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1451之争雄欧陆 >

第68章

1451之争雄欧陆-第68章

小说: 1451之争雄欧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汉维柱伯伯罗奔尼撒总督李”

    一根长长的柱子上悬挂着这样的竖着的红色旗帜。

    而旁边还有不少。

    “大汉纳夫普利翁知府张”

    “大汉帕特雷知府孟”

    。。。。。。。

    说起来,这也算是李安世的一大功劳了。在汉人主体根本无法占据优势的情况下,李安世没有强行控制地区的希腊人,而是转而依靠从本土来的希腊人和本地的希腊人一起治理。为此,他还征得秦苍的同意,任命了四个知府。

    不过这四个知府是必须转汉人姓氏的。这一点也是事先说好,最后达成一致的。

    知府的知就是暂时的意思,也算是李安世的一点小手段了。

    事情要从月初说起。

    在先前君士坦丁十一世入侵雅典,最后导致被奥斯曼反艹的战役中,雅典公国是同意了臣服于君士坦丁十一世的。这个臣服随着李安世的到来被认为应该转移到大汉的身上。

    但是月初的时候,意大利人弗朗西斯科一世表示这个东西是上一位统治者的屎,我才不擦。

    需要说明的是,雅典公国的主人几经辗转。原先是十字军的法兰克骑士,后来被加泰罗尼亚佣兵团夺走了统治权。(这也是为什么阿拉贡王国对本地区有宣称的原因)再后来这地方的统治权转移到了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公爵手里。

    弗朗西斯科一世就是刚刚来到雅典的。

    而李安世之所以敢和他杠上也是热那亚人向他讲述了北意大利最近的情况和巴尔干最近的情况。

    先后在君士坦丁堡和朱尔朱战败的穆罕默德二世丢掉了塞尔维亚,让亚诺什·匈雅提名声大振。随后奥斯曼土耳其国内作乱,小亚细亚部分乱成了一锅粥。穆罕默德二世正在布尔萨聚集兵马南下平叛,这也意味着雅典公国失去了最大的外援。

    然后是雅典公国的后台佛罗伦萨公国现在也不平静。由于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的继承权问题引发的新一轮危机再次牵动了本地区所有人的神经。神圣罗马帝国的皇位将会归谁?这是个问题。

    甚至有人宣城主尔夫教皇党和吉伯林皇帝党将再次重现,新的继承权战争随时可能爆发。

    佛罗伦萨大公国本来就牵扯其中,内部也趋于分裂,这给了李安世很大的机会。

    现在国内只有秦川和秦弘润两个人以王族获得了公爵的头衔,李安世觉得自己再打下一个雅典,为国王奉送上一顶金色的希腊王冠应该是不成问题。这样自己至少也应该拿到一个侯爵的头衔。

    甚至可能会获得自己的封地也说不定。

    聚集了三千斯巴达联队,两千火枪手,二十门火炮、五千长矛兵的李安世在柯尼斯城墙大举操练。

    李安世坚称自己的一名亲兵误入歧途,却被雅典公国的边防人员击杀。

    “弗朗西斯科一世要付出血的代价!”

    李安世这样说。

    希腊人当然不是团结型的民族。伯罗奔尼撒希腊人、雅典希腊人从古典时代就是死对头。而本都希腊人(特拉布宗的)、高加索希腊人、哥特希腊人(即西山府那些山里的)、克里米亚希腊人种种群体才不会互相帮助。

    而首都的希腊人显然是最有仇恨度的。

    在李安世的号召下,还有好几个希腊人的小佣兵团跑了过来。手里有钱,脚下有炮的李安世当然不会推辞。

    而倒霉的弗朗西斯科一世。。。。。。。

    当然只好被迫迎战。

    双方在柯尼斯城墙下打得难解难分。意大利人也会造炮,炮还挺先进,他们还会造盔甲,故而双方的硬件上都没有问题。

    唯一的问题是软件。

    没错,人心。

    李安世只有三千斯巴达联队可堪一用。

    看看弗朗西斯科一世手下都是些什么兵。

    阿尔巴尼亚的土匪骑兵、克罗地亚的战斧雇佣兵、来自英国的长弓手、来自北非的柏柏尔标枪手。。。。。。。

    一堆雇佣兵凑在一起,他们也被刚开始惨烈的战争状况吓了一大跳。然后双方大部分的军队就开始磨起了洋工。

    “没用!全都是饭桶!”

