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悍明 >

第197章

悍明-第197章

小说: 悍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可!”小皇帝急忙摆手说道:“张大人,你公忠体国,朕看的一清二楚,依朕的意思,你才是首辅的不二人选。蓟国公和你一文一武,正是朕的左膀右臂啊!”
    张缙彦一声苦笑:“陛下,臣得罪的人太多了,要是留在京城,只怕这颗人头早晚被人家砍了去。臣保举一人,可以接替次辅。”
    “谁?”
    “苏全河。”张缙彦笑道:“他乃是四朝元老,出事平和公道,资历威望无人能比。”
    张缙彦还漏了一条,那就是此老是顾振华一方的人物,顾振华是不会放松对京城的控制的。
    双方心里都清楚,事情弄到了这个地步,安**也不可能不受伤。除了张缙彦之外,戴莹也升任司礼监掌印。这个看似升职,实则是把东厂从戴莹的手里抢走,从此之后,戴莹只能专心伺候小皇帝。
    不过好在朱慈烺亲政,掌印太监的位置更加重要,也不算是什么大损失。
    权衡再三,双方终于达成了这项交易。
    南明的朝堂,一夕之间,天翻地覆。监国被罢黜了,首辅请辞,次辅下台,东厂也换了人,简直可以称得起是超级核爆,所有人都被炸得晕晕乎乎的。
    当然这场核爆的中心不在南京,而是在千里之外的开封。当飞鸽传书,送到了顾振华的手里之后,顾振华终于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不错,干得不错!三百万担粮食,足够吃到夏粮收获了。还有五百万两银子,我怎么感觉一下子变成了土豪啊!”
    顾振华美滋滋的笑了起来,可是还没等他高兴完,所有将领都凑了过来,就连李济伯也不例外。
    “国公爷,有钱了可要先组建近卫军啊。”
    “我们骑兵要添置战马,手铳。”
    “还要增加自生火铳的数量。”
    “参谋部也要扩建,要建军官学校啊!”
    ……
    一大帮债主将顾振华团团围起来,摆出了一副你不给钱,我们就没完的架势。

