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回到宋朝做皇上 >

第165章

回到宋朝做皇上-第165章

小说: 回到宋朝做皇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贴身侍卫,来,柴进、花荣,燕青,见过辛大人。”

    辛弃疾看见柴进他们三人个个都是人中翘楚,不禁心里也很是开心。笑着对我说道:“公明哥哥,你可是等会儿要罚酒的啊。”看着我有些糊涂,辛弃疾笑道:“哥哥忘了,今天我们刚刚论了兄弟,怎么现在你又称呼我为大人呢?呵呵,这里远离那些军士,我们兄弟相称并无什么大碍的。”

    听到辛弃疾这般,老子心里不禁好笑道,看来自己还是有些太保守了。“呵呵,幼安说得没有错,今日我们就是兄弟聚会,呵呵,来,我们进去再说。”当下,燕青他们三个和辛弃疾相互见了礼,自来这船舱里。

    船舱内已经摆好了几坛美酒,桌案上还放了一些干肉之类的玩意儿。看着我们坐好,辛弃疾笑着说道:“哥哥见谅,小弟现在军务在身,再加上这次事情紧急,不曾备得佳肴款待诸位啊,还请几位兄弟见谅。”

    看着辛弃疾一脸客气,我笑道:“幼安,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正所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呵呵,朋友之间,贵在相交,更何况我们又不是什么俗人,非得酒菜齐整才能喝酒不是?更何况这里还有不少肉干,如此,饮酒足矣了。”

    辛弃疾听我这般言语,笑道:“公明哥哥果然爽气,看来是我有些拘泥了。”将杯中都满上美酒,我环顾四周发现这武松并没有来,不由问道:“幼安,武松怎么没有前来?”

    辛弃疾笑道:“有劳哥哥挂怀了,武松马上就来,他说是要去给哥哥找点什么吃食,看样子倒是挺神秘的。不如我们边喝边等如何?”听到辛弃疾这般,老子心里的好奇心顿时被勾起了,奶奶的,武松要给我们找下酒菜,不知道他会找来什么东东?

    “呵呵,不着急,我们就等等武松兄弟般,趁着这会儿的功夫,你们正好可以论论年龄高低,呵呵。”我看着辛弃疾他们说道。当下,这几个家伙开始相互谈起了自己的生辰八字,然后就“哥哥”、“兄弟”一阵乱叫。

    我们这里正热闹的时候,忽然,舱门“咯吱”一声被推开了,武松手里拎着一大包物事进来了。

    看着武松进来,我笑着道:“说曹操,曹操就到啊,幼安,武松兄弟已经来了,我们猜猜他这包里是什么物事?要是猜对了,我就喝掉一大坛酒,要是你们没有猜对的,那你们就要每人一大杯,如何?”

    武松看见我兴致如此之高,再加上他包里的这玩意儿着实珍贵,一时间兴趣也起来了,笑着回应道:“宋大人真是好雅兴,既是如此,我也打个赌,说要是猜对了,武二也同宋大人一样,也是一大坛,不知道大家意下如何?”

    看着武松如此豪气,我心里也是一喜,奶奶的,很好嘛,武松此人果然是拿得起,放得下,只是他这包里是什么物事呢?忽然间,我的脑海里一闪,奶奶的,莫非是老虎肉?虽然我穿越到这大宋之后,发现许多事情都已经不像我在后代看到的那般情形,可是这大的方面或许还是一致的啊。比如说,方腊造反什么的。

    看着辛弃疾他们,我拍怕武松的肩膀,笑着说道:“诸位兄弟,来吧,大家猜一猜,正好我们可以以此为由头,好好喝上一次。”

    辛弃疾和柴进他们几个顿时跃跃欲试起来。示意武松坐下来,我忽然低声问道:“武松兄弟,莫非你这里的东西可是那百兽之王的物事?”尽管老子的声音很低,可武松听到之后还是虎躯一震,有些难以置信地看着我,吃惊地问道:“哥哥又是如何知晓?莫非哥哥真如外界传言,有通天彻地的本事?”

