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执掌武唐 >

第412章

执掌武唐-第412章

小说: 执掌武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有什么?自然是劝说本官告发陆瑾!”狄仁杰不禁沉沉一叹。

  李元芳沉吟了半响,问道:“那不知狄公觉得陆瑾是否是虞国奸细?”

  狄仁杰琢磨了片刻,断然摇头道:“不像,完全不像,这样一个惊鸿绝艳,又才华盖世之人,岂会看得上虞国那种邪教乱党?而且陆瑾品性高洁,待人以诚,绝对不会作出那种背叛大唐而投效敌国之事。”

  “既然如此,那属下有一番话也不知道当讲不当讲。”李元芳难得有些犹豫。

  狄仁杰虽然与李元芳乃是主仆,然而对他却如同子侄一样,登时就笑骂道:“你这奴儿,什么当讲不当讲的,有话快说便是。”

  李元芳点了点头,正容言道:“倘若狄公觉得陆瑾并非虞国奸细,属下觉得此事不如就到此为止,君四海此人也是留他不得。”

  狄仁杰老眼一闪,顿时明白了李元芳的用意,边点头边轻声道:“你说的对,此事……本官再想想……”

  

  四月初,洛阳城杨柳飘飞,牡丹盛开,洋溢着暮春时节的多姿多彩。

  若论洛阳著名风景,这牡丹花绝对可以算作第一景。

  牡丹花以其雍容华贵、美艳绝伦而被称做花中之王,历来被奉为庭园观赏花卉的上品,其天姿国色更是为天下花圃争辉,成为历代诗人、书画家称颂之景。

  要说洛阳城牡丹花花开最是美丽之地,却是当属上阳宫之内,只可惜那高阔厚实的宫墙阻挡了寻常百姓们欣赏花朵的目光,将那万千姹紫嫣红深深的锁在了宫墙之内,不能不说诚为憾事。

  便在宫娥内侍争先欣赏牡丹花开的时候,上官婉儿却依旧在丽春殿书房内忙碌着。

  她头戴一顶黑色纱罗幞头,垂着的幞头巾子搭在了两肩之上,一袭月白色袍衫包裹住了那窈窕婀娜的动人身姿,玉面如花,紧蹙的眉头流淌着说不出的专注之色,此刻伊人正提笔思忖,模样说不出的认真。

  “侍诏……”随着一句呼唤的女声,香菱提着长裙疾步匆匆的跑了进来,站在殿内便大口喘息不止,显然累得不轻。

  上官婉儿被她打断了思绪,不禁暗自一叹,抬起眼眸看了香菱一眼,轻声问道:“不是让你前去政事堂送奏书么?为何这般急色的跑了回来?”

  香菱俏脸儿通红,喘息数声激动难耐的言道:“侍诏,鄯州军情急报,陆驸马在龙羊峡内大破吐蕃大军,歼敌足足有五万人呐!”

  “什么!”上官婉儿霍然从案后站了起来,俏脸上流淌着说不出的震惊之色,“七郎他打了胜仗?”

  “对!”香菱一脸欣喜的点了点头,“如此一来,也不枉费侍诏你每日偷偷为陆驸马平安祈福,这么说起来,只怕要不了多久陆驸马便能够凯旋而归了。”

  “多话!”上官婉儿娥眉一挑责怪了香菱一句,显然在气恼香菱不该提及她为陆瑾祈福一事,不容多想,上官婉儿纤手一伸出言道:“军报何在,速速拿来给我一观。”

  香菱点了点头,急忙将手中的军报递给了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展开细细读了一篇,芳心内又是喜悦又是振奋,更有一丝浓浓的伤感之情在心海内悄悄弥漫。

  

  

  

第八四五章 不能忘怀


  尽管上次陆瑾已经与她恩断义绝,但是在心里,上官婉儿却是一点也放不下他。

  虽然他已是太平公主的驸马,虽然他与太平的孩子也将要出生,上官婉儿却是始终控制不住思念之情,这段时间只要收到了鄯州送来的军报,不管再晚再累,她都会立即察看,希望能够得到关系陆瑾消息的只言片语。

  特别是在陆瑾率军进驻大莫门城,抵挡吐蕃大军疯狂的进攻之后,上官婉儿每日每夜总是提心吊胆,夜不能寐,生怕陆瑾会遭受到什么意外。

  然而当收到这一份报捷的军报,上官婉儿一直悬着的心儿这才落在了地上,她振奋一笑,点头道:“只怕天后还不知道我军获胜的消息,我这就去给天后报喜。”

  说罢,上官婉儿轻轻一笑,已是拿着军报出了大殿,朝着武后所居住的仙居殿而去。

  仙居殿后面的花园内,天后武媚正牵着大腹便便的太平公主小心翼翼慢行着,边走还边不忘叮嘱道:“太平啊,怀孕八九个月的时候最是艰辛,时常在这花园里走一走,动一动,活动一下筋骨,这才有利于生育。”

  太平公主一只手儿任由武后牵着,另一只手却是扶着腰身挺着肚子,笑语言道:“快要做母亲,才得知怀胎十月之难,母后,你生太平的时候,可否像如今太平这么劳累?”