第二百六十章 目标流寇
    轻轻推开了柴门,裴恒走进了一个破落的小院,从正房走出了一个中年妇人,手里端着一盆水,看到了裴恒之后,急忙笑道:“裴相公,你回来了?昨天乡下的亲戚送来了一口袋小米,还有几个鸡蛋,我这就给你拿点去。”
    “李嫂,不要忙了,我这就要走了。”
    “怎么?不留在京城考科举了?我可是听算命的说了,您是文曲星的命,别看现在有些艰难,可是早晚都会一飞冲天的时候,到时候当了状元郎,不知道有多少人羡慕死呢!”
    裴恒微微一笑:“李嫂,实不相瞒我有了更好的去处,您就别操心了。对了,现在码头有平价粮,十两银子一担,赶快去买吧。”
    “什么?十两?”李嫂眼珠子瞪得老大:“裴相公,您这不是开玩笑吧,这粮食怎么可能落价啊?”
    “前几天不是抓了一大堆粮商吗,从他们手里搜出了不少粮食。这些粮食除了供应前线军需之外,还拿出了八十万担平价出售,与民让利!”
    “啊”李嫂慌忙把水盆放在了一边,惊骇的问道:“这,这是谁这么好心啊?”
    “当然是安**,蓟国公他老人家亲自下的命令!”
    李嫂一听,顿时高兴的没法,在地上来回直转,不住的说道:“这可怎么感觉国公爷啊,这是多大的恩惠啊。”
    “李嫂,快去吧,不一定有多少人再抢呢!”
    “哎,我这就去!”
    李嫂撒腿就跑,比起年轻人一点都不差。裴恒轻笑了一声,急忙到了自己住的厢房之中。拿了几本书,装上了随身的衣服,毫不留恋地转头就走。
    一直到了码头,这里已经等了不少人。其中多数都是带头闹事的士子。在他们的中间。还站着几个书生,如果知道他们的人看到。一定会跌破眼镜。原来这三位正是黄宗羲,冒辟疆,方以智!
    当年东林的青年才俊,如今竟然成了顾振华手上的马前卒。实在是让人唏嘘!
    其实这也没有什么意外的,他们都是热衷功名之辈,安**又如日中天,自然不能错过机会。
    他们非常熟悉学子的心态,因此才被顾振华安排过来,联络士子,对马士英他们进行逼宫。
    “大家听着。朝廷的那帮人不会放过你们,但是大家不用担心,只要你们到了河南,必定前途光明。凭着你们的本事。当一个屯田官没问题,用不了多久就能升到知县,甚至知府。安**蒸蒸日上,正是一展才华的地方,比起在南京这个大染缸,可要好太多了!”
    冒辟疆说了几句,就带着这些书生上了船,一同向北进发。
    此时的码头上,也是繁忙无比,无数的劳工将一袋袋的大米白面装上船,全都向着河南运过去。
    安**要了一大堆的东西,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三百万担粮食,五百万两银子。
    在粮商手里搜到了二百三十万担粮食,还有三百五十万两银子,其中珠宝古玩不计其数。本来张缙彦的意思是全都运回河南,这样离着安**要求的数目已经差不多了。不过顾振华并没有这么做,在南京闹了这么一场,影响相当巨大,对他的威望也有重创。
    原本的朝廷功臣,隐隐然变成了跋扈嚣张的土皇帝,要不是有着四万颗人头压着,只怕早就把顾振华骂的臭头了。
    正因为如此,顾振华才决定收拾人心,搜缴的粮食他只拿一百五十万担,其余八十万担平价出售,安抚民心。银子拿了二百万两,留下一百五十万两给小皇帝。
    如此一来,刚刚亲政的朱慈烺手里就有了一笔钱,能够收拾人心,维持局面。至于剩下的部分,则是分批从税收扣除。老狐狸苏全河已经到了南京,有他坐镇,顾振华也不担心钱粮会拖欠。
    不过就算是一百五十万担,这也不是一个小数目,搬运起来十分的困难。还在顾振华又安排了一大批民夫过来。
    说起这些民夫,多半都是大顺军的流寇。刘宗敏带着人马进入河南,本来还想着占安**的便宜,结果让李旭他们用粮食引诱,手下的人不断逃散,人心惶惶。
    等到刘宗敏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晚了。他带领着心腹想要找安**拼命,结果反倒是遭到了迎头痛击,损兵折将,只带着两三千人狼狈逃到了潼关,闭关不出,两西安也都不敢去了。
    顾振华还料想这十万人好歹有点战斗力,可是竟然到了这个地步,他心里头也清清楚楚,大顺军的确完蛋了,一支部队已经失去了灵魂,失去了斗志,等待他们的就是什么时间灭亡而已!
    综合各方面的消息,顾振华也清楚,对李自成下手的时机终于成熟了。安**的众将都被顾振华召集了起来,大家齐集一堂。
    顾振华也不再装病了,一身的戎装,格外的精神。经过了一个多月的整训,安**的士气正是旺盛的时候,所有人都摩拳擦掌,准备着大显身手。
    “今天叫大家过来,一共是两件事情,第一就是对全军再进行一次彻底整编,这次这次整编要把安**的基本建制确定下来,以后不会轻易改变了。”
    “首先团级编制要扩大,由原本的两个营扩编城三个营,同时每团配属一百二十名骑兵,十门火炮,五十驾偏箱车,总人数要达到两千二百人左右。”
    听到了顾振华的话,李济伯就笑道:“这个主意好,一千多人面对鞑子的人潮,恐怕还很难抵挡,可是两千人左右,就大不相同,完全可以独当一面。配合着足够的枪炮火器,能让鞑子碰得头破血流。”
    “没错,从此以后,团级就是安**最大的常设建制。根据战斗的需要,会进行不同的组合。日后训练之时,必须严抓每个团的战斗力,我会亲自考核,凡事不合格的,要全军公式,连续不合格的,一线部队打落二线,二线部队变守备部队,守备部队直接解散。人要脸树要皮,我可不想到时候有人跑过了哭鼻子!”
    众将一听,全都点头,一个个暗自下定决心,哪怕拼了命,流了血,也不能被降级,不然恐怕就要钻地缝了。
    “还有就是老近卫军的组建,第一批老近卫军暂定三千人。入选的标准,必须经过五次战斗,有过击毙敌军的战绩,有白刃战记录。而且要家室清白,有兄弟姐妹能够孝养父母。入选老近卫军之后,每人额外分给五亩土地,以后视战功,增加授田!”
    说着顾振华一招手,顿时康大力就带着几个人走了过来,他们全都是一身藏蓝色的军装,领口衣襟带着红色的条纹,头上戴着一尺高的熊皮帽子,熠熠生辉。
    当他们走过来的时候,大家伙全都看得直了,口水都流出了老长。
    “国公爷,这身衣服太威风了。”
    “和这个相比,鸳鸯战袄扔了都没人要!”
    看着大家热切的模样,顾振华也格外的得意,这身军装的确是费了不少功夫。选用的材料也和以往不同,用的是海外进口的呢绒!
    说起来这玩意可是西方主推的产品,厚实保暖的呢绒在世界各地无往而不利。不过到了东方却遇到了麻烦,中国人偏偏喜欢飘飘欲仙的范儿,宽大的汉服才是最爱,对于西方的呢绒则是根本不屑一顾。
    不过对于军队来说,用呢绒制造军装,更加笔挺有形,而且厚实的呢绒非常保暖。因此顾振华在采购物资的时候,特别购买了一些呢绒回来。而且河南的纺织作坊也开始纺织呢绒。
    这些军装是第一批产品,在众人面前第一次亮相,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好看,真好看!”
    周英杰围着康大力转了好几圈,不住的赞叹。
    “看这领子,看这袖子,干净利落,不像是粗布到处都是褶子,弄得堂堂军人跟农夫一样!”
    谢斌也笑道:“还有这个熊皮帽子,又大又威风。弄得我都想辞了这个团长,弄一身这近卫军的衣服穿了!”
    岳破虏怪叫道:“真是绝了,我担保只要把这身衣服穿出去转一圈,保证无数人疯着加入近卫军!”
    顾振华哈哈一笑:“大家也不要羡慕,这熊皮帽子就算了,至于呢绒军装倒不是难事,等到作坊产量上来了,大家全都有份。不过眼前还有要事商量,根据俘虏所说,李自成恐怕熬不过这个春天,大家伙拿出个主意吧!”
    商量到了正事,所有人都安静下来。
    顾振华先说道:“李自成眼下还有十多万人,还控制着陕南不少地方,尤其是潼关险要,强攻恐怕不容易。”
    “那就智取!”李济伯笑道:“强弩之末,流贼早就没有了锐气,而且从刘宗敏部下的身上,老夫甚至看到了死气。这伙人必须趁早处理,要不然他们甚至有可能落到鞑子手里,成为汉奸走狗。”
    顾振华也赞同这个判断,毕竟流贼没有什么追求,组织松散,在历史上投降鞑子的也不在少数。
    “李先生,你以为该怎么智取呢?”
    “无非是一软一硬两手而已,我建议让田见秀和袁宗第给闯营大将写信劝降,最主要的就是李过和高一功,他们能力相对不错。另外我军应该逼近潼关,向李自成兴师问罪。”