    看到武松这样,我明白自己还真是瞎猫碰上死耗子了,心里惊喜之余,脸上却是一脸故弄玄虚:“呵呵,天机不可显露啊,我们稍安勿躁,看看有没有人能猜对,呵呵,要是人家也猜对了,我们可得喝上大大的一坛酒啊。”

    这会儿功夫,众人也已经隐隐约约有了自己的答案,看着他们,我忽然笑道:“幼安,你先说。”辛弃疾看着我一脸得色,不禁奇怪地问道:“公明哥哥,莫非你已经有了这正确答案?这怎么可能呢?武松,你说说,是不是哥哥已经猜对了?”武松听见辛弃疾这般问话,赶忙恭声答道:“回禀大人,正是如此,公明哥哥确实是猜对了。”

    听到武松这般应答,众人一下子都有些奇怪,个个吃惊的真是合不拢嘴了。我靠,宋公明真是神人啊,就连这都能未卜先知?

第一卷  第407节:23壮志凌云

    '第43卷'第407节:23壮志凌云

    ………………………………

    已经是夜色很深的时候。

    这里已经快到了滁州的地面,我们也不用担心方腊的追兵再赶过来。吹着微风,清冷中却更让人清醒。

    今天这场酒喝的真是痛快,果然没有超出我的所料,除了我之外,其余诸人没有一个可以猜出来武松包里竟是一大块风干的老虎肉。自然,众人每人都是一大杯美酒下肚,也正是因为如此,酒宴地气氛才空前热烈起来。

    要说这美酒真是一个好东西啊,她可以使得原本素不相识的人暂时忘去了隔阂,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轻松和包容。尽管他们都想弄明白我为什么可以未卜先知地知晓这武松包里的物事,可是我却始终没有告诉他们。奶奶的,总不能老子说自己是从21世纪穿越而来的现代人吧?而且是看了一本什么水浒传的小说?如果老子真的这样说了,我估计这里的人都会把老子当做怪我看待的。

    好在大家今日的主要目标还是多多饮酒,所以在追寻无果的情况下,也就放弃了无谓的探究,毕竟,有些事情还是保持一些神秘的好。对于我身上的事情,他们已经慢慢地从最初的怀疑,逐渐走到尊敬,再到最后就是发自内心地崇拜了。因为我始终都能给他们以惊喜,好多次,说不清是什么原因,每每在关键时刻,我都会如有神助一般。除了可以脱除困境,相反似乎还有柳暗花明之感。慢慢地,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也就渐渐接受了这种事实。或许,此时此刻,在他们的心里,我真的是上承天命的人吧。

    “怎么?公明,还没有睡吗?”辛弃疾看着我一个人站在船头,不由地踱步过来。“呵呵,是幼安啊,心中有事,所以暂时没有睡意,正好夜深人静,可以好好思考一下这些平日里难解的问题。”我看着辛弃疾,笑着说道。

    辛弃疾果然是一个英雄,今日午间饮酒的时候,我就可以强烈地感知这一点。当然,我这么高评价辛弃疾,不是说燕青他们就不行。该怎么形容呢?或许将来战事开始的时候,燕青、花荣、甚至是武松都可以做一个很好的将军,他们可以身先士卒、冲锋陷阵,而且可以很好地打一场漂亮的战役,但是论到统帅全局的本事,辛弃疾比他们可是强多了。可以说,辛弃疾万全具备一个元帅的潜质,而眼下他之所以没有表现出来,不是因为他的才能不够,只是暂时没有舞台而已。一旦将来时机具备,这辛弃疾就好像那放在口袋里的锥子,肯定会立椎毕现的。

    “幼安,你说说看,将来我们的出路究竟在何方?或者说我们大宋未来的出□□?你文武双全,看待这两个问题肯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何不说出来让我听听?”看着辛弃疾,我满含真诚地说道。

    辛弃疾看着我一脸真诚,不由朗声说道:“公明,今日你我有缘在这里相聚,蒙你和小弟推心置腹,小弟真是感激不尽啊。其实,要我说,这两个问题本质上来说是一个问题而已。任何一个问题解决了,其余的另一个自然迎刃而解了。”辛弃疾这话一出口,老子不由得立即精神一振,奶奶的,果然名不虚传啊,他这种化繁为简的本事恰恰是一个统帅所必备的最基本的素质之一啊。

    “哦,一个问题,这倒是很新鲜的提法,幼安,说下去。”我急切地看着辛弃疾,等着他的真知灼见。辛弃疾看着我急切地眼神,心里不由一叹,这宋公明真的是不简单啊,看的出来,这就是自己今后可以追随的明主啊。今日,在这万籁俱静的月夜舟船上,自己正好可以将自己平生所学一展,他日自己也好大展宏图,好完成自己的一番伟业。

