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悍明 >

第190章

悍明-第190章

小说: 悍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说说,这个大汉奸命还挺硬的,都放了四五天了,怎么还不死啊?”
    “没听说么,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不过这么活着,还不如死了算了!”
    “哈哈哈,没错,我看啊,趁着大汉奸还活着,最好把他的耳朵,鼻子,眼珠子,全都挖下来,你们说怎么样?”
    “好啊,太好了!”
    ……
    老百姓们围着吴三桂指指点点,可是这些天来,满朝的文武官员在路过午门的时候,全都躲得远远的,有人说他们是怕沾了晦气。
    不过真正明白的人都清楚,他们这些人是害怕,是心虚,吴三桂能落这么一个下场,别的人也有可能,这就是前车之鉴!
    有人欢喜有人愁,张缙彦一身的轻松,这些天他都闭门谢客,多少人挤破了脑袋,想要拜见一下,全都不得其门而入。
    直到了正月二十的晚上,才有一顶二人抬的小轿,从侧门进了下榻之所。帘子撩起,从里面走出一个四五十岁的威严老者。这家伙白面长须,十分的威风,来的正是阮大铖。
    “阮老兄。恭候多时了,你怎么才来啊?”
    “啊?”阮大铖尴尬的拱了拱手:“张大人,这不是说要给安**的将士叙功吗,忙活了这么多天,才勉强拿出一个方案,还要请老兄过目啊。”
    张缙彦不动声色的笑道:“雷霆雨露俱是君恩,安**方面没有什么好说的。当务之急只有两件事情。一是惩处造谣中伤的宵小,一是立即供应军需物资,尤其是粮食。只要这两点做到了。别的都无所谓。”
    “这!”阮大铖一肚子的话,又被憋了回来,他和马士英商量了好几天,最后想出了一个避重就轻的主意。也就是要大力封赏顾振华。同时淡化罪责。可是一上来就被张缙彦给堵了回去。
    阮大铖尴尬的笑了笑:“张大人。功要赏,过要罚。咱们先一样一样说,蓟国公豫北一战,诛杀鞑子四万有余,大振国威,朝野振奋。首辅大人奏请了陛下和监国,有意加封蓟国公为中山王,世袭罔替。其余有功将士。各自封爵。说起来本朝臣子当中,开国功臣徐达和沐英都是死后追封王爷。活着享受王爵的,蓟国公还是第一位,实在是天恩浩荡啊!”
    张缙彦脸上丝毫没有笑容,只是冷冷的说道:“阮大人,既然中山王是死后追封的,那就不该给活人用,不是有人说蓟国公违背祖制吗?要是接受了这个王爵,岂不是坐实了他们的指控吗?”
    “张大人,王爵可是朝臣天大的荣耀,旷世的恩典,这种事情你能替蓟国公做主吗?”
    “哈哈哈,臣子有臣子的本分,不该封王,就是不能封,阮大人,还是捞干的吧!”
    张缙彦敢一口回绝,其实也得到了顾振华的授意,毕竟堂堂王爵,不是什么人都能抵御的诱惑。
    偏偏在顾振华看来,王爵却没有什么意思,他的实力够了,别说王爷,就算皇帝都未尝不可!话又说话来,实力不够,就像李自成张献忠之流,称帝了又能如何,还不一样是一块肥肉吗。
    因此顾振华在一天之前,就给张缙彦专门飞鸽传书,这一次封赏功劳,爵位官职顾振华是一概不要。只要实惠,不图虚名!
    张缙彦对顾振华的决定,也是五体投地,一个年轻人能够抵御封王的诱惑,实在是太不简单了,光是这份定力,就值得效忠。
    “阮大人,还是那句话,现在要做的就是让士兵们的气顺了,让大家的肚子吃饱了,其余的都不要谈!”
    阮大铖脸涨得通红,他们精心炮制的计划竟然没了用处,心里头全都是苦水。顾振华这个家伙,不贪虚名,只要实利,实在是不好对付。
    “张大人,你的意思到底如何那?”
    “什么人上过本,攻讦过蓟国公,一目了然。这些人都抓出来,严厉惩罚,整顿言路。内阁督导百官不利,也有有人出来承担责任。另外朝廷官员多数翰林词臣出身,不通边务,不懂战事。因此必须从前方调用重臣入京,协理军务。”
    “再有就是军需的问题,朝廷需要供应前方三百万担军粮,五百万两饷银,棉服十万套,铁五十万斤,硫磺一百万斤,铜二十万斤,工匠三千名,医生五百名……”
    张缙彦开出了条件,一面念着,就能注意到阮大铖的脸色越来越黑,最后都成了锅底灰!
