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执掌武唐 >

第438章

执掌武唐-第438章

小说: 执掌武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没有重要的需要商量之事,裴炎是绝对不会前来觐见的。

  瞧见武后脸上神情说不出的严肃,太平公主也明白母后与裴炎必定是有要事相商,于是起身告退道:“既然母后要商量国事,那么太平就先回府了。”

  武后轻轻颔首,待到太平公主临行之前好忍不住笑着叮嘱道:“对了,下次把大郎抱来给朕瞧瞧,可不要再一个人来了。”

  太平公主嫣然一笑,举步而退。

  太平公主刚离开水榭,就看见裴炎步履急促的走了过来,稍事见礼之后也不多话,就这么快步去了。

  见状,太平公主却是多留了一个心眼,并没有急着离开,装作漫步池畔欣赏春色一般踱步在依依杨柳之下,耳畔中却仔细的听着水榭内传来的交谈之声。

  然只可惜一是因距离太远,二是因武后与裴炎说话实太过小声,太平公主却没有听清楚两人说的是什么。

  便在她暗自失望准备离去的时候,武后震怒的嗓音恰如惊雷般响起,直贯耳内:“什么,你说圣人想要擢升韦玄贞为侍中?你不同意他还说要将整个天下让给韦玄贞?”

  太平公主闻言大惊,然而武后的嗓音又低沉了下去,却不知道后面的具体内容如何。

  太平公主站定思忖了一番,俏脸神色慢慢变得凝重了起来。

  她知道陆瑾是向圣人推荐刘仁轨担任侍中,而且据说圣人也已经同意了下来,为何现在竟是从刘仁轨换作了韦玄贞?这其中实在太过奇怪了。

  不容多想,太平公主明白必须要将这个消息早早告诉陆瑾,当下也不迟疑,急忙提着长裙脚步匆匆去了。

  太平公主回到府中的时候,陆瑾正在池畔边悠然垂钓,待到听到李显想要擢升韦玄贞成为侍中的消息,饶是陆瑾的镇定,此刻也是忍不住变了脸色,握着鱼竿的手指用力之下也是隐隐见白。

  见到他脸色不对,太平公主连忙关切问道:“怎么?莫非情况很糟糕么?”

  陆瑾长长的吁了一口气,却是有些看破世事得知天命的味道,苦笑言道:“没想到这么一个绝佳的破解困局之法,居然圣人却弃而不用,改任韦玄贞担任侍中,那韦玄贞无德无能仗着国丈之身陡然窃取高位,这样一来如何能够服众?”

  太平公主也看出了陆瑾深深的沮丧以及无奈,柔声安慰道:“这件事七郎你已经完全尽力了,皇兄不采纳也是徒奈何也!算了,既然皇兄很是喜欢受制于人,七郎你又何必太过强求。”

  “你说的不错。”陆瑾笑了笑,心内却是有些苦中作乐的感觉,“现在朝中被裴炎一党弄的是乌烟瘴气,许多正直忠良的大臣均是受到了排挤,我与裴炎关系向来不太要好,更因鄯州之战时接过仇怨,这段时间日子一定非常难过了。”

  太平公主冷哼了一声,满不在乎的言道:“怕什么怕,你可是本宫的驸马,又有本宫在你身后为你撑腰,而本宫也有母后撑腰,难道还怕他裴炎不成!”

  瞧见太平公主气势汹汹的模样,陆瑾明白她骨子里可有武后那般骄横霸道的脾气,不禁哑然失笑,想了想半是玩笑半是认真的言道:“话虽不错,然而太平,我可是一个男人啊!若是要让你在外面为我出头,岂不笑掉同僚们的大牙。”

  太平公主想想也对,顿时如同鼓风气囊般瞬间就瘪了下来,不情不愿的言道:“那好吧,就依七郎之言便是。”

  陆瑾微微一笑,正欲开口,忽见一名内侍在四名羽林卫的护持下走了过来,当头边作礼尖声道:“陆侍郎,太后口谕,明日在含元殿举行大朝会,请陆侍郎你前来参加。”

  陆瑾知道大朝会乃是朝议最高的规格,一般用于举行重大活动以及商议重要决策,在京文武百官都需要出席参加,比平日里常朝的规模大了足足数十倍。

  闻言,陆瑾当下也不迟疑,连忙点头言是,问道:“对了,请问公公可知明日是否有重大事项须得决定?也让本官早作准备。”

  内侍摇头道:“启禀驸马爷,口谕乃是太后亲自下达了,她也没有告诉奴才是为何召见群臣。”

