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执掌武唐 >

第109章

执掌武唐-第109章

小说: 执掌武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敌。

  片刻之间,两人已在殿内对战数十招,四周软剑肆掠拂尘飘飞,谁都没有占到便宜。

  刘道合越打越是心惊,他苦练武艺数十年,自负也算成名高手,然而面对这个不知从何处冒出来的神秘黑衣人,竟不能占据上风。

  乘着打斗空隙,他这才注意到黑衣人手中竟还拿着一个木匣,模样甚为熟悉,正是自己装盛丹药的那只匣子,陡然之间,刘道合心头一凉,立即猜到了黑衣人的目的,攻势愈加猛烈,誓要夺回木匣。

  陆瑾本想制服刘道合之后再从容退去,然而现在看来对方武艺似乎也不差,想要制服甚有难度,他担心刘道合高声呼救,因此并不恋战,看准一个机会便朝着殿门飞速而去。

  “贼子休走。”刘道合陡然一声暴喝,脚下猛然一踏青砖地面,整个人凌空飞跃而去,拂尘甩出直攻陆瑾的脑后。

  陆瑾早有防备,暗自一笑身子后仰下坠,刘道合收煞不住身形,整个身躯恰好从陆瑾身上掠过。

  两人交错当儿,陆瑾断然挥出一拳正中刘道合的腰间,刘道合惨叫一声仰面飞跌,跌落在地直滚殿角。

  待他强忍疼痛爬起来的时候,殿内空荡荡地一片,唯有殿门大打而开,哪里还有那武功高强黑衣人的影子。

  刘道合不甘地怒吼了一声,上前救醒了少年道童,闻明时才发生的一切后,顿时猜到那黑衣人是为丹药而来,立即是又惊又怒。


第二二四章 凛凛杀机

 少年道士可怜兮兮地望着刘道合,言道:“天师,那贼子如此猖狂,竟潜入皇宫盗取丹药,我们还是立即通知羽林军吧。”

  刘道合面色沉凝一言未发,在殿内转悠半响,断然下令道:“速速收拾包袱,我们天亮立即出宫。”

  “啊?天师,丹药还未练成,不知要去何处?”少年道童惊讶一问。

  刘道合沉着老脸道:“你是想要丹药,还是想要性命?”

  “自然是想要性命。”

  “既然如此,你就速速收拾。”刘道合正色一句,心里面却是有苦说不出。

  往日他炼成金丹时,都会在丹药之内加入壮阳药物,这也是不少炼丹方士心照不宣的作法,寻常人食之,不仅能够精神振奋身强体壮,闺房之中更是龙虎精神,造成丹药具有奇效的假象。

  上次为高宗炼丹,刘道合眼见高宗精神萎靡,加入壮阳药物分量自然重上了不少,高宗皇帝吃了数枚金丹,自然大见功效,整个人都是神采奕奕精力旺盛。

  然而没想到高宗长期病体,竟是虚不受补,刘道合猜想必定是因丹毒之故,外加用药过猛,才使得高宗突然晕厥。

  太医院在调查高宗中毒之事的时候,曾询问过他丹药药方,刘道合却偷偷隐瞒了下来,并吩咐弟子将丹药藏好。

  在刘道合看来,大不了以后用药稍微轻一点便是,相信其他人也极难看出是丹药的问题。

  然而没想到今晚剩下的丹药却被一个神秘黑衣人夺去,而且丹药用药配方也在其中,倘若被朝廷知晓他在丹药内加入了壮阳药物,必定难逃一死。

  于是霎那间,刘道合就决定天亮立即出宫,大不了以后闲云野鹤另揽他处隐居,这虚渺的富贵,不要也罢。

  

  中毒醒来,高宗浑身软绵绵没有半分力道,昨日卧榻休息了整整一天,今日清晨由武后亲自搀扶,出了紫宸殿在殿外慢慢转悠着,走得没几步,已是气喘吁吁不止。

  武后掏出袖中丝帕,细心地替高宗拭了拭额头大汗,蹙眉劝阻道:“圣人中毒初愈,实在不宜过多劳累,要不臣妾扶你进殿如何?”