    “张大人,还有阮某的人头一颗,你要不要?”
    “哼,阮大人,你也别装滚刀肉,要是杀了你就能变出粮饷,也未尝不可!”
    “你!”阮大铖狠狠的瞪着张缙彦,冷笑道:“张大人,这么多的物资朝廷绝对拿不出来,不要以为打赢了战斗,就能对朝廷予取予求。”
    张缙彦的脸色也阴沉下来,冷冷的说道:“阮大人,本官所开出的这些条件,可绝不是信口雌黄,桩桩件件都是有凭有据。就拿粮食来说,安**主战部队有三万八千余人,辅助士兵两万,各地民兵丁壮十七万有余。这二十万多万人,按照你们给江北四镇的定制,两万人,四十万担粮食,一人是二十担,我们不多要,每人十担总成吧。那就是二百多万担!再有流寇的降兵,也有四五万人。又打了大胜仗,难道三百万担很多吗?”
    阮大铖浑身发抖咬着牙说道:“张大人,有你这么强词夺理的吗?连民夫丁壮都算上了,下一步是不是老弱妇孺也要钱啊?江北四镇可没有这么过分。”
    张缙彦朗声一笑:“阮大人,江北四镇打得赢满清吗,他们的兵丁,就是比不上安**的丁壮。要是他们敢把人马拉倒前线,能砍下一千颗脑袋,安**就和他们一样的标准!”
    这下子也被阮大铖给问住了,江北四镇什么德行,他这个兵部尚书心里有数,可是要这给安**那么多的东西,他也不甘心,而且也真是拿不出来。
    “张大人,朝廷如今困难重重,太仓存粮不过五十万担,你让本官上哪弄那么多的粮食?”
    “阮大人,明人不说暗话,往年江南送到北京的漕粮多的时候六百万担,少的时候四百万担。现在不用送到京城了,拿来支援前线不成吗?你可别说没有了,本官已经查过了,老百姓各种粮饷还是照常上交,而且税赋还更重了。你们收了钱粮,却拿不出东西,本官倒想问问,这些都哪去了,难道是被某些人给贪墨了不成?”
    “血口喷人!”
    “贪赃枉法!”
    这两位部堂高官,直接对喷,张缙彦自然不会示弱,冷笑道:“阮大人,不给粮食也没有关系,安**的将士军机森严,只能打掉牙往肚里咽。可是那些刚刚归附的流寇可不一样,他们没有粮食,可是会闹事的。河南呆不下去,就只能到江南,该怎么处置,你和马首辅好好的商量吧!”
    “你,你这是在威胁朝廷,是造反!”
    “官逼民反,当政的不给粮饷,底下人又能如何?”
    阮大铖这时候已经是须发皆乍,用手指着张缙彦,大声的咆哮道:“张大人,好歹你也是读书人出身,难道心中一点忠义都不懂吗!”
    “阮兵部,您这是说谁不懂忠义啊!”
    一个尖利的声音传了过来,从外面走进来一个红袍的太监,手里还捧着一道圣旨。来的正是戴莹。
    “戴公公,哪阵香风把您吹来了啊?”
    “张大人,主子万岁爷有旨意,咱家不得不来啊!”
    说着话,戴莹轻蔑的看了一样阮大铖,笑着说道:“张大人,陛下说了,内阁乏人,需要有重臣入阁理事,张大人出任过兵部尚书,又在河南管理军务,可谓是德才兼备,是不二的人选。因此陛下特晋张大人太子太师,文华殿大学士,内阁次辅。”
    听到了这话,阮大铖眼前一黑,差点摔在了地上,让张缙彦入阁,顾振华在内阁就有了一条最忠实的走狗,他们的麻烦大了!
    “未经内阁,六科,这是中旨,是乱命!”
    “哈哈哈!”戴莹仰天大笑:“阮大人,这不是乱命,而是朝廷出了乱臣贼子!张大人,你赶快谢恩,入阁理事吧!”
    张缙彦接了旨意,一步跨入内阁,对于文官来说,简直就是鲤鱼跃龙门,一步登天。当然张缙彦也十分清楚,他这个官职是怎么来的,入阁第一件事,他就把兵部,户部的官员全都找了过来。
    无论如何,都先要把军粮的问题解决了,河南那边可是嗷嗷待哺呢!
