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鼎宋 >

第99章

鼎宋-第99章

小说: 鼎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呸的一口痰吐地,张立的语气更尖酸刻薄:“西军未到时,我们蜀中的敢勇已经丢够了脸。现在三路正军都不要我们,被发配到转运司来当羊倌。多了你这样混敢赏的,我们敢勇又要兼作乳姆么?不如索性把娼妓募作敢勇。至少还能软了蛮子的腰腿!”

    都中的敢勇们也都嗤笑出声,对着王冲指指点点。此时王冲虚岁不过十六,身体虽已开始发育,已有五尺许高,但一脸稚气加单薄身形,却是怎么看怎么弱不禁风。跟身边王世义再一对比,也难怪张立极度怀疑王冲的敢勇身份。

    “你有二十岁?有五尺二寸高?能开一石二斗弓,六十步六发三中?能开四石神臂弓,百步十二射五中?这只是禁军中等的标准!我们勇敢效用。是比照禁军上等的标准选的!整个川峡四路,勇敢效用只有区区六百名额!便是泸州战起,也只多增了四百而已。第三等敢勇每月一贯料钱一石米,也是禁军中等的标准!王冲。你说,你这只小耗子,是从哪个耗子洞里钻进来的!?”

    张立俯视王冲。一边喝骂一边低头,到最后鼻尖几乎都蹭在了王冲的额头上。而唾沫星子更喷了王冲半脸,这感觉真是太熟悉了……

    王冲眼也不眨。平静地道:“此事许大府特准,都头有异议,该去问许大府。”

    张立楞了一下,随即怒意更炽:“我管他许大斧还是许大刀!我管着效用都,都里就绝不容你这种耗子坏了敢勇的名声!小子你还是乖乖自己滚蛋,等到老子的刀把捅进你那比娘们还嫩的屁眼里,那时你哭着喊着要走,老子就当逃兵一刀剁下你的脑袋!”

    旁边王世义气得七窍生烟,正要动手,却被王冲挥手止住。

    “张都头,你这个人,我很喜欢。有你领着这个都,我很放心。”

    王冲微微笑道,张立眼瞳瞬间收缩,那张横肉丛生的脸拧得更凌乱了。他咽喉里打着呼噜,似乎已到愤怒的边缘,如受伤的狮子般咆哮道:“老子不好这一道!谁要你这小子喜欢了?谁要你放心了!?快滚!快滚!”

    他无比憎恶地挥着手,看那动静,似乎还想捂鼻子。

    王冲摘下弓,掂了掂道:“这就是一石二斗的弓……”

    话音刚落,反手抽箭,低喝一声,开弓如满月,嗖的一声,羽箭拉出略带弧线的轨迹,稳稳扎在六七十步外的草靶上。

    压住混浊的呼吸,王冲再喝道:“拿神臂弓来!”

    张立盯了盯那草靶,瘪着嘴,朝部下歪歪下巴,部下赶紧取来了神臂弓。

    将脚踏进蹬环里,两手把住粗粗的弩弦,王冲深呼吸,再喝啊猛然憋气,手臂、腰身同时用力,四石弩弦瞬间咬槽,扣住牙发。

    取过木羽弩箭,瞄了瞄远处草靶,扣下牙发,弩箭激射而去,在草靶上溅起一团草屑。

    王冲回望张立,昂首道:“王冲虽年少,虽是读书人,却不是手无缚鸡之力。许大府能许我为敢勇,可不是坏了敢勇之法,实是王冲也有上阵冲杀之能。都头若是还要计较,不妨召集所有敢勇,与我王冲比一比,若是王冲桩桩都落末后,自会请罪……”

    张立语塞了,王冲这一手弓弩之能,自然算不得精彩,也就普通一兵的水准。可他手下的敢勇,还真不是个个都有这般水准。有力气大的,但准头差的,有准头好的,但力气差的。之前他吼的那些标准,不过都是官样文章。真要拉出来比,他这个效用都的老底就要揭穿。

    “你能达标又如何?京城上四军个个能射一石五斗弓,全是花架子!真要上了战场,还不是屁滚尿流的下场!?你区区一小儿,血都没见过,还谈上阵杀敌,洒泡尿好好照照你自己!?”

    既有了成见,张立也就不惮厚着脸皮,丢开之前自己所谈的标准,抓着实战经验来喷了。

    “血?呵呵……”

    王冲鄙夷地笑笑,却不多言,张立正被这小子的嚣张劲气得翻白眼时,却听那大个子王世义冷哼道:“我家二郎手刃过羌酋,敢问都头你杀过多少蛮子?”

