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闹天宝 >

第45章

闹天宝-第45章

小说: 闹天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颜真卿这些天天天和李二宝在一起,觉得他的想法,肯定不是杀鸡警猴这么简单。他说道:“殿下,臣认为应该听听二宝本人的意见。”

    李亨也真想听听李二宝的意见,他说道:“那就叫二宝到东宫来吧。”

    高仙芝摇摇头说道:“最好不要让二宝在东宫露面。”

    李澄卉说道:“阿爹,我和兄长去一趟妙音坊。”

    李亨说道:“仙芝,你也一起去吧。”事关重大,他担心李豫和李澄卉太年轻,会耽误事。

    “是,殿下,臣陪着他们一起去。”高仙芝答道。

    高仙芝、李豫和李澄卉快马赶到妙音坊,却发现李二宝不在妙音坊,去了正东大街的新宅子

    伯爵府。于是,几人又快马直奔正东大街。

    伯爵府现在已经更名李宅了。

    李二宝现在无事可做,就一门心思地研究起卧室的装修来了。

    唐朝气势恢宏,整个社会的心态也是如此,体现到建筑上,就表现为高大和宽阔。高大宽阔的房间有个好处,夏天不热,就跟有空调似的,自然凉爽,令人很舒适。冬天就不太好过了,不保温,需要在室内放置炭盆取暖,不干净还有一定的危险性,至少是对身体有害。

    因此,李二宝要趁着工部免费修缮的机会,解决冬天取暖的问题,他从资料库里面调取了火炕和西方壁炉的资料,研究出一套东西方相结合的取暖方法,画出图纸,提供给工部的人进行改造。

    还有一项急需改造的是厕所。古代人方便时使用马桶,这个习俗一直持续到民国初年。每天早晨,有人上门收粪便,整个城市里臭哄哄的。李二宝不习惯使用马桶,让工部修缮处的人按照他的设计,修建专门的厕所,安装抽水马桶。他已经派妙音坊的杂役到万年县的陶瓷作坊,让他们烧制陶瓷洁具。

    工部修缮处派来十几个工匠,领头的是一个九品的监造长,名叫郭敬,长相气质也和大侠金庸笔下的那个郭靖很相似,不过,李二宝试探过了,他不会武功,对于奇赢技巧(古代对科技的蔑称)倒是十分感兴趣。

    李二宝的专用厕所、抽水马桶、陶瓷洁具、壁炉和火炕的设计,引起了他很大的兴趣。这个家伙是个科研迷,只要是有时间,就缠着李二宝,请教科学问题,那股子轴劲儿真有点像是郭靖的样子。

    李二宝也想等到自己站稳脚跟之后,就搞发明创造,弄出后世的科技产品,在唐朝大发其财。他想找个帮手,看到郭敬憨乎乎的可爱,就有意接近他培养感情,于是也刻意地对他十分耐心。

    李二宝随便讲了一点后世的科技,郭敬的眼睛就睁得老圆,满脸的崇拜。李二宝再给他讲新的东西的时候,要看看他的表情,担心他眼睛睁得太大,把眼珠子给瞪出来。

    高仙芝等人来到了李府,看到李二宝正优哉游哉地坐在花园里,喝着茶,跟郭敬聊天。

    李澄卉喊道:“二宝,你倒是清闲,我可是火上房了。”

    郭敬看到来了这几位大人物,赶忙告退了。

    李二宝说道:“各位,来,坐下喝茶,顺便欣赏一下我的小花园。”他很臭美,忘记了人家家里都有比他大得多、也精致得多的花园了。

    李澄卉很着急,她没空欣赏李二宝的什么花园,急切地问道:“你的那幅画是什么意思?”

    李二宝说道:“别急,一句话两句话也说不清楚,坐下,听我慢慢说。”

    高仙芝等人只好坐下,耐着性子听他说。

    李二宝刚开始讲的时候,李澄卉等人一起摇头,讲着讲着,他们的脑袋不晃了,然后开始点头。最后,李豫站起来,攥着拳头说道:“干。”

    李澄卉和高仙芝也满脸的兴奋,和李豫一起呼啦啦地跑了。

    李二宝望着快步离开的高仙芝等人,笑了笑,又喊来了郭敬。他小时候,也曾经有过个梦想,要当老师,威风威风。现在,他忽然来了兴致,说道:“郭敬,我收你当弟子如何?”