  陆瑾心内暗暗感觉到了奇怪,这般不明主题,不明事项的大朝会,他还当真是头一次参加,只得颔首示意明白。


第九零二章 朝局骤变

  翌日一早,乾元殿内群臣聚集,分成左右两班站立其中,肃穆而又安静。

  辰时刚到,李显在内侍的簇拥下脚步缓缓而至,穿过中央甬道走上了台阶,一脸正色的坐在了龙床上面。

  这次大朝会乃是武后以太后令的形式通知召开的,就连圣人李显,此刻也是蒙在鼓里不知武后突兀召开朝会有何目的。

  此刻他一望站在阶下的重臣,终于看到了裴炎那张面无表情的老脸,出言询问道:“裴卿,你可知太后举行大朝会所为何意?”

  闻言,一丝古怪之色忽地从裴炎脸上一闪即逝,他望着高坐在龙床上的李显,眼中甚是嘲讽以及轻蔑,淡淡言道:“圣人稍安勿躁,待会你便知道今日朝会的用意了。”

  李显一头雾水,然而他并非笨蛋,却听出裴炎口气中的敷衍之意,冷哼一声也就不说话了。

  陆瑾身为吏部侍郎,本算重臣之一,自然也是站在前列,很快,他就从今日种种异象察觉到,大朝会必定不是那么简单。

  首先,平日里贴身护卫君王安全,并掌执御刀宿卫侍从的千牛卫换作了北衙羽林军卫士,羽林军们全都顶盔贯甲,腰悬长剑,而且人数竟还不少,几乎是将整座大殿周边围了起来。

  而且按照往常的惯例,羽林卫只执掌宫内宿卫,而帝王身边护卫均应该由千牛卫完成,如今只见前者而不见后者,实乃太过奇怪了。

  还有一点是今日政事堂群相,全都没有往日朝会还未开始时那种与人闲聊的轻松自在,个个绷着老脸站在前面一言不发,陆瑾更是察觉到侍中刘景先脸膛不知为何却是有些激动的酡红,身子也在瑟瑟颤抖着,显然正压抑着心内激烈的情绪。

  陆瑾大是奇怪,一双剑眉更是深深的皱了起来,心内不好的预感却是越来越浓了。

  便在这个时候,一阵悠扬高亢的宣呼声忽地从殿口响了起来,直贯大殿:“高宗天皇大帝驾到,天后圣母驾到。”

  嗓音尚在殿内嗡嗡作响之际,里面的群臣却犹如巨石如池般,陡然就嗡嗡哄哄的掀起了极大的波澜,人人咋舌,人人侧目,一片片惊讶之声也是接二连三响起。

  闻声,陆瑾也是心思狂震。

  高宗天皇大帝正是先帝刚确定下来的庙号以及谥号,而现在先帝的灵柩也是好好的放置在别殿内,待到合适之机便运送返回长安安葬,没想到殿外的司礼内侍却突然宣呼了一句“高宗天皇大帝驾到”,这自然让大臣们即是震撼,又是惊讶。

  这朗朗乾坤之下、巍峨朝堂之内,难道还有死而复生的事情发生乎?

  一时之间,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所有大臣的目光都是朝着殿门外望去,就连高坐在龙床上的李显,此刻也是忍不住站起了身子,呆呆的望着殿口,脸上神情惊骇莫名。

  脚步声响,只见一个朦朦胧胧的影子出现在了殿门口,初升的朝阳散发着温暖的光芒,照耀大地,照耀殿阁,却照不透那人脸上的寒冷之色,待到她踏入殿内的一霎那,不知为何所有大臣均是感觉到了后背一丝凉意。

  此人正是太后武媚!

  今日武后并没有穿着大朝会时应该穿上的太后冠服,而是就这么简简单单的一件素色长裙,高盘着的发髻也没有半分装饰,乌鸦鸦的头发配上白色的衣物,更承托着她那张寒冷无比的俏脸,当真是给了大臣们一种极大的冲击之感。

  然而更让大臣们吃惊的还在后面。

  大家很快就已经看到,武后手中正捧着一个槐木制成的灵牌,灵牌上面清晰的写着十个大字,正是:大唐高宗天皇大帝之位!

  待见到先帝灵牌那刹,众大臣浑身上下的血液一瞬间便为之凝固了,所有人膛目结舌的望着眼前这一切,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也不敢相信太后居然将先帝之位就这么捧到了乾元殿上,实在太是匪夷所思了。

  更有不少心思剔透者亦是隐隐约约猜到,今天只怕是有大事情要发生了。

  今天武后一扫前段时间居于上阳宫,不问国政的淡然形象,就这么手捧灵牌直闯而入,站定甬道凤目视线凌厉一扫目瞪口呆的大臣们,亢声喝斥道:“大胆!诸君见到天皇大帝亲自,难道还不见礼乎?”

