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奸雄天下 >

第160章

奸雄天下-第160章

小说: 奸雄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床子弩……还有能用的吗?”贾似道一边问话,一边俯身爬行——他可不敢呆在垛口边上。
  “城楼上的都坏了,库房里还有……”韩震的话音未落,地动山摇的轰鸣声又一次响了起来。城头上的人们纷纷抱紧了脑袋缩成一团。可是这回却没有四散飞溅的碎石打过来了。
  贼军的炮打空了?所有人正纳闷的时候,炮声再次响起!炮弹分明就撞在了什么地方,发出了几记沉闷的蓬蓬声音,城墙也跟着微微颤动了几下。
  这是……
  “城门!”韩震突然痛苦的叫喊起来,“是城门!贼军在轰城门!”
  “快,快放下千斤闸!”贾似道慌忙传令。
  朝天门的情况和余杭门是不一样的,余杭门外有护城河,只要收起吊桥,就算城门不保,陈德兴的人也没有那么容易冲进来。而朝天门这里是没有护城河的,因为要方便官员的仪仗出入,城门洞又开得特别大。一旦城门被轰开,城外的陈家军可就要一拥而入了!
  他的话音方落,又是一阵雷鸣般的炮声响起,6门3寸的炮弹从青铜的炮管中喷吐而出,好像六个巨大的铁锤,猛地敲打在朝天门城门的木板上。看上去无比厚实,表面上还数十个装饰用的铜钉的城门,突然发出了吱呀呀的刺耳声音,接着就轰的一声,两扇城门竟然翻倒了在地上!
  “放千斤闸!”贾似道和韩震同时大喊。几名亲兵疯了一样的往城门楼里跑去,拉着千斤闸的绳索就在里面,一名亲兵抽出腰刀,奋力挥下斩断了绳索,一块巨大的石板缓缓落下,横挡住了城门入口。
  “继续炮轰!”陈德兴冷笑一声,继续下令。不就是一块石板吗?又没多厚,多半还是用几块石板拼接起来的,这东西也就用来抵挡三弓弩和步兵,想要挡住青铜炮是做梦!
  “快快快,快下城楼,退往宫城!”贾似道的声音已经颤抖起来,奸臣如何不知道所谓的千斤闸根本抵挡不了太久!剩下的铁闸和内城门一样不顶什么事儿!朝天门要被攻破了,靠守御在此处的三衙兵根本不是外面两三千陈家军的敌手。
  现在只能放弃朝天门,龟缩到宫城之内。这……可就是最后的据点了!要再丢了,这临安城,便是陈德兴的天下!
  已经不能再打下去了!贾似道已经看清了形势,临安城内的三衙军全是废物,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1500名殿前诸班直。不过看三衙军的怂样,这殿前诸班直恐怕也没有多精锐了——可是这1500人就是保卫朝庭的最后武力,若是被陈德兴消灭了,大宋朝廷可就真的无兵可用了。
  此时此刻,崇政殿内,赵昀的面色铁青,却又忍不住在发抖。他已经站不起来了,只能瘫在御座之上!这里距离朝天门没有多远。大炮轰鸣的声音都清楚的传了进来,更有宦官流水一样的通报军情。
  朝天门将要被轰开的消息,他在第一时间就知道了!
  现在只剩下宫城了!若是不守,他就要死了,大宋也要亡了……
  “陈……陈爱卿!”理宗皇帝开口了。叫的是陈淮清——他现在是“爱卿”了!
  “爱卿!”理宗皇帝努力的在龙椅上欠了欠身,以示对这位爱卿的尊重。
  “臣在!”陈淮清连忙上前,噗通跪倒在地,还是一副忠心耿耿的模样。
  “平身,赐坐。”理宗皇帝说着就朝董宋臣挥手,后者连忙挪了把椅子到陈淮清跟前。
  “臣谢陛下赐坐。”陈淮清也不客气,站起身就大马金刀坐下去了。
  理宗皇帝勉强挤出几分笑容:“爱卿,朕……朕想来想去,还是觉得不能和蒙古人和议,蒙古人素无信用,忽必烈更是狡诈异常,郝经、真金、窦默等贼俱是奸恶之徒!”
  他抬头看看大殿里的众臣,众人纷纷点头附和:“陛下说的对!他们都是奸佞,统统应该杀掉!”
  “应该杀掉!”理宗皇帝挥手做了个杀头的手势。“还有那个梁崇儒,贼眉鼠目,一看就是奸佞!”
  大殿中的御史中丞沈炎高声上奏:“臣弹劾朝奉郎梁崇儒贪赃枉法,勾结蒙古,卖国求荣,请陛下立斩此贼!”