    郭敬今年已经27…8了,李二宝虽然年纪小,也不算是欺负他。一来,李二宝的知识水平,郭敬学三辈子也学不完。二来,李二宝现在是贵族了,受他尊敬也是应该的。

    郭敬大喜过望。

正文 第八十九章 疯狂的李亨

    李二宝自从李白签名售书会以后,已经成为了长安的名人,他又救了杨贵妃,并因此被封为了二等子爵。这件事也传遍了长安。如此牛叉的人物,竟然要当自己的师傅,郭敬能不兴奋吗。

    郭敬恭恭敬敬地磕了八个响头,然后给李二宝奉茶。自此,郭敬正式成为了李二宝的徒弟。

    东宫。

    李亨见到高仙芝、李豫和李澄卉,急切地问道:“二宝怎么说的?”

    在高仙芝等人讲了李二宝的方法后,李亨一开始也是直摇头,听完了全部内容以后,他仍然沉默着。

    李豫说道:“阿爹,我觉得二宝说得有道理,您还犹豫什么?”

    李澄卉也说道:“是啊,阿爹,二宝说了,包您没事。”

    李亨看看高仙芝,高仙芝也肯定地点点头。

    李亨还是有些犹豫。

    这时,李辅国说道:“殿下,奴才以为,李二宝说的那句话是对的,储君也是君,他杨国忠再怎么样,也是个臣子。您能够做的,他就不敢做。”

    听完了李辅国的话,李亨终于下定了决心,他狠狠地一拳砸在了桌子上,大声说道:“不错,储君也是君。就这么干。”

    不久,东宫的人马再次出现在各个衙门之中。

    户部。

    户部的接待人员看到太子府的人又来了,依旧打着官腔,说道:“不是跟你说了吗,户部有户部的规矩,我们是不能破坏朝廷颁发的工作制度的。”

    太子府的官员说道:“我没有时间跟你废话,这是太子殿下要的防治瘟疫的第一笔款子,限你们在明天上午9点之前准备好,到时候们会派人来取。”他把手中的单据往桌子上一扔,掉头就走了。

    户部的官员笑笑,不屑地说道:“吓唬谁呢?”

    在防治瘟疫涉及的各个部门,都出现了这种情况。

    大部分部门都不在乎,反正出了问题,有杨相国顶着。于是,没人把太子府的通知当回事儿。

    第二天上午9点,太子李亨亲自出现在户部,户部侍郎姚俊城不敢怠慢,赶紧起来迎接。

    李亨问道:“姚侍郎,我要的防治瘟疫的专项款子准备好了吗?”

    户部侍郎姚俊城是调拨赈灾防疫款的负责人,他已经接到了杨国忠的命令,要给李亨出难题。他说道:“殿下,臣已经吩咐下去了,让他们尽快做好预算。”

    李亨说道:“我不是让人通知了吗,今天要取走部分买药的款子。”

    户部侍郎姚俊城双手一摊,说道:“殿下,我不知道这件事啊。这件事账房司没有汇报啊。”

    李亨说道:“你马上派人把那个郎中叫来。”

    姚俊城对手下使了个眼色,他的手下会意,就出去了。

    这人来到账房司,对王郎中说道:“太子殿下派人来了,你赶紧出去避一避。”

    王郎中对手下说道:“要是太子殿下的人问起来,你们就说我今天病了,没来。”说完,他就往门外走。

    王郎中刚一出门,就看到几名彪悍的东宫侍卫站在门口。侍卫官李得志喝道:“带走。”几名侍卫上前抓住王郎中和那名传话的户部官员,带回了户部侍郎姚俊城的办公室。

    看到王郎中被带进来,户部侍郎姚俊城感到有些不妙,不过他也不惧怕李亨,不满地问道:“殿下,为什么抓我们户部的官员?”

    李得志说道:“启禀殿下,这个官员通知王郎中,让他躲避您的传唤,王郎中交代他的手下,说自己病了,没来上班。”

    李亨大怒,说道:“我奉旨防治瘟疫,你等阳奉阴违,公然抗旨,好大的胆子,来呀,将这两人就地正法。”

    李得志应道:“是,殿下。”说完,拔出横刀,一刀一个,砍下了两人的脑袋。他抓住两人的脑袋,直接放在了户部侍郎姚俊城的办公桌上。

    李亨笑眯眯地望着姚俊城说道:“姚侍郎,你看今天这买药的钱,能提走吗?”

