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回到春秋做霸王 >

第228章

回到春秋做霸王-第228章

小说: 回到春秋做霸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斐见刘纪看向自己,俯身道。

  “哈哈哈哈。”

  刘纪大笑,“不必如此,李斐,孤在雒阳已经建立太学府,招揽天下英才,今日你回雒阳,可要为孤在此事上分忧。”

  “诺。”

  李斐低头领命,心中暗喜。太学府,李斐不可能听不出这其中的意味,刘纪建立太学府,招揽天下英才,日后太学府中的士子便是刘纪麾下的臣子,执掌汉室朝政,而刘纪将这样一个机构交与他之手,其意图已经极为明显。

  “不要辜负孤之望。”

  将太学府让李斐掌管,刘纪是深思过的,李斐不是刘纪身边的老人,但是其功劳却是十分之大,献计上原让其在刘纪属臣中赫然崛起,再加之其才学,所以刘纪才会决定如此做。因为跟随刘纪的老臣,季奢乃是游侠之辈自然不能管理这些。刘纪已经让季奢建立起绣衣卫来,日后为天下耳目,季奢之外,商峻也是一位老臣了,从刘纪入雒阳后便是跟随自己,但是其才华却是不足,不足以担此大任。

  还有卫央,睚眦必报的法家性格自然让其不足以担此大任,最后便是剩下苏衡与李斐两个选择了,说实话,苏衡却是有才,但是其人诡诈,让刘纪多少不怎么信任,所以便是选择了李斐。

  “诺。”

  刘纪将目光转向了苏义:“苏将军,此次将军之功劳甚大,父王已经决意封将军为山阳君,封爵为伯。”

  苏义的升迁早应是意料之中,但是此次刘宏竟然如此大方,也是出乎意料。不过苏义作为韩兴的麾下,如今韩兴水涨船高的情况下自然要厚报了。再者,苏义与刘纪私交甚好,此次封爵之后,就意味着苏义再也不是韩兴的麾下,刘宏虽然还是信任韩兴,但是他是绝不会让刘纪继位之后,其大权全在韩兴手中的。

  既然苏义与刘纪私交甚好,今日提拔,来日苏义不便是刘纪之人?一个君王,若是没有几个铁臣,岂不是让臣子给架空了?

  “太子殿下谬赞。平定上原,乃是殿下之功,臣有何功。”

  “哈哈哈,山阳君便不要推辞了。今日,你们归来,便由孤来为你们接风洗尘吧。。。。。。”

  。。。。。。。。。。。。。。。。。。。

  未央宫。

  刘宏口中轻喃一句:“孙懿?”

  “君上,这孙懿臣已经了解,乃是晋人。曾在晋地为将,数经大战,乃是一位良将,其后因为三卿之争,所以这位晋将便是离开了晋国。”

  跪坐于刘宏面前,新任的汉室宗正刘煜道。

  晋将?刘宏目光微微下沉,晋国身为天下强国自然有良将辈出,不过随着三卿的祸害,不知道多少良将陨落,如今晋国已亡,三卿也是纷纷立国,也使得不少大才沦落。

  “大将军掌兵马之权,太子殿下虽麾下英才众多,可是继位若是兵权尽在大将军之手,于国不利。君上在此时任用将领,遏制大将军之权当是良计。这位孙懿乃是晋将,再者,他乃是孙武后人,精通兵法,乃是世间之良将。可为太子肱骨,太子向君上举荐此人,想必也已经表明其态度。”

  刘宏沉默,似乎在思考着。刘纪属臣,真正能够为帅者,几乎没有,仅仅可以为将,算上去,能够与韩兴争权者不多,孙毅的突然出现,倒是令刘宏的心思瞬间活跃起来,或许此人将是与韩兴分权之人!只是对于其人,刘宏还不算了解,孙武后人,按理来说也不应该是虚名之辈?

  “好了。”

  沉默片刻,刘宏盯着刘煜,“你一个宗正不必管这些事情,最近汉室可曾太平?”

