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回到春秋做霸王 >

第173章

回到春秋做霸王-第173章

小说: 回到春秋做霸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约罕в胁恍嫉哪抗狻U馊觅绕咴嚼丛交骋捎︶恐鞯纳矸萘恕

  “不错,我主上乃是燕室子弟,燕国的二殿下姬常!”

  应峥大大方方的透露出他靠山的身份。已亡的燕国的二殿下姬常。虽然汉大将军韩兴一举攻陷燕都,几乎是俘获了燕国大半的燕室子弟,可是一国王室子弟众多,不可能一举俘获。燕国二殿下姬常便是一条漏网之语,因为燕都被破时,姬常人在外地,却是避免了被俘的命运。

  “二殿下姬常?”

  偃七深吸了口气,他知道燕室肯定没有全部灭亡,不想还有一位燕室殿下在世!虽然燕国已亡,但是燕国灭亡不过数月之久,燕室在这片土地上依旧有着巨大的威力,数百年的统治,甚至于偃七的父亲,爷爷等数辈祖先都是燕国子民。虽然如今他已不再往日里的那个庶民,而是一位已经称王的上位者,可是听到燕室二殿下姬常几字时,还是有些心生畏惧。再次看向应峥时,偃七的目光已经截然不同,Y沉着目光盯着应峥道,“燕国已亡,哪怕是二殿下又如何,想要寡人臣服于你那位二殿下吗?如今寡人已有十数万之卒,立国称王,谁能说道?”

  “哈哈哈哈,立国称王。确实不错,可是大王可知你这位王上能当多久?这数日,若不是二殿下暗自相助,大王以为单凭着你那些庶民便能成事?更何况,据某所知,大王此举已经激怒汉室,汉室如今已经准备派遣大军镇压!大王以为凭借你之麾下可否能阻拦住汉室精锐?”

  应峥不屑的冷笑一声,“某今日来,也不是让大王臣服二殿下的,知道大王如今已经坐拥十数万之兵,自不会臣服于二殿下。但是二殿下还是想与大王结盟,共同对抗汉军。”

  应峥的一席话,顿时让偃七脸色一变,他如今所忧的正是汉军,他自认为没有半分把握与汉室精锐相抗!毕竟在能够灭了燕国的汉国面前,他偃七麾下十数万暴民算的了什么?如今燕室二殿下想要与他结盟,都不想犹豫,偃七都想直接应允,只是忽然又想了想,看着应峥道,“二殿下欲要与寡人结盟?如何结盟?寡人可要付出什么,还有就算我等结盟,又能否能对抗汉军?汉军可是能够在数月时间便能灭亡燕国,我等有何实力与汉军为敌?”

  “大王居然如此畏惧汉国?”

  应峥轻笑一声,看着偃七的目光,丝毫不带半分掩饰的露出一丝蔑视的眼神,“二殿下既然选择与大王结盟,自然有对抗汉军的把握!汉国虽强,可是如今却是此一时彼一时,当初汉国可以说是倾尽全国之力方可灭亡我燕国,可是如今汉国却是绝对不会出动如此多的兵力。”

  “因为,汉室不稳!二殿下得知,汉室君王突然病倒,不能理政,如今汉室朝政都在王后与三公手中!汉室内部不稳,便是我等时机!汉室君王病倒,汉室诸侯蠢蠢欲动,有一些甚至于已经联络二殿下只要我等与汉军相抗,他们在汉地也会兴兵,到时汉军顾暇内部安稳,不会再有余力顾忌我等。到时,大王自然能够自立一国,称王称霸,而二殿下也可以借机重建燕国!”

  偃七心中大为震撼,应峥所说,无一不是汉室密事,刘宏病倒之事,极少人得知,却是没有想到这位燕国二殿下姬常却是清楚。而且还联络了汉室诸侯!果然是燕国虽亡,其势尚在,这位二殿下手中之权只怕也不小。

  不过,若真是如姬常所说那般,事情大有可为!一想到日后立国称王称霸,偃七就莫名的激动了起来,眼睛微微有些发亮,“你之言可是真的?还有,二殿下若要重建燕国,寡人所占之地又该如何?”

  “大王所占之地,二殿下自然不会让大王吐出。全归大王所得。”

  应峥说道,“可有地图?且让某与大王一说。”

  “来人,上地图!”