    户部侍郎姚俊城没想到一项低调软弱的李亨,竟然如此凶狠,顿时吓得浑身打颤,他结结巴巴地说道:“能,殿下,臣立刻就办。”

    李亨坐在姚俊城的办公椅上,望着满桌子的鲜血,心里无比畅快。他毫不在意桌子上的血腥,端起茶杯喝了起来。

    这时,在户部办公大殿的门口,东宫侍卫官李得志提着两颗人头,押着那个负责接待的官员大声喊道:“户部的官员们听着,这两人公然抗旨,阻挠太子殿下防治瘟疫,已经被斩首,这个户部接待处的官员,玩忽职守,阳奉阴违,也犯了欺君之罪。”

    此时户部门口出来了不少官员,各个房间的窗口都出现了不少的脑袋,他们都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时,李得志一脚踢倒了那个负责接待的官员,故意一刀砍在他的肩膀上,说道:“哎呀,不好意思,砍偏了。”下一刀才将那人砍掉了脑袋。

    户部官员全都吓傻了。

    不到20分钟,户部侍郎姚俊城小心翼翼地说道:“殿下,臣已经按照您的吩咐,如数准备好了款子,并且加拨了一成,防止出现意外。”

    李亨站起来,拍拍他的肩膀,说道:“很好,后面的款子调拨,要抓紧办理。”

    姚俊城谄媚的说道:“殿下放心,臣保证按时调拨,不会耽误您使用的。”

    李亨走后,姚俊城擦了擦头上的冷汗,双腿一软,坐在了椅子上。看到桌子上的鲜血,他马上又跳起来,跑到别的房间里去了。

    一个小时后,东宫。

    各路人马全都回来了,他们一个个兴奋地说道:“殿下,事情全都都办妥了,防治瘟疫的工作可以正常展开了。”

    李亨吩咐到:“你们马上展开工作,从现在开始,要让朝野看到防治瘟疫的行动。”

    不久,街头出现了大批的官兵,各级官府也展开了行动。他们采取紧急措施,隔离病患,发放药物。百姓们看到官府展开了救治行动,都感到庆幸。

    一个半小时后,长生殿。

    李亨一进李隆基的书房,就看到杨国忠已经站在那里了,他声泪俱下,看来是在向李隆基诉苦。

正文 第九十章 问题的关键

    李亨站在那里,等着杨国忠把话讲完。

    杨国忠控诉了李亨的暴行,然后等着李隆基将李亨治罪。

    李隆基阴沉着脸问道:“太子,杨国忠说得是实情吗?”

    李亨对于李隆基,心里还是有些恐惧,他硬着头皮说道:“父皇,请让杨相国把话讲完。”

    杨国忠没有料到李亨如此镇定,嗫嚅了一下,说道;“臣讲完了。”

    李亨说道:“你确定讲完了?”

    杨国忠说道:“讲完了。”

    李亨说道:“那好,我说话时,你就别打断我。”

    他对李隆基说道:“父皇,儿臣奉旨督办防治瘟疫一事,人员和各种物资已经准备完毕,现在工作已经全面展开。有望在近期内取得重大进展。”

    李隆基点点头说道:“很好。杨国忠说的那些事情属实吗?”

    李亨说道:“父皇,有件事很奇怪。就在今天上午以前,儿臣奉旨办差,但是,没有取得丝毫进展。儿臣去户部要钱,人家说没有,去工部要车船,人家也说没有,不管到哪里,他们都说办不到。

    可是,就在今天上午,他们忽然说一切都准备好了,而且今后,无论朝廷有任何要求,他们都会积极办理。您说奇怪不奇怪?”

    李隆基一听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儿,他微微点头,说道:“你接着说。”

    李亨说道:“父皇,儿臣办差,是奉了您的旨意,可是有些官员阳奉阴违、故意刁难,这种公然抗旨的行为,您要是遇到了该怎么办?

    父皇,有些官员,看到您年纪大了,过问朝政的事情少了,于是就欺上瞒下,把个朝廷搞得乌烟瘴气的。现在的朝堂,哪里还有您当年的廉洁清明、雷厉风行的样子?”

    李亨回答了李隆基的问话,一个字也没有解释杀人的事情。

    李隆基年纪虽大,但是心里不糊涂。朝廷的情况,他也不是完全不了解,只是他不愿意耗费精力去管罢了。

    瘟疫蔓延的情况,他现在已经了解了,知道防治瘟疫的重要性。这件事影响巨大,弄不好会动摇朝廷的根本。对于他来说,只要能够顺利展开防治瘟疫的工作,死几个人算的了什么?瘟疫肆虐,每天不知道要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