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1451之争雄欧陆 >

第45章

1451之争雄欧陆-第45章

小说: 1451之争雄欧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魏阳,来到这里之后基本上都是在连通港活动。他负责那里的殖民拓展。据张琦说,魏阳做的很不错。连通港已经形成了一片基本上可以自给自足,保证粮食和劳动力的居民区。

    而陈甲,当然是船监的老大,船队的主人了。所以秦苍有时候戏称陈甲为“海军上将”。

    “这里!你们准备一下去攻占这里。让陈翰林带兵协助!汉姆·格林还在吗?待会儿让他去得胜县,不,卡拉伊姆人要塞那里准备一下看热那亚人什么动静。”秦苍冲陈甲说,说完陈甲就赶回去了。

    “魏卿,我会给你三千人!务必让这里成为我大汉未来控制黑海的基地!这里会是未来的军事港口,商业港口!至关重要!”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

 第九十二章 日渐崩溃的两个城市

    魏阳领命而去。陈翰林等人随后登门。

    陈翰林最近骨头都要松掉了,如今一听到要去揍一个山中小国,他激动的直接把整个军队都给提走了,两千多人加上十门新铸造的两磅炮,想来狄奥多西公国应该是消受不起这位杀神才是。

    最近大铁监持续生产的用于军队的四分之三板甲已经基本上列装给了大军。事实证明,全覆式板甲不过是骑士时代的最后余音。这种昂贵,且制造困难的复杂商品并不如简单明了的四分之三板甲好用。比起米兰式板甲,四分之三板甲更省钱,工艺更简单,而且并不是很影响防御性。

    毕竟你不能把每个小兵都当成骑士看待。

    。。。。。。。

    “狄奥多西公国?就是山沟里的那群穷鬼?”哈吉·格莱不耐烦地摆了摆手说:“让他快点!把那群山里的猴子赶快赶走!我已经迫不及待了。你看我的宫殿!就因为他们材料送的慢,总是做一半留一半,我已经烦透了!”

    就连哈吉·格莱身边的希腊人牧师也深有体会。他发觉用水泥石灰加砖头制作的房屋比那些粗重山石制作的房屋要好得多。在这样的屋子里面冥想绝对是一件幸事。

    巴赫奇萨赖上下贵族居然万众一心地期待汉人更快地打通海上通道,把商品都运送到巴赫奇萨赖。

    鞑靼人封建主并不缺乏钱币。对于他们来说这些金银货物实际上不如牛马来的实在,所以鞑靼人封建主很乐于为自己的生活品质付账。

    至于底层穷得民不聊生的鞑靼人牧民?他们并不在鞑靼人封建主的考虑范围之内。

    大船队装载着三千人的殖民团,五千石小麦,大量的生活工具,建筑材料例如砖头、水泥石灰等等还有两千五百人的军队气势汹汹的杀向了塞瓦斯托波尔。

    这里被暂时命名为西塞港。

    庞大的船队不懂,当然引起了卡法的注意。当船队沿着海岸线一路西去的时候,卡法的商人已经注意到了汉人的大船队。对于他们来说,汉人即是合作伙伴,又是竞争对手。他们掌握的大量的独特商业资源让这些热那亚商人们只能在行业下游生存,争夺不是很多的利益。

    这对于向来喜欢站在行业顶端的意大利人来说是无法接受的。就像拜占庭的丝绸行业一样,意大利人坚持不懈的窥探终于让他们拥有了这一暴利行业。

    康拉多第一时间知道了秦苍的行动。

    “快!写信到赤州!我要知道那个可恶的君王在做什么?他要彻底破坏我们之间的友谊吗?”康拉多怒不可遏的说。

    他已经被君士坦丁堡的事情弄得焦头烂额。热那亚共和国的现任执政官拉菲奥拉·阿达罗要求他全盘接管君士坦丁堡的战役补给。全力支持朱斯提尼亚尼作战。

    然而康拉多手头的资源早已经全都撒出去了,那还有更多的钱财去帮助他们运送补给呢?

