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朝第一公子 >

第234章

明朝第一公子-第234章

小说: 明朝第一公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沐怜雪同样反应过来,展颜笑道:“如此一来,家家户户就不用准备夜壶马桶了,也就用不着一大早的跑到河边冲洗,河水自然就能清澈干净了。”

    “哈哈,果然聪明”张灏赞赏的点头,笑道:“其实这里面涉及到很复杂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学问,晴筠你喜欢这方面的学问,就专门研究研究吧,要是能通过铁管把清水引到千家万户,把抽水马桶普及出去,让每位百姓都读书识字,那么这个国家想不文明富强都不行哦”

    一点一滴的引导身边人,在经由她们去引导更多的人,张灏自问没有成为一代学问大家的本事能力,也不耐烦去和人争论什么学术治国方面的大道理。

    开启民智本就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且会对贵族和士子阶层造成巨大冲击,不过张灏打着有教无类的高尚大旗,在北方到处出资兴建学堂,却被很多文人视为文坛盛事。

    北方文风不盛,长期没有读书人考中科举入朝为官,已经引起皇帝和大臣们的注意,因为这可能造成北方士林心怀不满,从而使北方不稳,离心离德,没等朱高炽颁布南北按比例取士的国策,张灏就抢先一步,以忧国忧民的无私情怀去造福于民,闹得无数人对他称赞有加。

    见自家男人好似着了魔一样,张口闭口不离国家百姓,成天冥思苦想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沐怜雪不满的道:“这大年三十的,不许谈国家大事。”

    “好好,咱们吃酒猜枚如何?”从谏如流,张灏也感到有些愧对她们。

    瞅了眼低头苦思的秦晴筠,沐怜雪头疼不已,现在家里哪有一丝别人家中的模样,一个个都忙得脚不沾地,好像把这家里当成了旅店,要不是不敢抛头露面,估计十天半月都不会回家睡上一觉呢。

    “你们真是的,晴筠她们整日在后宅的小学堂里办公,智真带着怜霜四处周济百姓,一天到晚连个人影都看不见,太不像话了。”

    还是忍不住道出不满,沐怜雪说的自己都笑了,现在她掌控家族在北方的大权,还不是一天到晚忙个不停?

    张灏立时显得得意洋洋,笑道:“就要如此,咱家就要人人有事情做,成天呆在家里无所事事,时间久了,整个人都没了精气神,像个行尸走肉一样,只知道惦记心毛蒜皮的小事,念叨这件衣服做得好,谁家出了什么事,好好的一个人都变得庸俗不堪了。”

    又气又笑,沐怜雪当下不再理会灏二爷的疯言疯语,谁家还不是这么过来的?虽说承认这话不无道理,但一竿子连老祖宗和婆婆都扫进去了,也只有这混世魔王敢有这个胆子编排长辈。

    一直闹到三更天,一家人纷纷回到阁楼中守岁,丫鬟们换上新的宴席,席上击鼓传花,作作诗词,唱唱小曲,其乐融融。

    好不容易熬到天明,简单的梳洗一下,换上新衣出来,迎接家中一波*的下人上前拜年,张灏不许家人磕头,人人行了礼就好,然后每人发了一个大大的红包,兴奋的家人没口子的道谢。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到了正月十五元宵佳节,一入夜,张灏就带着群芳到临街的阁楼中,女孩们俱都跑到窗前朝外观看。

    但见楼下人烟密集,当街搭了数百座灯架,四周散布着无数商贩,叫卖着自家买卖,玩灯的男男女女,扶老携幼的走出家门,真是花红柳绿,车马轰雷。

    搂着一脸惊喜的沐怜霜,张灏指着下面的灯塔,笑道:“这都是哥哥为你准备的,今年元宵灯节,让霜儿和城里百姓同乐。”

    “真的,哥”

    激动的拉着张灏衣袖,沐怜霜兴奋的大叫,惹得楼下游人纷纷抬头,几个过来想占妇人便宜的浮华浪子,一瞬间眼睛都看直了。

    其中一位震惊的道:“乖乖,这是哪家王侯府上的家眷?好一群天仙般玉人。”

    身边的一个公子一脸猪哥相,喃喃道:“肯定是贵戚王孙家的小姐们出来看灯,不然如何都是内家妆束?”