    “公明,眼下我大宋的局势可是十分危机啊。国内吏治□□,民不聊生,居高位者为了满足自己一己之私,不惜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官府中更是乌云盖顶,百姓全无一点说话的机会,而大大小小的各级官员更是层层加码,严酷盘剥压榨百姓,可以说,现在国内已经基本上到了官逼民反的危急时刻了。可是,庙堂中那些朝廷重臣,除了挑唆这皇帝老儿继续醉生梦死之外,似乎也没有什么别的本事。对于这一点,我相信公明你看的更清楚。当日,我们在山东济南相见,小小一个官驿里的管事就如此飞扬跋扈,又何况那些手握生杀大权的官员呢?公明,现在你已经是山东巡抚,这也是一个从二品的地方大员了,前段时间我听说你也曾去了京城一趟,我估计你的所见所闻恐怕比这些更真切吧?”辛弃疾看着我,语气急促地说了这一番话出来。

    看着我聚精会神的倾听,他顿了顿,接着说道:“就算眼前,方腊为什么会造反?他为什么会在短短月余时间就力克三府十七县?这里面固然有官兵不堪一击的因素,但更多的恐怕应该是民心思变的结果吧?这是我大宋国内的危急,或许这是我们之间国内的事情,只要我们大宋自己就可以或许解决了?但是,我大宋外面的局势呢?我们周围的金人、辽人、党项人甚至还有契丹人,那一个对我大宋不是虎视眈眈,恨不得上来吃我们一口肉、喝我们一口血才解恨呢?特别是金人,这帮家伙的狼子野心已经是昭然若揭了。也许某一天,就在我们还醉生梦死的时候,人家这些异族的铁骑就要踏上我们的国土了,真要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国破家亡,山河又沦为异族的囊中物,妻儿老小或者为奴,或者为娼,如此凄惨悲凉的局面可是你我能够看的下去的?”

    辛弃疾说道后来,心情已经颇为激动,语气中已经满是愤懑之情。看着他迎风而立地样子,老子不禁暗暗慨叹,奶奶的,我大宋要是再多几个这样的人才该有多好。

    辛弃疾平静了一下心绪,转过身来,看着我说道:“公明,你看,眼下我大宋已经到了内忧外患的危急地步了,这就好比我们生了一场大病,要是我们不赶紧医治,也许就要要了我们的命了。”

    看着辛弃疾,我明白他就要说道自己的重点了。果然,辛弃疾继续说道:“适才公明你所提的这两个问题也从侧面说明了你已经很明白地看清了现在的形势,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你既然可以提出这两个问题,那就说明你已经深入思考过了。那么现在,就请你听听小弟的拙见吧。”

    看着远方那轮弯月,辛弃疾一字一句地说道:“今后我大宋的出路就在我们的身上,这是毋庸置疑的,大宋的兴旺靠眼下的皇帝老儿不行,靠那些朝廷的权臣也不行,当然,靠方腊这般宵小更不行。而我们的出路就在于重新焕发我大宋的活力,假以时日,当我大宋再次成为这天下雄主的时候,老百姓也过上可以安居乐业的好日子的时候,那就说明我们的事业已经完成,如此我们就是含笑九泉也真是死而无憾了。”

    听完辛弃疾的话语,老子在心里慨叹道,是啊,辛弃疾说的完全正确,眼下我大宋早就是金玉其外,而败絮其中了。整个国家已经无可救药地陷入了一种困境之中。作为这个国家管理的中枢,大大小小的官员早就□□到顶了。这些家伙除了中饱私囊、鱼肉百姓之外,似乎也做不了什么事情。就连方腊这样的草莽,朝廷的官军都对付不了,真要将来和金人开战,奶奶的,不用说,失败的命运早就是注定的了。这也就是辛弃疾为什么说两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问题的原因所在。只有重新再建立一套人马,只有重新再组建一套班子,也只有将这国家的官僚体系彻底打破,也只有让老子这帮人掌了这国家大权,我大宋现在的这片热土才有希望啊。

    “幼安,很好,你分析的很透彻,我十分佩服你,你说的没有错,眼下我大宋确实已经到了不破不立的地步了。你放心,接下来我们征战方腊的过程中,就是很好地践行我们理想的时间了。我相信,也许用不了多久,一个崭新的且能得到老百姓拥护的新王朝就要诞生了。到了那个时刻,我们就可以问心无愧地说道我们终于明白和解决了刚才那两个问题的出路了。幼安,你说呢?”

    辛弃疾转过身来,看着我,重重地点点头,郑重其事地说道:“公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