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回到春秋做霸王 >

第163章

回到春秋做霸王-第163章

小说: 回到春秋做霸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心中有何事不决?黑白相交,不分上下?”

  刘纪的一番话,让公孙术的眼睛陡然一亮,他知道刘纪明白他的心思,可是却是没有想到,刘纪竟然一眼就能道出,若不是公孙术没看过三国,否则肯定也会说上一句知我者,莫过于刘纪了。

  “夫子来到雒阳,已经有荀月有余,可是父王却是安排夫子在这招贤馆内,也未曾相见几次,而且也未道出其真正的心意,夫子欲要离开雒阳?”

  见公孙术不语,刘纪继续道,只是刘纪刚说完此话,便见公孙术的脑袋猛然抬起,看向刘纪时,竟然有着一丝莫名的震惊?不错,刘纪这小子,居然能够道出了公孙术的心中想法,盯着刘纪,公孙术一张老脸上,露出一丝哀容,“纵横之道,若想崛起,并非易事,老夫早已预料。儒家主张几代未曾被天下诸国任用,我纵横与儒家相比,也不过如此罢了。殿下所说不错,老夫确实不知汉王之意,至于会不会离开雒阳,老夫心中还未知晓。”

  “夫子若是离开雒阳,乃是我大汉最大的损失了,况且夫子已经高龄,今日若是离开雒阳,只怕今生再也未能踏足雒阳了,小子岂会让夫子黯然离去?”

  刘纪立刻面容严肃道,纵横之道,确实不被人所重视,可是刘纪觉得这种,以口舌之利,胜百万雄兵的纵横不应就如此没落下去。兵法有云,上兵伐谋,次之伐交,下之伐兵,动兵是兵法中所说的最下等的方法。而无论是伐谋还是伐交,纵横之道,绝对是至关重要。不费一兵一卒,便能使天下诸国恐,天下诸侯惧,如此壮举,除却纵横之士,谁能做到?

  只是,纵横之道虽好,可是刘纪也是有丝顾虑,纵横之士,重己,轻义,苏秦曾说过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之语,觉得天下再无一人可信,一人可交所以无论是哪国为相好,终究是为自己所考虑,而苏秦所做之事,也为纵横之士所效仿。所以说,对于纵横之士,许多国家不敢任用,原因就在于纵横之士,喜行朝秦暮楚之事。谁能知道,他今日给你所提的谋策,看似对己国有利,实则是对他国有利呢?虽然与公孙术相见莫逆,但是刘纪也不知道,公孙术这只老狐狸会不会坑他一把,他要的是一个忠诚,听话的纵横之士,他要的是,纵横之道,为自己所用。

  “殿下之意?”

  公孙术目光突然变得有些尖锐起来,紧紧盯着刘纪,“殿下莫非想要汉王任用老夫不成?可是殿下也应明白,老夫要的是汉国之相,若要连横合纵,则必须得到一国全力支持。”

  “连横合纵?”

  刘纪大笑一声,“为何纵横家,就非得连横合纵?纵横之士,就必须连横合纵?以时势而变,才为正道。古往今来,都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连横合纵,皆是一国独强而诸国皆弱的局面方能出现,只是当今天下,诸国并起,诸王逐鹿,并未有一家一国有独霸天下者,纵横之士,难道就不能做出半分改变?”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公孙术听出了刘纪言语中的一句名言,眼睛忽然有些明亮,轻喃几句,觉得刘纪一语说得很正确,一切事物,难道不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嘛?

  正如天下诸国争鼎一般,哪个国家不能适应,便是只能灭亡这一道路。  

第三百三十三章 事一国以忠

  “改变,我纵横之士,要如何改变?”

  公孙术盯着刘纪,微微开口道。

  “敢问夫子,纵横之士为何不受诸国君王所爱?”

  刘纪没有直接回答公孙术的问题,反而询问起公孙术起来。

  纵横之士不受诸国君王所爱?这个问题,却是直接将公孙术问得沉默了,为何不受君王所爱?除却纵横之士太过于强势外,更多的原因在于,纵横之士,并非事一国以忠,而是择诸国而视!

  没有喜欢不忠的臣子,哪怕是臣子再有大才又如何,不能忠诚于本国,又如何指望君王去重视他们?

