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1451之争雄欧陆 >

第84章

1451之争雄欧陆-第84章

小说: 1451之争雄欧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管怎么样,拉杜四世一回来,还把他在宫廷里的各种侍从、习惯都带了回来。一时间拉杜四世风度翩翩的名号传遍了瓦拉几亚。而更让人无语的是,由于弗拉德三世的恐怖统治,那些原本安份下来的贵族又有了新的想法。现在年年在山上过着苦逼的日子,倒不如到山下去逍遥?如果投靠了奥斯曼人,岂不是就没有外敌,可以安心快活了吗?

    对这样的投降主义的想法,弗拉德三世是深知有多荒谬。看看塞尔维亚吧。这才几十年功夫,整个塞尔威亚已经被奥斯曼人摆弄的支离破碎,国王斯蒂芬·布兰科维奇已经完全的成为了傀儡。进来埃迪尔内为了加强对塞尔维亚的控制,多次传出了把塞尔维亚王国辟为行省的声音。

    再看看瓦拉几亚,也许没多少年也要被辟为行省了。真是一群鼠目寸光的家伙!

    这个消息被弗拉德三世赶紧送到了金涛府。他需要这个一贯在本地区嚣张的汉王国的行省总督来帮助他干掉自己的反对派。为此,他愿意赠送秦福生三千海佩伦金币。顺带的,秦福生可以在瓦拉几亚的东部招募更多的随从和农夫。

    还好秦福生没有那么多的不和谐的想法。他赶快把消息传到了赤京,而赤京的批复很简单——任何打击奥斯曼人的行为都是好行为,任何反抗奥斯曼人的人民都是好人民。

    为此,秦苍还特意用他那狗爬一样的字写了一副书信,叫“诸人乃至贱民皆可降,而唯君不可以降!”

    这副书信很快随着打折处理的三十门火炮和一千副铁甲送给了现在驻跸在布加勒斯特防备奥斯曼人的弗拉德三世。

    弗拉德三世当然不懂是什么意思,于是他问来的使者。

    使者非常大气的说:“在一千二百四十六年前,赛理斯人的本土分裂成了三个势力。其中最大的势力就好比今日的奥斯曼,他们举大军进攻另外的一个小势力,好比今日的瓦拉几亚。而第三个势力则坚定的支持第二个势力,好比我们大汉!第三势力的使臣劝第二势力的君王说,‘诸人乃至贱民皆可降,而唯君不可以降!’这句话的意思除了君王您,别人都可以投降!他们投降之后家业不变,生活照旧,而您则一定会被斩首示众,送到地狱。而后来,第一势力被两个势力联手击败。”

    弗拉德三世一拍脑门,这是要联盟吗?

    好呀!虽然你们也是异教徒,但是异教徒也有轻重缓急,现在保住瓦拉几亚公国才是正道啊!

    于是弗拉德三世就写了一份盟书交给了使者让他带回去。

    。。。。。。。

    秦福生接到准许的消息之后马上带着一千余精干人手南下到了基利亚要塞。

    这座要塞在秦福生的手上可算是升了天了。水泥钢筋加棱堡改进,让基利亚要塞在多瑙河口上看起来像是个趴在地上的超级恶魔,一旦生气就要图碳千里。

    而这正是赤京诸公想要的。施恩特区负责的多瑙河贸易这两个月进行的非常迅速,未尝没有加固的基利亚要塞的加成。就好像是卡缅涅茨要塞在摩尔达维亚北方边境,摩尔达维亚屁都不敢放一样。

    拉杜四世现在正在布泽乌。这个城市是瓦拉几亚东部最大的城市。众多贵族前来会见这位在埃迪尔内见过大世面的美男子。而美男子宣传的和平保国思路则风靡一时。渴望和平安宁的贵族和商人们纷纷表示这是坠吼滴!

    当然了,遍布喀尔巴阡山脉的瓦拉几亚农夫们表示,妈的你这样的软蛋我们看不起。

    而为了表示自己的打大度,弗拉德三世突然通知拉杜四世代为保管一批亚麻原料。而过了不久,弗拉德三世的管家又偷偷的告诉拉杜四世说:‘这批亚麻原本是准备卖给汉王国的。但是大公想要获得汉王国更大的支持,所以就一直拖了下来。。。。。’云云。

    此话一出,拉杜四世狗血沸腾!他一直不敢太过造次就是因为弗拉德三世的军队和那些火炮。现在如果他提前带着这些亚麻卖给汉王国,岂不是可以和他们接上头?