  “无妨无妨。”高宗挥了挥手,脸上挤出了一丝笑容,“正因为是中毒初愈,才需要出来走走透透气,不碍事的。”

  说完此句,高宗脸上突然闪现出了一丝神光,言道:“待会朕便令人前去无上天师那里取几枚仙丹来,只要吃下仙丹,自然便会痊愈。”

  武后闻言兀自一叹,也不知怎么说才好,半响之后这才柔声细语地开口道:“历来方士炼丹都不太靠谱,更有许多欺世盗名之徒假冒方士炼制丹药,昔日太宗皇帝英明圣武,不也是听信妖言,吃了那异域僧侣所炼丹药毒发而亡么?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圣人当谨慎为上。”

  武后此刻说所的,乃是一件涉及太宗皇帝驾崩密事。

  昔日太宗李世民御驾亲征高句丽,在安市城下遭到了高句丽军的负隅顽抗,是役,太宗皇帝亲冒锋矢冲锋于前,却不甚被高句丽箭矢射中,加之其时天寒地冻,于是唐军不得不从安市城下撤退。

  归国之后,因为箭伤关系太宗皇帝龙体每况愈下,渐渐迷信于方士之术,开始服用方士炼成的丹药,恰好唐臣王玄策在天竺凭一己之力灭亡摩伽陀戒日王国,带回来一个名为那罗迩娑婆的天竺胡僧。

  那罗迩娑婆本是天竺国师,自称擅长长生不老之术,自吹自擂渐渐得到了太宗信任,太宗将其奉为上宾,请他住在金飚门内,炼制延年益寿的仙药,并令兵部尚书崔敦礼做监工。

  那罗迩娑婆经过一年多艰苦炼制,终于练成仙丹,谁料太宗服用仙药之后没多久,就上吐下泻病体支离,支撑没几天就驾崩了,享年五十岁,一代英主就这么因丹药之毒驭龙宾天。

  史官落笔之际,顾及到若是记载太宗皇帝是因吃胡僧丹药而亡,似乎丢脸于青史,于是在朝廷的授意下,改为暴疾而亡,并未提及具体死因,将真正的原因掩盖了下来。

  而在太宗皇帝临终之际,正是李治陪伴在他的身旁,对于太宗死因,以及丹药危害,高宗自然是太清楚不过了。

  如今,高宗重蹈覆辙,如何不令武后胆战心惊,生怕他出现什么意外。

  听罢此言,高宗面色铁青,有些恼怒地言道:“媚娘,那些陈年旧事,你还提他干嘛?况且先皇当时是误信胡僧谗言,食用剧毒丹药而亡,为朕炼制丹药的刘道合乃是闻名遐迩的道家真仙,就连明崇俨都对他推崇备至,怎会炼制剧毒丹药?此事你就不要多管了。”

  武后深知高宗甚为在乎自己的身体,自然不敢再劝,言道:“既然圣人固执己见,那臣妾也就不多说了,现在太医们认定圣人之毒乃是因为御膳之故,不知该要如何处置?“

  高宗眉头一皱,在武后的搀扶下缓缓走得数步,方才站定身子问道:“媚娘觉得应当如何?”

  遇事不决问媚娘,正是高宗皇帝一贯作风。

  武后沉吟了一番,艳丽无匹的俏脸上杀气毕现:“依臣妾之见,尚食局宫人监督不严,当施以枭首之刑,其余宫人一并坐罪,当流放三千里。”

  高宗皇帝听得心头一跳,连忙问道:“不知枭首当有多少人,流放又有多少人?”

  武后语气平淡地开口道:“尚食局负责圣人御膳马虎大意,致使歹人混入剧毒,自当罪不可赦,枭首之刑主要用于尚食局所有有职司的女官,当有三十人左右,而连坐之人,则为尚食局寻常宫娥,以及伺候陛下的宫娥内侍,当有四百人左右。

  ”

  “如此刑法,会不会太重了些?”高宗皇帝生性仁慈,闻言大是犹豫。

  武后义正言辞地开头道:“圣人,今次倘若不是太医诊治及时,圣人病情实在堪忧,非常之事当用非常之刑,臣妾以为当对涉事宫娥明正典刑。”


第二二五章 《谏圣人服食丹药疏》

 高宗皇帝犹豫半响,终是点头道:“好吧,就依媚娘之言,枭首之后,将涉事宫娥头颅悬在宫门之上示众……以儆效尤吧!”

  说完,高宗面色更是苍白,挥了挥手,似乎想将心头那股血淋淋的恶心感觉驱散开去,然而却是徒劳无功。

  武后轻声应命,暗自琢磨着是否用此事牵扯几个朝廷政敌进来,一并治罪,机会毕竟太是难得,能够借此打击反对她临朝摄政的政敌,正是武后心头所愿。

  高宗天后心思各异,正在心念电闪间,一名黑衣内侍一溜碎步地跑了过来,躬身言道:“启禀圣人,启禀天后,太医令前来求见。”

  高宗心知太医令到来多半是为了诊治他的病情,点点头示意内侍通传,在武后的搀扶下进入紫宸殿中。

  刚落座在居中案几后,高宗皇帝便看见须发斑白的太医令疾步匆匆而入,手中还捧着一个红木匣子,刚走入殿内便躬身言道:“臣太医令卢明旺,见过圣人,见过天后。”

  “太医令不必多礼。”高宗皇帝笑了笑,双手撑着长案问道,“爱卿此番前来,莫非是专程为朕送药来了?”