  “纵横之士,究竟应该事一国以忠,而是择诸国而视?这点,孤认为夫子应该想清楚了,纵横之士若是再这般下去,天下诸国还有哪国敢用,还有哪位君王想用?或许纵横之士,是能够对一国有利,可是能够保证他终生都为那个国家谋利吗?若是不能,又如何能让君王相信。”

  刘纪有些叹息的说道,“孤说过,纵横之士,应当借势而为,借势,便是借一国之势,若是纵横之士能够忠于一国,而不是择诸国而视,那么被君王任用轻而易举。再者,纵横并非连横各纵,纵横之意,本为以口舌之利,免战乱之苦。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纵横家所需要做的,如今诸国并起,连横合纵,已非适应时代生存。所以纵横家如同儒家一般,不受天下诸国待见,但是假若纵横之士能做出些许改变的便不会如此。”

  “例如,事一国以忠!例如,为一国外交之臣,为一国谋利,邦国之交,也是重于泰山。若是邦国之交不能处理好,也是会导致一场战争,纵横之士,既有三寸不烂之舌,为何就不能处理好邦国之交?”

  不错,刘纪的一番话,正是如同后世大多人所想的那般,以纵横之士为外交官,处理邦国之交。身为穿越人众中的一员,刘纪太知道,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多么的重要!而一个好的外交官,有多么重要,纵横家号称能够说得动天下诸王,晓之以情,诱之以利!若是为外交官,处理邦国外交之事,简直是得手应心。

  “哈哈哈哈。”

  公孙术忽然大笑起来,看向刘纪,摇头叹道,“从来只有纵横之士劝谏他人,却是没有想到,今日老夫却是被殿下所劝谏了,殿下所说之言,确实不错。”

  “夫子同意了?”

  刘纪目光中露出一丝兴奋,若是公孙术被他所动,那么大汉在整个天下的外交之中,几乎可以横着走了!

  “非也。”

  公孙术苦笑一声,“殿下之言确实不错,说得老夫都有些心动了,可是殿下知道,儒家主张不被诸国君王所接受,却依旧不做半分改变吗?其原因不过于,改变了一些,就不再是真正的儒家了!同理,我纵横也是一样,若是按殿下所说,老夫相信,我纵横之士确实会被诸国君王所用,可是这也不再是真正的纵横家。纵横之道,在于连横合纵,或许当今天下没有独霸之强国,可是老夫相信,终有一日,会有一国独霸天下,而那时,便是我纵横崛起之时!辅一国而灭天下,或者辅众国而敌霸主,这才是我纵横之道!这才是我纵横之士所需要做的。”

  儒家?哼哼,刘纪有些不屑,或许春秋战国时代的儒家不懂得变通,可是刘纪太明白前世中自秦国一统天下之后,儒家可是百家之中,第一个变通的。非但改变主张,逢迎君王需要,更是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策!至此,华夏那百家争鸣之势,再也不复存在,百家在儒家的打压之下,也是在历史长河之中逐渐消逝。每当想起这些事情,刘纪就有些叹息,试想,若是百家未曾泯灭,若是儒家未能一家独大,华夏的文明又该强大到何种地步。

  纵横家,法家,墨家,阴阳家,医家,兵家,农家………这一个个名字,一个个圣贤所创建的主张,也消逝在历史长河之中。试想,若是墨家未亡,华夏科技该发展到各种地步?农家未亡,农业又该如何兴盛?法家未亡,会不会提前进入法制社会……只是一切的一切,都因为罢黜百家,独尊儒家一策而消逝。

  而知道这些的刘纪,自然不希望百家就如此消逝在历史长河之中,但是百家若是不想泯灭,却是要做出改变,一如儒家,若是儒家还像春秋战国时儒家那般,不懂得变通,怎么可能会成为正统思想?怎会独尊儒术?

  看着公孙术,刘纪很想告诉他一句,你所看到的儒家,或许在后世会改变,不知道公孙术会怎么想?不过,不管公孙术如何想,刘纪都是知道,想如此劝服公孙术无疑于太难,所以刘纪也没指望一次就能让公孙术认同。

  轻轻叹息,刘纪悠悠开口道,“夫子不想变通,想要重兴纵横,太难。或许日后,会有连横合纵之策,又会被诸国君王赞同,可是夫子那时可还在?”

  “好了,刘纪言尽于此,夫子想要如何,自便吧,不过刘纪今日来,还有一事相求,望夫子应允。”

  “何事?”

