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奸雄天下 >

第235章

奸雄天下-第235章

小说: 奸雄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蒙古人的重甲骑兵和北伐军步卒在中线展开激烈交战的时候,陈德兴向自己的左翼下达了反击的命令。
  原先被塔察儿摆在右翼的是洪福源指挥的万余汉人、高丽人和色目人联军,都是步兵,配属有黄铜火铳、发石机、飞天火箭等“高科技装备”。只可惜这些“高科技装备”全都不太成熟,顶天是个实验品,根本没有到可以拿上战场用于实战的地步。
  结果这支被塔察儿寄予厚望的万人步军,和数量不到他们一半的北伐军步兵较量了一个多时辰就已经不支了。而陈德兴的重骑兵又趁机借着萧家寨的掩护,向洪福源所部的右翼发动了一轮冲击。毫不费力就将之击溃。
  此时,北伐军左翼更是将步兵、炮兵、重骑兵和轻骑兵一起往上压,去抢占塔察儿的右翼。
  “告诉王威和王陆飞,拿下塔察儿的右翼以后立即布置步炮阵地,让重骑兵回力准备下一波冲锋,同时再派八旗兵去袭扰塔察儿的后方。
  再给右翼的陈硕下令,叫他指挥右翼各部稳稳的往前压,尽可能和塔察儿的左翼保持接触。”
  陈德兴在得知左翼(北伐军左翼)已经取得突破之后,立即下达了新的指示。
  张熙载记录下了陈德兴的指示,立即去向传令兵们转达。此时陆虎已经亲自去前沿督战,统一指挥战线中央的北伐军。刘和尚则留在陈德兴身边充当高参。另外还有几名北伐军军校出身的参谋在一张临时搭起来的地图台旁边不停写写画画,将得到的最新战况都一一标明。
  “大王,仗打到现在这份上,俺们算是赢定了。现在的问题就是能赢多少了!”
  刘和尚满脸喜色地分析着:“塔察儿这一次起码丢掉一万五千人,加上上回阿术鲁的损失,这就没了一万七。蒙古东道四王拢共才能出多少人啊?十五万控弦那是把所有能上阵的男丁都囊括了。不到万不得已,塔察儿他们不会召集那么多军队的。而且动员到那份上,军队是多了,能不能打就天晓得啦。我估计,他们真正能打的也就十万人。这回被我们干掉一万七千!大获全胜啊!”
  陈德兴点点头,正要说话,从南面跑来两骑塘马,张熙载立即迎了上去,听了片刻后立即跑到陈德兴身边,急切地道:“王威派来塘马说,骑兵师俘获了蒙古沈阳路万户洪福源和其子洪俊奇,二人都表示愿意投降。另外,现在已经抓到的高丽、汉军和色目俘虏超过了3000,只是无法区分汉人和高丽人。”
  “那就不用分了,一起圈起来就是了。”陈德兴毫不在意的挥挥手,这些都是小事儿,现在的关键是怎么打好眼下这一仗——即便是塔察儿溃败了,头辇哥在高丽还有军队,东道四王的老本还很厚。这辽东、辽西和高丽的争斗,可怕还得持续上一段时间呢!
  “塔察儿的主力可有退却的迹象?”
  张熙载答道:“目前还没有,可能是舍不得他的几千宫帐军吧?不过他舍不得也没用,陆军将一定会把那几千人吃干抹净的。”
  陈德兴哈哈笑道:“当然要吃干抹净了!那些人可是塔察儿当东道四王首领的本钱!”他扭头往前方不远处正在激战的战场看去,突然放沉了声音道:“我们也别歇着了,一块儿上吧!统统压上中路,先摧垮了塔察儿的宫帐军,再压碎他的主力!他要是走慢半步,就把性命留在庄水之畔吧!”
  就在这时,前方的欢呼声突然传来,原来塔察儿的宫帐军支持不住,败退下去了……


