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奸雄天下 >

第518章

奸雄天下-第518章

小说: 奸雄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造反的事情,没有人敢再提,谈话的内容又回到了怎么生活下去这个大难题上了。
  “只能种棉花了,咱们黎人的吉贝布名扬天下,在北面最是好卖了,种棉织布一定不会亏本的!”
  “对,还是种棉织布叫人安心,总归不会亏本的。”
  “不过稻米也不能不种,这可是口中食。现在米粮买卖都垄断在北人手里,咱们要是不种,这些北人奸商又该抬粮价了。”
  “可是就这么一点地,种了粮食就不能种棉花,种了棉花就没有地方种粮食,可怎么办呢?”
  “还能怎么办?只能让北人奸商扒层皮!”
  说到北人奸商,众人都唉声叹气。黎人终究是老实,哪里似汉人那么机灵会做生意?这海南岛的商业,向来就被汉商掌握着。那些做小买卖的汉商倒还有些良心,可是那些大商人就个个如狼似虎了。这黎人多种棉他们就压低布价抬米价,若是黎人多种米他们就压米价抬棉价,总之吃亏的都是黎人……
  众人唉声叹气的时候,一个人刚走过来,正听到这话,大声道:“乡亲们,不如就种棉花和番薯吧。”
  来的是一个黎人打扮的妇人,二十五六岁的样子,皮肤却比普通的黎人要白皙许多,五官也比较挺拔,一看就是北方来的面孔。这妇人仿佛是个最小买卖的,牵着辆驴车,上面满满一车的番薯。
  “是巧儿姐啊,又来咱们村收吉贝布了?这回准备用什么来换啊?”
  “这车上装的是什么啊?一个个好像红土团团一样的。”
  黎人们对这个做小买卖的汉人妇女倒是客气,纷纷起身围了上去,好奇地打量着一车的番薯。
  这妇人姓黄,名巧儿,不是海南当地人。而是飘洋过海从嘉兴府华亭县上海镇跑来的,已经来海南有六七年了,据说是受不了公婆和丈夫的虐待,偷偷跑上海船,哀求船主把她带来海南岛的。
  到了海南岛,这位黄巧儿就定居在了海南岛最南端的吉阳县临川镇,捣腾起来吉贝布的买卖。不过她也没什么本钱,买卖自然不大,就是从县城里面搞点黎人需要的生活用品或是农具,拉到乡下换吉贝布。有时候还会向黎族同胞请教织布手艺,不过也没有学到什么——织吉贝布可是黎人的看家本领,怎么肯轻易交给汉人?要是让汉人学了去,再大量生产,大量贩卖,那么黎人最后这点保命的手段可就没有了……
  所以这位黄巧儿,就是在原本历史上被人叫做黄道婆那位——在这个时空,她是被后世称为“工业之母”的黄富婆,花了六年时间和黎族同胞交朋友,虚心求教,还是没有学会多少织布的本事。
  不过黄富婆就是这么个百折不挠的性子,认准一个事情,是一定要做到底的。六年不行就十年,十年不行就二十年、三十年,总会学到真本事的!
  而这一次,她在县城里的天道观听道(未来的富婆已经入道了,她是海南岛第一批天道徒)的时候见到了一个能帮她学到织布本事的宝贝——番薯!这些番薯是天道宫发下来给下面的道观,让分给教众免费试吃的。但是吉阳县这里没有几个天道徒,根本吃不完,于是就被黄巧儿低价买下来了。
  “什么?世上还有这样的宝贝?可以一亩十石?而且无地不宜?”
  “真的吗?巧儿姐,你可莫欺我们黎人老实。”
  黄巧儿微微一笑,拿起一个番薯道:“真不真的大家试着种几亩不就知道了?若是不相信,就转租两亩地给我,你们看着我种,明年如果能收上二十石番薯,大家再一起种。这样,你们就能用一成的地种番薯,九成的地种棉花,再不怕奸商盘剥了。”
  黎人们互相看看,顿时露出了惊喜的表情。现在黎人受穷,不就是因为地太少,种了棉花就没有办法种稻子,必须买米下锅。可是奸商们都看准这一点,到时候就抬米价压布价。如果黎人可以用一成土地种番薯养活自己,剩下的九成地种棉花。这日子可就好过多了……
  若真是如此,这黄巧儿果然同北人奸商不一样,她是大好人,是黎寨的大恩人,是黎寨的自己人!