    李安世如此评价,然后期盼陈甲赶紧给自己带来点好消息。。。。。。。

    。。。。。。。

    “李安世此事,只能交给他自己解决。雅典公国是我们和奥斯曼土耳其的缓冲区。一旦被李安世冲破,后果可能适得其反。”孟卓彦在内阁里不公开的反对李安世的任意妄为。

    “算了,现在穆罕默德二世二世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呢。李安世要闹就让他闹吧。不过伯罗奔尼撒半岛不能放弃,我们还需要那里的丝绸生意,所以让陈甲送点补给过去以示支持。我们继续下一项,建邺府的人选。”

    内阁一周上班五天,休息一天。遵循着汉朝的习惯。

    现在建邺府的双碧县已经开垦得差不多了,谁去担当大任?

    需要注意的是,建邺府四周都是自己的府衙,所以按例应该是本土规划,但是它是新开辟的,又划入了外卫的类型。限制多、人口多、任务重成为了它的大难题。

    “我看让张成林先去吧。让潘道全接任大理寺正卿的位置。张成林做了那么长时间的辅政人员,能力不会差。更何况他本来就是个耿直的人,建邺府人多事杂,应该可以。”

    。。。。。。。

    最后的决定很快下达,张成林收拾好大理寺自己还没有坐热的书房,来到了海港。

    另一个人在等他,乔宝。

    没错,是乔宝。

    在卸下了水泥监的负担之后,乔宝决定跟着秦苍新招募的人员一起去建邺府试着烧陶瓷。

    乌克兰的高岭土资源都聚集在第聂伯河两岸,在建邺府尤甚。心气高了的乔宝希望能够成为第一个烧出陶瓷的人。这样他就可以享受整个贸易的补贴,按照估算的贸易额,乔宝可能每个月有数百海佩伦金币进账!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

 第140章 陶瓷

    双碧县。

    原先是哥萨克人在今卡雷夫卡建造的小营地。后来勘探的官员看上了良好的渡口地形,决定在这里设县。

    当然了,实际上这里还是一个大农村,五千人是分散开在这一边开拓殖民的。卡雷副卡的小栅栏成为了城市和农村的界限。栅栏里是几家生意还行的商铺,外面是无数垦殖的农夫。

    乔宝和张成林就在这里下的船。小小的码头上几乎没有任何生意。除了捕鱼的渔夫。

    双碧县目前是开发速度最慢的县之一,和绿原县堪称难兄难弟。毕竟本地区农业基础约等于零,而支持力度又没有长津卫和金城县那么大。

    “我们去北边了,还祝张府马到成功!”

    乔宝和一干匠人没有多等便往北走去。他们和张成林的目的本就不同。

    在双碧县以北的一个小半岛旁边,乔宝等人自己动手搭建起了简易的屋子帐篷。这里是他们测定之后认为土质优良的高岭土取土田。大约三十六亩的土地被圈了起来。

    第二天一大早,张成林送来了新的补给和征发的人手。

    “都去取土啊!剩下的人和我一起挖坑。”

    乔宝也是半斤八两,不过大家都是从零开始的,所以也没有工匠说不好。

    制作陶瓷的顺序基本上大家都背熟了。先取土,再制泥巴。

    一早上所有人的人都在努力挖坑取土。土被运回来之后分别放置在一个个用砖堆砌出来的半凹槽型的地坑里。这个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以前人们都是放到缸里做的,但是现在他们连缸都没有。。。。。。

    调制高岭土,把高岭土和水搅在一起,不断的搅拌,把杂质剔除,最后得到纯净洁白的瓷土。这就已经要好几天功夫了,乔宝必须不断的摸索,得到瓷土的正确配方。

    “大监,打了个野兔!”

    晚上,篝火不断的燃起,黑烟慢慢散入黑沉沉的云中。乔宝躺在地上,数着星星。

    第一波瓷土不出意外的失败了。原因居然是因为他们把瓷土堆放在阳光下,给晒垮了。。。。。

    花了大力气清理掉地坑,乔宝不泄气的再次继续。

    一件事情的成功必然经历失败,只不过乔宝没想到自己要经历的失败如此之多。

    转盘。

    汉人们制作瓷器的时候是先把瓷土制作成柱子状摞起来。制作的时候拿过来,放在转盘上一边转一边制作。

    这个过程叫拉胚。

    但是秦苍只知道要拉胚,不知道拉胚该怎么做。

    一个大圆盘,然后转啊转。

    但是那是现代的自动旋转转盘。

    而古代的旋转那是人工的。

    怎么办?