第375章 宿命之敌(一)
  漠南蒙古,不剌川草原东部。
  此时正是秋高气爽的时节,连天空在这个时候都显得分外的明亮深远。绿色的草原上,布满了望不着边际的蒙古包。白云似的羊群,在山坡上面流动。如果没有四处飘扬的大纛军旗,没有大队大队巡弋的骑兵,整个天地,倒还真有点像一副风景画儿。
  在大片的蒙古包层层护卫下的中央,有一座特别高大的金顶大帐,大帐前方,分两排第次树立着九根苏鲁锭长枪,仿佛三叉戟一般的枪头之下,还有羊皮编成的一缕缕长条。这九根苏鲁锭长枪合在一起,便是象征着蒙古大汗至高权力的九斿白纛!
  而这门口树立着九纛的金帐,便是自封蒙古大汗的忽必烈汗的王帐!
  忽必烈汗和他的五万蒙古大军,经过了长途跋涉,已经从金莲川草原抵达了阿里不哥所部驻扎的不剌川草原——此时不剌川草原西部,也有同样的一座金顶大帐和九斿白纛在另外五万蒙古大军护卫之下。
  大蒙古国最强大的武力,在这个燕云、辽东已经岌岌可危,北地汉侯纷纷举起反旗的时候,却云集在这个遥远的不剌川草原之上。
  不过,此刻的不剌川草原上却感觉不到一丝大战将临的紧张气氛。两只保扶两位蒙古大汗的军队,却对彼此表现出了相当的友好。
  实际上这十万大军中的绝大多数蒙古勇士都来自大汗直辖的中央兀鲁斯。双方的将士本无仇恨,有不少人彼此还是亲戚,有些人父兄扶保阿里不哥,子弟却追随忽必烈,有些则是翁婿连襟在战场上见面。甚至两位刀兵相见的大汗,都是一母同胞——全是拖雷的嫡子。
  这场汗位之争,根本就是拖雷一系的兄弟阋墙,而且还是在大蒙古强敌涌现的关键时刻!这种很有可能断送大蒙古霸业的内战,自然是不大得人心(蒙古人心)的。所以交战双方的大部分军将,都乐于听到和谈的消息——他们在没有什么人烟的草原上互相厮杀又没有多少利益,哪里能和在汉地烧杀相比?所以除了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的心腹之外,大部分兵将都盼着能早点了断战争,谁输谁赢,他们倒不大在乎。
  反正有个成吉思汗的子孙出来做大汗就行了,管他是谁呢!
  “大汗,阿里不哥已经答应您的条件了。”
  金帐之内,大喇嘛八思巴正在向忽必烈汇报和谈的进展。阿里不哥也信喇嘛教,对于这位高僧十分尊敬,因此八思巴便成了双方和谈的中间人了。
  “哼,他也没法子拒绝!”忽必烈脸色阴沉,咬着牙道,“我们再打下去,陈德兴和李璮这两个贼子就要占领北方汉地了。到时候他便胜了我,就能从陈李二人手中复夺北地?要夺不回北地,中央兀鲁思吃什么?东道四王吃什么?”
  无论李璮还是陈德兴,都比赵官家能打!北地要是落到他们手里,忽必烈和阿里不哥是一点办法都没有的。到时候中央兀鲁斯和东道四王的兀鲁斯,至少两百万蒙古鞑子都得跟着一块儿吃苦。
  这大汗便是当上了,也是一屁股的麻烦——下面那么多吃惯用惯的勇士还肯跟着过苦哈哈的日子?还肯放羊放牛养活大汗的宫廷?
  这事儿压根就是白日做梦!
  而且,忽必烈提出的和议条件,对阿里不哥明显有利。首先,阿里不哥现在打不过忽必烈,忽必烈有北地汉侯的兵力,打的是重步兵加轻骑兵的路子,军中还有大量的火药武器。在之前的较量中明显占了上风。
  其次,忽必烈让出了陕西、巩昌和西夏故地。让阿里不哥得到了一部分汉地,而且还能和南宋接壤。无论是和南宋互市还是勒索岁币都能大大缓解阿里不哥的财政压力——六万蒙古大军可是只吞金兽,要不是贾似道把300万贯岁币给了蒙古西路军中亲阿里不哥的将领,阿里不哥穷也穷死了。
  再次,忽必烈把陈李联盟中比较好对付的李璮交给阿里不哥,自己去打陈德兴这个硬茬子。其实阿里不哥根本用不着和李璮真打,只要驻兵陕西,威慑住史天泽,让他别倒戈去支持李璮,以李璮的性格,一定会犹豫上一阵子的。说不定还会为了支援史天泽进军河南……
  最重要的是,阿里不哥拿到甘陕之地后,他随时可以和忽必烈翻脸!
  这次的同盟完全是建立在阿里不哥人品的基础上的。这样的同盟,阿里不哥要是再拒绝,真是脑子有问题了。
  听完八思巴的汇报,忽必烈无奈的苦笑了几声,叹口气道:“大师,去回报阿里不哥,10日后我亲自去他的金帐与之盟誓。只带……500护卫!”