  公孙术问道。

  “孤请父王任命夫子为汉使,奉汉之命,恭迎天子。”

  要想挟天子以令天下,则必须要先与这位天子交好,否则在鲁卫宋三国交界的那个天子,要是根本不配合的话,就算日后迎到的也仅仅只是一具尸体罢了。所以必须要一个会辩之士,前去迎见天子,不能让这个天子对汉室有什么误会。

  而这个人选,刘纪认为非公孙术不过了,身为纵横大家,若是连这些都办不到的话,都不好意思称自己学过纵横。而且刘纪觉得根本不用公孙术出马,公孙术的两个弟子都可以了。

  “汉使?”

  公孙术轻轻摇摇头,“未事大汉,就为汉使,天下人该如何看待我公孙术?我纵横之士?”

  “夫子若是不去,纵横弟子也是可以的。父王对于此事,很是看重。若是夫子能够完成此事,或许父王能够任命夫子为相也不一定。”  

第三百三十四章 避让

  “殿下。”

  见刘纪在公孙术房间内谈了将近半个时辰,可是出来时,确实紧紧皱眉,庄傅有些不解,刘纪有何事烦恼?与公孙术交谈,有何事不决?

  “走吧。”

  刘纪看了看庄傅,回头望了望公孙术的房间,深吸了口气,他原以为此次见公孙术,就算不能请动公孙术,也应该可以请动公孙术几个弟子。但是刘纪还是小瞧了纵横之士骨子里的傲气,公孙术根本没打算同意此事,只是莫名奇妙的说了一句,殿下是否是汉王嫡子。

  就是这一句话,让刘纪有些不解,好歹也是天下名士,怎么还会问出如此问题,刘纪是不是汉王嫡子,公孙术会不知道?仔细沉思片刻,刘纪还是觉得不明其意,他感觉,公孙术想要和他说什么,可是最终还是没有说出来。

  汉王嫡子,汉王嫡子。刘纪轻喃几声,嘴角露出一丝苦笑,本来好不容易劝谏刘宏同意任命几个纵横之士,为使前去结交周天子,可是没有想到,公孙术根本就不屑为之。这下子,让刘纪有些为难了,他想通过此次,改变刘宏眼中对纵横之士的看法,可是公孙术的拒绝,让他一下子又不知该如何。纵横家,在当今时代确实已经落寞,因为连横合纵之法,如今并不受重用,只是刘纪觉得连横合纵之法,并非一强众弱的局面才可出现,纵横之道,也绝非连横合纵,邦国之交,才是真正的纵横之道。

  想不通的事情,自然不会老是去想,微微忘却心中的疑惑,刘纪已经走出了招贤馆,转身再看了看招贤馆,刘纪轻叹一声,他已经感觉,他和公孙术之间已经有了一丝隔阂了,刘纪需要的纵横家,和公孙术所要的纵横家不同,这是根本区别,哪怕刘纪与公孙术私交再好,这一点上却不会有人退缩半步。

  如何改变百家思想,如何将百家化为己用,如何用百家之道治国,安民天下,这一切的一切,都将是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时间,刘纪竟然生出了与屈原相同的感慨。这便是,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滋味么?

  “吁。”

  一声长长的紧急刹车声,刘纪一下子感觉马车剧烈摇晃起来,没有防备的刘纪瞬间被马车的惯性直接撞向一旁的车缘,一阵疼痛感立刻袭来,还未等刘纪反应过来,驾车的庄傅已经掀开帘布请罪道,“殿下,庄傅御车失误,导致殿下受伤,死罪!”

  摸了摸发疼的脑袋,刘纪苦笑一声,看着庄傅道,“庄傅,孤记得你御车技术很好啊,怎么今日竟然会失误?”

  “殿下,是因为前面有马车阻拦,刚刚若不紧急停车,只怕就要与人相撞……”

  “阻拦?”

  刘纪的脸色一下子阴沉下来,他知道在这个时代的纨绔子弟经常干出什么因为马车行道而争斗起来的事件,只是没有想到,今日竟然让自己碰到了。真是运气有些背,摸着受伤的脑袋,刘纪沉声道,“对面是何人?敢阻拦孤之车驾?”

  事实上,刘纪并不需要问了,对方明显没有想过如此轻易放过刘纪,一个鼻孔朝天的狗腿子已经冲上前来,冲着刘纪等人就已经大吼起来,“尔等是何人,竟然敢阻拦申公子之路!”

  申公子?刘纪眉头微皱,还没等刘纪反应过来,一大群恶奴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