  理宗点点头:“准了!”
  理宗又把目光投向吴潜,左丞相也立即会意,上前奏道:“陛下,右武大夫,御前霹雳水军都统制陈德兴护国有功,宜加厚赏。且此员才德兼备,相貌堂堂,品格高尚,可尚升国公主。”
  “嗯,加厚赏!尚公主!封驸马都尉,封节度使,加封郡王……”理宗皇帝连声的给陈德兴加官进爵,又看看陈淮清,勉强笑道:“陈爱卿也是功臣,转10官,升为太中大夫,加龙图阁学士,参知政事,同签枢密院事,封开国县侯!”
  听到理宗皇帝给自己封的官儿。陈淮清心中好一阵苦笑,好嘛,连升十级,一下子从个七品官儿提拔到宰执重臣了——倒是合了若要官,杀人放火受招安的道理了!


第267章 赵失其鹿了
  随着太中大夫,龙图阁学士,参知政事,同签枢密院事,寿春县开国侯陈淮清出现在朝天门城楼之上,响彻云霄的炮声终于嘎然而止了。
  此时,朝天门的千斤闸已经被青铜大炮轰成了碎片,只剩下最后一道岌岌可危的内门还在勉强支撑。城楼上的三衙军都已经跑的没了影儿,都跟着贾似道和韩震退守宫城去了。好在陈淮清不是孤身前来,理宗皇帝怕他在乱军之中有什么闪失,派了几个殿前诸班直护送,这会儿才有人能用一只吊蓝,将陈大宰执慢慢的放到朝天门城楼下面,去和他的反贼儿子陈德兴谈判。
  看到自己的儿子顶盔贯甲,站在6架个头超大的火铳前面,一副威风八面的模样,陈淮清就是一声苦笑:“德兴,你现在真是好大威风啊!为了个女人,把好端端的太平景象都给颠覆了。真不知道史书上会怎么说你?”
  陈德兴看着自己的老爹,也不下跪去迎,而是以平辈之礼拱了拱手,笑着答道:“史书上自然会替我说好话的,因为历史是胜者所书,孩儿会写历史的!”
  这话是后世英国首相丘吉尔的名言,也是陈德兴的心声。他魂迈千年而来,就是来写历史的!不是用笔,而是用行动!今次的都门之乱,在陈德兴看来,便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今次,他毁掉的不是太平安逸的景象,而是仿佛不可冒犯的文士威严。让全天下人,包括崇政殿内的官家都认识到了这样一个事实——天下不能指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士来捍卫,赵氏江山也不能依靠东华门外唱名的好男儿了。
  朝廷的体面威仪已经荡然无存,文官士大夫的无用也显露无疑。现在,没有任何一个拥兵据地的武夫会把朝廷,把文官当一回事儿了!
  陈淮清黑着脸,一副要教训儿子的样子,最后却什么也没有说出口,只是喟然长叹:“赵失其鹿了,可是吾陈氏却难以取代之啊……官家的威严,朝廷的体面,士大夫的御武之道,今日都已荡然无存!天下,已然是武人的了。”
  这番话,对于当了一辈子赵氏忠臣的陈淮清而言,已然算是难得的掏心窝子的话语了。
  对于陈家一门而言,今次之事,最好的结果,自然就是先挟持天子,行魏武之事,再取而代之,成陈氏天下!这样陈德兴当皇帝,陈淮清不是太上也是亲王(陈淮清不是陈德兴名义上的爹),安丰陈家一门,自然兴旺无比!
  可是事情远远没有那么简单!
  陈德兴的根基太浅,赵家300年养士之恩犹在,四方藩镇也不会甘心陈氏代赵,北方的忽必烈更是虎视眈眈。一旦南朝爆发大规模内战,他一定会乘虚而入。甚至有可能同失意的赵氏忠臣和江南士大夫,甚至部分藩镇联合在一起!
  就是基于陈淮清所熟知的历朝典故而言,他也很有理由对陈家一门的将来抱有深深的担忧。自秦一统天下以来,还没有哪只出头鸟能落个好下场呢!可是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他陈淮清还能有什么别的选择吗?若是儿子失败,他的老命,安丰陈家一门,不用说都得送个干净!
  “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不行的……”陈淮清沉默半晌,叹口气道,“你今日若挟了天子,赵信庵就能号召四方藩镇一起来讨伐你!他有这个威信,连你祖父昔日也是赵信庵麾下之将!”