  八思巴一怔,呆呆望着忽必烈:“大汗,只带500人去?万一……”
  忽必烈冷冷一笑:“不会有什么万一的,阿里不哥是我的亲弟弟,我如何不了解他的为人?草原上的雄鹰,一言九鼎的汗王,英雄男儿阿里不哥……他怎么会做卑鄙下流的事情?”
  ……
  八思巴大喇嘛没有再多嘴,只是微笑着告退。出来金帐,就看见刘秉忠和姚枢两位汉臣急急忙忙的走来。喇嘛冲他们双手合十,行了个佛礼。笑问道:“二位如此匆忙,是不是益都那边有了什么消息?”
  “益都能有什么消息?”姚枢一脸不屑,“李璮既然能准备三十年,他也就不会争一时片刻了。”
  益都李璮的反应自然是慢的。三十年的“种田”,已经让他养成了按部就班慢慢来的安稳性子。这性格实在不适合造反和在乱世争霸。
  “是辽东的消息!”刘秉忠道,“辽东那边送来急报,塔察儿汗王和陈德兴都到了辽东,恐怕冬天来临前就要决战了。”
  “哦。”喇嘛点点头,不置可否。他自然是希望蒙古打败陈德兴的,不过看忽必烈如此重视陈德兴,不惜和阿里不哥言和好集中力量对付此人,就知道塔察儿恐怕很难取胜了。
  “贫僧听人说陈德兴会飞天遁地,是个神仙,可有此事?”喇嘛又问。相对于国家兴亡,喇嘛更关心的是宗教。陈德兴和明教联手闹出个天道教,摆明了是要和喇嘛教抢生意啊!这同行是冤家的道理,在宗教界也是通的。
  “什么神仙……装神弄鬼,还搞了个邪教,分明就是自绝于天下!”姚枢摇摇头,满脸都是义愤。
  说起来陈德兴真的是有点出格了!陈德兴自称明王降世,又立天道教,这摆明是要把儒教踹一边了。这样的做法不说自绝于天下,起码是自绝于全天下的读书人了。
  喇嘛微微一笑,又行个佛礼:“贫僧也是这么认为的,这个陈德兴必是装神弄鬼。”
  装神弄鬼的事情,喇嘛也是拿手的,虽然不明白陈德兴的戏法是怎么变的。但是很肯定飞天什么的,一定是障眼法。
  “贫僧还有事情,少陪了。”八思巴喇嘛和道士素来不对,但是却和儒生们没有什么过节。客气的打了招呼,便转身离开去办他自己的事情了。
  “大汗,辽东的消息……”进了忽必烈的金帐,刘秉忠和姚枢立即将辽东诸路达鲁花赤总管府的急报,全都告诉了忽必烈。
  “陈德兴……”忽必烈大马金刀的坐在案几后面,听着汇报,只是微微皱了下眉头,“无妨,等不勒川的事情了了,我们再想办法收拾陈德兴、李璮这两个贼子!”
  刘秉忠和姚枢互相对望一眼,姚枢道:“大汗,阿里不哥那里有回信了?”
  忽必烈点点头,道:“已经答应了,我不日就亲率500人去和他会盟,你们……就不要跟着了,省得碍事儿。”
  碍事儿?这是什么意思?
  两个谋臣都是一愣,随即又同时想到了什么,全都脸色微变。
  刘秉忠低声道:“500人就有把握?”
  “50就够了!”忽必烈淡淡地道。
  “可是阿里不哥有5万大军啊。”姚枢有些担心。
  忽必烈摇摇头:“那不是阿里不哥的大军,那是中央兀鲁斯的大军,效忠的是整个黄金家族,不是阿里不哥个人……他们是不会对我不利的。”
  “大汗终是要小心些……”刘秉忠提醒了一句。这不过是例行公事,忽必烈虽然用他和姚枢当谋主,但绝不是言听计从。特别是在蒙古事务上,他们二人的发言权不大。
  姚枢也道:“为防万一,大汗不如把燕京送来的小天雷都带去吧。”
  忽必烈点点头:“这个已经有了安排。”他顿了一下,“从不剌川回金莲川总是冬天了,要回中原恐怕得明年夏天……到时候陈德兴该做稳了辽南和高丽了,李璮嘛,大概能拿下青徐冀兖之地。到时候我们该怎么对付?”
  刘秉忠道:“大汗可以称帝,行汉法。”
  忽必烈又看看姚枢,姚枢思索着道:“还可以开科举取士!”


第376章 宿命之敌(二)
  “称帝,行汉法,开科取士……”
  忽必烈的眉头拧成了一团,现如今大蒙古的分裂,一多半的原因其实就是因为“汉法”。在黄金家族的大部分成员看来,忽必烈的行为处事太汉化了——他会说汉语,喜欢住在城里面,读过不少儒家的经典和汉人的兵法,身边还有一堆出谋划策的汉儒。
  不过这一切还不是最让黄金家族大人物们反感的。实际上失了蒙古传统的黄金家族汗王并不止忽必烈一人。蒙古的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