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鼎宋 >

第151章

鼎宋-第151章

小说: 鼎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匡不敢与这男扮女装的美貌少女对视,也不敢迎这话头,这位是王官人的贴身人,可不能有一点言语之亵。他倒是伶俐,将话头一下拐到了刚才路过的贡院。

    “官人将来定能金榜题名。当着官人的面,小的只能把圣贤书说成浑话。”

    李银月不以为然地道:“都已经当官了。还考那个进士作什么?秀才读书,不就为当官么?”

    吴匡也顾不得与女眷说笑的忌讳了。连连摆手道:“不一样,不一样的……”

    王冲与王世以相视一笑,当然不一样,就算当官了,进士还是要考的。皇宋是读书人为尊,科举是天下英才的舞台,这就是体制。此时虽然有很多问题,但王冲不觉得非要外于这个体制才能成事,相反。融入这个体制,乃至利用这个体制,才是成事的关键。

    所以,他肯定会去考进士,而且身为官员,即便只是选人,科举也有优待,占着这层优势,更要用足。

    不过这事倒没必要跟小姑娘掰乎到底。王冲笑道:“就知道吃,一早出门吃到现在,还办不办正事了?”

    李银月朝王冲皱皱鼻子:“当真能找着人啊,不还是去玩的?”

    王冲也是这么想的。叛出师门的师兄七难俗名林璋,和八难一样,以前都当过和尚。这个名字多半是假的,现在估计也改了名。名字之外。就只知道人大约三十出头,面白眼大。长相挺秀气的,额头还有一道雷纹,其实是以前的伤疤,刺成了雷纹。

    除了这些,其他一无所知,此人叛出师门也有好几年了,会不会来汴梁,来了汴梁,会不会呆在天宁观,全是疑问。王冲就只存着尽人事的念头,没怎么上心,找人其实也就是逛天宁观。就算没什么逛头,天宁观离相国寺也不远,下午再去相国寺吃喝游乐。

    吃完羊舌签,四人抚着肚皮,悠悠而行,逛到天宁观时已近未时末。天宁观香火挺旺,来往之人大半都是一身道装。找到香火道人,递去十文钱一问,挂单的道士都在西面别院。

    “姓林的……只知道一个叫林灵噩的,道法很深,不过无缘面会,长什么样,哪里来的,都不清楚。”

    别院的道士给了这样一个信息,王冲想进院子深处再找人问问,能找到那个林灵噩更好,确认他是不是七难,这事也就算尽力了。

    没走两步,就被另外的道士拦住,说来了贵人,里院封禁。

    王冲也未细想,甚至还如释重负,王世义对这事更在意一些,王世义的武艺师傅八难说起七难就咬牙切齿,自要帮师傅了这一桩心愿。

    定了由王世义隔日再来看看,四人就要离开,天宁官是皇室宫观,虽然建筑精美,园林秀致,还允许民人游览上香,但终究要维持皇室体面。小摊小贩不见一个,道士也趾高气扬,没钱的话,都是下巴对人额头,着实无趣。

    四人刚转身,就见一队绯红号衣的随从护着一个道士,与他们擦身而过。那道士道袍上的繁复八卦和符文是金银线所绣,闪得人睁不开眼。可照面那一瞬间,道士的面目依旧清晰地映入了王冲眼中。

    长须飘飘,面白如玉,清雅俊逸,额头还有一个醒目的雷纹,雷纹……

    赵老道曾以很不屑的语气说起七难额头上的雷纹。七难拜师时为示真诚,将自己身世遭遇合盘托出,他当和尚时受不得清规戒律,喝酒吃肉,偷鸡摸狗,一日偷喝庙子里的香油,被主持的木鱼砸中额头,留下了一个伤疤。

    赵老道找人把这伤疤刺成了雷纹,想以此提醒七难,旧日之恶当为心贼,时时警醒自己,不要松懈对大道的追索。却没想到,这反成了七难炫耀自己有非凡之能的标志。

    “七难!?”

    王冲下意识地出口唤道,那道人猛然停步,怔忪地左右扫视,似乎以为自己出了幻听。

    “七难!”

    这怕是天意吧,正要放弃时,他却送上了门,王冲再一声唤,语气不是疑问,而是肯定。

    道人眼中的焦距终于落到了王冲身上,接着他的表现,让人大吃一惊。

    撩起袍摆,这道人撒腿就跑,像是只兔子,屁股后面正有虎狼追着。

    “哪里跑!”