  赵信庵就是赵葵,现任两淮宣抚大使。是眼下大宋朝地位最高,资格最老,同时又是最得天家信用的武将。有他在两淮,整出一个十八路诸侯讨德兴的大戏是没有问题的。
  陈德兴现在做的事情,其实不是魏武,而是董卓!甚至比董卓还不如,何进不是董卓杀的,长安的乱子也不是董卓闹起来的。只是董卓废立君王,弑杀太后,才给了关东士族诸侯起兵的借口。
  “吾不打算做魏武……吾去海东高丽立足,复去辽东为基业,先自立一国,再论其他!”
  一语既出,陈淮清倒是大松口气。三十六计,走为上策!陈德兴要是留在临安,便是众矢之的!官家、文官、江南士大夫、四方诸侯都会把他视作眼中钉。只要谁挑个头,全天下都会起来反对他。
  可他要是泛海而走,那么谁还会和他过不去?泛海远征高丽、辽东?谁肯去啊?打赢了也没有什么好处,万一败了更是没下场……而且,陈德兴据着临安,各方势力就有共同的敌人,而陈德兴一走,各方势力之间的矛盾就会浮上来了。
  赵葵德高望重,贾似道根基深厚,若是以文御武的大势还在,赵葵自然只能让着贾似道!可是现在,恐怕是居心叵测的武臣支持赵葵,希望恢复以文御武的文官拥护贾似道!
  而且贾似道手中也不是没有武力,扬州的李庭芝还有一万多近两万可战之兵呢!而赵葵几十年来就不经营自己的势力,虽是武臣却没有自己的嫡系……这要斗起来还不是势均力敌?到时候谁有功夫去搭理海外的事情?
  过了良久,陈淮清才淡淡道:“倒是一条出路,有两万精兵,足以取高丽为家了。若是好生经营,开辽东基业也不是不可能的,若是能得了北地,由北而南,倒是易如反掌!不过临安这里也不能完全不管。”
  北定南易,南伐北难!这几乎就是中国历来乱世之争的铁律,至少到南宋为止,还没有由南平北的例子。南方经营的再好,也只是偏安,北地一旦有雄主出,便能势如破竹扫荡南方!
  陈德兴笑笑,轻轻道:“大人,今次之事,已然若此。孩儿自不能再留临安,不过孩儿离开之前,有些事情却是非做不可的。真金、郝经、梁崇儒之流必须铲除!以文御武之格局必须打破!朝廷文章取士的规矩……也是应该改一改了,当以武取士!”
  “此事……”陈淮清摇摇头。以文御武已经不存在了,可是文章取士的背后,却牵扯到极大的利益,想要动摇可是很得罪人的。
  陈德兴冷笑:“本朝武力衰微,鼎盛之时都无力克服燕云,比之强汉胜唐差之千里。而此衰败根源,便是文章取士,便是以文御武!今次孩儿以3000精锐,横扫行都,临安10万文士,皆是无物!此等人物,真是孔子、孟子之徒?真的继承了先秦战国之士的传承?这汉家天下,真能仰望此等无用之人?”
  虽然陈淮清有文进士的身份,但他其实还是个武士,一身的武艺,一肚子的兵法,道德文章却是马马虎虎。所以他对以武取士并不反感,若是大宋一早就以武为贵,他陈淮清早就当上宰执了——如果满朝大臣要比武定高下,他绝对能当左丞相!只是他不能理解陈德兴为什么要多官这份闲事。
  陈淮清皱眉:“文士无用,不正方便你取而代之?”
  陈德兴淡淡一笑:“文士无用,却能挟持赵氏,只能说赵氏更无用,孩儿不担心赵家复兴。孩儿只是想以此让天下知之,赵家崇文,孩儿尚武,赳赳武士,皆是陈氏幕府坐上之宾!”
  陈淮清恍然道:“文士拥赵,武士拥陈,真是好算盘!”
  用后世的话说,文士是赵宋的社会基础,而陈德兴公开打出以武取士的旗帜,便是要将武士拉拢到自己这边!如果天下武士,都拥陈反赵,那陈家天下就有基础了,陈德兴旗下不再是区区两万精兵,而是汉家百万武士。足够从中挑选出数万官员,征集起十万强兵,扫清天下,取赵而代,自然易如反掌。
  当然,要达成这一目的并不容易,现在不过是亮明旗帜。
  陈德兴又轻轻加了一句:“孩儿年轻,有的是时间。”
  这话语虽轻,却是让陈淮清一震。心头忍不住火热起来。
  年轻也是一个优势啊!陈德兴才22岁,而且自幼练武,打熬了一副好筋骨,活到82岁都是有可能的!而当今世上的英雄,有谁能再活60年?赵葵已经70多了,再活60年就是妖怪!忽必烈也40多岁了,自古几人能过10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