  “禀君上,刘冯殿下已经在虎贲卫中历练,刘阙殿下熟读军法,其他的诸位殿下也曾安好,只是刘远殿下依旧在一间房中不出。。。。。。”

  刘远,刘宏最终依旧是没有杀死他,虽然刘远未死,但是其心似乎已死,在房中不出,也不见任何人。可以说是有万念俱灰之意。

  “便让他待着吧。”

  刘宏轻叹,既然已经选择了刘纪,刘宏自然不能再在人面前展现出对刘远的关爱,否则可能又会让那些投机之辈,瞬间起了心思。刘纪为太子,将来的君王,其位置是深深不能撼动的。

  “君上,宜侯已经在狱中一月有余,诸多汉室子弟来臣这儿向君上求情,请求宽恕宜侯。”

  宜侯,为大将军司马鬓所破后,刘宏念及着以往之情,并未处决,不过也是一直关在牢狱之中,如今诸侯已非汉室之患,随着郡县制的推出,大大遏制住了诸侯的实力,所以一个刘洵。也不足以成为刘宏之患,不过今日刘煜突然提及此事,倒是让刘宏微微一笑。

  宜侯,算是他的老朋友了,也该见见了,宜侯入狱,宣告着汉室的一个时代已经结束,曾经在汉室纵横的诸侯,如今已经没落,有的只是中央汉室之威。郡县制推行,汉室诸侯被削,君王之权增强,在整个汉国,刘宏的威严已经无人敢触犯。君主之权,已经极为之大,就算是那些世族,也也不敢随意再与刘宏相争。

  白纸的出现,使得世族惶恐,若是能够以温和的方法与汉室相处,他们绝不会激烈的争斗。

  

  


第四百七十二章 刘宏的宽恕

  雒阳,沼狱。

  刘宏缓缓的走入牢狱之中,只是刚刚进入,便是被那股刺鼻的气味呛住,重重的咳嗽数声,在其身旁的刘稚奴立刻上前虚扶着刘宏。

  或许是刘宏的咳嗽声,或许是众人的脚步声,引起狱中一名囚犯的蓦然回首,囚犯的模样很狼狈,甚至于颇为邋遢,但是看到刘宏时,双目竟然是精光一闪,迅速的将蓬乱的头发疏理了一下,拍了拍身上的尘土,朝着刘宏微微拜道,“君上。”

  “宜侯。”

  刘宏重咳数声,脸色显得有些苍白。微微斥开身边护卫,刘宏不顾狱中异味,竟然踏了进去,仔细的打量了刘询几下,悠然一叹,“数月时光,没有想到,竟然会变成如此模样,昔为座上宾,今为狱中客!”

  “呵呵。”

  刘询苦笑一声,“下臣恭喜君上扫平了我们这些诸侯的障碍。只是没有了我们这些人,君上也要小心面对我汉室江山。我等,不管如何,终究是汉室子弟,但是有些人,却是不是了。”

  “此点,寡人比你清楚。”

  刘宏又是轻咳几声,刘询微微皱眉,看着刘宏,“下臣一直以为君上乃是诈病引诱我等诸侯,可是如今却是没有想到君上竟然真的已经病体缠身。哎……”

  “我等诸侯尽去,君上身体如此,日后,将有何人阻止世族的崛起?君上英明一世,却是做出一件不智之事……”

  “寡人在世之日,无人敢反,至于寡人若是离世,这天下自有储君治理,宜侯便是不要担忧了……”

  刘宏将手背于身后,盯着刘询,“诸侯,本为汉室之屏障!不想最后却是变成汉室之患!宜侯也不必说寡人无情,尔等诸侯所做之事,尔等心中应该清楚……”

  “所以君上便是想在有生之年,解决这汉室之患?”

  刘询苦笑着摇摇头,“不管如何,事情皆已经过去,多说无益,君上此举,日后春秋自有评价……下臣也只能在此恭贺我大汉千秋无期,万寿无疆……”

  “刘询,你可知你等为何败?而寡人为何在短短数月之内,便已经平定了汉室诸侯?”

  盯着刘询,刘宏知道,这些诸侯也曾经为汉室立下汗马功勋,如今沦落于此,岂不痛哉!

  “民心!”

  刘询苦笑,“君上何必再说,下臣虽然明白,但是也无力阻拦!君上数载,已得万民之心!而我等起兵反乱,掀起战火,却是不得万民之喜……再者,良将缺少,麾下将领完全不能与汉室精锐相敌……君上数载,为我汉室培养了一支真正屹立于天下的强兵!有如此强兵,何愁我大汉不强?”

  汉室之强,令刘询颇为骄傲,虽然他想要篡夺君位,但是不可否认,他们对于汉室都有深深的眷念之情,他们的先祖,乃是他们,皆是听着汉室的历史长大的,知道汉室如此强大,是经历了多少苦痛才会成长于斯……

  “国富民强!”

  刘宏目光下沉,似是在回忆道,“寡人曾听一人言,一个国家若想强盛,则国民必须富裕!一个国家若要盛兴,则更要靠一个少年之努力!我大汉的未来,在于那些少年郎,在于那些忠于于汉室的儿郎!”

