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奸雄天下 >

第106章

奸雄天下-第106章

小说: 奸雄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船上的水兵,不是两淮就是北地的,也有些是才加入的川人,谁不知道鞑子残忍?谁没有受过鞑子的欺负?听到这样的故事,自然是人人义愤,全都咬着牙齿要去以牙还牙,也捉几个蒙古人来割肉下酒!
  陈德兴本人,现在则在虎号拥挤狭窄的舱房里面,捏着孔秀才、张九(张弘范)他们几个写的“战地通讯”在逐字逐句读着。还别说,霹雳水军中还是很有几个秀才的,文章非常不错,而且写得通俗易懂,不是那种满纸之乎者也,普通人很难看懂的——这样的文风可不大合适小报。
  船舱外面脚步声响动,然后就看见舱门被人推开,男装打扮的杨婆儿脚步匆匆走了进来。
  “拱卫,您叫我有事儿?”
  身在军中,这女人也收起了那股子骚到骨头里去的媚态,脸上的妆也不化,身上也是宽大的男装,除了胸部还有点鼓,就没有什么诱人的地方了。
  “可有翠仙的消息?”
  陈德兴放下手中的文稿,关切地问了起来。现在的战局似乎非常明朗,蒙古大军已经是瓮中之鳖,什么时候过川江,什么时候就是他们的末日——疲惫饥饿之军被半渡而击,自然只有全军覆没的结果!
  可是李翠仙还在蒙古军中!覆巢之下,岂有完卵?虽然在临安已经有个公主在等待陈德兴了,但是他从没有想过要和小妖女分手……
  “三郡主……”杨婆儿脸上尽是忧色,顿了一下,摇摇头道,“一旦蒙古大军危急,三郡主就会立刻离开的。”
  “能离开吗?人生地不熟的……不会走迷了路吧?”
  杨婆儿摇头:“蒙古大军就在长江南岸几十里外,只要向北一直走,一个晚上就能到江边上,然后游过来就行了。”
  李翠仙自幼跟随杨妙真习武,虽然武功未见得多高强,但是身体素质真没话说,到后世绝对够得上职业运动员的标准。而且她的水性很好,游个长江也不在话下!
  “三郡主随身携带着宣抚司的令牌,如果遇上宋军应该不会有麻烦。”杨婆儿又补充了一点。
  蒙宋战争并不只有表面上的金戈铁马,底下的暗战其实也挺激烈的,双方都有细作在对方的土地上面活动,自然也有一套撤回细作的办法。在一线活动的部队都得到过相关的严令,在必要的时候护送己方细作返回,这是可以得到重赏的。
  “已经好些日子了,翠仙要走也该走了,会不会遇到什么不测?”陈德兴满脸都是忧色。
  “应该不会……三郡主和蒙哥汗的养女宝音公主交厚,有她庇护,应该是万无一失的。”
  “但愿如此吧!”陈德兴微微叹了口气,两军交锋的战场上从来就没有万无一失之说,他现在都有点后悔,没有让杨婆儿把李翠仙一块儿带回自己营中了。
  ……
  暴雨闪电当中,大队大队的蒙古军正在更艰难的道路上面行军。在杀掉了数千新附军,又抛弃了大部分的伤员病员之后,这支蒙古大军的人数已经下降到了不足五万。虽然五万大军行军的气势也不小了,但是站在高处观察,却一点感觉不出什么声势浩大。严整成行的队列没有了,遮天蔽日的各色旗帜没有了,连象征着蒙古大汗的九斿白纛也不见了踪影。哪怕远远观察,都能感觉出这支大军的士气有多低迷。同十几日前,蒙古大军刚刚撤退时的浩浩荡荡,倒真是有些天差地别了。
  不过骑马跟在护卫在蒙古后妃们身边的李翠仙,却知道蒙古大军的士气绝不像看上去的恁般的低迷!实际上,数万大军处于绝地本身,就符合了置之死地而后生这一条兵家法则!
  那些被做成肉干的新附军多是川人,他们是有可能悄悄开小差溜走的。但是军中的蒙古人、色目人和北地汉人,却是真的身处死地。在这四川的山中真不知道有多少恨极了的汉家儿男正把刀子磨了又磨,就等着宰杀掉队落单的蒙古军将了。这些日子,连出去巡逻搜索的蒙古军小队,都时不时被人打个埋伏。谁要是幻想可以悄悄跑回北方,那真是最傻的傻瓜,光是口音这一关,他们就蒙混不过去,除非可以插上翅膀一路飞回!
