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权唐 >

第484章

权唐-第484章

小说: 权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多都督府,分设天山南北两个军镇,体制与吐蕃等同。

  这样一来,汉军大量驻防进入新成立的吐蕃行省和新疆南北两个行省,兵力就略显不足了。孔晟经过再三权衡,除了命兵部募兵之外,下令裁撤内陆几大军镇的兵力,将兵力分散到边防各军镇去,同时充实吐蕃、西域三个军镇的整体兵力。

  中原大量的移民在官方的推动和政策优惠鼓动下,向吐蕃和西域移民。从长安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上,拖家带口前往新行省定居拓荒的汉人络绎不绝。

  孔晟并不担心人口的不足。只要经济上的去,鼓励生育,人口在十年之内就会暴增。这没有问题。

  一年后。孔晟率神策军主力回师长安。连番征伐吐蕃和西域,对大唐国力的消耗其实并不是太大。因为孔晟采取的是以战养战就地获取后勤辎重的战略方针,而大量的移民进入吐蕃和西域拓荒,假以时日,大唐国力必将整体水涨船高。

  就在孔晟回到长安不久,回纥可汗叶护上书归顺大唐,自愿变成大唐的第四十四个行省。叶护一来是亲唐,二来也是被吓怕了,西域各强悍大族以及吐蕃这个相对强国都被孔晟灭了,还能孤零零留下一个回纥?回纥迟早也是孔晟案板上的肉。

  正是认识到这一点,叶护才主动归化。

  朝廷旋即设立回纥行省和漠北军镇。

  几乎是与此同时,南诏自动归化。朝廷又设立了南诏行省和南诏军镇。

  又一年,孔晟突然又下令跨海东征,灭掉高丽和新罗。以及日本。琉球、吕宋、毛人等沿海诸国岛屿全部归顺。

  过去数百年,中原虽然在西域设立统辖机构,但实际上并没有将西域真正纳入版图。西域尚且如此,吐蕃和回纥就更加不用说了。但这几年孔晟的南征北讨,几乎是将原先大唐边陲的诸多隐患统统消弭,将那些友好邻邦的地盘化为己有,实现了有效的管制。

  更重要的是跨海这一次的征伐,海外诸国和诸岛归顺,这更是意义重大。孔晟不愿意做半途而废的文章,他知道拿下这些蛮荒之地或许并不难,但要实现长久的统治却不容易。经过再三思量,他还是采取了从中原大量移民的策略,同时大力发展航海业和造船业,开辟出通畅的通商贸易海上通道,靠汉人去实现对海外的管制和文化同化。

  当然,必要的冷血镇压手段是不可或缺的。无论是吐蕃西域还是南诏回纥,亦或者是高丽和海外诸岛,反抗汉人统治的叛乱在初期此起彼伏,但都被汉军以强力手段镇压下去。为了杀一儆百,震慑海外蛮夷,孔晟甚至组织百余门火炮炮轰日本海外围某小岛。

  铺天盖地的炮火笼罩下来,几乎将这个小岛夷为平地。海外蛮夷心生胆寒,反抗之心也就渐渐弱了。

  时光飞逝,转眼间就是小皇帝李僖登基称帝后的第四个年头了,大唐帝国版图无限扩张,与过去相比,疆土扩张了接近一倍。而论起实际的控制力和辐射力,还要更多。

  长安。秋风送爽,军旗猎猎飞扬。

  皇帝李僖凝立在长安城的城门楼上,眺望着西南的方向,沉默不语。四年前登基称帝时李僖不过是十二岁的少年,如今已经成长为身材高大的青年,浓眉宽额,脸上棱角分明,隐约已经有了几分太上皇李亨的气度。

  内侍省监朱辉光站在皇帝身后小心翼翼道:“陛下,郑王妃宁国夫人诞下一女,特请陛下赐名!”

  李僖哦了一声,也不回头,轻轻道:“朱省监,这是郑王的第五个孩子了吧?纪国皇姐前年诞下一子,苏和骨云郡主先后诞下一子一女,凤阳郡主也诞下一子,如今宁国皇姐又诞下一女,郑王府人丁兴旺,实在是可喜可贺!”

