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朝第一公子 >

第6章

明朝第一公子-第6章

小说: 明朝第一公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既然事情到了这一步,也就没必要在做个恶人,该给的教训已经给了,想必从今以后,多少会改变些他们家中的矛盾,事情会演变到哪一步,那也不是自己能预料到了。

    下意识看了姐姐一眼,有些心虚的无声笑笑,这些小把戏能瞒得过其他人,但绝瞒不过心思聪慧的姐姐,肯定是看到自己只是口出恶言,却绝无一丝动作,这分明是在故作姿态呢。

    果然,姐姐意味深长的盯着自己,很配合的继续不发一言,倒好象他这个8岁的弟弟,真能当家作主一样,宁肯从今后自身威信大失,也绝不丢了弟弟此时的威风。

    心中暗叫声惭愧,要不是另有所图,他才不会如此鲁莽,更不敢越俎代庖,实在是为了姐姐的终生幸福,有些事也只能如此了。

    施施然站起,冷哼道:“罢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张家兄弟确实有错,罚你们二人今后跟随在我身边,鞍前马后的任我驱策,二年内没有任何月钱,张家嫂子,看你今日穿着,在看看你的孩子,可想而知你平日是如何对待他们的,念你年纪以大,就罚你老实的呆在家中,好生服侍全家老小,这次之事,我也不和你计较,倒是你女儿心地善良,日后必有好报。”

    小手一抬,张灏学着雅士风范,双手背后,就那么的走了,只看的众人一个个呆若木鸡,哭笑不得的看着远去的小小背影,丫鬟婆子此时哪还会不明白,今日二爷这是趁机发作,要缓和人家母子间的关系呢。

    婆子们心中不禁大奇,真是士别三日,此时的二爷可真是神了,小小年纪如此有胆略,如此有担当,有几个甚至暗暗伸出大拇指,心说不愧是老爷的亲生儿子,真是将门虎子,这才只是8岁的孩子啊!

    这张家母子间的一场大闹,竟然因祸得福了,神色复杂的王管事,说不上此时是个什么心情,唯一能确定的,就是张三家恐怕因此一事,眼瞅着就要发迹了。

    好生舒了口气的碧翠,赶紧拉着烟翠的手臂,两个人朝着二爷离去的方向追去,一边跑还一边发生银铃般的笑声。

    这时大家在看向地上的母子四人,不禁摇头微笑,不少人都在回味二爷最后那句话,在看看喜极而泣的张月儿,包括此时已经站在大门外的男人们,心中都在猜测,此事能如此转变的因果,恐怕还得落在这个让人心疼的可爱孩子身上,这张三也不知修了几辈子的福气,一连生出三个孝顺儿女,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张家兄弟可算是飞上高枝了,说什么跟在二爷身边,两年没有月钱,糊弄鬼呢?这在家人里头,可谓是一步登天了,别说不给钱,就是倒贴都有的是人愿意,府中的小厮们,谁成天不惦记着,求爷爷告奶奶的,百般寻找门路,就为了能被少爷们记住。

    分明是二爷有意抬举他兄弟俩,这也有点过于幸运了,大家又不禁心中嫉妒,在看向兄弟二人时,神色间早就换成友善,隐隐间带着几分讨好的目光。

    事情发展急转直下,真可是出乎大多数人预料,一个个很是羡慕的瞅着发傻中的一家人,纷纷上前,七嘴八舌的议论纷纷。

    张婉儿摇头叹息,神色欣慰的站起身子,悄然无声的带着秋蕊等几个丫鬟,朝着屋中走去,今日之事,对她的冲击最大,此时只想回到屋中,好生静静的思考一会儿。

    等洗漱完毕,坐在正厅中一张太师椅上,张婉儿眼眸虽然看着墙上的月夜清溪图,思绪却不知飘向了何方,弟弟突如其来的变化,实在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真好像换了个人一样,要不是细微处的神色动作依旧,真以为是被鬼魂上身了呢!

    “小姐,张三一家人正在门外,说要面谢小姐和少爷。”秋蕊轻声说话,瞬间惊动了张婉儿。

    “哦,让他们进来吧!”