  如果不会飞,那么就只能拼了命打了!困境中的蒙古人几乎人人都是这个心思。而掌兵的末哥、纽璘、脱欢和史天泽等人,也都是用老了兵的。自然知道示假为真,麻痹敌人的道理。
  蒙哥初死的时候,军中谣言四起,人心惶惶。这才是最怕遭到宋军主力突袭的时候,所以要大张旗鼓,吓阻敌人。而现在,大家已经知道自己的处境危急,不拼命就会全军覆没!所以,反而要示弱与敌了。
  现在,末哥等人最担心的,不是和宋军决战。而是宋军北取利州路,封锁蒙古大军北退关中之路,同时再以小股兵马袭扰成都平原,毁掉田里面本就不多的庄稼。
  马蹄溅起泥泞,在雨中疾疾奔行,宝音公主带着几个亲兵,正沿着山谷中的小路飞奔而来。她这个女千户虽然是临时的,但是末哥等人的军议还是会请她去听一耳朵。其实也是为了让这些护卫贵人的女兵安心。
  宝音纵马直至李翠仙面前才勒住缰绳,抹了把额头的汗水雨水,大声道:“发现南蛮大军了,正沿江西进,看来是想把俺们堵在江南。”
  李翠仙冷笑一声:“长江恁般的长,他们怎么防的过来?俺们的勇士没有把羊皮筏子扔了吧?”
  宝音笑道:“怎么会扔?南人只道俺们蒙古人不善水战,岂知俺们靠羊皮筏子强渡的大江大河可多了去啦,俺们这回只是吃亏在没有大船。”
  李翠仙点点头,知道宝音不是在说大话!看看宝音的长相就知道了,她那一半西夷的血统,不就是蒙古西征的结果?蒙古西征路上,可不知道渡过了多少大江大河,据说连大海都渡过不止一次呢!区区一条长江,又如何挡得住一心北退的蒙古大军?


第189章 孩子和女人
  自泸州向西一直到叙州三江口(长江、岷江、金沙江)二百余里的长江沿岸,每隔十余里,都有军寨设立,还高高立起了望楼,用来观察江面,以防蒙古大军偷渡。
  这些军寨,基本上都是播州军在分守。播州杨家的身份摆在那里,再怎么立功都不可能成为一路安抚。因而杨文对于眼下这一战,远远没有刘整、王坚,还有驻守嘉定府的俞兴恁般的热心。督师四川有些年头的蒲择之也知道其中缘由,因此就把这个打下手的活计,都塞给了播州军所部。
  二百多里长的江面上共立了二十个军寨,每寨驻军一部,也就是三四百人上下。而在叙州以西,都是大片的山区,地形复杂,不利于大军机动。因此只部署了少量哨探予以监视。至于泸州以东直到重庆府城之间,江面比较宽阔,泸州和重庆又驻有重兵,这一段长江以南的山区又是播州杨家的势力范围,蒙古大军的一举一动根本瞒不过杨家的眼线!
  另外,蒲择之还将陈德兴霹雳水军的二十艘三层桨座舰,都摆在了泸州。一旦发现蒙古大军在泸州以东准备渡江,这二十艘在川江上算是庞然大物的三层桨座舰顺流发起冲撞可不是闹着玩的。蒙古人能够搜集到的木排、小船,是根本禁不起它们一撞的。
  而此战的主力,王坚、刘整、俞兴所部,则分别驻扎在叙州城、泸州城和两座州城之间的南溪县城。一旦确定了蒙古大军将要从什么位置渡河,这三部大军立即就会水陆并进赶赴战场。
  当然,陈德兴的三层桨座战船更是此战之先锋,需要在江面上大显神威,给予蒙古人最大的杀伤!
  ……
  夜色慢慢的降临了下来,陈德兴坐镇的泸州水寨寨栅之上,点起了牛油火炬,在阵阵风雨中摇曳,散发出晕黄微弱的光芒。
  营寨内外,都塞满了人马。一部分是上岸驻守的霹雳水军官兵,还有一部分泸州左近投军的少年。泸州周遭也是被蒙古大军蹂躏过的,泸州城虽然没有破,但是城外的乡村市镇,几乎全被烧杀一空,成了白地。不晓得有多少百姓家破人亡!而且蒙宋在四川的攻战已经持续了25年,几乎一代人都生活在持续的战火当中,仇恨早就川人心中生根发芽,急于扩大实力的陈德兴自然不会忘记在四川招募士兵。
  不过他在四川招兵的重点和其余诸军不同,招募的主要不是青壮,而是少年。十岁到十五岁的男孩,最好是父母家人死于兵祸的孤儿!这样少年在两淮地面上就成千上万,到了四川那就多得数都数不过来!