    而管家又说了,‘此事一向紧密,就是为了防止国内的商人造次’‘接头的人就在基利亚要塞’云云。

    这么一骗,拉杜四世居然还真得被骗走了!这货还秘密的拉着一批亚麻就上了船跑向了基利亚要塞!

    秦福生一边震惊于这家伙的好骗,一边感叹卧槽,这船亚麻值了!

    拉杜四世趁着夜里悄悄离开布泽乌,上了船之后很快就到了基利亚要塞的近郊。这时,他派出了那个想要投靠自己的管家。

    “你放心,等我发达了。我一定保你做我的大总管!”拉杜四世风度翩翩的说。

    再然后,总管就再也没回来。

    然后一阵呼啸之声,数百摩尔达维亚人骑兵携刀而至!

    马刀轻快,屠戮人心!

    数十个侍从全被宰杀于此!

    “快点快点!把那些金银都洒了!”秦福生洒下一些金银,然后把整车整车的亚麻都带走了。

    第二天,布泽乌城外不远的河边发现了拉杜四世的尸体,还有一些散乱的金银。地上有跑马的踪迹。不用说了,这是被强盗袭击了。

    于是,举国哀鸣。。。。。。。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

 第173章 牙膏与好消息

    九月九日,重阳节。

    现在大家都过农历,所以实际上已经是公历的十月份了。不过这还好,你看看奥斯曼人,过回历的话他们已经是过年三个月了。

    这一天,肥皂已经行销各府。尤其是黑金府,高额的利润居然快要逼近各式铁器的利润了!

    生活必需品才是最挣钱的,古人,阿不,后人诚不欺我也。

    这短时间秦苍居然在考虑该如何花钱!尤其是在用了十几万海佩伦到处卖地之后还是发现自己钱库里面堆了无数的重金属!更惨的是秦苍只能把他们熔炼成新的开国金银币,却没办法把他们投入市场!

    大汉开发银行总部驻扎在船头街,在全国各地都开始设置分布。按县筹划,每一个新设置的殖民地地区都要有一个开发银行的代理设施。

    所有的新来移民差不多都要背上超过三枚开国金币的债务才能搞定房产、农田、耕地和牛羊等生活必需品。而每个人的贷款上限则是十枚开国金币,这样看的话实际通入恐怕高达百万开国金!

    而这显然只是个最高数值。最新统计,已经涌入达到十万的移民们一共贷款贷走了十七万枚开国金币,也就是说,许多人是联合贷款,或者其他的方式,总归就是能怎么省就怎么省。毕竟高利贷的名声一直不怎么好。。。。。。

    总归来说,大汉开发银行的生意是非常完美的。在向市场投入了庞大的金银铜币之后,大汉的市场显然出现了过热的症状。不过这是正常的过热。

    比如班河府的绿原县和新设立的盛宁县。这两个地方以前就没有人关注,现在已经有大量的商人跑到这里来售卖自己的产品了。

    “金家铁剪子!好用又轻便!”

    “盛和堂老字号!镰刀锄头!”

    “米面盐碱!就选安宁堂!”

    。。。。。。。

    这些驾驶着普通的平底沙船的商人们是目前行走在亚速海上的商人主力军。针对商人们的情况,目前设立的税务部门主要负责征收码头上的商品关税、人员税,针对内部则有钞关和海关。钞关收陆地边境的税收,海关负责海洋商务的税收。

    而针对主要的海洋方面的税收则主要分做商品税、交易税、契约税、人头税等等。零零总总要扣掉一次出行的五分之二左右。

    然而尽管如此,商人们还是大赚的。只要人口多,什么样的市场起不来?

    就好像今天新上市的的玩意——牙膏。

    草木灰里面含有钾,而钾则是制作牙膏的一大原料。将草木灰用热水浸泡,取出溶液,里面就含有碳酸钾。然后再用生石灰制作出氢氧化钙溶液,然后把氢氧化钙和碳酸钾进行搅拌,置换出氢氧化钾和碳酸钙。然后就是皂化反应了。氢氧化钾、油脂加热,就和做肥皂一个套路。再然后盐析溶液,再与碳酸钙搅在一起。

    最终,一坨灰不拉几的牙膏就出来了。老实说,秦苍很怀疑这东西的卖相能不能卖出去。所以他还安排人找了好几个常年不刷牙的老货在杂货铺门口表演。

    一群妇女汉子纷纷过来围观。首先是几个总是不刷牙的老货,他们拿了商货老板的钱,走到众人面前露出了他们大黄的牙,那样子仿佛就是有一股臭气吹了出来。前排的人无不打了个冷战。