    张立正要冷笑,叱责这是吹牛皮,被这一问,气焰顿时消了一半:“本都头只是……只是刚来……”

    王世义步步紧逼:“再问都头,之前曾使唤过多少兵丁,打过多大的仗?”

    张立欲言又止,似乎有什么功绩,却没脸称作战事,只好闭口不提。

    “我家二郎,曾调度过数千人,平过万人之乱,在成都人称太岁星君!张都头,这些事,你不是不知吧?”

    王世义再一番话,张立脸色更是惨淡,他当然听说过,可他不信。

    “嘿哟,原来是这么一号大人物,却不知怎的也作了赤佬,与我们这些刀口上挣富贵的粗汉混在一起?我这个都庙小,供不起你们这样的菩萨!”

    只觉脸面不保,张立抱着胳膊,斜眼望天,语气酸冷地道。

    王冲换了语气道:“过去的事已是过去,我和世义哥现在就只是敢勇,征战之事,还有劳都头教诲,听都头调度。”

    张立心气回卷,盯住王冲,狠厉地道:“既如此,就别怪我军法无情!管你什么太岁星君,在这效用都里,我张立就是三清四御!若是在战场上软了腿脚,误了战机,坏了人心,杀你的头,我绝不会有片刻迟疑!”

    王冲点头道:“正合我意……”

    张立不爽地负手离去,王世义凑过来道:“得罪了这都头,怕不是好事。”

    王冲笑道:“这哪是得罪?世义哥放心,这都头自有心胸,正因如此,我才喜欢。”

    王世义搂搂王冲,笑道:“得二郎喜欢,张都头定有前程……”

    话音未落,王冲却哎哟叫唤,他的胳膊已酸痛无比。刚才张立要他再射一箭,他就要出大丑了。(未完待续。。)

    ps:

第一百零一章 偏路出征先遇险

    泸州厢军牢城第二指挥本在泸州负责城防修缮,和其他厢军指挥一样,都是老弱病残,缺额严重,原没机会上战场。

    贾宗谅败阵后,蜀中大震,兼知晏州蛮酋卜漏有渡过泸江,侵攻全川之志,赵遹不得不四处搜罗兵员,连保丁都不放过,厢军自然在整顿之列。而后西军陆续到达,后勤压力猛增,赵遹就将泸州厢军交给转运司,跟在正军之后,负责开路架桥,确保粮道通畅。

    牢城第二指挥有竹木都、营桥都、舟排都三都,顾名思义,干的是伐木立营、架桥造舟的木匠活计,而效用都是临时编制,以蜀中勇敢效用保护其他三都的安全。

    按理说,勇敢效用是比禁军还要骁勇的志愿军,武艺出众,待遇优渥,还不刺字,多是充当正军的选锋、跳荡、先登等角色。可此次大战是西军唱主角,西军本就看不起蜀兵,而且自己也有敢勇,自然不愿让蜀中敢勇分功,毫不客气地赶出了正军行列。

    赵遹为安抚平衡,将蜀中敢勇放在转运司里,这一战不同以往,是扫荡之战,敌人是整个晏州蛮,分布在四面八方。即便在后方,也必然会遇敌,建功立业的机会多的是,蜀中敢勇也没怎么闹腾。

    不仅效用都功业之心炽热,其他三都的厢军也有想法。指挥使刘庆不仅统管第二指挥的四百人,还管着土兵、保丁和人夫上千人。以牢城第二指挥为主体的这支转运司人马,负责的是长宁军这一路的粮道通畅。

    因此,营中其他三都的人在这场战争里。至少在转运司里,是当兵用的。保丁、人夫等才是真正的杂役。营中载运的器具里,不仅有锯子、刨子。也有刀有弓,随时准备作战。

    王冲在效用都里遭都头张立鄙视诘问,王彦中在竹木都里的遭遇也相差无几。

    竹木都的都头将王彦中额头的“金印”扫了又扫,上面刺了八个字,斜着分列左右:“杀人及罪,刺配泸州”。

    都头嗤笑道:“杀人?秀才,你也能杀人?不是念书念得人酸死了吧?”