    坐在办公室里,康拉多感到了一阵绝望。

    。。。。。。。

    很快,秦苍的回复就递交到了康拉多的案头。

    “我的军队出动,是为了帮我的岳父清理那些惹怒他的山中希腊人。并且更好地向巴赫奇萨赖输送我们的商品。你不用担心,因为我的商人会遵照约定,不会出现在苏达克、瑟布拉等城市。”

    秦苍的回话并不能让康拉多感到心安。汉人还是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时机冲出亚速海,挤入了黑海的贸易圈。

    苏达克、瑟布拉、卡里塔等城市早就觊觎着卡法的各种贸易了。由于热那亚人在这里的稀少,希腊人拥有很强的话语权。他们更亲和于同化了大量希腊人的汉人,并且暗中操持着大量的山区贸易。康拉多知道有数目庞大的希腊人在为汉人效力,并且让克里米亚半岛南部的希腊人对于赤州更加心怀向往。

    热那亚人在本地区的希腊人眼中完全就是剥削者的代表。他们禁止希腊人购买更先进的生活工具,阻止希腊人消费,阻止希腊人进步。就好像是十六世纪的南北美洲的殖民地之于欧洲本土一样。

    克里木山地南岸陡峭,良田不多,本地区甚至存在粮食无法自己的风险,加上种植大量的经济作物,使得在这一段狭长的海岸地区做大宗日用品生意成为了可能。

    康拉多知道这群出现没多久的汉人十分擅长种田。他曾经到得胜县亲自考察过。在哪里,数万亩的庞大土地震惊了他的内心。而当他看到还有无数的荒地正在被开垦的时候,康拉多的内心是崩溃的。

    汉人已经冲破了原本就不牢固的封锁线,杀入了黑海,热那亚人还能撑几年?

    康拉多无比的焦虑。

    。。。。。。。

    而此刻,康拉多不知道的地方。

    塔曼半岛。

    临海县。

    临海县的发展速度十分快,右安卫成功安定后在对岸开垦出了上万的农田,加上临海县县治的三万亩小麦田,五千亩蔬菜田,这里已经很快成为了与得胜县pk第一粮食生产基地的实力。

    当然,临海县的渔业、木材产业和造船业也在快速发展。并且有一个很神奇的地方,临海县隔三差五就能在东部森林发现一些逃跑的人,然后他们就被当做流民纳入户口。

    但是后来罗生智发现你们演戏演的太过分了,一天来二三百人怎么吃得住?

    经过审讯之后罗生智发现,这群人是从特穆塔拉坎城来的。那里是切尔克西亚酋长国的地盘,只不过鱼龙混杂,罗斯人、希腊人、犹太人等等各种族群聚集在那里。

    这群人主要是希腊人和犹太人,他们告诉罗生智,特穆塔拉坎的日子并不好过。游牧部民阻隔了商路,让特穆塔拉坎越来越衰弱。而本地区的酋长对此不闻不问,甚至还喜欢偷袭农田,让他们对这座日渐死亡的城市感到了绝望。

    于是他们开始集体向西边新出现的临海县迁移。尽管中途有茂密的原始森林和泥泞的沼泽阻拦,但是他们仍旧不惧艰险来到了这里。

    罗生智当然是接纳了他们。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

 第九十三章 黑夜将至

    有一点秦苍特别注意,那就是宁可卖刀,不能卖盔甲。

    盔甲是草民作乱最重要的工具之一。有了盔甲,人们就敢和上面干;有了盔甲,弱国,也敢向强国挑衅。

    周围的国家基本上都是竞争对手,怎么能以手提戈,授人权柄。

    视线转到新安卫。新安卫今天正式挂牌成县。

    这个成立很晚,但是却发展迅速的新城市如今已经在新安湖(查巴拉家的湖泊)旁边设立了县治,建造了城墙。其人口已经突破了三千五百人。这其中一千六百余人口是汉人,而剩余的两千人左右都是汉化严重的鞑靼人,百分之六十是从得胜县和赤州来的,百分之四十是查巴拉和他的部民们。

    另外还有近三万的鞑靼人牧民在新安县附近活动。对于这些人,新安县原则上是不管理的。他们在新安湖左右和南方三个方向设置了七个垦殖点,共计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开垦出了一万四千亩的土地。剩下的土地则由牧民们自决。

    原则上新安县每次拓土垦殖都会向正在这片土地上放牧的牧民购买土地,价格相当地高,所以老查巴拉靠着这个居然成了新安县首富!当然,贪图享乐的查巴拉也有自己的生意。

    查巴拉和他的孩子们在做两个产业,其一是剪羊毛,售卖熏肉和腊肉;其二是他们开在河流旁边的一家皮革作坊。这家名为河南皮革厂生产的皮革制品,如腰带、武装挂带、皮套等物品在周围很有辨识度,算是本地的明星产品。

    但不管怎么说,新安县如此之快地立县其实是因为门古思的威胁越来越重。中央向新安县投放了相当大的资金补助,还不惜血本地在新安县建造了一座漂亮的星型要塞。甚至连县令都是一个武夫的儿子,目的就是防止门古思再次南下。

    不得不提的是,驻扎在这里的是秦四两,而他的儿子秦瓦片学成之后在新安县做县令。关于秦瓦片这个名字,不知道几个导师劝了多少次,秦四两就是死活不肯松口。好好一个读书人,愣是取了这怪名字。秦四两就是坚持儿子名贱好养活,而秦瓦片也就只能让他随风去了。谁让秦四两是他爹呢?