    “诸位大人,三百万担,一担都不能少,大家伙总不能让前面的将士空着肚子和鞑子拼命吧。而且前头局势复杂,要是因为没有了粮食,闹出了兵变,这逃兵要是跑到了江南,只怕谁都不好过啊!”
    张缙彦意味深长的笑道。(未完待续。。)u

第二百五十二章 引蛇出洞
    “国公爷,您把我们打发到了南京,是不是不准备要我们了?”袁宗第问道。
    顾振华哈哈一笑:“袁侯爷,你觉得本爵是说假话的人吗?”
    “当然不是。”袁宗第讪讪笑道:“国公爷,俺袁宗第也不是三心二意的人,可是跟着安**打了几仗之后,俺才彻底明白该怎么带兵,该怎么做人。以往和闯,闯王陛下都太儿戏了,要是,要是闯王能有国公爷一半的见识,大顺也不会落到今天的地步……”
    顾振华笑着摆了摆手,“袁侯爷,这些事情不必说了,本爵一贯讲究一碗水平端,不管是谁,有功赏,有过罚。只要弟兄们愿意跟着我,愿意遵守军纪,共同驱逐鞑虏,本爵一定会善加对待!”
    袁宗第听着这话,浑身的血液也沸腾起来,他早就看出了李自成已经日薄西山,而顾振华却是如日中天。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袁宗第早有投靠顾振华的心思,只是怕人家不答应。
    终于等到了顾振华松口,袁宗第扑通跪在了地上,磕头碰地:“多谢国公爷收留,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什么绵侯袁宗第,只有安**帐下一小兵,俺愿意从头做起!”
    和袁宗第相处一段时间,顾振华也知道这个人品行不坏,而且他还知道,袁宗第是夔东十三家军的领袖之一。
    当李定国病死之后,在中原大地上,只有夔东十三家军还在坚持抗清,为了中华大地,他们足足奋战了几十年!
    “那好,袁将军,你这次先带着本部人马去江南。只要事情办妥了,你的部下就编成一个团吧。从团长干起,袁将军,你不会觉得委屈把?”
    “不委屈。不委屈啊!”袁宗第急忙说道。他心里可是有一笔账。安**的职务看起来不高。但是一个团就有一千多虎贲战兵,比起大顺军。简直就是以一当十,比起他这个所谓的侯爷风光多了。
    “国公爷,卑职立刻就去江南。”
    顾振华玩得这手没有什么特别的,说白了就是闹饷。安**不便出头,暂时也没法抽出人马,索性就让袁宗第他们冲在前面。顾振华在背后操纵,这也符合他行事的风格。
    袁宗第带着五千人马还是第一波的,后面还有更多,筹码要一点一点的加,不怕南京方面不屈服!
    “国公爷。南京派来了钦差了。”方剑鸣突然急匆匆的说道。
    “钦差,什么人?”
    “听说叫越其杰,是马士英的心腹,在我们向京城献俘之前。他就出发了!”
    顾振华哈哈一笑:“怎么,他还准备查办本爵不成?”
    方剑鸣笑道:“国公爷,还不至于这么迟钝,我看马士英应该早早的通知了他,这家伙也格外的客气,只说要来探望您的伤势。”
    “不见!”顾振华毫不犹豫的摆手笑道:“你就告诉他,本爵需要静心疗养,什么人都不见!”
    “国公爷,您这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啊。”
    “哈哈哈,错了,见了兔子也不撒鹰。正所谓功高震主,就算这次把东西都要过来,南京方面对咱们的猜忌只会更深。本爵也没空和他们扯淡,从此往后啊,我就要长久的装病号!”
    “国公爷,你还要装啊,那我们不得累死啊?”
    当然方剑鸣也只敢腹诽,相比起吴凯杰,就算是忙活了一点,他好歹不用来回奔波。吴凯杰可是刚刚过了初五,就被顾振华赶走了,让他去了南京,协助张缙彦。
    此时的吴凯杰也的确如方剑鸣预料的,忙得焦头烂额,不可开交。
    张缙彦接手了次辅之后,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四处的寻找粮食,他可是清清楚楚,河南的存粮可不多了。还要安抚那么多的流寇,算起来,要让河南撑到夏粮收获,至少还有三百万担,这也是顾振华给他的任务所在。
    可是张缙彦带着人盘点了一下仓库,结果发现南京的余粮只有五十万担,再加上其他的仓库,一时间能弄到的粮食不过八十万担,简直就是杯水车薪。
    一瞬间张缙彦可就上火了,腮帮子都肿了起来,掌权虽好,可是办不成事情,那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偏偏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