  地图,偃七自然有,他之音刚落,便有侍从拿出一张大大的羊皮地图展现在桌案上,应峥走到桌案面前,将羊皮地图摊开,指着其中一地道,“此乃上原,大王如今所得之地,除却上原外,还有宜皋,漯河,下胚等地,而汉军若是来犯,定会先攻漯河,攻陷漯河后便能攻陷上原。”

  “以汉军之精锐,大王势必抵挡不住,不过二殿下自然不会坐视大王灭亡。”

  应峥指向与上原相对的一地,“汉军若进攻漯河时,二殿下便会在南崖关兴兵,南崖关周边数座县邑,几乎都为我燕室所控,到时定会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动乱。汉军若知,定会分兵抵抗我燕军。”

  “汉军若分兵,大王便可尽全力东进,二殿下也率领燕军东进,两路并进,哪怕是与汉室相持,也是丝毫不惧。因为那时,汉室诸侯必将兴兵,汉军若是顾忌雒阳安危,绝对不会与我等相持,那时我等定能大势所趋,一举攻陷大片领土甚至于能够将我燕国故土重新收复归来,直抵岷关。”

  应峥自信满满的说道,“而到那时,二殿下与大王谁攻占的土地,那那片土地便是归谁所有,如此结盟对抗汉军,大王以为如何?”

  事实上,应峥几乎都不用问了,因为偃七的呼吸越来越急促,眼睛盯着应峥手指所指的地方,精光闪闪。

  若是应峥提的是什么不可能的建议,偃七绝对不会相信,可是如今应峥提出的,正是偃七觉得很有可能性的,想想到时能拥有大片土地,立国称王,偃七就按捺不住了,看向应峥,大笑一声道,“哈哈哈哈,此计大善!寡人同意!愿与二殿下结盟,共敌汉军!”

  

第三百五十四章 弹劾

  汉国的暴风雨即将来临,而天下之局,似乎也在往不可预知的地方发展,一种风暴似乎正在席卷整个天下。

  汉宣王六年五月,楚国正式建立新军,欲要与汉国争鼎天下,而那位楚国的老君王也已是垂垂老矣,楚国王室之斗,已经到了极为惨烈的地步,比之汉室更为激烈。楚国之外,齐晋两国开始真正在云陵拉开决战的序幕,每日伤亡双方人数以万计。一场国与国的国力较量正式开始。而远在极西之地的秦国也不甘示弱,秦国变法越来越为激烈,而秦国王室也与老世族之争越来越为激烈这是一场秦国王室与世族的争斗,究竟哪方能够胜利,还没有人能够知晓。

  大国之外,小国宋卫鲁等国也有着大的动静,三国君王结盟,没有再互相争斗,三国结盟之后,更是提出尊王攘夷之策,共同尊重起三国之边,只有区区弹丸之地的周天子起来。

  除却中原诸国之变,隔着一条闽江的吴越两国也是大为变动,吴越两国开始真正的决战,都想一举灭亡对方,从而一统江东,进而能够越过闽江,与中原诸侯开始逐鹿之战。自春秋时期所有的和平共处之局彻底不见,天下开始真正的进入争霸之局,哪国在此时落后,其结局只有走向灭亡。

  哪怕是中原民族之外的异族都是竞争激烈,首先大变的便是戎族,戎族在侵犯齐国之后,被齐国公子安率领的齐军大败,戎族的王颅谷战死沙场,戎族入侵的十数万大军也是十不存三,彻底被齐国赶出峣关之外。即便如此,戎族依旧是异族中极为强大的一支,仅次于匈奴,戎族大败之后,戎王死得仓促,戎族的几位王子也是互相暗斗,而白戎王密渊趁势击破,一时间戎族王室山戎族几乎岌岌可危。而白戎族大有一举取代山戎族成为戎族王室之势。如果说戎族之变,可以说是齐国这个外因导致的话,而匈奴之变便是因为内部之因了,地处极西之地的匈奴王室与各个部落之间的争斗也是不断,而刚刚上位的匈奴单于却是没有足够的威望震慑这些怀有异心的部落,一时间,匈奴也是颇不平静,不过匈奴之斗,倒是令秦国大大松了一口气,匈奴不曾进攻秦国,而齐国又将注意放在了晋国身上,所以说秦国此时只有王室与老世族之斗,一场以王室主导的变法与老世族所对立的世族之战。

  可是,谁也不知道,在秦国变法的同时,隐隐有天下第一霸的齐国也是暗自变法,在以齐王的支持下,新上人的右相司马错完全将左相Y缭压在身下,主宰齐国朝政起来,而最新提出的几道政策皆是大利于王室,而损害世族之利,只是面对这些,齐国的一些世族也是不甘示弱,在齐国朝政之上,弹劾右相司马错的士卿不知多少,可是这一切对于齐王来说,都是无足轻重根本没有放在眼中。