    这都头心中自然有气,王彦中虽瘦弱,身材却是够高。应该能顶得一些用场。可陪着王彦中来都里的军头却说,只是在都里应个卯,而后会在营中办文书事。都头没什么眼界,就觉得本该属于自己的财产,还没落袋就被抢走了,份外不爽,上头的安排不好违逆,一腔怒气就倾在了王彦中身上。

    王彦中淡定地一笑,并不多言。这态度更激得都头不满,凑上前道:“秀才既是都里的人,便得给都里兄弟分些好处,这是都里的规矩……若是不愿。秀才便是跟着指挥办事,也少不了麻烦。”

    都头一脸狞笑着将手伸向王彦中,旁边孙舟低声喝道:“想活命就离这秀才远些!别怪我没提醒你。这秀才可是一气杀了十一人的凶人!”

    都头愣住,脸上的狰狞瞬间消散。勉强笑着正要走,王彦中却道:“王某身无长物。唯有刀一口……”

    听到还有刀在身,都头诧异且哀怨地看向孙舟,那眼神似乎在说,既是这等凶人,怎么还能活着,怎么还能持刀?怎么发落到他这都里来?

    王彦中再道:“还有笔一枝。刀不过是用来护身的,笔么,既能帮得指挥,也能帮得你们。都里既有规矩,王某也不能例外,就帮你们写信回家,报个平安,如何?”

    都头连连点头,不敢再多话,王彦中朝孙舟递个眼神,似乎在说,二郎治人在行,他爹也不错……

    王彦中倒是不清楚,王冲在效用都里却受了挫。

    “我当旗头?都头,你是认真的吗?”

    张立要王冲当左队旗头,王冲意识到,这个三角眼汉子的心眼不是一般的小。

    明日就要开拔,今日效用都开始编队。蜀中兵马战时编队,依旧沿用李靖法,都下分左右两大队,每大队五十人。三人一小队,三小队一中队,五中队一大队。剩下五个人,队头一旗头一人,左右傔旗二人,押队一人。

    张立悠悠道:“旗头至少是个十将,你这样的大人物,怎能亏待哩?”

    宋时不仅官制繁杂,军制也很混乱。所谓队头,旗头,押队,相当于官员的差遣,并不是军士的正式职级。都下正式的军职为十将、将虞候、承局、押官,这几级统称节级,都头、指挥使以上的则称将校,节级之下的便是军兵。

    “只要历得两战,你这十将就能积功为使臣,还不用亲自上阵厮杀,何乐而不为?”

    张立这话又触及军制的另一面,即是禄级。就如文官是以寄禄官定高低一样,节级只是军职。节级积功为不入流或者低品武官,在旧时这些品级为大小使臣,但他们任不了将校实职,依旧干着节级,便被统称为使臣。

    王冲道:“若是为功勋,我又何必作勇敢效用?直接充效用便了。”

    张立噎住,还真没见王冲这样,放着效用不作,反而作勇敢效用。效用是什么?过去只有效用,没有勇敢效用。只要是志愿从军,不论文武,都称效用。效用里低微的探路哨望,陷阵冲杀,清贵的出入帅帐,出谋划策。

    勇敢效用作为效用的一类,虽然很早就出现了,可到神宗朝时,才正式将效用和勇敢效用分开,为此还专门订立了《勇敢效用法》。效用如旧,已成仕宦权贵子弟谋取军功的通天梯,每逢战事,就有一大帮在读书之途上不得志的人,由这条路沾光升官,走武资之途。当然,这些效用,不是安坐后方分功。就是在将帅麾下办理事务,即便出战。也是领兵官。

    勇敢效用就不一样了,虽与禁军等兵士不同。却还是兵。只不过待遇更高,选拔条件更严格,而且还有不刺字等特殊待遇。常设的勇敢效用不入营,每季校阅才会集。他们这个都的敢勇都是临时招募的,战后就会撤罢。

    张立要王冲当旗头,自是包藏祸心,旗头相当于副队头,是一队号令所在,上阵稍有差池。就要殃及一队乃至一都,张立这个都头便有了惩治王冲的理由。

    对王冲来说,当旗头也不自在,他作勇敢效用就为亲自护住父亲,而后只要安全到达决战之地即可,在此战中捞功的契机,就在最后的决战。砍多少首级这种小功,并非他所求,他又不是真的要转武途。

    “都头先前不是点我么?我来作旗头!”

    王世义自告奋勇地道。张立却摇了摇头,之前他不过是拿战阵传统标准来衡量,可考虑到此战的实际,王世义这样的高大汉子。真不适合作旗头。

    “山野深谷里打仗,你作旗头,就是再好不过的目标。”

    王冲也否定了。泸南的环境可不一样,基本没有与对手列阵而战的机会。往往是百步之内。见敌便战,王世义这魁梧身材。再扛军旗,就是个开了群嘲的mt。一个照面,身上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