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奸雄天下 >

第381章

奸雄天下-第381章

小说: 奸雄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河套草原。于是就带他在身边一起出征了。
  这会儿,塔察儿正捏着个望远镜,在看忽必烈的笑话。
  的确是笑话!
  堂堂蒙古铁骑,现在大部分都不骑马,扛着长得要死的长枪和重的要死的狼牙棒在冰雪覆盖的平原上面结阵!还有一些则抬着好像根黑铁棍似的火铳正在走上战场……
  而正在开出大营的汉人军队,却是大批大批的骑兵马队,一片钢甲耀眼,大部分骑兵都持着弓箭——这是怎么回事?汉人弓马骑射,蒙古结阵步战?
  这真的不是在做梦?
  忽必烈哼了一声,也不理睬塔察儿,扭过头继续观战——虽然他也觉得有些变扭,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老祖宗传下来的骑射对付不了汉人的钢甲长枪兵啊!你塔察儿在辽东就吃过大亏了,现在咋就一点不长进呢?
  此刻的明唐联军大营西北面的雪原上,两支大军正在列阵。一方是明唐联军,他们也不是单纯的骑兵,而是和蒙古人一样,都是步骑混合。
  居中是大队步军,组成了三个旅级方阵。为了方便指挥,明军在旅级建制下又增设了一个团级编制。一团下辖三营,都是清一色的长枪兵或弓箭手。因而一个标准的明军步兵旅是包括两团长枪兵(共六个营)、一团弓箭手(三个营)、一营刀盾手兼掷弹兵和一个小小的指挥连。全旅齐装满员有三千四百人,可以在战场上摆出一个标准的“方阵”——包括六列长枪兵、三列弓箭手,刀盾兵则机动配置,或者遮护两翼,或者置于前沿护卫弓箭手。
  而李彦国所部唐军队的“府”级编制,则大致抄袭了明军的旅。一府三指(指挥)九都,满员也是三千四百。三府组成一卫,唐军(李彦国系统)的卫则类似于明军的师,除了三个府以外,还会配属牙兵指挥,炮兵指挥(装备三弓床弩),工兵指挥,辎重指挥和骑兵指挥(最多就三四百骑)各一。也是完全仿照明军的师进行编制的,一个卫的总兵力满员大约在一万三四千人上下。
  不过府兵和陈明的士爵兵不同,他们是不支薪,完全靠地产支撑的军兵,还要负担部分兵器军资。因此过重的兵役很容易导致士兵破产,自备的兵器军资就难免滥竽充数,部队的士气也容易低落。
  现在两个明军队旅和一个唐军的府同时摆在战场上,哪怕是头一次上战场的新手,也能一眼分辩出强弱——两个明军的旅是衣甲鲜亮,武器精新。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虽然没有装备钢甲,但是却配属了其余明军淘汰下来的步人甲和皮甲,其中站在前排的士兵,都是步人甲护身。他们手中持有的长枪,腰里挎着的横刀,至少是镶了南芬钢的!
  而唐军的那个府,明显就差了一截,只有皮甲护身(唐制也禁止民间拥有铠甲,所以甲胄不是自备的),而且长枪兵并没有配备横刀或是别的什么近战武器。刀盾手使用的也是笨重而廉价的环手刀。
  而无论唐军还是明军,现在都摆出了同样的队形。刀盾手居前,跪姿对敌,弓箭手居中,长枪兵居后。步阵之前,也没有任何障碍物。
  步阵两边是骑兵,两边各有数千骑,大队而行,阵列并不怎么整齐。但是这些几乎万骑的大规模骑兵集团,在声势上,比那上万步军组成的方阵,还要惊人!而且这两翼的骑兵,是人人钢甲在身,太阳光下,泛出刺眼的光芒。他们的旗帜战袄都是红色的,其中左翼骑兵集团的红旗外沿还镶着黑边,是所谓的镶红旗,而右翼则是正红旗。都是八旗精锐!
  在骑兵和步兵之间,则摆出两连炮兵。十二门青铜大炮列在两边,炮口直指前方。
  在这个步骑炮混合大阵的最后,则高高飘扬着王陆飞和李翠仙的认旗。一千余人的玄甲骑兵,身着钢甲,簇拥着他们左右。这些红袄将门子弟,都将祖传的马槊操持在手中。有些马槊还按了个梨花枪的枪头。红袄军五十余年的传承,似乎就在此刻汇集在一起,展现出最耀眼的光芒。复活的玄甲骑兵,将在巨鹿荒原,迎来他们的第一战!