    门帘被丫鬟掀开,神色羞愧的张三夫妇,低头领着三个孩子走进来,紧跟着就要跪下,张婉儿赶紧开口:“都站着,都是府上的自己家人,用不着如此大礼。”

    “今日多谢主家开恩,都是小人的过错,特地过来谢恩。”老实的张三有些语无伦次,也不知该说什么才好,只是一个劲的道谢,平日伶牙俐齿的张三嫂子,此刻乖的跟只猫似的,规规矩矩的站着,半句话都不敢张嘴。

    旁边的丫鬟们不禁撇嘴,用衣袖挡着半张脸轻声嬉笑,张婉儿朝头上缠着白布的月儿招招手,用眼神示意她走过来,朝张三夫妇说道:“罢了,只希望你们夫妇今后能和睦相处,好生对待自己的子女,二爷的眼中可不揉沙子,要是以后还苛刻他们兄弟的话,可就不会如今日这般幸运了。”

    “是,是,都是婢子平日作恶多端,成天打骂孩子,今后,是再也不敢了,谢谢大小姐,谢谢二爷。”心虚之下,竟然连作恶多端都说出来,听得几个丫鬟再也忍不住,噗嗤,一个个都笑出声来。

    倒不是大家有意促狭,真的是张家嫂子的名声太过响亮,从小就听家人提过多次,在张府一众下人中,张家母老虎的名头也算是如雷贯耳了,再看看现在的老实模样,真是大快人心。

    神色亲切的握着月儿小手,张婉儿笑道:“二爷都说过,月儿心地善良,日后必有好报,那现在我这个做姐姐的,就顺水推舟一次,以后就让月儿跟着我吧,先委屈你当个研磨侍读的小丫头,可好?”

    张三夫妇大喜,惊喜的互相对视,老实站着的张家兄弟也神色欢喜,月儿抬起可爱的小脑袋,甜甜的道:“月儿愿意。”

第一卷 豪门世家 第008章 小院飘香

    清晨,鸡鸣声在庄子中渐渐响起,下人们睡眼惺忪的纷纷走出房门,几个小丫鬟站在水井周围,俩人一起,费力的摇上满满的井水,另外一个丫鬟手拿木盆,一人负责拎着井桶,往里面注水,然后挨个屋子内送上清水,供姐姐们梳洗,庭院中,几个婆子在打扫满地的落叶等杂物。

    此时天色还未大亮,外宅西侧一排大瓦房中,正中间的木门被轻轻推开,两个十四五岁的少年,身穿崭新的细布衣衫,一身利索打扮,轻手轻脚的走出房门。

    此二人正是张三的两个儿子,本名一个叫张四六,一个叫张初八,和他们的父亲一样,都是按照生辰日子起的名,不识字的父亲很固执的不请外人相帮,非要按照家族传统方式命名。

    但如今都变了,昨儿个的一场变故,对张家人来说,就好像做了一场先苦后甜的美梦,先是大大的虚惊一场,接着就是如梦境一般,不但两个儿子有了差事,年幼的女儿更是受到小主子的欢心。

    现在哥俩已经换了名字,老子对此不但没有异议,反而兴高采烈,甚至昨晚高兴的喝了满满一壶好酒,那可是张三珍藏多年的佳酿,听说是故去的老公爷赏赐的状元红。

    大醉的父亲现在还未睡醒,平日从不许他过量饮酒的母亲,也一反常态,笑意盈盈的还亲自抄了几个小菜,加上少爷小姐遣人送来的八宝汽锅鸡,红烧狮子头,一家人可是美美的吃了一顿晚饭,就是现在想想,那佳肴的香美滋味还依然留在嘴中,兄弟俩敢对天发誓,昨日发生的一切,这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如今的哥俩,大哥更名叫张栋,弟弟改名叫张梁,据少爷的意思,就是希望他们二人以后能做一对,为国为民作出贡献的栋梁之才。

    院子一角,早就起床的张家嫂子,此时恢复了一身粗布装扮,本就有几分姿容的脸上,清汤挂面的反而更是风韵尤存,身上挂着围裙,手拿一个大汤勺,正在熬制米粥。

    厨房处在院子中的西北角,用石头垒砌一个不大的石屋,墙壁一人多高,上面用木架做骨,盖上青瓦,整个上方三面透风,省的油烟熏得满屋都是。

    灶台下的木柴桔梗烧得噼啪作响,硕大的圆底铁锅中,满满的粥水散发着蒸腾热气,咕嘟嘟的直冒水泡,隔着老远就得嗅到米粥的清香。

    一面用力使铁勺在锅中搅拌,张家嫂子脸上挂着微笑,真没想到,昨晚遇见二爷时,小小孩子竟然询问自己有什么最希望的事,当时自己也鬼迷心窍,脱口而出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在城里国公府上,做个尽心的管事,一想到这,张家嫂子的脸上就微微发红,暗骂自己当时真是好不要脸。

    不过也奇怪,虽说自己成天不是呆在家里,就是守着庄子上的一亩三分地,这逢年过节去府上寻亲送礼时,老爷夫人,公子小姐也见过不少,即使隔着老远,连个脸都朝不见,可那些个贵人的嘴脸气派,根本都不带拿眼角扫咱这下人一眼的。