  “非是如此,臣有要事禀告圣人。”太医令面色凝重,手托木匣亢声言道,“时才臣召集诸位太医再次检查圣人所服用丹药,发现刘道合所开据的药方内丹砂之数严重超量,圣人体内之毒,应当与丹药有关。”

  “什么!”高宗大惊失色,从案后霍然站了起来,高声问道,“当真是丹药之毒?你可曾检查清楚?”

  太医令面红耳赤,颇觉惭愧地言道:“圣人,金丹乃是药物会同丹砂固化而成,成丹之后,检查金丹所用何等草药炼制十分的困难,这次能够侥幸查明原因,盖因这木匣内有刘道合亲笔所写的用药名称数量,臣对照药方仔细比对,才发现出了异样。”

  话音落点,高宗皇帝面色铁青一言未发,呼哧呼哧的喘息不止,像是极其的愤怒。

  太医令耿耿直言,也不理会高宗难看的面色,硬着头皮继续言道:“除此之外,刘道合还在丹药中加入了淫养藿、菟丝子、肉丛蓉三味壮阳药物,因此圣人服用丹药后才会这样精力旺盛,神采奕奕,圣人昏厥之故,因当与体力透支有着一定关系。”

  一席话听得高宗皇帝勃然大怒,心内更是羞愧不已。

  那段时间嫔妃夜晚侍寝,高宗都是雄风不倒鏖战连连,一杆金枪杀得对方嗷嗷求饶不止,原本他还以为是吃了丹药老树逢春,没想到却是因为此等淫药之故,如何不令他羞怒不已,只觉所有的颜面都丢尽了。

  心念及此,高宗嘴角抽搐,脸色青一阵白一阵,愤怒一拍御案,高声喝令道:“殿下金瓜武士听令,即刻前去三清殿将刘道合给朕抓来。”

  “诺。”侍立在殿下的八名武士亢声应命,手持金锤气昂昂地去了。

  比起盛怒的高宗,武后却依旧从容不迫,蹙眉询问道:“太医令,你手中木匣内的丹药是从何得来的?”

  太医令轻叹言道:“不瞒天后,今日微臣刚进入太医署,便在自己的公事房长案上发现了这只木匣,也不知是何人放入其中。”

  闻言,武后眉头大皱:“如此说来,这些丹药也算来路不明了?”

  太医令点了点头,绷着老脸开口道:“臣曾仔细比对过前次刘道合所写药材之字,正与匣内药方字迹相同,是为同一人所写,而这九枚丹药也与陛下服用的丹药色泽成份一致,应该是出于同一鼎炉之内。”

  “奇怪,木匣又不会自己长脚,怎会无言无故出现在太医署内?”武后俏脸上露出了凝重之色,似自言自语,又似询问太医令。

  太医令回答道:“依臣猜想,置放木匣的神秘人应是暗中发现了刘道合所炼丹药存在问题,才用这种方式告诉太医,另外木匣内除了丹药和药方外,还有一封纸笺。

  ”

  “哦,纸笺上写的什么,快拿给朕看看。”武后顿时来了兴趣。

  太医令犹豫了一下,方从怀中掏出一张折叠整齐的纸笺,言道:“纸笺文字题目名为,请圣人天后过目。”

  闻言,高宗和武后同时一愣,面面相觑,神情都有些难看。

  所谓谏疏,是为臣子对帝王过失提出的规劝之见,显然揭穿刘道合罪行的神秘人不满高宗服食丹药,用这封谏疏提出规劝之言。

  武后接过内侍递来的纸笺,展开刚看得一眼,美目登时一亮,笑言道:“好一篇书,此人当真贼滑。”

  高宗听得不明不白,问道:“不知有何贼滑之处?”

  武后膝行靠近高宗而坐,将纸笺摊在了御案上,指着上面的文字言道:“此人担心被人识破笔迹,故全疏皆用不同字体,不同风格成书,圣人请看,寥寥百余字,竟然有隶书、草篆、楷书、草书、狂草、行书诸多字体包罗其中,且每种字体看似都有不错的功力,实在难得可贵,由此可见,此人必定是一个擅长书法的高人。”

  高宗皇帝捋须点头,待到细看谏疏内容,一行行大字顿如耳光般狠狠地扇在了他的脸上:,臣闻举国之要,首在天子安健。昔秦皇鲸吞六国开疆裂土,虎视何雄哉!然千古一帝迷信长生不老之术,被徐福之流戏弄于鼓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