  ……
  蒙古人,应该是蒙古人和脸色很难看的色目人现在也在列阵。
  蒙古人自然是五个骑兵千人队,那些扛着大枪和狼牙棒行军的蒙古人都累坏了,正席地而坐休息进餐呢——这些蒙古人的体力虽然比大名府的明军和李雄、李翠仙带来的唐军要强一些。可是这段时间东奔西走了总有好几千里!就是铁打的也扛不住,现在个个都累瘦了几圈,体力都大不如前了。便是骑马行军的蒙古骑兵,人虽然没有瘦,但是胯下的战马匹匹都是马瘦毛长。
  不过用餐和稍事休息之后,他们还得构筑营寨,挖掘壕沟——现在蒙古人作战方式可是结硬寨和打呆仗了!
  至于立即出战的色目人当然也累啦,正儿八经的回回色目们大是披着两层铠甲上战场的,外面一层皮甲,里面一层锁子甲——谁让他们是宝贵的抬铳兵呢?虽然是抬铳兵,但是他们人人都标配一根三尺长的钉头锤,甲胄和锤子加一块儿就足有七八十斤沉呢!
  三个色目抬枪手还合用一支五尺多长的大抬枪,熟铁打造,又是几十斤重的家伙!行军的时候两个人负责扛抬枪。还有一人背着一大堆零碎,包括一根熟铁锻打出来的捅条;两大包弹丸——一包是铁砂,一包是铁弹子;三大包枪药——硝石粉、硫磺粉、木炭粉各装一包。
  另外,每个色目战士的负重还有几十斤干粮,一个水袋,一些随身的衣物和财产。杂七杂八的东西加一块,平均到每个色目兵身上,就是一百多斤块二百斤的负重。
  虽然忽必烈给他们每个人都配了骡马或驴子,可是需要他们自己负担的重量仍然不少。而且连日行军之后,不少色目人的骡马、驴子已经累死倒毙了……
  总之,这一路走下来,这些二等色目,哦,已经是三等色目了,个个累的都跟狗似的。有些人实在受不了,只能偷偷把随身带着的粮秣扔掉一些——兵器、盔甲都是大汗给的,谁敢抛弃到了点验的时候可就要拿命赔了!
  “披甲,都把锁子甲和皮甲披上了,待会儿别叫一钱汉射成刺猬!”
  “整队,快整队……抬铳在前,骆驼铳在后!都他妈的给老子精神些!”
  “待会儿都瞄准了打,把对面的一钱汉都打死!”
  抬枪万户的军官们,乱纷纷的吼叫起来,指挥着他们的部下在战场上拉出四列纵队。三列是抬枪纵队,由3000门抬枪和9000名士兵组成,每千门抬枪为一列,轮流射击,轮流填装,以保证火力的持续性。还有一列是骆驼铳,800门架在骆驼背上的铜铳摆成一排,列在抬铳军后面,因为炮位比较高,所以开火的时候也不用担心轰击到前面的抬铳手。
  而在这个所谓的抬铳军万户之后,则是耶律秃满答儿的色目女真万人队。他们的装备和下了马的蒙古步兵一样,皮甲、长枪、狼牙棒、钉头锤和弓箭。
  因为他们的假想敌,大明钢甲兵根本无惧弓箭,所以这个色目万人队中弓箭手的数量不多,每个万人队中,只有一个弓箭千人队。这唯一的弓箭千人队被摆在最前面,就在抬铳军背后,持着弓箭,准备和抬铳军一块儿射击。而在他们背后,则是九个由长枪和狼牙棒手组成的方阵。其中长枪兵有六个千人队,狼牙棒手有三个千人队。和明军、唐军组成旅级方阵不同,他们组成的都是千人方阵,而且每个方阵使用的都是同一种武器。
  “火铳在前,方阵在后,马队两翼压阵……王兄弟,蒙古人的这个打法可真是新鲜啊!”
  看着千步之外,两万几千蒙古大军摆出了从来没有见过的阵型,李翠仙握着缰绳的玉手已经紧紧攥成了一个拳头,额头上面也冒出了些许细密的汗珠子。倒不是害怕狼牙棒,而是瞅着那三千多门抬枪、骆驼铳有些头皮发麻!
  这怎么说都是先进的火器吧?明唐联军这边拉上战场的,就只有12门青铜大炮。12门大炮能比得过3800门各种火铳?
  王陆飞却沉沉一笑,摇摇头道:“王妃勿忧,今日蒙古人用火铳步阵,而我汉家壮士却有弓马重骑,王妃且看汉家弓马如何破蒙古火器步军吧!”


第586章 汉家铁骑VS蒙古火器(二)
  隆隆的脚步声音这个时候突然响起来了,列阵完毕的两万六七千蒙古大军,首先发起了扑击!