  “此话……”

  刘询微微沉默,便是听到刘宏继续说了下去,“不错,不管我等如何辉煌,这个时代已经不属于我等了……英雄,也有迟暮之时,这一代,寡人不能完成先祖之愿,还有这下一代之努力!而这一切,皆在于一点!那便是,众人之功!汉室诸侯,曾为汉室屏障,是因为他们不畏生死,为汉室抵挡一切威胁!可是如今的汉室诸侯,可曾做到这一点?征战之时,诸侯皆是退却,各自保存自己的实力,再也不是为大汉不畏生死,不计得失的诸侯屏障!如此之诸侯,安能不让位给那些年轻儿郎,让与他们来做成汉室之兴盛呢?”

  “下臣曾听过一句话。”

  刘询轻叹,“诸多兄弟,穷时可共赴国难,富时却是不能共处……自古以来,因为权位之争可还少?君上所说不错,我等这些诸侯是时候该消逝了……大汉之未来,将是那些年轻一代的时代!这些话,若是下臣猜测不错,便是太子殿下所言吧……”

  “不错。”

  “哈哈哈哈!有此储君,我汉室无忧!君上圣明!只是可惜,下臣已经看不到太子储君铸就我汉室辉煌之日了……”

  “寡人,也看不到了……”

  刘宏目光远眺,神情落寞,“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血不流干,死不休战……赳赳老秦,共报国耻!国耻不报,誓不罢休……”

  刘宏的口中忽然唱出了这样的音符,让刘询微微震惊,其语气中的悲壮,以及决意,让天地动容!

  “君上……”

  刘询泣不成声,刘宏却是停住了歌唱,只是赞叹道,“此是刘纪从齐国归来之时,对寡人所说的齐人对于秦国的印象!这个国家,虽然不是强国,但其国风,国骨,值得所有敬佩!我汉室,所有如此风骨,何惧不能一扫诸国,还鼎太庙?”

  “汉室儿郎,何差之?”

  刘询泣声,“我汉室数代,从当年之弱国,变成如今强国,付出了多少儿郎之生命?秦人,有秦人的风骨,我汉人也有汉人之风骨!”

  “若是寡人要你为马前卒,你可愿?”

  说了如此多,刘宏忽然看向刘询,只是一道简简单单的眼神,却是让刘询终其一身,不敢相忘。

  “下臣愿为马前卒,固我汉室江山!”

  “刘询,寡人一生,所交之友不多,你为其中之一!寡人年少之时,你曾是寡人挚友!为我汉室,也立下诸多功劳。”

  刘宏悠悠一叹,“寡人之缺点,你很了解,所以你要反,但是寡人今日宽恕你一次,下代储君,不是寡人这般刻薄寡恩,寡人愿你,好自为之!”

  长袖一甩,刘宏转身离去,在牢狱中的刘询却是泣不成声,“下臣,谨记君上之恩!”

  

  


第四百七十三章 诸国来使

 ?大汉宣王九年,国泰民安,汉王迎回天子姬健,并假以周天子之命,会和诸国与汉地大宛!一时间,惊动天下。

  汉国此举,可谓是携大汉之兵威,威压天下,挟天子之位以令诸国!因为在汉宣王七年,汉国便已经与卫宋结盟,共分鲁地,又在宣王八年,大胜齐国,一战而灭齐军十万精锐,彻底震彻了诸国!如今宣王九年,汉国又在楚汉之战中,大败楚军,更迎接天子归雒阳,试问如此之局势,天下诸国如何不恐?

  齐楚似乎难以抵挡住汉室之锋芒!齐国自宣王八年,发生的那场祸乱,齐国新政引发民怨,再加之世族的有意为之,逼迫齐王不得不杀司马错,重立太子衍为储君,以安齐室!齐国新政一年有余,便是如此结束,法臣司马错也因此有杀身之祸,一代名士,就此陨落。而也在同年,齐汉在边界之地发生摩擦,齐大将军田旸,悍然向汉室发动进攻,刘宏令韩兴为将,大败齐军。田旸不败神话,就此被打破,而韩兴战神之名,则是震彻诸国。

  如今,宣王九年,楚国攻汉,刘宏令孙懿为将,又是大败楚军。楚汉之战,楚军统帅乃是名将熊鹞,而孙懿却是不为世人所知,却是在这一战中名扬天下!诸国纷纷调查其身份,结果却是发现,其曾为晋国名将,兵法圣人孙武之子孙,诸国君王皆是叹息!怎会让汉室得到如此大才!而分瓜晋国的魏赵韩三国君主也是后悔莫及,没有想到孙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