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闹天宝 >

第50章

闹天宝-第50章

小说: 闹天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二宝的情况,大家早已经打听过了,都知道他是因为救了贵妃娘娘,才能够有这样的待遇。大家对他心中不服是必然的。

    第一营的5个队正,最小的年龄为27岁,副旅帅黄信山今年已经36岁了。他们都是跟着高仙芝在战场上厮杀过的老兵,对于一个年仅17岁,没有任何军中履历,出身青楼的小子,竟然能够担任吕帅一职,心中都忿忿不平。

    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想给李二宝出难题,看他的笑话,最好让李二宝觉得混不下去了,自己滚蛋。

    在副吕帅的房间里,黄信山和几名队正在喝酒,年纪最小的队正李甲忿忿不平地说道:“黄旅帅,赵旅帅调走了,无论说什么,第一营的旅帅都应该由您来接任,哪里轮得到一个出身青楼的小子呢。”

    年纪最大的队正秦三虎今年33岁了,他叹道:“同人不同命,人家攀上了贵妃娘娘的高枝儿,当个旅帅算什么?听说那小子已经是二等子爵了。”

    队正牛耀庭说道:“什么世道啊?我等追随高将军征战沙场,九死一生,却比不上一个没有一天从军经历的青楼小子。”

    其他人也愤愤不平,七嘴八舌地发泄着。

    黄信山出身军官世家,父亲也是个中下级军官,他现在的身份已经超过了他父亲当年的最高官职,他苦笑着说道:“唉,谁让咱们没有靠山呢。”

    李甲说道:“黄旅帅,他来咱们挡不住,可是他能不能在咱们第一营待得住,那又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对,要他好看,让他待不下去,乖乖滚蛋。”大家七嘴八舌地叫喊着。

    黄信山没有表态,可是他心中也是这个想法。

    不仅仅是他们这些中级军官们有想法,就是下级军官和士兵们也都忿忿不平,没有一个人对李二宝有好感的。

    大家都等着明天李二宝上任,给他点颜色看看。

正文 第九十九章 李二宝从军三

    第二天一早,妙音坊。

    李二宝、泥鳅和大傻都穿上了铠甲。

    唐军制式铠甲共有13种。明光甲、光要甲、细鳞甲、文山甲、乌鎚甲、白布甲、皂绢甲、布背甲、步兵甲、皮甲、木甲、锁子甲、马甲。”

    明光铠是最好的盔甲,唐朝是明光铠的全盛时期。明光铠产生于魏晋时期,被认为是冷兵器时代防护性能最好的铠甲之一。

    最轻的明光铠就重达72斤,最重的达到了120斤。李二宝没有穿明光铠,倒不是因为它沉重,而是觉得没有必要。他选择了一件普通的步兵甲。

    泥鳅身材瘦小,也选择了步兵甲。

    大傻超级喜欢明光铠,选择了一件95斤重的明光铠。

    羽林军之所以叫羽林军,他们的头盔上都有一根羽毛,也叫盔缨,采用的是雉鸡翎,美观大方。三人穿上铠甲,戴上头盔,威风凛凛的,很有气派。

    李慧娘看到二宝的样子,心中欢喜,眼睛不由自主地湿润了。妙音坊的其他人,也都表示了赞叹。

    小翠也前来送大傻,替他整理衣服,收拾一下头发。

    泥鳅看到别人都有人关心,有点羡慕,也有点凄凉的感觉。他就只有义父这么一个亲人,现在他更觉得孤单了。还好,有李二宝和大傻这两个兄弟。

    三人告辞了妙音坊的众人,骑马直奔军营。

    陪同他们前往的只有高仙芝的贴身侍卫高长贵。

    昨天,安燕儿、史朝忠、李玉和李澄卉都要送李二宝去军营,好给他站脚助威。高仙芝也准备亲自送他们上任,被李二宝谢绝了。他不想让第一营的官兵们觉得自己狐假虎威,而是要靠实力征服他们。