  齐王已经决定,以司马错变法,齐国若能再次变法成功,定能将诸国远远甩于身后,成天下霸主,继而诛灭诸国。

  临淄,齐宫。

  勤政殿上,齐国朝臣共聚,齐王头戴冕旒,长长的几道十二根旒垂于眼前,齐王面色凝重的看着诸臣。

  冕旒,自古代表着权贵的象征,礼法所规定,天子才可佩戴十二冕旒,诸侯九根,卿大夫五至七根。只是随着周亡之后,冕旒越来越被君王视为权力的象征,所以诸多重要场合,君王都不允许臣子加冕,冕冠,似乎成为了君王独有的东西,正如寡人这些只有君王才能说的独有语言。只是,一般情况下,齐王也未曾戴冕旒,只是佩戴紫金玉冠而已,今日佩戴冕旒,却是不知为何。

  十二根长旒,则透露出了齐王的野心,他欲要成为天子,成为天下共主,而不是齐国这一国之王。看着此刻的齐王,众位齐国官员都是沉下头去,不敢与其对视。

  只是,春秋时代,向来是重理念,轻生死。堂堂一国朝堂,自然不会都是不敢言语之地,还未等齐王吕烈开口,一位大夫便已经上言,“君上,下臣请求赐罪右相,自右相上位,所提几条策略,皆是不利于我大齐,从而导致民众动乱,国家不安。据下臣得知,民间对右相所定之法皆是哀怨一片,请求君上收回成命。”

  “右相所定之法,导致我大齐动乱?”

  齐王藏于冕旒的脸上,隐隐沉下几分,可是众人却未曾看见,不过众人听到齐王的语气,便是知道有些不善,皆是看向那位敢于谏言的大夫。

  司马错所定之法,对于民众有没有害?这自然不会,司马错还没有傻到那种程度,民为国之本,司马错还不想损害民众之利,而让王室获利。只是却是让那些世族大家利益受到损害,而这些时日,司马错一直在朝堂上被卿大夫弹劾也是因为此原因。

  毫无疑问,这位弹劾司马错的正是一位世族之人!对此,众人似乎早已经知晓结果,齐王不可能因为区区一个大夫之言,便将国之重臣,当朝右相司马错赐罪的。而那些世族,也不认为齐王会轻易饶恕这位大夫,不过齐国以吏治治国,齐王继位以来,更是号称,言论无罪,在明面上,齐王绝不会因为区区几句言语,便治一位大夫之罪。所以这些人才会如此胆大,一遍又一遍的弹劾司马错,其目的只有一个,便是在身旁警示齐王,司马错之举,绝对不会得到这些世族支持,甚至于会招来这些人的仇恨。

  齐王之威,确实令世族们忌惮,没有其他原因,世族们是绝不会傻傻的招惹齐王的,可是齐王若是一步步任用司马错,损害他们利益的话,他们也不会任其宰割!世族,永远都是以利为先,但凡损害了他们的利益,别管你是当朝左相,还是右相,甚至于齐王,他们都不会善罢甘休。

  司马错的崛起,已经隐隐让这些人感觉到一丝威胁,所以他们想在此时便要警示齐王,有些事情,绝对不能做的太过,否则,对谁都不利!

  

第三百五十五章 太子太傅姜彦

  “阳大夫,你说本相所定之法,使得齐国动乱,试问齐国如何动乱了?民间又如何哀怨一片?本相将世族之良地,由国家收回,分给国民,民众都在拍掌称赞,为何阳大夫却在此诋毁本相?”

  大齐右相司马错出自鬼谷之地,其才华,可以说是世之罕见,否则也不会还未满三十,便被齐王拜为右相,执掌一国朝政了。

  除却鬼谷的影响外,司马错本人之才,才是齐王最为重视的地方,看着侃侃而谈的司马错,齐王回想起了初次与司马错相见时司马错纵论天下大势的一番话,顿时让他恍然大悟,深以为然。这位出自鬼谷的高徒,用其才华深深的震住了齐王。

  而齐王,也因为司马错的到来,而欣喜若狂,认为是天降大才与齐。因为整个天下,谁不知鬼谷之名?

  鬼谷高徒,任职于诸国,每一位都是才华横溢之辈,每一位都名震天下,而且更令人震惊的是,鬼谷高徒中,兵家法家纵横家等都有,每一位皆是惊世之才。这让天下人呆若木J,不知能教出这些经世之才的鬼谷是何人,不过很多人怀疑鬼谷并非指一人,而是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