  “倒是那杨家小姐和聂氏夫人,到现在一无所出啊。”

  朱辉光轻轻笑道:“郑王为国操劳,这些年,南征北战,在京与几位王妃团聚的时日有限。如今郑王又亲征南诏叛乱,听闻已经差不多要凯旋回京了。”

  “是啊,郑王这些年为我大唐开疆辟土,成就盛世伟业,朕这个皇帝虽然名不副实,却也变成了大唐开国以来最有作为的皇帝,朱省监,你说是不是啊?”李僖的声音分明就有些自嘲的味道,朱辉光焉能听不出来。

  朱辉光尴尬地垂下头去,没有敢接皇帝的话茬。

  如今的政治格局,已经不是四年前了。政务院和军务院以及法务监察各院相互制衡,互为衔接,在孔晟居中统辖下,整个大唐国家机器有序运转,皇帝所能拥有的权限实在是少得可怜。

  而现在的皇帝李僖,也不是过去四年前的小儿李僖了。

  随着他渐渐年长,他心内的那点野心就渐渐开始生长,而诸多不甘心也就在渐渐膨胀。这实际上是难以避免的。

  “陛下,还是先给郑王之女赐名吧,这是宁国夫人的请求。”朱辉光回避了皇帝的话题。

  李僖突然落寞地一笑:“朕何德何能,敢给郑王之女赐名?郑王乃是天神降世,大唐架海紫金梁,还是等郑王凯旋回京自己为女儿取名吧,朕就不讨人嫌了。”

  朱辉光沉默了下去。

  他突然意识到,最近这大半年,皇帝的变化很大。原本皇帝平日都窝在深宫之中,很少与外界交往,可自打孔晟亲自统兵平定南诏叛乱离开长安之后,他就开始频繁出宫与李唐宗室往来,甚至还主动到政务院和军务院视察观摩。

  朱辉光的心头咯噔一声,心道皇帝莫不会生出野心了吧?若是皇帝要夺权,想要当一个名副其实的皇帝,这与孔晟必成生死大敌啊。可皇帝几乎是一无所有,除了皇帝这个虚名之外,他拿什么去与孔晟抗争呢?

  这是死路一条啊。

  朱辉光吓出了一身冷汗。

  孔晟如今在大唐朝野上下的威权无人可及,而随着吐蕃西域和南诏回纥以及高丽日本等海外蛮夷的归化,大唐国力暴涨,民生安定富庶,他的个人威望伴随着天神治世的光环,已经深入人心,影响力扩展到大唐天下每一个乡野城镇。

  这个时候,就是孔晟主动让权于皇帝,天下人都不会答应啊。

  李僖转头来望向朱辉光,突然轻轻道:“朕要去赵王府与赵王兄饮宴,朱省监,带人开路吧!”

  朱辉光深吸了一口气,躬身下去:“奴婢遵旨!”

  朱辉光带人前呼后拥地陪伴皇帝进了赵王府,赵王李系亲自在府门前迎接,朱辉光见兄弟二人如此亲密的样子,心内变得非常沉重。

  他担心的事情终于还是要来了。  

第七百七十章 吾为长剑镇山河(1)

  

  第七百七十章吾为长剑镇山河

  小皇帝长大了,这孩子的时候都好说,人一旦长大,各种问题就来了。其中最不可遏制的就是对于皇权的**。李僖觉得自己是大唐皇帝,却被孔晟强悍架空,完全就是一个摆设。一开始他不以为意,觉得只要能君临天下比什么都重要,但后来心态却在渐渐发生变化,空有其名没有其实的皇帝生涯让他很痛苦。

  或者说,这种无所事事的皇帝生涯让他很愤懑和怨恨。

  因为孔晟推行的君为虚、政务院为实的新权力运行体制,所有的国家军政要务都在政务院和军务院统管之内,在很多时候,皇帝不但不需要过问,连最终的决策过程都无法参与,顶多就是在一些个涉及天下的政令上签字罢了。

  这种体制经过四年的运行,完善了很多漏洞和细节,已经非常成熟。政务院各部各司其职,在监察院的监督下行驶职权,朝廷运转的效率在大大提升。

  所以,即便皇帝亲临政务院,也基本上就是无所事事。

  这让皇帝越来越不满。

  原先他年纪小,啥也不懂,但现在长大了,认为大唐是李唐的社稷江山,沦为外人之手,于心不甘。他并不知道或许都没有想过,如果四年前孔晟改朝换代,哪里还会有李唐皇室的存在?

  因为有了想法,所以皇帝才不甘心在宫内蛰伏了。他频频出宫与各路权贵和大唐宗室接触,这让赵王李希这些人察觉到了皇帝的蠢蠢欲动。

  但孔晟如今的威望无人可以撼动。

  他为大唐开疆辟土扩大版图建立起一个大中华帝国,已经为天下人所顶礼膜拜。民众和军队对孔晟的狂热追随已经到了一个无与伦比的程度,任何人想要试图撼动孔晟的权力体系,无异于痴人说梦。

  赵王望着眼前这位眉清目秀一脸忧心忡忡的皇帝弟弟,忍不住叹息道:“陛下,此时天下格局已定,郑王推行的改革已经深入人心,不是谁都能轻易撼动的。臣劝陛下在宫中安守本分,免得引起猜忌,引火烧身啊。”

  李僖有些愤愤不平的道:“二哥,这天下本来就是我大唐之天下,祖辈传承下来的基业,但如今沦为外人之手,让我等日后如何面见列祖列宗?”