    “闭嘴,人家都是大都督府,英国公家的女眷,你们不要命了,敢当街品头论足的?”一位军汉走过来低声呵斥,吓得几个浪子急忙抱头鼠窜。

    这一幕看的楼上姑娘丫鬟们嬉笑不已,张灏自然不会恼怒,笑吟吟陪着她们。

    不等众人坐下吃饭,随着天色暗下来,整条街的灯海顷刻间明亮闪烁如同繁星般璀璨,立时引得无数人惊呼,紧接着欢呼声四起。

    但见,金屏灯,玉楼灯一片珠玑,荷花灯,芙蓉灯散千围锦绣,绣球灯姣姣洁洁,雪花灯盈盈沸沸。

    “哥,你看,你看,那揖让有礼的秀才灯好有意思,嘻嘻。”怜霜喜得小脸嫣红,雀跃的和史湘云搂抱成一起。

    拉着儿子站在一边的婶子李氏神色温柔,却看都不敢看张灏一眼,笑道:“秀才灯做的很有孔孟之遗风,那媳妇灯容德温柔,婆婆灯富态慈祥,还是灏儿大手笔,竟然把京城的手艺都带到这里了。”

    群芳们全都兴奋起来,丫鬟婆子急忙涌到窗边,着迷的看着比往年京城还要壮观美丽的灯海,全都猜到这是自家二爷的手段,一想到这是给自己准备的礼物,一个个笑的比花还甜蜜。

    街上游人越来越多,好在街道位于紫禁城附近,道路宽敞,不怕百姓来回拥挤,很多孩子和妇人小姐手提各式彩灯,跟着家人流连忘返。

    有那和尚灯与流翠相连,判官灯钟馗共小妹并坐,师婆灯挥羽扇假降邪神,刘海灯背金蟾戏吞至宝。

    还有那骆驼灯,青狮灯驮无价之奇珍;猿猴灯,白象灯进连城之秘宝,七手八脚螃蟹灯倒戏清波,巨大口髯鲶鱼灯吞绿藻。

    真是银蛾斗彩,雪柳争辉。鱼龙沙戏,七真五老献丹书,吊挂流苏,九夷八蛮来进宝,转儿灯一来一往,吊灯儿或仰或垂,巧夺天工的银河灯横跨半空,牛郎和织女伴无数喜鹊灯倾情一笑重相逢

    琉璃瓶映美女奇花,云母障并瀛洲阆苑,围屏画石崇之锦帐,珠帘绘梅月之双清,看不尽的奇灯山景,好一个五谷丰登快活年

第三卷 一门双贵 第276章 元宵之夜

    第276章 元宵之夜

    元宵之夜越发热闹,整个街道两旁,高楼林立,张灯结彩,王孙勋贵争相朝小栏下观看,文人士子或被邀请或是借了一座阁楼聚会。

    仕女美婢相携高楼上,娇娆炫色,香衣倩影在远处若隐若现,引得左右邻居翘首偷看,底下百姓越聚越多。

    沐怜雪走至彩窗前,举起牡丹团扇遮挡住半边容颜,头疼的道:“好啦,没瞧见人家已经不看灯,光看人了嘛?快回去坐好。”

    原本争抢着观赏璀璨灯海的女孩们,此时也已发现不妥,尤其是对面楼上那些登徒子,一个个嬉皮笑脸的模样令人恼怒,乖乖听话的扭身返回八仙桌旁。

    婶子李氏看了眼正和对面打招呼的儿子张杰,皱眉道:“杰儿过来,这么多嫂子还未见礼呢。”

    张灏依然站在窗前,笑道:“无妨,随他心意吧,就不要拘束了。”

    少年张杰神色感激的朝哥哥拱手,兀自朝对面几位好友招手致意,张灏目光深邃,也不开口询问。

    怜霜和湘云仗着年纪小,不怕被人瞅见自己的绝色姿容,无所顾忌的倚在窗前,身后还站着五六个小丫头,沐怜雪无奈,只得吩咐道:“算了,由着她们闹吧,咱们自己吃饭。”

    不提丫鬟们把美味佳肴摆上,阁楼里金杯玉盏,瓶插鲜花,宝鼎燃起海外香饼,一派公侯之家的鼎盛模样。

    很快天色彻底暗下来,此刻已是百姓家用完晚饭,出来观赏灯节的最好时候,入画带着丫鬟搬来几具大屏风,又把灯火稍微掩住,使之对面男人看不清这边楼中人的相貌。

    张灏本不同意如此避讳着谁,但架不住沐姐姐和李氏一力要求,也知晓她们为人稳重,当下不再说话。

    元宵夜无数大家闺秀出门游玩,街上就少不了相士道士为人算卦,但见卦肆云集,相摊星罗,为妇人小姐大讲姻缘后代,为百姓讲新春造化如何,定一世之枯荣,热闹非凡。

    灯架之间被搭起台子,富户之家悬挂灯谜,摆上酒水饰品等随礼,供来往游人猜谜玩耍,闹得人头攒动,士子读书人趁机显摆学问,吸引周围的娘子们注意自己。

    人生百态,民风质朴,张灏一时间看的目眩神迷,和身边佳人说说笑笑,大觉惬意非常,也不去就坐吃饭,惹得其她人干脆开席,不理会这边岁数小的大闹特闹。

    怜霜好似一只欢快喜鹊,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指着那站在高坡的士子高谈阔论,品评词曲,时不时的抚掌嬉笑,又指着一脸风尘的跋游脚僧,演说三藏,神色向往。