  他们两翼的骑兵未动,开动的只是中间的抬铳军和抬铳军背后的步军。足足两万余人的大队,在战场上拉出了足有一千五百步的宽大正面,抬着火铳的色目武士和他们身后驮着火炮的骆驼,几乎就塞满了全部的视线!
  这可是先进的火药武器,而且还恁般的多!仿佛是12门青铜大炮的数百倍!
  明军的十二门大炮,早在蒙古人列阵完毕之前,就已经填装好了霰弹。炮口全部向战线内侧偏转,在明唐联军步阵之前形成交叉火力。两个炮兵连长,此刻手心里都攥着一把冷汗,死死的看着色目人的抬铳军万户大队渐渐逼近自己射成以内。
  色目人的抬铳兵实在太多了,多到了几乎比12枚霰弹中所填装的铅弹还多十倍的地步。那么多的抬铳兵,不是12枚霰弹能够消灭的,哪怕再多100倍,恐怕……也是枉然啊!
  而且他们扛着的抬铳,似乎也是很厉害的!
  来自大食国木发里(伊拉克摩苏尔)的阿老瓦丁也是这么认为的,他曾经是一名打造抬铳的匠人,如今则是一个抬铳十人队的队长,负责指挥九名色目武士和三架抬铳。
  阿老瓦丁世世代代都是木匠。他的家族曾经替阿尤布王朝的创始人阿拉丁打造过发石机,用来攻打十字军组成的城市。在蒙古人的铁蹄践踏大食的国土之前,年轻的阿老瓦丁在巴格达的阿拔斯朝的兵工厂内充当学徒,学习打铁和木工。因为他的聪明和勤奋,他很快就掌握了这两种手艺的精髓。
  如果不是强大的,仿佛来自地狱的可怕的蒙古大军突然出现在巴格达城下,现在的阿老瓦丁或许已经是巴格达有名的工匠,拥有了自己的作坊,还娶上如花美眷——很可能不止一位!
  不过现在,阿老瓦丁仿佛也过得不错。虽然他被强大的蒙古军队俘虏,但是因为他有手艺所以保住了性命——蒙古人虽然嗜杀,但是却不杀工匠。每次屠城之前,都会把工匠编入奴隶营中留下一命。本来以为要一辈子当奴隶的阿老瓦丁,却在两年多前被蒙古人押上了慢慢东行之路,走了七八个月,居然一直走到了传说中的中国!
  令他难以置信的是,在蒙古人统治下的中国,他这个来自大食国的奴隶却摇身一变成了老爷!一个高贵的色目老爷,是蒙古人统治中国的帮手,是高于汉人的人上人……而汉人,仿佛就是奴隶的意思。
  他们支配在蒙古人和色目人的统治下耕种土地,建造器物,修筑城池,缴纳最沉重的赋税,遇到战争还要在蒙古人和色目人的监督之下冲锋在前!用他们那条最不值钱的性命去替蒙古人和色目人攻打他们自己的同族——居然还有一部分汉人胆敢反抗蒙古人的铁蹄和屠刀。
  在阿老瓦丁第一次听说这事儿的时候,只是觉得非常好笑!这世上怎么会有这么不知道天高地厚的人?怪不得蒙古老爷要把他们当成奴隶了……他们根本就是活该当奴隶。
  不过这些汉人奴隶的手艺却是很不错的!在京兆府的炮军万户的作坊里面,阿老瓦丁和来自西域的其他工匠们见到了一些让他们震惊的东西——一种会剧烈燃烧的粉末;一种比乌兹钢还要坚硬的钢铁;一种可以发射铁弹的管状火器……这些都是汉人工匠的杰作,不过他们却奉命将制造火药和管状火器的本领都传授给了色目工匠。而后蒙古大汗还亲自下旨,禁止汉人工匠再打造管状火器、制造火药。
  管状火器和火药,只能由色目工匠来制造!
  这是蒙古大汗的命令,当然……也是真神的旨意!
  不过……对面一钱汉阵地上的那几个好像大树一样粗细的管子怎么瞧着也好像是管状火器呢?
  阿老瓦丁这个时候已经瞧见三四百步外明军的炮兵阵地了。不过几门大炮不是对着他的,他的十人队处在抬铳军战线的右翼边缘。而明军的12门大炮为了发挥出最大威力,都采取侧射的战术。
  “那是火铳么?”阿老瓦丁突然用蒙古话惊呼起来。
  他居然不知道明军有火铳!原来炮军万户和后来的抬铳军万户都是全封闭的,任何关于明军和大蒙古失败的消息,都是禁止传播的。而且阿老瓦丁也不懂汉话——这种奴隶的语言他根本不屑去学,所以他也没有办法同太多的人交流,直到现在他学会了必将成为世界语言的蒙古话。
  “那不是火铳!”一个上了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