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1451之争雄欧陆 >

第37章

1451之争雄欧陆-第37章

小说: 1451之争雄欧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照新汉法典,赃物暂时扣押!两个人当街殴斗,处拘役三天。同时销售虚假货物,待查明销售数额之后再处理!”

    简单的处理之后,杨阔宇带着衙役们押着两个人走了。

    当街的商人们不管是希腊人、汉人还是犹太人,亦或是极少的亚美尼亚人都纷纷幸灾乐祸地指着两个人。

    法典里规定了不许卖盐掺假,你俩非要当街拆台是做什么?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

 第七十五章 战后(三)(感谢应龙的打赏!)

    秦四两看到了杨阔宇的执法,在心里,秦四两是稍微有点摇头的。

    因为给盐掺沙土这事吧,虽然违法,但是不管是中国还是其他地方,但凡是盐价贵的,就没有不这么干的。犹太人这样干也是无可厚非,因为商业形式都这样。杨阔宇的处罚虽然很合理,挑不出毛病,但是从根本上他就已经有些偏了。

    人治是无法避免的一个因素。看看意大利,那些商人管理之下的国家并不咋滴,各种商业纠纷的出现频率以分钟计算。但是那些商人会立法说禁止商业如何如何?不会的,他们不会损害自己的利益。

    杨阔宇这种性格不知道是好还是不好,已经在官场有了心得的秦四两逛完集市就往东走了。

    南洲卫是没必要去看的。因为南洲卫并没有固定的办公机构。他们遵循鞑靼人的原始法律,由西山牧场的主管王春兼职管理。实际上,南洲卫更像是西山牧场的下属养羊地。这里新来的鞑靼人大部分都喜欢往得胜卫跑。在西山牧场,王春吝啬的收毛价格总是让鞑靼人抱怨。

    当然,鞑靼人并不是没有赚钱。比起在其他地方,他们的生活方式已经有了极大的改变,有些人的孩子甚至到了官学里面就读。

    汉化在一步一步的进行,尤其是在经济生活上的潜移默化。

    骑马到了西山牧场之后,秦四两在西山牧场外的租马马棚里面结账。

    这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产业。

    由于得胜卫和赤州的距离较远,官道迟迟修缮不好,所以租马成为了一个官办的新产业。

    在得胜卫东南的马棚出示身份证明,然后缴纳五海佩伦金币到五十海佩伦金币不等的押金,就可以骑到不同的马匹。如最低的驽马,五海佩伦的押金就可以骑到西山牧场,然后把钱领回来。租赁费用只要几十个铜板。

    凡是需要在赤州和得胜卫之间运货的货郎、其他急着赶路的商人都会租马跑过去。当然,普通人还是十一路从赤州跑到得胜卫的。

    秦四两租马也是想早点结束任务,这一次事完,他就可以回家享受天伦之乐了。

    简单来说,秦四两这个老光棍脱离光棍并不长,儿子生出来还没两岁。以前秦四两是嘴炮型选手,嘚瑟来嘚瑟去把名声也给嘚瑟没了。现在还行,一番功绩把秦四两的位置提了再提,也终于有了老婆。不过他娶的是鞑靼人娘们。经常有人说看到秦四两半夜衣衫不整地在大街上走。

    那个还真不是假的。就连秦苍一家都知道,秦四两打不过他家娘们,经常半夜被赶下床。

    想到家里的鞑靼人娘们,秦四两也有点头疼。两个人吵架还不是问题,根结在于他老婆不喜欢让孩子彬彬有礼地读书,希望让儿子去军队,跟着秦苍。而秦四两知道汉王国终究是要走入平稳的,所以他想让儿子学文,以后更有前途。

    这件事秦四两的邻居都知道,乔安泰也知道。荣升官学博士的乔安泰曾经亲自上门劝秦四两的老婆,结果差点被打破脑袋。从此以后再也没人去秦四两家劝架了。秦四两也就只好半夜找老哥们、老部下去蹭床。第二天慢慢挪回去。