  负责招收孤儿兵的大义教官才到泸州城里转了一圈,就把数百少年带到了霹雳水军的军营——全都是无父无母,在泸州城里乞讨为生的孤儿!这些男孩子被招募来以后,并不会被立即送上战场当炮灰,而是会经过一整套的洗脑教育,外加严格的军事训练。
  “……别家的兵怕鞑子,俺们陈太尉的兵可不怕!就在二十天前,俺们霹雳水军的弟兄就在南沱场那里和鞑子大汗的怯薛军当面锣对面鼓战了一场,而且是大获全胜!杀了足足两三千鞑子!
  你们不相信?呵呵,耳听是虚,眼见为实!有胆子的就向前一步,不是去杀鞑子,你们还没那本事,而是去见识一下俺们陈家军是怎么杀鞑子的!有人敢去见识一下吗?有胆子的就站出来!”
  不用说,这些话就是陈德兴的小兄弟朱四九在忽悠刚刚入伍的少年郎。对这些因为蒙古鞑子家破人亡沦为乞丐的少年来说,恨鞑子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怕鞑子也是肯定的。而要将他们训练成一架架杀鞑子的人形机器,首先就要破除他们心中对鞑子的恐惧——去看别人杀鞑子,就是破除这种恐惧的最佳方式。
  “俺!俺有胆子!”
  一个十四五岁,长着大眼浓眉,身材还算结实的少年头一个站了出来,用一口宋朝时候的四川官话吼道。
  “好!小兄弟,你叫什么?哪里人士?”
  “俺姓蒙,秦时大将蒙恬的蒙,俺叫蒙起,杀匈奴人的蒙恬是俺祖宗!俺要杀蒙古人!”这少年自称是蒙恬的后人,家里原来也是有点身家的,是利州的土豪,父亲还有个武官官身,蒙古人打来的时候还领着乡兵抵抗。可终究抵挡不住处于优势的蒙古大军,不但兵败,连家人也在逃难的时候流散,只有蒙起一个人跑到了泸州。
  “好勒,蒙起兄弟,你就跟着俺,一起见识一下俺们陈家军是怎么杀鞑子的!”朱四九目光一扫其余的男孩,“还有敢和俺一起上战场的吗?”
  “有,俺也去。”
  “有!”
  “俺去!”
  不一时,少年们便纷纷向前,陆陆续续有二百多人站了出来。虽然不是全部,但是已经足够了。只要这些人见识到了霹雳水军是怎么杀鞑子的,他们就会添盐加醋的去少年营里面宣扬了。
  “大哥,一共有二百二十一人。”朱四九将一份名单双手递给了陈德兴。所有主动站出来的少年的姓名、籍贯、年龄,都已经记录在案。而那位名叫蒙起的少年,则名列榜首。
  “好的,交给孔玉去备案。”陈德兴扫了两眼名录,就把名单递还给了朱四九,“每条船上分十一个,没有作战任务,就是观战,让船上的大义教官留心一下,战后写份报告给我。”
  这些少年和陈德兴的假子一样,都是陈家军骨干的苗子。而将这些苗子培养成真正可以依靠的干部,却是一件需要耐心和长久付出的事情。而且不是每一个苗子,都有希望成为杀人机器的,这就需要仔细观察他们在战阵上的表现,然后选出重点培养的对象。
  当然,杀人机器并不是这些少年唯一的出路,他们还有机会学习数学、化学、医术、航海、打铁铸造,还有宣传鼓动的本事,还有从事情报工作的本领。未来的陈家军需要的可不仅仅是战士,还有方方面面的人才。只是眼下陈德兴忙于征战,也只能将主要的心思放在军事人才上了。至于其他,就只能等忙完了这一阵,回了临安后再考虑了。
  一想到临安,陈德兴的脑海中就浮出了两个女子,李翠仙和赵琳儿。也不知道她们现在怎么样了?
  ……
  雨丝绵绵而落,将清晨时分的天地间盖成白茫茫的一片。而长江水也涨了起来,两岸因为连日大雨,已经变成了处处水洼的湿地。而悄悄聚集于长江南岸的军马,此刻正铁甲如洗,锋刃霜寒,等待着决战的到来。
  在潮湿崎岖的道路上行进了差不多一个月,再次到达长江南岸的蒙古大军,疲惫自不待言,一路上因为伤病的减员,也已经达到了一个令人乍舌的地步。猥集在长江南岸的大军,人人盔鍪之下,大都是一张有气无力的面孔。
  虽然这支部队正处于死地,但是谁也不能否认,他们仍然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武力之一。
  除了这些蒙古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