  此言恰如平地惊雷,众大臣这才恍然醒悟,纷纷参差不齐的拱手作礼道:“臣等见过天皇大帝。”

  武后嘴角含着摄人的冷笑,目光越过群臣落在了高居在三尺台阶上的李显,又是质问道:“李显,见到先帝亲至,你又该当如何?”

  李显周身上下一个激灵,连忙脚步匆匆的下得台阶来到高宗灵牌之前站定,施礼而拜:“儿臣李显,见过先帝之位,见过太后。”

  说完之后,李显急忙挺直了腰身,望着神情肃穆的武后哭笑不得的言道:“太后,先帝之位本在别殿之内好好呆着,你将他请到这里来作甚?若是打扰了先帝安宁,朕实在情何以堪!”

  闻言,武后却是气势汹汹的上前了一步,与李显相隔三尺而立,娇声喝斥道:“逆子!朕今日将先帝请到这里来,就是想让先帝看看你是如何昏庸,如何荒唐的!”

  单单一句话,立即让群臣们原本已经渐渐安定下来的情绪又是紧张了起来,殿内也是一阵剑拔弩张的气氛。

  陆瑾见此场景,已是惊得心绪大乱,再一联想到昨日裴炎前来上阳宫向太后告发之事,立即就隐隐猜到了一切,很快就面无人色了。

  李显却是吓了一跳,却见武后神情严峻,目光冷然,这才知道她并非是说笑话。

  但他好歹也是大唐皇帝,即便是他的母后,也岂能前来正殿当殿咆哮,并大声说他的不是?

  于是乎,李显心头也是升起了一股怒气,挺着脖子昂昂高声道:“敢问母后此言何意?朕如昏庸!又如何荒唐!”

  武后冷笑道:“昏君,你连天下都想让给韦玄贞了,难道还不够昏庸荒唐不成!裴相何在?速速向诸位爱卿说说昨日这昏君召见你所发生的事情。”

  

第九零三章 擅行废立

 武后的话音刚落,裴炎立即从人群当中走了出来,望着一干震惊的同僚,他抖动着白花花的胡须高声言道:“诸位同僚,本官昨日奉诏见驾,圣人非要让本官同意擢升韦玄贞为门下侍中,相信大家都应该知道韦玄贞乃是何人,此人三年之前不过是一个区区县令,靠着韦皇后的关系成为国丈,这才平步青云的,其人现担任豫州刺史本就已经小人大用,如何能够成为侍中治理入主政事堂!”

  说完,裴炎望着目瞪口呆的李显一眼,继续出言道:“故而本官当场就对圣人言明利害,表示绝对不会同意让韦玄贞担任侍中,没想到圣人却突然恼羞成怒,说出‘别说是区区一个侍中,朕就算是把天下让给韦玄贞,又能如何!’之言,实在令本官深感震惊,故而向太后禀告。”

  李显又气又急,更体会到此乃武后与裴炎两人挑战他权威的关键时刻,立即怒声解释道:“大胆裴炎,你明知道那句话不过是朕盛怒之下的负气之言,如何能够当真?没想到你却以此为借口,前去挑拨朕与太后的母子之情,实乃可恶也!来人,给朕将裴炎这个逆臣拿下!”

  李显说罢,便下意识的去寻找护卫自己的千牛卫,然而当他看到殿内全是执掌宫廷宿卫的羽林军,而这些羽林军对自己的君令置若罔闻的时候,他的脸色更是变得难看无比。

  武后冷冷言道:“李显,君无戏言,若是待到你将大唐江山让给韦玄贞,朕如何对得起大唐列祖列宗以及先帝!”

  说完,武后目光中凌厉之色一闪,断然出言道:“中书侍郎刘祎之何在?”

  “微臣在此!”随着一句应答,红衣白发的刘祎之已是走了出来。

  刘祎之昔日乃是武后所立的北门学士之一,也是陆瑾在翰林院任职时的翰林院承旨,最近才被擢升成为了中书省的副职,主要负责出旨事务。

  武后微不可觉的点了点头,正容言道:“刘爱卿,立即宣读朕的敕令。”

  “诺。”刘祎之正容颔首,连忙从袖中取出了一卷黄帛,展开宣读道:“天后圣母敕令:门下,朕闻举国之要首在其君,君不正则国不正,君昏庸则国混乱,今新君李显,即位寥寥数十天,举止轻佻,语出狂妄,竟想将祖宗基业让予他人!朕闻之实乃非常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