    第一营的营房。

    今天是个好天气,晴空万里,还善解人意地刮着微风,阳光强烈却并不燥热。

    第一营的演武场,大约一个足球场大小,北侧是观礼台,第一营的官兵分成6列队形,整齐排列在观礼台前。

    观礼台上,羽林军殿右护军中尉白家驹带着殿右护军的高层,陪同李二宝前来上任。

    白家驹是高仙芝的心腹之一,事先得到了高仙芝的叮嘱,让他不必刻意替李二宝助威,要让李二宝自己树立威信。他也想看看李二宝到底是不是适合在军中生存。

    白家驹简单地宣布了李二宝的任命,就说自己有事,先行告辞了。他离开了观礼台,并没有走远,而是躲在营房的一角,观察演武场上的动静。万一李二宝混不下去,他好出来救助。

    李二宝刚刚上台的时候,台上的军官和台下的官兵们都注视着他,看到他相对瘦弱的小身板,尤其是看到他没有穿着明光铠的时候,都认为他是因为明光铠太重,撑不住而不敢穿。大家的目光中都充满着鄙视。

    现在,李二宝站在观礼台的中间了,大家都想听听这位新的旅帅说些什么。

    李二宝望着台下的官兵,目光扫视了一圈,说道:“各位同僚,我知道,你们对老子担任你们的旅帅心里不服。

    你们在想,一个出身青楼的小子,仗着会写几首歪诗,还有溜须拍马,得到了上面的赏识,竟然成为了二等子爵。你们肯定不服。

    尤其是,老子没有一天从军的经历,竟然敢到军中任职,这点你们更加不服。

    行了,老子也不废话,这么着吧,今天你们有谁不服,尽管出招,赢了老子,老子立马滚蛋。”

    李二宝粗俗的言语,很对官兵们的脾气,尽管对他小小年纪竟敢自称老子很愤怒,可是心中对他有了一丝好感。

    李二宝挑衅的话,激起了全体官兵的愤怒。

    队正李甲听到李二宝的话,气愤异常,他原本想自己出手,又觉得自己出手是有点欺负李二宝了,就示意自己手下的一个什长赵猛上前挑战。

    赵猛拎着一把练功用的石锁,跳上了观礼台,来到李二宝跟前,拱手行礼说道:“李旅帅,属下愿意向你讨教一下。”

    赵猛的举止十分无理,他这个级别,第一次见到李二宝是要单膝下跪行礼的。

    李二宝对此没有吭气,笑道:“讨教什么?”

    赵猛说道:“刀枪拳脚无眼,万一伤到了您的贵体,那就不好了,属下想跟您比比力气。”

    李二宝点点头说道:“开始吧。”

    赵猛是整个右羽林军有名的大力士。这家伙22岁,身材高大,虎背熊腰,大脸盘,浓眉毛,三角眼,英俊的水平和大傻不相上下。

    他走到石锁跟前,开始活动腿脚,做准备工作。

    这个石锁是个长方形的青石柱,长宽各超过半尺,高约一尺四寸,重达62斤。

    赵猛单手握住石锁,运了运气,猛然发力,一下子将石锁举到肩上,稳定片刻,大喝一声,将石锁高高举起。

    “好!”台上台下的官兵们一阵喝彩声。

    受到鼓励的赵猛,越发地得意,将这个动作连续重复了三次。他放下石锁,对李二宝拱手说道:“请李旅帅一试。”说话时,目光中充满了戏谑。

    官兵们看看李二宝,又看看沉重的石锁,都认为他恐怕连将石锁提起来都费劲。

    “等一下,我来。”李二宝正要上前,大傻跳了出来。

    看到赵猛显摆,大傻首先不服气了,他跑过来说道:“这有、有什么?我来。”

    大傻上前提起石锁,也将石锁举过了头顶。动作虽然和赵猛的一样,但是却麻利了许多,明显的要胜过了赵猛一筹。

    “好!”官兵们们一阵喝彩声。

    军中是强者的世界,你有本事就会获得尊重。

    大傻得意洋洋,说道:“你、你们连我都赢不了,还、还想赢我二、二宝兄,做梦去吧。”

    官兵们尽管佩服大傻,也知道他是李二宝带来的人,但是对于李二宝还是不服气,他们想看看李二宝的本事。

    队正李甲说道:“李旅帅,还请您为大家展示一下。”

    李二宝走到石锁跟前,打量了一下石锁,没有伸手去拿。

    官兵们看到李二宝没有动静,认为他胆怯了,没有能力举起石锁,不禁议论起来,台下响起一阵嗡嗡的声音。

正文 第一百章 李二宝从军 四

    副旅帅黄信山担心伤到李二宝,站起来说道:“李旅帅,这些粗浅的功夫,您就不要展示了。”

    队正牛耀庭说道:“力气是一个军人练武的基础,还请李旅帅给大家做个示范。”

    队正李甲说道:“就是啊,李旅帅,您是第一营最高长官,还请为大家做个示范。”

