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奸雄天下 >

第581章

奸雄天下-第581章

小说: 奸雄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下大明的蒙学、中学和大学三级教育体系,已经是初具规模了。这套教育体系当然是参考后世现代教育的,不过开学和假期的日子却和后世不一样。每个年级都是从二月开始,到十二月止。每年有两个假期,分别在一月和七月。正好和陈德兴北上北京、南下江都的日子相合。
  在陈德兴这次北上北京之后,太子陈长安就以还算优异的成绩升入了中学。
  与此同时,给太子陈长空寻觅传授帝王之学的“太师”和“少师”的事情,也被提上了日程。自然少不了各方面一番争夺,内阁府和四军部都提了几个少师的人选,皇后李翠仙则推荐了自己的外公王文统担任太师。
  不过陈德兴还没有最后拿定主意,这事儿反正也不急,皇太子毕竟才十二岁。
  现在对陈德兴来说,当务之急的事情就是巡幸小西洋!
  一个天竺问题,一个是“大功臣”朱四九,还有一个则是欧罗巴之战。都是不大好处理的扎手事情,非陈德兴亲往不可!
  紫宸殿书房外面脚步声轻轻响起,陈德兴抬头看了一眼,就看见忽秃伦小心翼翼地推门进来。这个小姑娘现在已经完全融入了陈德兴的宫廷,成了陈大圣人的跟屁虫。到哪儿都跟着,还充任起了小秘书——秘书处整理好的奏章和文件,都会由她送过来。
  “圣人,这是秘书处让送来的。”穿着道袍的高个子小姑娘捧着一大摞奏章进了屋,将奏章放在陈德兴跟前的桌子上,才恭恭敬敬行了一礼。
  陈德兴正在翻看一份报告,是西征军总军将刘和尚送来的,报告的是西征军取得的一连串大捷……朱四九的功劳很大啊!忙哥帖木耳的汗国已经灭亡,忙哥帖木耳本人扶棺出降!而金帐汗阿八哈也在忽毡附近惨败,十二万大军折损大半,光是被西军抓到的俘虏就超过了四万人!
  如此大功在大明这个新闻相当自由的国度中是没有办法隐瞒的,也没有隐瞒的理由……朱四九怎么样不论,他指挥的十万将士都是有大功于国的。若有功不赏,以后还有谁肯千里万里的去为国远征?
  “圣人,”忽秃伦并没有马上离开,行了礼以后又上前从她送来的一堆文件中取出了一份,双手递到陈德兴面前。“秘书处的王大秘交待,这份大西洋总督府送来的折子非常要紧!”
  “哦?”陈德兴从忽秃伦手中接过了蒙起的折子,发现里面还有一张折起来的信纸。他先取出了信纸一看,居然不是蒙起写来的,而是已经当了蒙古大断事官的刘孝元写来的信!
  信是以蒙古大断事官的口吻写的,内容是劝说陈德兴放任蒙古人在欧罗巴建立统治的。道理也很简单,因为蒙古人在欧罗巴的统治完全符合“东方黄种人”的利益!
  蒙古人正在自己的统治区内断绝欧罗巴人的文化传承,消灭他们的文字,灭绝他们的精英,彻底的实行愚民政策。如果蒙古人可以在整个欧罗巴建立统治,不出百年,欧罗巴人将忘记会罗马和希腊,将会忘记他们也曾经拥有的璀璨文明。
  “竟有此事?”陈德兴低声嘀咕了一句,脑海中出现了一副很离奇的场景——无数白皮男子剃了个月亮头留着大辫子走在巴黎、伦敦的街道上……
  真要有这样的未来,仿佛也不错!陈德兴心想,不过这事儿不能光听刘孝元一面之词。看来这次西行,还得再走远一点了,至少要到地中海沿岸。
  靠近了才能看得清楚分明啊!
  ……
  “圣人,您还想去地中海?这一路得花多少时间啊?”
  听到陈德兴打算远赴地中海一游,皇后李翠仙露出了不大情愿的表情。宫中旁人都能跟着去,唯有她这个皇后娘娘是必须坐镇留守的。
  陈德兴这一去,没有两年怕是回不来了,两年见不到丈夫,让挺着大肚子的李翠仙皱起了秀眉。
  陈德兴只是宠溺地抚着妻子的肚皮,笑嘻嘻地道:“这都连着生了八个了,仙儿,你也该好好将养两年了。等朕西巡回来,咱们再接着生孩子好吗?”
  李翠仙微微撅了下嘴,“圣人,您这是把奴家当母猪了?”