  “此一时彼一时也。当年若是郑王改朝换代,其实也就换了。他当年扶你登基称帝,无非还是觉得你幼年弱小,可以接受控制。”赵王轻叹着:“如今天下大势皆在郑王,陛下空有其名,也是无可奈何之事。”

  李僖哼道:“无非是看我年纪小好控制吧?但朕现在长大了,朕不甘心当他的傀儡,被他操控在绳上肆意玩弄。”

  赵王目光一凝:“陛下,臣劝陛下要慎重。哪怕是傀儡之帝,也总比丢了性命要强。陛下在臣这里发发牢骚也就罢了,在外人面前,切切不可妄言。一旦触怒郑王,后果不堪设想。”

  李僖沉默了下去。他其实并不冲动,只是心有怨气多时罢了。但他并不是傻子,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良久,李僖突然抬头望着赵王一字一顿道:“二哥,朕准备逼一逼郑王。”

  赵王愕然:“陛下,你……”

  “二哥,郑王一直大义凛然,宣称永不称帝。但他却比三国曹阿瞒更专权跋扈,挟天子以令诸侯,他倒是打的好算盘。朕这就下一道退位诏书,请郑王继位。朕倒是要看看他还是如何的君子之风……反正,这个傀儡皇帝,朕是不打谱干下去了。”李僖凛然道。

  赵王呆了呆,突然意识到,眼前的少年皇帝似乎远远比他想象中的更成熟和城府深沉啊,他竟然能想出如此以退为进逼迫孔晟就范的手段,或者他的背后有高人指点?

  难道是父皇?

  李僖扬长而去,赵王送至门口,凝望良久才回府。但就在进府门之前,他眼角的余光突然发现了两个身着紫衣的人影。他马上心头凛然起来,知道皇帝频频出没自己的赵王府,已经引起了神龙卫的暗中关注。

  神龙卫是孔晟监察众臣和李唐宗室的隐匿力量,躲在暗处。一旦被神龙卫盯上,后果不堪设想。赵王忍不住吓出了一身冷汗,回到花厅越想越怕,赶紧吩咐下去,封闭王府之门,任何人不允许外出,也绝对不再与外界往来。

  郑王府。

  纪国七女聚集在花厅中,说笑谈谈。孔晟亲征南诏平叛,她们这些女人在府中也无所事事,只能每日聚集在一起,自己给自己找点乐子。偶尔有时也会结伴出游,到终南山中小住几日。

  本来孔晟是准备让自己的这些人按照各自的才能出任朝廷官职的,但却得到了李泌等人的强烈反对,女子为官为天下所忌讳,因为武则天夺权的殷鉴不远,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起朝野上下的强烈反弹。

  孔晟无奈,也只能作罢。

  苏急匆匆走进来,神色凝重道:“纪国、宁国两位姐姐,我可是亲眼看到你们那位皇帝弟弟又出宫跑到赵王府去了。”

  “最近这大半年,皇帝一直不消停,频频与宫外往来,宫里也传出消息说,他在宫里发下誓愿,坚决不当什么傀儡皇帝了。”

  宁国倒吸了一口凉气,她无奈地摇摇头:“十四弟最近确实有些变化,想必是在宫里憋闷了,想要找点事干。”

  纪国摇了摇头,有些恼火起来:“十四弟不省心啊。宁国姐姐,要不要我们姐妹出面劝劝他?他这样乱搞,万一搞出事来,后果就严重了。”

  杨雪若等女沉默着。

  毕竟涉及李唐皇室,她们这些外人不好多嘴议论。

  苏和骨云对视了一眼,暗暗摇头。

  其实皇帝的小动作她们并没有太放在心上,这天下大势已定,举国权力都在孔晟一人掌控之中,政权军权都受郑王府节制,这四年来,郑王府几乎就是第二座皇宫,单凭一个小皇帝哪怕是他联络了一些蠢蠢欲动的李唐宗室,也闹腾不起来。

  她们担心的是一旦李僖闹出事来,触怒孔晟,会让孔晟不得不被动向李唐宗室下手,而纪国和宁国毕竟是皇室中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