    抛去家事不提,秦四两交完钱领回押金,在西山牧场转了转就走了。

    王春和秦四两的关系很好,盖因王春这人公私分明,在公吝啬要死,在私则不怎么计较,秦四两又是个爱吹牛的,两个人凑在一起居然还很友好。

    再说西山牧场实际上是王室在管。有了锦监以后,乔素、宝音都在往这边跑,秦四两就是发现了什么也不敢报上去。

    从赤州西北方向入城是最妥善的方案。

    略过遥远的矿场,秦四两很快就见到了城墙的大门。这个迎向西北方的大门内部还有影壁,绕过影壁,走过瓮城之后是墙高砖厚的大铁监后院墙。

    一切都是为了防御。

    西北区的道路是修的最好的。从锦监门口跨过门前河,秦四两来到了一横一纵的大道。

    大道上也算是鳞次栉比了。高高低低的商铺开着,许多老板娘沿街叫卖着他们的吃食。

    饿了下午,吃了两个包子之后秦四两和侍从们匆匆赶往船监,也就是常说的造船厂。

    陈甲把持的造船厂不只是造船(虽然第一艘船迟迟没有出厂),他们还负责在临海卫和赤州之间摆轮渡。每天早上和晚上会有两趟固定的货船做客运。然后货船会运货前往卡法。之后便是小船经营的小生意了。

    小船当然是有风险的。一个月里面翻了两艘船,因为陈甲也顺势规定了小船渡河的各种细则。

    而城里人大部分也都选择大船渡河。

    万幸的是,晚上的一班船秦四两还是赶上了。今天是陈甲亲自押班。秦四两没有去和陈甲见面,两个人并不是很熟。

    来往的人只有几十个。他们大都挑着沉重的挑子。他们是在临海卫居住的人。

    说到临海卫,这个当初规划时人口最多的殖民地也终于不负众望,成为了一个有望在两年里争夺粮产量第一的蓬勃发展的城镇。

    他们与赤州最主要的问题就在于联系比较困难。别的倒是都还好。

    下船之后,秦四两随着人流到了临海卫的官署。这个官署兼职开驿站,因为来往的人实在是不多。

    管理临海卫的人叫罗生智,算起来,他是孟卓彦的侄子。

    不是秦苍不避嫌,而是实在是无人可用。罗生智是这一千人中除孟卓彦外唯一的读书人,而且有当过小吏的经验。

    临海卫的主要任务当然是开垦耕地,在塔曼半岛上立足。不过塔曼半岛上优质的林木资源和渔业资源也逐渐被开发了出来。

    晚上,在秦四两住下之后,罗生智亲自带队的伐木队回来了。他们带来了从内陆砍伐回的优质木材。

    这将是一笔重要的资金,和造船厂交换之后可以获得更多的发展资源。

    看着罗生智回家睡下,秦四两合上了本子。

    本次考察,差不多可以结束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

 第七十六章 行政区划

    秦四两第三天的清晨离开了。

    罗生智比杨阔宇的脑子好用的多。他马上就认出来了秦四两。所以秦四两在临海卫的调查就成为了罗生智的陪同表演。

    在一天的时间里,罗生智带着秦四两观看了临海卫的咸鱼制造间,风干肉制造间,木头厂还有风力磨坊。最让秦四两震惊的是罗生智居然排除万难,在临海卫制造了一个能够制作渔船的小造船厂!

    不管怎么说,与得胜卫相比,临海卫的发展是很独立的。秦四两甚至有种临海卫要走在得胜卫前面的感觉。

    “这次回去,还希望秦叔能帮我多说一些好话。陈甲那个家伙,总是跟我要木头,我们的渔船总是不够。还有,盐湖卫那边是不是能再多分配一些盐?腌肉也要盐啊!另外啊,告诉楚荆,让他多给一点农具啊。尤其是犁壁,总是坏!我就觉得那是工艺问题!。。。。。。。”

    陈甲的船到了之后,罗生智絮絮叨叨的又说了一大堆把秦四两搞得头都大了。

    没错,罗生智是个大话痨。以前秦四两只是听说,每次罗生智回赤州述职的时候都要把他叔叔孟卓彦说到气炸才会被赶走。每次都这样,每次都不改。

    没想到这次换自己被疲劳轰炸了。要知道昨晚上罗生智借着酒劲儿可是一直说到午夜时分!要不是秦四两一直劝酒把罗生智喝趴下,这家伙估计敢一直说到天亮!

    见鬼了!