    官兵们都想看李二宝笑话,一起鼓噪起来。

    李二宝仍然没有弯腰,伸出右脚,用脚尖挑起石锁,直接举过了头顶。此时,他单腿着地,一个标准的金鸡独立。

    台上台下的官兵们没有人喝彩,一个个目瞪口呆,全都看傻了。

    李二宝弯下右腿,用右手接过石锁,不是将石锁举起,而是直接向上一抛,62斤重的石锁,被他抛到了空中,足足有两丈多高。当石锁落下的时候,他换上左手接住,用左手又抛了起来,这次足足抛出了三丈多高。

    仍然没有人喝彩,大家看得不仅眼直了,下巴已经掉了一地,说不出话来了。

    静、安静、寂静,演武场上一阵沉寂。

    “好!”突然,官兵们爆发出了震天的喝彩声。

    队正李甲原本想看李二宝笑话,现在自己先傻眼了,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李二宝看上去瘦弱的身体,竟然有着这样惊人的力气。

    不过,他心中仍然不服,他认为军中仅有力气还不能说明什么,还是要有武艺才行。

    他站出来说道:“李旅帅,您的力气,属下佩服,属下想向您讨教一下拳脚功夫,还望您不吝赐教。”

    李二宝说道:“等一下。”

    他面对着台下的官兵们说道:“老子知道,咱们第一营中高手如云,比完了拳脚,还要比兵器,这样比下去,没有大半天时间是比不完的。

    这么着吧,老子没工夫跟你们扯淡,干脆一起来吧。

    你们5个队正一起来,拳脚也算了,干脆直接上兵器,老子就用一双手收拾你们。”

    这话说得太大了,立刻激怒了所有的队正。

    队正李甲气急了,他说道:“您先过了我这一关再说吧。”说着,他拔出了腰间的横刀。

    队正李甲的父亲是穆州一带有名的武士,精通刀法,李甲自幼跟随父亲习武,得到了父亲真传,加上他勤学苦练,已经超过了父亲的水平,在整个右羽林军中无出其右。

    横刀是唐军中级军官的标准配备,刀身全长99公分,外形类似日本武士刀,异常锋利。

    此时,李甲双手握住刀柄,刀锋斜指前方,做好了进攻准备。阳光强烈,照射在刀锋之上,闪烁着逼人的寒光。

    羽林军殿右护军中尉白家驹看到了李二宝刚才的表演,已经忍不住悄悄来到了官兵队列的后面,看到李二宝要和队正李甲交手,深深地为他捏了一把汗。

    李二宝没有摆开格斗的架势,双脚不丁不八地站着,说道:“来吧。”

    李甲看到李二宝毫不在乎的样子,感到受到了羞辱,大吼一声,猛扑上来,舞刀斜劈下来。

    李二宝看准刀锋的来势,身子晃动,接连闪过了李甲的两刀。

    李甲的刀法是一套组合刀法,前两刀左右斜劈,第三刀是这个组合的真正杀招,趁着对方躲避自己的前两刀,身形不稳时,直刺对方心脏。

    李甲并不想杀死李二宝,他的目标是李二宝胸前的护心镜。可是这一刀要是击中了李二宝的护心镜,不仅会令李二宝丢人现眼,巨大的冲击力,也会令他受点内伤。

    说时迟那时快,这里的描述复杂,看在官兵们的眼中,就是电光石火的刹那。

    眼看着李甲的刀尖就要击中李二宝的护心镜了,官兵们都很期待,想看看李二宝丢人的场面。

    接下来的事情,又令人大跌眼镜。

    李二宝和李甲擦身而过,李二宝站在场上,气定神闲,手中握着一把横刀。

    李甲呆呆地站在台上,望着自己空空的双手,在那里愣神儿。

    原来,李甲的动作虽快,但是看在李二宝的眼里,比起慢动作来说,也快不到哪里去。对李甲的前两刀,李二宝想看看他的水平,故意没有理会,第三刀刺来的时候,他侧身避过了刀锋,直接从李甲的手上夺过了横刀。

    “好!”官兵们爆发出了热烈的喝彩声。

    李甲尚武,却并非好勇斗狠之辈,他是有武德的,经过了这番比试,他知道自己和旅帅的差距太大了。于是,他恭恭敬敬地向李二宝拱手行礼,甘拜下风。

    其他的各位队正,各个是好手,他们看到李二宝的身手,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