    然后就是牙膏和牙刷,还有杯子了。

    在众人面前,这几个人学着昨天晚上那几个人一样,用猪鬃制作5:52的牙刷在牙间使劲儿刷着。总管可是吩咐了,那些牙齿已经黄到底的不能要,也就是这些年纪不算太大,还能刷白的人可以拿来当众表演。

    众人出身的看着几个人在台子上使劲儿刷着自己的牙。直到满嘴泡沫了,噙一口水,咕咚咚的在嘴里一涮再吐出来。擦掉泡沫,几个人在众人的面前露出了自己的口腔。

    虽然还是黄不拉几,但是和刚刚的黄相比显然已经白了很多。

    “我们家的牙膏!有葡萄味、有清香味,什么味都有!牙膏可以清洁牙齿,更能去除口气!诸公子上了青楼难道要一口臭气与那绣娘说话?”

    做广告的销售们纷纷鼓动嘴舌,恨不得亲手把客人拉到店里。结果很明显,一柜子的小盒的牙膏马上被众人抢购一空!

    “不要急不要急!马上上货!我们的货源是赤京最充足的!仓库里满满的都是!”这个管事的一吼,买东西的人直接开始直奔仓库。在仓库里抢,抢完了和守在门口的管事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牙膏的风俗从上到下同时开始养成。富商、文人见面都会先笑一笑,露出一口大牙,表示一下大家都用上了牙膏,口气清新,牙齿洁白。

    作为一种风尚,并且非常便宜的东西。牙膏的制造马上从赤京分布到了全国各地。

    这正是秦苍想看到的。所有的技术,包括肥皂其实也都已经或多或少的传播了出去。秦苍不可能一个人独占这些技术,倒不如在国内成立版权局衙门,然后任何想获取新技术的商人都需要缴纳一笔不菲的使用权金,然后才能获取技术。

    而获取技术之后,他们不能在赤京和秦苍竞争,所以只好各自找个新地方去发展。然后坎达尔苏丹国送来碱矿挖出来的碱。碱分发到各地,生石灰也会售卖到各地。这样的经济网络逐渐铺开,黑海北岸才是一派兴盛的景象。

    生意归生意,任何敢坐盗版,没有授权就开始卖的商人都要受到严惩!一个月里已经惩处了六起私自搞事的家伙了。这也让秦苍吹胡子瞪眼,用我的,吃我的,还不想给钱?

    这天下去,秦苍和一家人,当然还有那七个倒霉的波兰贵族,十几个人呼呼啦啦的去了卡法州登山。重阳习俗嘛。只可惜异国他乡,没有菊花,让人也是心情一黯。不过好在一家人齐齐整整,还多了几个战战兢兢的女奴,吃下午茶的时候心情还是不错。

    没多久,政事堂送来了消息。

    活字印刷有进展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

 第174章 印刷

    说起活字印刷就不得不提现在可能正在德国的美茵茨主教区里努力钻研如何制作铅活字印刷机的古腾堡。

    秦苍这次算是实实在在的剽窃了一下同时代人的创意。

    在埃特纳火山的矿区里,锡锑铅锌等矿产被一个个的开挖出来。不过那里暂时还没有到规模化生产的地步,所以秦苍现在用的铅、锡和锑都是托商人从地中海的其他地方搞来的。

    锌暂且不说,这种东西简直就是社会烦恼。锌合金特别便宜,但是你要知道,便宜没好货。所有锌合金制作的东西都有一个毛病,老化特别快!尤其是如门把手、栅栏等东西。放个一两年,用手都能掰断。

    而铅、锑和锡正好是制作铅活字印刷术的原料。

    新设立的印刷监挂名在监院里,不过却是在大铁监的偏房里面干活。他们的任务就是改进现在已经在西欧流传许久的印刷机,使之能够承载活字印刷。而更重要的是,研制出铅活字。

    活字印刷,关键就在活字上。以前的中国用泥活字,但是现在既然已经要做活字印刷了,何不做的干脆一点?铅活字印刷术可是直到近代才被淘汰。

    毕昇在四百多年前用泥活字是有物质基础的。中国人擅长处理泥巴。从陶器到瓷器,人们早就知道泥土烧来烧去可以拯救世界。所以毕昇采用了当时匠人们擅长的泥活字。

    而对于秦苍的匠人们来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