    说起门古思,就不得不提最近一个月在古迪勒部的见闻。

    小哈剌赤穆斯塔法越发地娇蛮,像个小野人一样的到处闯祸。萨玛仁被这个混小子牵扯了大量的精力。然而彼列科普地峡的门古思再次聚集强兵北上,凭借狠辣的作风一举攻破了数个部落,让古迪勒部元气受损。

    而此时,古迪勒部虽然也扳回了一城,反杀了门古思的兄弟,但是这毋宁说是在帮助门古思稳固权力。

    古迪勒部很明显的败退了。于是关于萨玛仁这个女人不适合执政的问题再次被长老们提了起来。

    古迪勒部陷入了风雨飘摇之中。

    于是在牧民们的秋收结束之后,石涅镇反倒更加繁荣。煤炭这一时至今日都无法摆脱的资源在赤州以及其他地方马上形成了一条庞大的产业链。煤炭所包含的硫也被取出来之后基本让领地的硫磺资源不再从外购买,客观上让领地又减少了一条支出。

    赤州尝试用赤州铁矿里的硫和煤进行置换,大约有三四成的硫能被清理出来,既减少了铁匠锻打清理的工序,也让硫磺的价格陡然下降。

    石涅镇,超过三千人的鞑靼人壮丁和五千的妇女聚集在这个煤田之上。他们发现生活也可以与到处流浪有所不同。他们把帐篷扎在这里,每天扛着锄头、铲子去固定的矿点取煤,然后装在背篓里,最后送到统一收购点取钱。

    虽然价格不高,但是对于鞑靼人来说,这笔按天算的工钱积少成多也很可观。并且鞑靼人发现在石涅镇,他们会获得比先前枯燥生活更好的体验。

    他们早上睡觉,中午到下午去挖煤,晚上拿到钱之后通常回去卖烤肉或者汉人美食的地方饱餐一顿,然后带一些残羹剩饭给家人。更有钱的会隔三差五去新建的酒吧里面风流一阵。

    于是张琦的计划实现了。这些鞑靼人很快地进入了城镇化生活的轨迹,无处不在的汉人文化让他们开始学习汉语,像个汉人一样的生活。

    汉人的语言,汉人的官职,汉人的饮食,汉人的居住,甚至汉人骂人的俚语都开始流行。

    鞑靼人呈更分散的小家族定居。原本庞大的牛羊被出售给了其他人,或者由家庭里的其他人放牧。鞑靼人在石涅镇自发地组成了城市。

    煤渣与石灰一起填出了从石涅镇到连通港的平整道路。骑马只需要两个半小时就能到连通港。这一经济道路被众多鞑靼人拥护,因为他们爱死了这挣钱的黑金了。

    连通港陆续地开始扩张。农田向内陆延伸,几家几户的村庄扎着篱笆挺立在辽阔的草原上。一支三百人的骑兵团驻扎在连通港。他们负责追捕任何干预侵犯连通港的盗贼。

    城镇中央的八点钟开始敲响了。太阳升起到快中央,这个钟就会敲响,提醒工人们该上工了。汉人们在早上天刚亮就出来了,因而也戏称这种为八点钟,意味并没有什么卵用的时间钟。

    在这里,无人不爱石涅镇。

    。。。。。。

    巴赫奇萨赖汗宫。

    哈吉·格莱又度过了充实的一天。

    据说汉人们的船只已经到达了海湾,攻打狄奥多西公国只是迟早的事情。而那批他急需的建筑汗宫的建筑物资已经在运往巴赫奇萨赖的路上了。

    哈吉·格莱很满意。小野狼很有野心,但是也很守规矩。

    “我尊贵的可汗,黑夜将至。”希腊人牧师笑着走了进来。他所说的黑夜将至是因为哈吉·格莱的夜盲症。这位已经年过四十的老人确实拿黑夜没辙。

    “是啊!黑夜将至。我也该休息了。”哈吉·格莱笑着起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