    卖元宵的高堆果馅,粘梅花的齐插枯枝,卖艺的铜锣震天,说唱的抖擞精神,真是繁花似锦,盛世气象。

    很快,各个街口巷道中就出现周围村落的社鼓队,高举各式大型彩灯表演,惹得百姓欢呼,周围的百戏货郎,桩桩斗巧,不时为游人剪春娥,鬓边斜插闹东风,献凉钗,头上飞金光耀日,预示着来年生活和和美美福满门。

    望着越来越多,渐渐就要水泄不通的趋势,尤其是看到一些无德浪子成群结队,在人群中到处揩油,张灏急忙走到二楼,对张继开,张继往兄弟吩咐道:“快去带二千亲兵围住各个街口,通知各个衙门密切注意,百姓丢些财物没什么,但万不能出现丢儿女的惨事,抱着孩子的人一律严加盘问,所有城门派人通知一下。”

    “是。”已经成了都督府千户的兄弟俩抱拳领命,马上出去提调都督府附近一所军营里的兵士。

    张灏又叮嘱亲随们带人出去闲逛,混在人堆里保护百姓们,这才重新返回楼上,他对于男人吃女人豆腐之事混没在意,其实这都是多年的习俗了,只要浪子们不过分,拉下小手,摸摸屁股都是心照不宣的习俗,守规矩的妇人自有丫鬟们重重护卫,更有些巴不得男人来吃豆腐的,不然岂不是说明自己没有姿色?

    陪着女眷吃酒,席上推杯换盏,春意无边自不用提,来往伺候的丫鬟小意奉承,不时逗得姑娘们开怀一笑。

    “哥,你看,那对面有些女人好大胆呢,一脸的风骚模样,真恶心。”沐怜霜指着外面,小丫头贪图观看美景,连饭都未吃上一口。

    张灏放下筷子,立时来了一丝兴趣,不过却装出一副道貌岸然的德行,故作正经的站起来,皱眉道:“真是不像话,让我瞧瞧。”

    女人们纷纷捂嘴嘲笑,好在灏二爷虽然好色,但从不惦记人家的女眷,就连青楼楚姐都不招惹,勉强算是洁身自好之人,只是这洁身自好委实形容的不妥当罢了。

    顺着怜霜的指引,顺便瞅见史湘云皱着峨眉,不声不响的转身走开,连带着小丫头们都嘟囔着小嘴散开,张灏心中暗笑,估计对面有作风放荡的女眷出现,看见人家的模样联想到自己身上,惊得女孩们作鸟兽散。

    果然瞧见四五位风姿绰约的美妇人,搭伏在楼窗子往下观看,其中最显眼的两位年轻美妇,径自把白绫袄袖子卷起,显摆里面那遍地金玉袖,露出那十指青葱来,各自带着六七个镶嵌各色宝石的金戒指儿,探出来半截身子,口中磕着瓜子,把那瓜子皮全都吐落到行人身上,嬉笑不止。

    张灏眯着眼睛,隐约间看清对面阁楼中人很多,一样在推杯换盏,还有粉姐在弹唱灯词,这几位美妇一看就知道都是些豪门内眷。

    “哼哥,咱们不看了,真扫兴。”沐怜霜拉着张灏,不想哥哥看那些风骚妇人。

    “好像是徐家的女人,这徐谦和郭义投靠太子殿下,目前正春风得意呢”

    张灏轻笑,徐谦升迁为北京城知府,郭义贬为北京城锦衣卫指挥同知,就连东厂刑公公全是朱瞻基的人,太子对于北京的重视可见一斑,不过宣抚使权大人乃是皇帝的人,按察使刘全是都御使刘观的亲弟弟,加上乱七八糟的满城官吏,都有来自京城大臣们的门生故吏,可谓是风云际会了。

    不提张家人在一起吃酒说笑,那边一群勋贵也在一起谈论,早前惊鸿一瞥,这边数位绝色佳人,尤其是气质芳华不流凡俗,令人印象深刻。

    “张灏这家伙太艳福无边了!”三十几岁的刘全好色如命,羡慕的咂咂嘴,只可惜自己一个都不敢惦记。

    男人们聚在二楼,女眷则在三楼饮宴,知府徐谦笑吟吟的劝酒,却没注意一个小厮偷偷上了楼,就在一个偏僻角落里,和他的一个宠妾**,那放风的竟然还是一位宠妾。

    人以类聚,在座都是些风月场上的老手,各个妻妾成群,彼此间还时不时的勾引对方的小妾,或是一同享用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