    大小姐和夫人已经是这辈子遇见的最和气的主家,但不管是如何和蔼可亲,也总觉得人家那是住在天上的人物,咱只是凡间的百姓,偏偏这个二爷给人的感觉古怪,他那点漆般的眼眸,就像能看透你脑子一样,淡淡的笑容真让人情不自禁的想去亲近,反正咱也说不上来是什么感觉,对了,就像是到那庙里上香时,看见那金光闪闪的佛祖,你看看那神仙的大气威严,亲和慑人,嗯,二爷肯定是真佛转世。

    感慨的拍拍脑门,张家嫂子万分庆幸自己这次是遇上了真神,明明一件大祸事,这一碰见贵人,马上遇难成祥,真是祖上保佑啊!

    “以后说什么也得伺候好那个老东西,呸,你看我这张嘴,就会满嘴喷粪,哎呀,佛祖赎罪,二爷赎罪,稗子只是习惯了,绝不是诚心辱骂咱家的老头子。”

    赶紧放下手中的大铁勺,双手合什的朝天拜拜,张家嫂子闭着眼睛,嘴中念念有词:“今后信女一定尽心尽力操持家务,三个孩子保证一视同仁,这些年积攒的积蓄,不敢克扣一个铜板,全拿出来给两个儿子娶上媳妇,二爷保佑,愿我能早日当上管事,这可是您老人家亲口应承的。”

    念叨了一会儿,心满意足的张家嫂子偷着一笑,赶紧拿起大铁勺,忽然看见两个孩子鬼鬼祟祟的从房间里出来,不禁探头叫道:“六儿,怎么起得这么早?哎呦,怎么就穿上二爷赏的新衣裳了,俩败家玩意儿。”

    随手又把大铁勺扔在一边的案板上,低下身子用炉钩子掏了几下,灶台下的旺火瞬间勾的稍小了些,张家嫂子站起身子,双手在围裙上抹了几下,迅速冲了出来。

    “娘,我和哥哥穿新衣是为了给二爷当差,可不是为了在外头炫耀。”弟弟张梁赶紧解释,身边的张栋兴奋的点点头,说道:“以后每天早上,我和二弟都要去内宅大门那,守着二爷出来,我俩以后就是二爷的亲随了。”

    “哎呀,你看看娘的臭脑瓜子,这么大的事都给忘到脑后了,对对,这干差事可不敢穿的寒酸,没得给二爷丢脸,以后你们兄弟好生睡着,娘负责按时喊你们起床,赶紧去锅上自个舀粥吃,案子上还有拌好的腌萝卜条。”

    好像想起什么似的,张家嫂子说完后,风风火火的朝着屋子中冲去,只看的两兄弟一头雾水,莫名其妙的耸耸肩,俩人走到厨房,张栋忽然说道:“老二,你拿个干净的木盆打点清水去。”

    “干啥?吃完饭在洗脸,时辰还早呢,不着急。”张梁抬头看看天色。

    “去,洗脸还用叫你打水?”张栋作势用脚踢了弟弟一脚,笑骂道:“赶紧滚过去,把昨晚二爷送过来的食盒在洗一遍,二爷不是说了嘛,今后就在咱家吃食了。”

    “对,对,我就去,好像昨晚那好看的盒子,被月儿放在她的床头上,我这就取出来。”说完话,张梁小跑着冲向妹妹的屋子,正好此时张家嫂子走出房门,皱眉道:“慢点,别摔着,你穿的可是新衣服。”

    “放心吧,娘,我心里有数。”张梁叫着从张家嫂子身前跑过,不一会儿,就提着一具三层漆盒出来,朝着水井处跑去,一个小身影揉着眼睛走到门口,打着哈欠看着远去的背影。

    张家嫂子头疼的摇摇头,指着刚刚睡醒的小身影叫道:“赶紧回去披上衣衫,这大清早的,也不怕着了凉。”

    “哦,好··”没弄清状况的张月儿,揉着眼睛转身,踢踏着布鞋走回屋内,咣当一声,木门被她带上,好一会儿也没了动静,估计又去补觉了。

    看着两个孩子狼吞虎咽的喝着稀粥,张家嫂子心中再也没有如往常一样,看他们左右都不顺眼,笑眯眯的往一个洗干净的陶罐中舀了几大勺厚厚的米粥,又在一个小盒子中添上咸菜,把早就煮好的鸡蛋放进去三个,想了想,又取出一块油纸,放上四只鸡蛋包好,一边做着一边轻叹道:

    “也不知道二爷怎么想的,竟然喜欢吃这等百姓家的食物,好在咱家用得都是庄上种的稻米,不然那米铺卖的糙米,粟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