  武后轻轻一笑,抬起玉手用手指一点太平公主额头正中的花钿,言道:“生你之前母后已经生过几个孩儿,早就轻车熟路,岂会劳累不堪?待到你再与陆瑾生上几个孩儿,便明白了。”

  太平公主吐了吐****,露出一个顽皮的笑容,纤手不知不觉抚摸上了自己圆滚滚的肚子,脸上更是母爱大胜。

  便在此刻,一阵急匆匆的脚步声响彻在花园之外,顿时破坏了这一片温馨的气氛。

  武后抬目望去,当看见来者乃是上官婉儿的时候,便明白她必定是有要事禀告,脸上的笑容顿时就收敛不见了。

  “婉儿见过天后。”上官婉儿走了过来,拱手便是一礼。

  武后素手一抬,轻轻言道:“不必多礼,起来吧。”

  “是。”上官婉儿依言站直了身子,刚想对天后禀告鄯州军情,然而一瞧太平公主正站在旁边,神情顿时为之一怔。

  说起来,她已经有数月没见过太平公主了,这自然是与她有意躲避太平,不愿意见到她那得意洋洋的样子有关。

  此刻乍见太平公主在此,大腹便便,俏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神情,上官婉儿止不住心头便是一紧,一股怨恨之情也从心底蔓延开来,瞬间就笼罩了她的心绪。

  “原来公主殿下也在,请恕婉儿失礼。”上官婉儿淡淡一句,然礼数却是非常周到。

  太平公主心知眼前这位美貌动人,才华横溢的上官婉儿曾经乃是自己最为强大的对手,不过现在一切都已经过去,她也懒得与上官婉儿多作计较,点头笑道:“无妨,若是婉儿要与天后商量正事,那么太平就先去其他地方逛逛。”

  “无妨,此事公主殿下也应该听得,毕竟是关于陆驸马的。”

  上官婉儿言得一句,这才对着武后正容言道,“天后,刚才接到鄯州捷报,金牙道行军副总管、右骁卫将军陆瑾在龙凤峡以水攻之策大破吐蕃军队,达古日耸所领的六万吐蕃大军全军覆灭,死伤五万有余。”

  “什么?我军大胜?”闻言,武后顿时露出了惊喜不已的神情,“快,将军报拿给朕看看。”

  “遵命。”上官婉儿应得一句,上前一步将军报递给了武后。

  武后展开军报凝目细读,看罢忍不住开心的大笑了起来,将军报顺手递给了神情焦急,急于知晓情况的太平公主道:“太平啊,看看吧,你的驸马为我们大唐打了一个打胜战啊。”

  太平公主接过一看,顿时笑靥如花,美滋滋的开口道:“驸马身为国之帝婿,自然须得忠心为国,为父皇母后排忧解难,取得胜利那也是应该的。”

  太平公主话虽谦虚,但细心的上官婉儿偷偷一看她的神情,那漂亮的柳叶眉眉梢已是忍不住微微的挑了起来。

  武后微笑颔首,不禁对陆瑾大是满意,特别在裴行俭突然病逝于军中,新任主帅裴炎尚未到任之际,陆瑾居然还能够以弱胜强,打了一个打胜仗,真是太过难得了。

  事故,武后笑言道:“既然如此,咱们也把捷报拿给圣人看一看,相信圣人看到了这份捷报之后,病情一定会好转的。”

  上官婉儿知道圣人已经卧病在榻多日,闻言立即轻轻颔首,笑道:“天后与公主殿下前去向圣人报喜便是,婉儿还要回书房忙碌,就先告退了。”

  武后点了点头,已是允许上官婉儿之言。

  在返回丽春殿的路上,上官婉儿却是没有了刚才雀跃高兴的心情,变得有些低落沮丧了起来。

  特别是看到太平公主快要成为人母的那幸福模样,更让她心头如针在扎。

  要知道那一切,原本是应该属于她的。

  若非太平公主硬生生插入了她与陆瑾之间,两人岂会走到这般恩断义绝的地步。

  只是可惜对于这一切,她上官婉儿却是无可奈何,每每想到昔日与陆瑾在一起的时光,她忍不住泪流满面。

  或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命吧。

  想到这里,上官婉儿不禁沉沉一叹,独自而行的背影看上去竟是那么的孤瑟,恰如那寄身在牡丹花丛中的不起眼野花一般。

  