    乔宝拿着来的时候就做好的转盘发愁。

    “师傅,我又给你打了个鸟!”徒弟带着一只肥肥的大雁回来了。

    “不争气的东西!一天到晚的打野!你知不知道师傅我快愁死了!”乔宝抱起这小徒弟使劲的揍了一顿。

    然而这时,他看到了徒弟用来打鸟的弹弓。

    皮带。。。。。。。

    虽然没有皮带传动装置,但是乔宝突然有了一个主意。

    找几个人,把他们的皮带扣在一起,然后做成一条传动带一样的东西,一端扣在转盘下面,一端撑在一个铁棍上,然后由徒弟们在两边拉着转着带动转盘。

    硁硁吃吃,总算是有了一个可以转的盘子。

    比照着用热那亚人卖来的草纸,乔宝亲手开始制作这个泥胚。没多久,按着木碗的样子,他也做了一个,只不过小了一号。铁刮一不小心,一大块儿泥巴就甩了出去。所以这摞瓷土差不多是废了,但是乔宝不甘心。他就是要把全部的失败再做一遍。

    当初在水泥厂的时候,他就是饱经失败才制作出水泥的。

    然后是印胚。但是乔宝连正式的瓷器都没有做过,又哪来的模型呢?所以这一环节直接被废弃了。乔宝在计划书上再添了一笔,制作印模。

    再然后就是仔细修形了。徒弟们累得像死狗一样换了两波乔宝才用刀子把碗刮好。

    但是刮好之后嘛。。。。。。。。这个小碗简直就像是个婴儿碗了。

    在晒碗的时候,乔宝和其他师傅们用准备的石英、钾长石和高岭土等混合在一起制作彩釉。由于本土产的颜料主要以赤铁矿携带的氧化铁为主。故而这次上的是氧化铁,也就是红色。

    青花瓷的颜色主要成功于钴,但是这玩意在乌克兰产不产秦苍并不知道。一切还要看托克马克锰矿床的开采。钴土矿一般伴生于锰矿床,就是不知道托克马克锰矿里有没有。

    而且托克马克的锰矿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氧化锰可以加工出绿色。。。。。。。。

    在制作出了一木盆的不明制品后,乔宝主手用刷子把釉涂在了瓷胚上。

    然后还需要一个窑。

    这个没关系,乔宝对开窑是非常擅长的。况且他们本来就在一边制作瓷器的时候一边挖窑洞。

    “这个。。。。。。直接放到里面烧?”乔宝疑惑的说。

    “应该是吧?”

    师傅们商量之后决定直接放进去试试。

    在烧了一炉耐火砖之后,乔宝等人把制作的二十多个大大小小的瓷胚放了进去。

    大概烧了一天半,乔宝开炉了。

    结果嘛,显然是不咋地。

    一排瓷砖放在那,大部分都裂开了。

    “开晚了!一天。。。。。。应该就好了!”乔宝懊悔的说。

    捡起瓷胚检查,上面还沾了很多木头燃烧之后的草木灰,这样的瓷器就算烧成了也依然是不顶用的。

    “我们应该做一个东西,能把瓷器放进去,让火或者灰不要直接接触到瓷器。”有师傅提议。

    其他人也很快就想到了。

    就像最近赤京新兴的炒菜一样,非常好吃。只不过橄榄油一时间成为了非常重要的食物,以至于新洲府都供应不及。

    “嗯,先把第一次的报告和第一窑耐火砖送回去吧。”

    乔宝拍板。

    双碧县日后以耐火砖、瓷器、陶器等东西为拳头产品,便是由此而来。

    张成林让人把信息向东送到了石涅县,然后萨玛仁派人把信又传给了连通港,最后才到了赤州,陈甲才去接了他们。

    这个时候,一个问题出现了。

    如何和第聂伯河有效联系?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

 第141章 新人与新城

    这个时候问题就出来了。

    秦苍的统治中心在赤京,赤京在克里米亚半岛东部,覆盖起亚速海是最方便的。但是如果是在黑海西边呢?

    沿着第聂伯河北上现在一共有三个殖民地,依次是双碧县、长津卫和金城县。但是没有一个是在河口地区。唯一在河口的河中卫是金涛府的不说,河中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