    晃了晃脑袋,秦四两站在船边上吹着海风。他想清静一下。

    “你也被哪个小子烦了?”陈甲难得的走过来。

    “哦,是啊。真是难缠。我的天,他叔叔怎么受得了!”秦四两摇了摇头,拒绝了陈甲递过来的酒。

    “还好吧。他这人不错,就是不怎么会看气氛。”

    两个人相视一笑。

    。。。。。。。

    当秦四两归来时,六月降临。

    地中海的旱季其实是非常友好的。毕竟这里不是北欧那不管冬天夏天都要玩死你的地方。托水利设施完备的福,赤州夏天过得还很不错。

    北山的天地被开拓到了近三万亩。新开的土地上还重着植物,大都是一些养地的蔬菜。

    北区出现了变更。在新的城墙修筑起来之后,城墙之外马上出现了大量民间自建的田居。种田的人许多都搬了出来,把城里的房屋卖给了更有钱的人。通常是一些商人之类的家伙。

    盖因北区当初由于人口多,房屋破旧,每个房字都显得又小又烂。现在他们有钱了,要去外面建造更大更舒适的房子。而城里的破房子就让那些有钱人自己去整理吧。

    砖窑的生意越来越火爆。每块儿砖已经买到了十个铜板,一顿早饭的价格。有钱人纷纷挥霍这自己钱包里的钱,给自己建造一个漂亮的房子。

    “各位好,在下徽州张琦!”在政府里面,秦四两看到了一个商人模样的家伙在到处问好。

    【张琦,字无拘。徽州商人世家嫡子。为人诙谐,喜出怪语。通诸多语言,曾于年幼时凭空口起百万身家。】

    这是新任的商会会长,也是目前领地里另一个的宰相级的人物。秦苍整个六月的大耗血使得兑换的极为有限。除了查巴拉那边新建的一个城镇,就是这个迟到的张琦了。

    “这位就是四两叔了!哎呀,四两这个词好啊!。。。。。。。”

    秦四两愣着站在门口,看着一个年轻后生冲着他说着一些奇奇怪怪的话。

    “神经。”挠了挠头,秦四两扭头走了。他决定不理会这个疯子,赶紧完成任务吧。

    没有敲门,径直推门进入的秦四两果然还是看到了孟卓彦和秦长安两个人对坐着发愁的场景。这几个月两个人就没有换过姿势,天天拆东墙补西墙也是一种挑战啊。

    “哦,四两,你终于回来了。感觉怎么样?”孟卓彦扔下了手头的工作,他现在真的恨死这份报表了。

    “啊,你终于回来了。陈翰林丢给我们的麻烦实在是太大了!”秦长安揉了揉额头,一副累及了的样子。

    陈翰林留下的庞大军费开支让秦长安十分头疼,这也是这两个月他们拆东墙补西墙的根源所在。好在根据财务报表,下个月领地的收入终于可以转入正途了。不管是锦监和大铁监,这几个地方的盈利能力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还必须感谢一些索菲亚,这个兼具了希腊人的智慧和鞑靼人的狡诈的女人在卡拉伊姆人的要塞那里开了一个小铺子。而这个铺子,每个月只销售十把锋利无比的弯刀。一把弯刀甚至被狂野的鞑靼人封建主炒到过上千海佩伦的天价!而代价只不过是熔炼劣币时多出来的边角金银料而已。

    这种形制优美的弯刀成功的成为了草原上的新宠儿。同时也打响了汉王国的名号。如今就连东面的切尔克西亚汗国都派人希望和汉王国建立贸易联系。

    人们都在追求完美。卡法的热那亚人把弯刀带到了塔纳,也就是阿速夫。沿着顿河而上,往东沿着伏尔加河走去,往北到别儿哥萨莱,往南到达拔都萨莱(今阿斯特拉罕),弯刀的不断被炒出高昂的价格。

    这个新的奢侈品贸易引来了很多鞑靼人封建主的窥探,当然,他们毫无疑问的没有办法通过暴力得到。亚速海只有东部容许不那么大的船只通行。而在西部,如果你想在沙子里面找螃蟹过日子,那就去吧。

    不管怎么说,财政收支总算是稳定了下来。

    “门口那个疯子是谁?”秦四两问。

    “张琦啊。他是新来的商会会长,负责开拓商业贸易,另外,他还负责对外殖民的安排。具体我也不甚清楚。他很有才,只不过总是说怪话。先不提他了。你的报告呢?要知道,这可是我们重新划分行政区域的关键。”

    “重新划分行政区域?”秦四两一脸懵逼。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

 第七十七章 策问二

    汉王国迎来了崭新的一天。

    秦四两等人的计划获得了秦苍的批准,新的行政区划开始正式施行。

    汉王国原先一州四卫的局面得到了全新的改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