  十天之后,陆瑾率领五万唐军绕过西海,自西向东进入了鄯州,与黑齿常之一道,顺利将吐蕃大元帅钦陵赞卓合围在了鄯州境内。

  不过可惜的是,三天之前吐蕃大军已是攻克了河源军所驻守的鄯城,黑齿常之带领河源军败退几近百里,好不容易才稳定了形势。

  故而,陆瑾没有丝毫的犹豫,立即率军向东出发,兵锋直指鄯城,便在他意气风发的准备与钦陵赞卓一决雌雄的时候,一则不好的消息传入了中军大帐,也使得陆瑾昂然斗志为之一滞。

  

  

  

  

第八四六章 军中奸细(上)

 中军帐内,刘景仁无不苦涩的禀告道:“陆帅,根据消息,裴帅已经进入了鄯州境界,并严令身在鄯州的军队在他没有到来之前不得妄自进攻,一切须得听从他的号令。”

  刘景仁口中的裴帅自然不是裴行俭,而是新任的金牙道行军大总管、陇右道经略大使裴炎,一时之间,大帐内的气氛陷入了尴尬的沉默当中。

  陆瑾却是淡淡笑了笑,目光离开了端详已久的行军地图,言道:“既然裴帅有此将令,那我们遵令执行便可,不过虽然是暂不进攻,但我们依旧不得掉以轻心,也不能让钦陵赞卓借此机会逃脱了,若此番能够杀死此人,胜过聚歼三十万吐蕃大军。”

  陆瑾用三十万大军来比喻钦陵赞卓的重要性,可见对他的重视,众将也明白钦陵赞卓的厉害,立即纷纷点头言是。

  待到众将离开之后,陆瑾单独留下了狄仁杰,轻声询问道:“狄公,奸细一事调查得如何了?我们必须赶在裴炎到来之间解决这个多番泄漏我军军情的奸细。”

  “已经有所眉目。”狄仁杰捋须正容一句,紧接着在陆瑾耳畔低语了一个名字,顿时令陆瑾不能置信的皱起了双眉。

  “真的是他?狄公,你确定没有弄错?”

  “不会错的,属下令李元芳暗中调查了数日,并潜伏在他的大帐外多番探查,确定我们许多军情都是从他那里泄漏给吐蕃人的。”

  陆瑾沉吟了一番,突然拍案定策道:“既然如此,那我们要尽快将其拿下,不过捉贼须得拿赃,还是依照狄公之前的计策行事为妥。”

  “诺。”狄仁杰正容点头,神情一片肃然。

  ※※※

  是夜,唐军军营风灯高挑,鼾声隐隐,一轮明亮皎洁的玄月挂在东山一角,美丽而又清冷。

  淳于处平的一万大军扎营于东南之侧,当三更的刁斗声敲响之后,一个黑蒙蒙的身影陡然就出现在了大营之内。

  黑色影子躲在辎重营内朝着营外小心翼翼的打量良久,这才闪出身去翻过了等人的营帐栅栏,出了大营上了一匹骏马,立即朝着东方疾驰。

  然而还未黑色影子走多远,衔枚疾驰的骏马陡然发出了一声闷哼悲鸣,人立而起将他掀翻在了地上。

  黑色影子不明就里,惊慌之中抬眼望去,却见坐骑马头中箭,正躺在地上拼命挣扎,看样子已是活不成了。

  见状,黑色影子心头一紧,便要转身而逃。

  但恰在此刻,有人却比他更快,一个套马索飞快的袭来准确的套入了他的脖颈,向着后面用力一拉,黑色影子已是重重的摔在了地上。

  陆瑾手持弓箭走了过来,望着挣扎欲起的黑色影子,冷声吩咐道:“留下活口,给我抓住他。”

  几个亲卫立即轻声应命,上前用套马索直接将那黑色影子捆得结结实实,带到了陆瑾的面前。

  陆瑾冷冷一笑,伸出手来扯下了黑色影子的面罩,一张年轻而又惶恐的面容顿时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见状,陆瑾暗暗松了一口气,转头吩咐道:“狄公,鸣响聚将鼓,召集所有大将前来中军大帐议事。”

  片刻之后,轰轰烈烈的聚将鼓在唐军阵营内炸响起来,搅破了黑夜的寂静,三长两短,正是聚将之号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