    王冲一声怒喝,拔腿就追。他倒不意外,赵老道托他找七难是为什么,不是讨伐此人叛出师门,而是追回七难偷去的《五雷真经》。(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章 道法相争遇七仙

    事发突然,加上道人自己先跑了,护卫他的绯衣随从没一个反应过来,直到高壮如牛的汉子和男扮女装的侍女要跟上去,随从们才醒转,一些人拦住他们,一些人尾追而去。

    道人一头撞开又一道护卫线,朝里院狂奔而去,王冲也没把那些大呼小叫的护卫当回事,紧追不舍。比跑步?哼哼,你这是自寻死路。

    两人一前一后奔进里院,这是座更为静雅的院落,小桥流水,庭榭曲折,梅影憧憧,院中倚着水潭是座假山,假山之上的亭台笑语盈盈,多是银铃般的童稚之声。

    亭台中,身着道装的俊雅中年人抚须微笑着,七个粉妆玉琢的女孩就围在他身边。女孩们小的六七岁,大的十岁出头,裹着连帽皮裘,白绒与莹玉般的脸颊相映,笑颜如梅兰般绽放,染出片片晕红。

    “能开屏的孔雀都是公的,母的反而是短尾,春天时,把两只公的放在一起,再放只母的,两只公的就会拼了老命地开屏,想看多久就看多久。其他时候,孔雀受惊时也会开屏,不过禽园里的孔雀已经养熟了,不管怎么惊吓,它都知道没事,也就懒得开屏。”

    另一个中年人正绘声绘色地给女孩们讲着奇闻异事,此人虽也身着道袍,但颌下无须,嗓音阴柔,掂着拂尘躬着背,半点也没道士的味道,更像个宦官。

    女孩们叽叽喳喳议论起来,都说大理国新贡来的孔雀应该还没养熟,却还是不开屏。那宦官解释说。从大理国到汴梁,路途万里。人都要累个半死,何况禽兽。加之水土不服,自然没力气开屏。让禽园好好调养,等到春天,该能看到。

    七个女孩中就数最大和最小两个最抢眼,大的掩嘴轻笑着,已开始脱去稚气,隐露沉静恬美风华。小的弯月眉大眼睛,樱桃小口再勾起一轮半月,份外惹人怜爱。

    小的脆声道:“禽园把孔雀当牛羊一样圈着养。太可怜了,宁愿不看它开屏,也不要它这么受罪。”

    宦官腰再弯一分,笑道:“待万岁山造好了,就能放禽兽在山野间,让它们自由自在过日子,那时再看它开屏,就是自然而发了。”

    女孩们雀跃不已,又问起万岁山什么时候造好。俊雅中年呵呵笑道:“快了,快了,你们嫁人前一定会造好。”

    除了最大那个低头扭脚尖,其他女孩都笑个不停。中年人看向最小那个。怜爱地道:“嬛嬛既然可怜孔雀,就让禽园放着养吧。”

    小女孩欢喜得跳了起来,朝中年作了一福。奶声奶气地道:“谢谢……爹爹!”

    中年人眯着眼,连连点头:“今日我只是你们的爹爹。谁要叫错了,爹爹可要罚的。哈哈……”

    亭台角落里还立着两个道袍老者,一个依旧无须,听着中年人笑声爽朗,抹了抹眼角,不知在慨叹什么。另一个则朝门口探头探脑,似乎因等着谁而心焦不已。

    笑声被脚步声和叱喝声打断,从亭台居高临下看去,就见一个道人惶急奔入,后面追着一人,再后面是大群护卫一边喝骂一边追赶。

    “护……护驾!”

    “莫乱,班直都没这么喊,先看看是怎么回事。”

    说故事的宦官惶急地招呼着,中年人摇头喝止了他。

    “那就是林灵噩,他这是……追着他的是谁?”

    角落里张望的老道讶异出声,这话让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那个身高腿长,步伐矫健的身影上。

    该死,贵人就在这里,这不是要丢丑了么?

    此时抱头鼠窜的林灵噩才回过神来,暗叫不好。

    七难这个法号一直埋在他心底深处,代表着他又一段不堪回首的记忆。跟早年当和尚那段经历不同,这段经历他作梦都想忘掉,偷了师傅的心血著述这桩痛脚,他绝不想被人抓住。

    在汴梁混了几年,终于混出了点名声,入了徐知常的眼。徐知常将他推荐给了好几个高官权贵,但始终没得到当面亲会的机缘。前日徐知常忽然要他作好准备,说今日有贵人来,还不愿说贵人身份,他已隐隐有了猜测,狂喜之下,也份外忐忑。

    天网恢恢啊……

    林灵噩悲怆地感慨着,眼见自己就要飞黄腾达,旧日梦噩却骤然降下,此生所得的最大一桩机缘,就要这么废了么?