第二百六十一章 李自成要跑
    二月暖阳,照在身上,十分舒坦。开封城东的大校场,足足站了上万人,全都排成了整齐的队伍,战战兢兢的等待着。
    这些人全都是被俘虏的大顺军,说是军队也不准确,更多的是被裹挟的老百姓,老弱妇孺全都有。
    自从打跑了刘宗敏之后,这些人都成了安**的战利品。饱受战乱之苦的河南,最缺少的就是人口。这十万来人,作用堪比一个大补丸。
    袁宗第亲自带着人,在校场上挑选人马。
    “你们听着,所有十八岁到二十五岁之间的壮丁站在左边,剩下的老弱妇孺站在右边。”
    这些人得到了命令之后,立刻开始行动,很快就分成了两个部分,其中老弱妇孺占到了八成以上,青壮只有不到两千人。
    袁宗第亲自带着人,走到了队伍之中。看到身上有残疾的,过于瘦小的,歪瓜裂枣,没有人模样的,一律全都打发出来,最后就剩下了一千五百多人。
    “侯爷,小的们是不是能当兵了?”
    这些大顺军的人都是认识袁宗第,他们也听说安**的待遇相当好,不光吃得饱,穿得暖,还能分到土地,每月都有饷银,想想就让人流口水。从大顺军变成安**,他们是一点障碍都没有,甚至还欢呼雀跃!
    “做梦!”袁宗第毫不客气的说道:“我先提醒你们,本官是安**的团长,不是什么侯爷。另外再告诉你们,安**的选拔非常严格,必须经过严格的体检,都跟着本官过来吧!”
    袁宗第领着这些人,到了校场旁边。临时搭建的一大排棚子,这里早有军医官等着。
    “都把衣服脱了!”
    “啊?大人,这是什么意思啊?”
    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