  淳朴的黎族同胞们都在心里做了决定,只要这番薯真有那么大的产量,能让黎人衣食无忧,就把织布的本事和纺机都给她吧。
  看到黎人同胞们的表情,黄巧儿的眼睫忽闪忽闪,甜甜一笑:“就这么说定了,这一车的番薯,大家都分了吧,都拿几个回去尝尝,看看能不能填饱肚皮。如果能吃饱,我就去县里面再拉一些来做种子。”
  ……
  “百万,朕知道你说的有道理,这北明洲种棉花什么的,几十年都不会兴起。但是朕既然开创了华夏世界,就不能不替子孙后代多考虑一些。”
  陈德兴说这个话的时候,已经完全忘记了13世纪是有黄道婆存在……他现在已经打造了一个“准资本主义”国家,都万事俱备了,再加上黄道婆提前得手,这还不跑步进入工业革命?
  明洲棉花事业,这回大有可为了!


第784章 奴隶还得有人当
  今天开的是小朝会,在座除了陈德兴和黄智深,还有任宜江、陆虎、高大和刘和尚。任宜江是副相,同时还兼任着最新成立的交通部尚书。陆虎是陆军尚书,高大是海军部尚书,刘和尚现在也转入了内阁府,担任殖民地部尚书。
  殖民地部也是新开张的部,主管明洲大陆、大洋洲大陆(一年之前发现)、非洲大陆、太平洋和大西洋上各岛屿的殖民开拓。是个名分听上去很大,实权却非常有限的衙门。
  “其实用些黑奴也是有好处的,咱们殖民地部下面的土地太多,人口太少,许多事情都想做而做不成。譬如成立东北明洲总督府,并且在东北明洲建立要塞、港口的计划,就因为没有人去修港筑城,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实现了。”
  刘和尚接过话题,随即就谈起他手里这一摊,在他看来,大明的这些殖民地实在太缺劳动力了,适当引进一些黑奴也无不可。
  “如果东北明洲总督府能有几万黑奴,很多事情就可以做了。如果能在明洲东海岸修起港口、要塞,开垦些土地,咱们的人过去也容易安家不是?”
  “另外,北明洲那里还是有不少土著不服王化,咱们在玛雅海沿岸的据点都被他们攻打过。玛雅沿海总督府还想从欧罗巴雇些佣兵去镇压北明洲的土著呢。”
  “不仅北明洲人少,咱们在南明洲的人更少,除了在硝石沙漠有个据点,别的地方就没有一兵一卒,如果要确保南明洲,少说也要几十个要塞,这也得用人啊。”
  刘和尚唠叨了半天,实际上就是在抱怨朝廷对明洲投入的资源不足——主要就是投入的人力不足,明洲那里金银是绝对不缺的!但是光有金银没有人,一切还是等于零。现在诺大两块大陆,大明投入进去的人力不过数万,主要还是挖金银的百姓和官员、军户的眷属。真正替朝廷做事的,在明洲大陆上不过三千多人,这还包括了天道教道人。
  相比之下,大明在南番、天竺征伐和西征作战中投入的力量就大多了。前者已经投入了不下三十万人,后者则有十几万战士和近二十万民夫。
  黄智深摇头道:“明洲的事情不能急,得一步步来。军部已经拟定了计划,先加强大西洋舰队,只要控制了大西洋海权,明洲就肯定是咱们的了。其次是支援欧罗巴抗蒙,只要欧罗巴和蒙古人打个不停,他们就没有功夫管明洲的事情了。”
  现在大明的政治是“小政府、大军队”,各级政府的规模都不大,权力也有限,还被议会管着。但是军队的规模却非常庞大,而且是全球部署。光是控制一个大洋的大舰队就有三个,而且还在不断加强之中。陆军的规模同样巨大,还同时在万里之外进行着几场战争。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在很多事情上必须听军队的意见。
  海军部尚书高大也道:“海军的想法是先用大西洋舰队把明洲圈起来,开发可以缓一下。毕竟眼下除了黄金、白银和硝石之外,明洲也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不如通过一个什么法,禁止外族人进入明洲。”
  “不让外族人去,明洲怎么开发?苦力谁来做?”刘和尚追问。
  “那就别大开发了,反正现在也用不着,先圈起来再说。”
  这是把明洲当满洲了。陈德兴心想,可是一块地盘圈起来不开发,将来想用的时候,真的能立即用起来?一片荒芜的,能说发展就发展?
  而且,等明洲这块地真有用的时候,谁能保证将来的人不急功近利?