    不……不能这么认输!

    林灵噩停步转身,眼中闪烁着炽热精芒,心中大喊,我要逆天!

    摘下腰间的桃木剑,手在袖中一转,掌心就多了一团物事,往剑身上一抹,再笼手回袖,又捏出一搓粉末,往身前一洒,嘴里念念有词,指头猛搓,闪起点点火星。

    这等法门他已演练得无比娴熟,旁人绝看不出门道。本是要在贵人面前演示,不过此时此境,用出来更显自然。那个追他的少年更像个措大而不是道士,应该不擅这些法术,估计只是受师傅委托来找人的,用上这等刚烈的“雷法”,怎么也能吓退。

    滋……蓬……

    一溜儿紫电在桃木剑上蹦起,身前的粉末炸出嗡鸣雷音,扩为一团紫烟,罩向已近到两三丈外的追兵。

    亭台里一片哗然,中年人抽了一口凉气,目光紧紧锁在林灵噩身上,角落里那个老道士则是如释重负地吐了一口长气。而两个宦官,外加一帮小姑娘们,则是好奇加兴奋地瞪圆了眼睛,道法!亲眼见到真人施法!

    眼见烟雾迎头罩来,王冲不仅不慌乱,还想仰天大笑,牛鼻子拿这种小把戏来哄人也就罢了,还当作对敌之术,也未免太自欺欺人了!他甚至有闲心想到了靖康之难时。道士郭京搞的六甲神兵。

    身为九百年后的现代人,王冲不仅不信这一套。更熟知其中奥妙。他早从赵老道那掏来了这一脉“雷法”的把戏,七难的这一招虽不认识。估计改良过,但原理却不可能有变。从古至今,方士所玩的小把戏,都以化学为根,不然怎么叫炼金术士。

    笑话归笑话,王冲却不会小觑这团烟雾,不敢贸然冲过去,谁知道七难加了什么料。

    止步左右一看,旁边石台上放着木盆。像是钓鱼时的鱼盆,里面还积着水。端起木盆,王冲振臂一泼,一道水幕卷出,烟雾遇水,先是破开一个大窟窿,再缕缕与水气相融,瞬间就被涤荡一清。

    “噢哦……”

    亭台上众人看直了眼,张着嘴。发出了无意识的叹声。紫雾诡奇骇人,似乎有莫大威能,却被一盆水破了!?

    这个……少年,怕也是身怀道法的异人。

    中年人的目光又落在了泼水人的身上。这才看清是个裹着浓浓书卷气,年方弱冠的少年。

    被泼了半身水,道袍湿了。道冠也歪了,林灵噩心中大苦。这少年哪是读书人。分明就是同道中人,甚至还知雷法根脚。说不定就是赵老道后收的弟子。

    仓促之下也难再施“道法”,眼角又瞟见亭台上人影憧憧,自是贵人在看着这一幕,林灵噩脑子疯狂转动,竟又想出了对策。

    他急声喊道:“师弟!贵人在前,师门恩怨先放放罢!”

    王冲一愣,也没想到这家伙猜出了自己来历,水潭对面的亭台上响起一片掌声,还有女童的稚嫩笑声,这才记起来,道人说过,里院有贵人。

    “眼前正有一场大富贵,师弟若与我同心,自有厚报!”

    被像是宦官的侍从唤去亭台,林灵噩对王冲低声说着。

    “不管什么富贵,交回道书,我便不为难你。”

    王冲却不在意,他只关心赵老道的委托。

    “区区道书算得了什么,此间事了,便交还于你。”

    听王冲只是要书,没说到要替师傅“清理门户”,林灵噩松了一口长气。

    进到亭台里,就见几个道人和一群小姑娘,以一个中年俊雅道人为中心,王冲顿时犯起了嘀咕,看这年纪,这气度,还有身边两个如太监般的道人,难道会是……

    再想到天宁观是皇室道观,能在天宁观内下封禁令,其人身份……王冲心头咯噔一响,赵佶!他可料不到会在这种场合见到赵佶。

    “贫道西川神霄门下林灵噩,见过徐道录,见过施主,无量天尊……”

    林灵噩大咧咧地唱了个喏,态度不卑不亢。

    这家伙倒会装模作样,王冲腹诽着,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