着眉头沉声言道:“崔娘子,前些日我们在白鲨岛的时候,我一直对谢怀玉飘飘忽忽的行踪疑惑不已,实在想不到他会有何等理由几乎每年都前去白鲨岛居住旬日,直到今日看到了乐乐娘子这块腰牌,我想到了一个可能,虽然这个想法很是荒谬,但却能解释谢怀玉如此怪异的行径。”

  崔若颜琢磨半响,瞬间明白了陆瑾的用意,神情陡然就严肃了起来:“郎君莫非觉得,乐乐口中的那位师傅,便是谢怀玉?”

  “很有可能!”陆瑾正容点头,眼眸中闪烁着莫测的光芒。

  崔若颜倒抽了一口凉气,显然处于了无比震惊当中。

  陆瑾继续开口道:“昔日太平公主曾为我向太后询问谢怀玉往事,太后说过当初她与谢怀玉是遭到了韩国夫人的暗算谋害,故而谢怀玉才被先帝驱逐出宫,其后谢怀玉又被韩国夫人派来的刺客所追杀,跌落悬崖摔得粉身碎骨。当时我就觉得奇怪,如谢怀玉这样无权无势之人,韩国夫人理应不会派遣刺客不惜一切代价将他杀死,韩国夫人这么做肯定别有隐情,当初太后对太平公主并没有说出全部实情。”

  “还有崔娘子,你乃是谢怀玉带去博陵崔氏的,而且谢怀玉又留下了这么一块代表宫娥身份的掖庭宫腰牌给你,其意自然表示你乃是出身于宫禁,也就说是当年谢怀玉离开皇宫逃命的时候,多半是将你带在了身边。”

  一番冷静的推测,已是让崔若颜连连颔首,她神情凝重的望着陆瑾,显然是静待下文。

  陆瑾思绪闪烁如飞,接着说道:“而这位乐乐娘子也是来自于掖庭宫,既然谢怀玉时常出现在这一带,若他真的就是乐乐娘子口中的那位师傅,那就可以推断出当年你们是一并离开皇宫的,但不知为何谢怀玉将你送去了博陵崔氏,而将李长乐留在身边亲自抚养。”

  崔若颜顺着陆瑾的推断大概理顺了自己的思路,沉着俏脸言道:“或许在谢怀玉心中,乐乐对他的重要性远远高于我,才会这样选择,而他之所以独居荒岛不闻世事,甚至对你们母子不闻不问,说不定也是因为乐乐的关系。”

  陆瑾听得双目一亮,又是一个大胆的想法掠过了脑海,开口言道:“听闻当年韩国夫人和太后斗争激烈,韩国夫人之所以不放过谢怀玉,派出刺客追杀,莫非也是因为乐乐?而谢怀玉应是奉太后之命,护送乐乐离开皇宫,也就是说,乐乐对太后和韩国夫人都是非常的重要。”

  “郎君此言不错。”崔若颜说得一句,目光已是扫向了站在一旁的李长乐。

  想到这里,陆瑾流畅的推断嘎然而止。

  他实在猜不到当年那段封尘往事所隐藏着的秘密,这个秘密已是将崔若颜与李长乐,甚至还有他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

  谢怀玉这么多年不露面,究竟是为了什么?他倒地想要隐藏怎样的秘密?

  而且现在韩国夫人早就身故,谢怀玉还有什么理由躲着不见,似乎一切一切都是不可猜测的谜团。

  但是总归一点,这一切的谜团都只能返回大唐从掖庭宫内进行调查,方能揭晓答案。

  想到这里,陆瑾长吁了一口气,目光飘过了几分坚定之色。

  他必须弄明白事情的真相,找到谢怀玉不归家的原因,才能安心。

  ※※※

  一连旬日,扬州城外的上空均是黑云翻卷,沉沉雨幕无边无际地笼罩大地,似乎要淹没整个人间。

  城外的夯土官道早就已经被连绵不绝的雨水浸透,泥泞难行,人马陷于其中均是一身泥水,使得过往行人商旅苦不堪言,叫骂不已。

  有人说,这场突如其来的旬日暴雨乃是上天对世间罪恶的惩罚。

  又有人说,暴雨连绵不绝是因为大唐朝廷已失德政,这是老天对朝廷的警示。

  然流传得最为广泛,也是最得到人们认同的,却说的是:因目前太后擅权摄政,牝鸡司晨扰乱了人世间伦理纲常,惹来了天帝大怒,故而天帝降下惩罚惩戒世人,然若太后再是执迷不悟,贪恋权势,还会有更大的灾祸将会将临人间。

  消息一传十十传百,流言蜚语在城市乡里议论不休,讨论不止,整个扬州一片风声鹤唳,百姓们全都忍不住惶惶然了。

  历来天下均是应该由男儿做主,这是亘古不变的传统,女子当政就如那西汉时候的吕后,是肯定没有好下场了。

  现在先帝驾崩足足已有大半年之久,且已经葬于乾陵入土为安,太后还有什么理由迟迟不肯还政于当今圣人?难道说她真的有篡夺权力的野心么?

  一时间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扬州大地出现了反对武后摄政的浪潮,万余名白发苍苍的老翁更是联名上奏万民血书,请求太后还政于圣人,恢复天下的安宁。

  没过几日,这封万人联名所写的血迹斑斑的上表血书,就摆在了扬州大都督府长史陈敬之案头。

  目前天下共有四个大都督府,分别是扬州、并州、荆州、幽州四地。

  大都督府设都督一人,官阶从二品;长史一人,从三品;司马二人,从四品下。

  不过大都督府都督多为亲王遥领,故而都督府的具体事务是由长史负责处理,而扬州大都督府的事务自然是由陈敬之负责。

  陈敬之今年五十些许,须发斑白,身形高而瘦弱,额头和眼角处皱纹密布,一双眼睛炯炯有神,脸上总是带着些含蓄的笑意。

  见到这封万民所表的上表陈情书,陈敬之大是头疼,伸出拇指用力揉了揉隐隐作痛的太阳穴,对着对案的红衣官吏苦笑言道:“潘司马,看看吧,咱们扬州的麻烦事情又要来了。”

  被成为潘司马的红衣官员名为潘明先,是扬州大都督府负责军事的官员。

  潘明先大概四十上下,方面大耳,形容魁梧有力,此际听到陈敬之之言,他捋须长叹道:“这场大雨来得也忒不是时候,邪乎得要命!若咱们就这么将这封万名血书送去朝廷,惹来了天后大怒,只怕我们一干人都脱不了关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