  “明洲肯定要圈,但不能一直撂荒,该做的开发还是要做的。”陈德兴顿了顿,“可以在明洲设立六个总督府:北明洲总督府、中明洲总督府、玛雅海总督府、东北明洲总督府、西南明洲总督府、东南明洲总督府。”
  副相任宜江却两手一摊,苦笑道:“没有人啊,光杆总督府有什么意思?如果要让这些总督府真正运转起来,一个总督府至少要有上万吃皇粮的人。包括官员、军人、道人、医官和匠人。这上万人也不可能都是光棍,还得有家眷,有伺候的人,有人提供后勤。而且,还得有城堡,有港口,有城镇,有为我们所用的雇佣军和奴隶。这奴隶,真是不可少的。”
  一个总督府起码上万吃皇粮的,加上家眷,加上商人,再加上雇佣来的土著军队。整个明洲,光这些人就要二三十万!那么多人,要多少基础设施?要吃多少东西?要开垦多少土地?
  没有人当奴隶累死累活种地搞建设怎么行?
  全用汉人?这个眼下就别做梦了。现在汉人才多少?可以去的地方又有多少?现在去明洲的汉人,不是挖金银就是做老爷,谁会去种地?谁肯当苦力?就算分给他们土地,他们也不会自己种,最多当农场主经营土地。要让他们去当苦力,就得付给比挖金子更多的薪水,谁能出得起?
  因此陈德兴现在遇到的问题,就和昔日欧罗巴人进入大航海时代时一样!
  世界太大,人口太少,苦力远远不够用。
  陈德兴摇摇头,看来自己的这些大臣是提不出什么有建设性的意见了。
  “既然诸位都没有什么好办法,那就听听人力问题专才的意见吧。”
  人力问题专才?这是什么人才啊?几个大臣都摇摇头,表示不明白。
  “宣塞拉西·所罗门!”陈德兴一挥手。一个黄袍子侍卫就快步走出江都大明宫的紫宸殿大门。门外的廊上,正站着一个瑟瑟发抖的黑面孔白人,还有两个黄袍侍卫手按横刀站在他的背后。
  这个来自埃塞俄比亚的“人力资源专家”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居然把十五个白女奴卖入了大明皇帝的宫廷,而且还将一个地位相当于枢机主教的天道使当成了白女奴,还当着人家的面说了许多近乎侮辱的话……
  会不会被烧死?会不会被斩首?会不会被从屁股锯开?会不会……塞拉西·所罗门一边想着各种各样可怕的死刑,一边让人推推搡搡地走进了紫宸殿的会议厅——不是那种皇帝老子高高在上,文武大臣分列两边的大殿,而是一间摆着长桌子和一圈椅子,还在窗户上镶嵌了小块透明玻璃的会议室。阳光直接透过窗户上的玻璃射了进来,室内非常明亮。
  “跪下!”有人在塞拉西·所罗门耳朵边上吼了起来,这个黑人奴隶贩子连忙跪了下去,匍匐在地,不敢抬头。他虽然是什么“白人贵族”,但是在东非的扎格维王国里面,他这样信奉犹太教的“白人贵族”根本不值钱,随便一个总督都是他这个奴隶贩子必须拼命巴结的对象。而现在,这间会议厅里面任何一位,都比扎格维王国的国王还要高贵,特别是那位大明皇帝,那可是真正的世界之王、万王之王啊。那可是稍微动动嘴,就能让扎格维王国就要亡国灭种的狠人啊。
  “所罗门,抬起头来。”一个熟悉而又威严的声音在塞拉西·所罗门耳边响起。这是陈德兴的声音。所罗门颤颤巍巍抬头,目光刚碰到穿着龙袍的陈德兴,顿时就感到了刺眼的光芒——这可是不能直视的世界之王啊!他连忙将目光垂下,只盯着自己的那只“白色”的鹰钩大鼻子。
  “这个是奴隶贩子,原先贩卖黑奴给白夷,现在把白奴卖到大明。”
  陈德兴一指跪着的所罗门,对大厅中的臣子们道:“术有专攻,他家世世代代都贩奴,奴隶的事情他最熟悉,我们不如向他请教。你们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问,朕先来问第一个问题。”
  几个大臣互相看看,然后都把很不友善的目光投向地上跪着的奴隶贩子。他们几个家里面都有白女奴,自然知道有贩奴这门生意。虽然他们都喜欢养几个白女奴牵手玩,但是对贩卖她们的奴隶贩子,却没有丝毫的好印象……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