  “母猪?”陈德兴哈哈一笑,“人家母猪一胎就八个,你可差远了。”说着话,他的面孔突然板了起来,“不过仙儿,这八个娃可不够啊,你的身子骨可结实,怎么都得再给朕生八个吧?”
  再生八个……那可就是十六个娃娃了!这还真把李翠仙当母猪了。不过李翠仙毕竟是个传统女性,自然不会抵触多生孩子这种事情。
  能生能养,那总归是好事儿吧?
  而且,要不断生孩子就意味着陈德兴得继续和她同房……再生八个,怎么抓紧也得十二三年,到时候她都四十多岁了。若是真能得宠到那个时候,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嗯,妾身遵旨!”李翠仙挺着大肚子不方便起身,便郑重其事地冲陈德兴报了个拳。
  陈德兴笑着点了点头,“好!一言为定!仙儿,等你生完这一胎,朕就起驾西行。国中之事,就全靠你了。”
  想要安心西巡,国内一定得安排好了。对陈德兴而言,其实就是把李翠仙安抚好了,让她忠心耿耿的看家。
  “圣人,”李翠仙的秀眉又一次蹙了起来,“此去西方,路途遥远,诸事繁杂,一定得多加小心。”
  这份担心是真的,虽然陈德兴有个什么意外,她就是垂帘听政的太后。但是陈德兴和李翠仙却是历代华夏帝王之家里面的模范夫妻,看他们俩的爱情结晶数量就知道了。
  “不必替朕担心,朕可不是孤身上路。”陈德兴笑着摆了摆手。
  这次陈德兴说是去“西巡”,实际上和西征也差不多了。海军北洋舰队和南洋舰队的主力肯定要一路护送。陆军则会出动近卫步兵师(火枪兵师)和陆军模范师护驾,两个师都是两旅四团编制,还配属有炮、工、辎、骑各一团。人数多达三万六七千(两师合计)。编制已经非常接近后世的近代陆军了。而且装备也达到了划时代的地步,不仅步兵已经是全火器配置,连轻骑兵都装备了短枪管的滑膛枪。
  另外,陆虎率领的大军在几个月前已经出发,这会儿差不多该到信度河流域了——根据大明陆军参谋部的计划,陆大将军西行的第一站是信度河流域的宋王国,先帮助李庭芝打败还在顽抗的天方教军阀,然后再西征波斯。
  李翠仙点了点头,她其实也知道陈德兴此去有足够的安全保证。她斟酌了下,又问:“圣人想如何安排天竺之事?可否要在天竺再封几个藩国?”
  陈德兴南下的第一站天竺,目的当然是安排天竺的封国——并不是要去替陈淮清、陈德芳那对父子当和事佬。而是要好生安排天竺的未来。
  “国肯定要再封几个!”陈德兴思索着道,“这天竺本来就不打算给八国共有,现在又是英藩独大,不多封几个怎么行?这次俞兴、汪德臣和董文蔚都要跟着一起去的,他们三家也是时候安排一下了,就封在天竺好了。”
  这三个国肯定要安排在南天竺和锡兰岛——陈德兴并不大算直辖锡兰,但是会直接控制科伦坡港。这样就会压缩英国南下的空间。
  “另外,还要给天竺诸国定个‘推恩’的规矩。”陈德兴又道,“《陈礼》的规定是长子继承制,老头子的分封有点坏规矩啊。若是封有功之臣倒是合规矩,可朕的那些兄弟有什么功劳?封了二十个国,的确有些过了。”
  李翠仙点了点头,若有所思。她知道天竺不适用《陈礼》,因为天竺不列入华夏诸国。但是陈德兴却要用《陈礼》来干涉天竺诸国的内部事务了。这是不是有点礼崩乐坏啊……
  “那么四九要怎么处置?”李翠仙试探着问。这事儿在大明朝廷里面几乎就是个禁忌,谁都不愿意多说。不过李翠仙现在却必须做到心中有数。
  “四九是有功劳的!”陈德兴的眉头也皱了起来,这事儿很不好办。“四九灭忙哥帖木耳,灭伊利汗国,开拓西域数万里之地,这份功劳,虽卫青、霍去病亦不及也……对于这样的大功臣,必须要依《礼》对待!”
  一部《陈礼》,既是陈德兴约束天下的手段,也是捆住他手脚的绳索。要是把《陈礼》丢一边,他完全可以下令西军中的特务刺杀掉朱四九。
  但是君王下令刺杀大臣就是礼崩乐坏!大臣有罪,自有司法途径制裁,怎么能由君王派刺客去杀害呢?而一部不能约束君王的《陈礼》,自然也不能保护君王了。


第855章 出发
  塘沽港北洋舰队大沽军港码头之外。
  此时正是一片戒备森严的场景,码头上到处都是身穿钢甲,手持长枪的士兵,五步一岗,十步一哨。港口的入口,也早就被从不知道什么地方开过来的骑兵给封锁了。
  码头的泊位上,已经停满了大大小小的帆船,足足有两三百艘之多。所有的船帆都没有升起,巨大的锚链都下在海水中,牵着帆船在风浪中上下起伏。
  在海河口内一处警备最为森严的码头上,停靠着两艘一模一样的“大洋洲”级战列舰,都在船尾飘扬着双龙戏日月的陈明皇朝旗。两条帆船并不是一边大,其中一艘个头略大些,正是大明圣人陈德兴的座舰“神洲”号战列舰。另一艘小些的帆船,则是北洋舰队旗舰“北明洲”号战列舰。
  这一次陈德兴西巡所乘之船,就是这两艘战列舰中的一艘,具体是哪艘,现在还没有人知道,连正在甲板上监督着水手刷甲板擦大炮的北洋舰队司令官曹安海军大将本人也不知道。
  曹安也是二十二兄弟之一,年纪只比朱四九、陈千一稍大些。不过却是个不大显山露水的人物,这么多年来,一直在勤勤恳恳的带兵。在明军海陆军分离之时,他就分在了海军,南洋舰队、北洋舰队、海军部、海军参谋部都干过,还当过一任海军军校校长。说他是海军元老也不为过,海上的功力自然非常扎实。所以他是很希望陈德兴可以上他的“北明洲”号战列舰的,虽然这条船不及“神洲”号那么豪华舒适,但是船上的军官水手都是极有经验的,人人都在太平洋上跑过几个乃是十几个来回!
  远远的一长溜的马车就在钢甲骑兵护卫下逶迤而来了,其中有五辆一模一样的镶金马车,都是一色的白马拖拽。曹安连忙招呼身边的参谋和副官,一块儿下船去迎侯。因为他知道,陈德兴就在其中一辆马车上面——这位大明圣人皇帝做久了,胆子却越来越小,现在出行都是一样的五辆马车,一正四副,皇帝到底坐在哪一辆上,就只有天知道了。
  “仙儿,朕这一次快则一年半,慢的话两年一准就回来。太后、琳儿、庆安、莲儿还有孩子们就劳你多费心照顾了。影娘,你也要多保重……”
  陈德兴乘坐的马车里面还有两个女人,正是刚刚生完孩子的李翠仙和即将要临盆的墨影娘。
  因为很快就要生产,墨影娘自然不跟着陈德兴一块儿西巡了,而且天道教也有一摊子事情要她处理——说句晦气话儿,万一陈德兴真的在路上遇到什么不测,有太后李翠仙和手握天道教的墨影娘联手,大明江山照样可以安如磐石!
  除了李翠仙和墨影娘,皇贵妃赵琳儿、皇妃王庆安(庆安宫主)和夏莲儿也会留在北京。赵琳儿和王庆安的身子骨都弱,禁不得万里风浪,夏莲儿则是因为怀孕而留在了北京。
  除了这五人,大谷爱也不会随行,她在天道七年末就返回日本,准备接替母亲大谷觉信担任天道教日本大教方主持了。在她返回日本之前,陈德兴还亲手将一件天道使的白袍披在了她的身上——这件事情在陈德兴看来没有什么,觉信是他的弟子,小爱又是他的女人,把日本交给她们,自然是让人放心的。
  由小爱接觉信的班仿佛是天经地义的。然而,在日本的天道教武士们看来,此举无疑确立了天道教日本大教方主持由大谷家族世袭的惯例!而且大谷爱在继承教方主持的同时,还会接过大谷一门家督之位。从而将教方主持和大谷家督合二为一……
  “圣人,您就放心吧,有妾身在,家里面的事情就放心好了。”李翠仙一边回话,一边还在给个大胖小子喂奶。
  这一次,她又给陈德兴添了个儿子!瞧她一副红光满面,还在亲自给孩子喂奶,就知道这次生产并没有给她的身体带来多少损害。
  而且李翠仙的奶水向来很足,一个宝宝根本吃不完,所以她还会给别的奶水少的妃嫔所生的婴儿哺乳,连赵琳儿的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都吃过她的奶……在陈德兴的后宫里,是没有哪位妃嫔会担心李翠仙害她们的孩子的。李翠仙早年也是个善于操弄阴谋的女人,自然也知道阴谋这个东西是把双刃剑,既能伤人,也能害己。在占据优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