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权唐 >

第412章

权唐-第412章

小说: 权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斌不敢再抗拒了。他这才意识到,孔晟完全是动真格的,不是吓唬谁,更不会放过谁。胡家的遭遇只不过是接下来很多江宁权贵的写照,既然江宁权贵们无人对胡家施以援手,他又岂敢正面与代表江南官府的江宁郡王抗衡?继续抗拒下去,与造反无二了。不要说田产保不住,就是整个胡家,都有可能在江宁铁骑悍卒的马蹄声灰飞烟灭。他毫不怀疑李彪李虎这批郡王府嫡系护军的冷酷无情。

  罗勇冷笑一声,摆了摆手道:“胡家主,抗拒衙门和神龙卫执法,啸聚围攻,已经构成谋逆。但本将军念在胡家一向奉公守法的份上,不为己甚,今日之事,就当没有发生过,若再有下一次,休怪大唐律法无情!”

  “来人,接管胡家田庄,袁主薄,请你速速带人清理胡家田产,登记在册,然后发还于应诉的苦主!”

  袁晁微微颔首,带着自己土改司的人马进了胡家田庄,开始做事。实际上,在对胡家动手之前,袁晁已经带人翻出了衙门的陈旧卷册,加班加点清理出了一个明细。哪些是胡家固有的田产以及合法获得的业田,哪些是胡家通过各种非法勾当侵占而来,一目了然。

  就在袁晁的土改司和神龙卫在胡家田庄热火朝天的时候,孔晟赶到钟山南麓,在山麓下一间草庐外翻身下马。

  这间草庐背山面水,竹篱笆围成的小院中,绿油油的草地上,摆设着一张简陋的案几,而一个身着农人布衣的四旬男子辅佐在后,正审视着案头上的一副残局皱眉不语。

  此人眉眼清朗,面白无须,一头黑发随意扎在脑后,连素常的璞头都没有束,整个人懒洋洋的辅佐在那里,显得随意自在,与周遭幽静的山林融为一体。

  乌显刚要开口却被孔晟一把抓住胳膊,示意不要妄言。

  孔晟缓步走近,轻轻扣了扣竹篱笆,拱手为礼:“先生,有礼了!”

  那男子缓缓抬头望向孔晟,声音散漫慵懒:“在下一介山民,幽居山中,不知公子来我草庐所为何来?”

  孔晟笑了笑:“在下孔晟,久闻先生大名,今日特来拜访。”

  男子似乎并不为所动,也不伪装,只是起身来草草还了一礼,淡然道:“原来是名动天下的江宁郡王,郡王何等尊贵,来我这草庐,让山民如何敢当?按说郡王来访,山民不能不识抬举,只是山民山居贫苦,无物待客,还请郡王回返!”

  这男子明知孔晟的身份,还要给孔晟吃一个闭门羹,这让乌显勃然大怒。乌显刚要发作,却被兄弟乌解抓住手往后一拖。乌解向孔晟努了努嘴,示意乌显不要鲁莽。

  :。。///31/31934/

  

第六百七十一章 杨统

  第六百七十一章杨统

  孔晟笑了,拱手道:“孔某慕名而来,还请先生不要闭门谢客。?? ·1?K?ANSHU·COM若是先生再有为难,哪怕是隔着篱门,能与先生一叙,孔某也是不虚此行了。”

  男子深吸了一口气,犹豫了一下,还是打开了篱笆门,素手道:“郡王请进!”

  孔晟笑吟吟地进了篱笆门,也不管地面干净与否,就席地而坐。男子深邃的目光在孔晟飘逸挺拔的背影上一掠而过,然后也就趺坐在了孔晟的对面,抱拳道:“山民寒舍简陋,无物待客,郡王见谅吧!”

  乌显站在篱笆门外,脸色很不好看。他暗暗在心里嘀咕道:你这混账东西,没有美酒浓茶该有一杯白水吧?你没有华美客厅,该有一个待客的铺垫吧?竟敢让朝廷一品郡王席地而坐,真是岂有此理!狂生啊狂生!

  “先生客气,孔某能与先生对面而坐,已经是莫大的荣幸了。”孔晟轻轻一笑。

  男子眼眸深处闪过一丝光亮,面上却还是淡漠如常:“山民久居山中,粗野卑鄙,不知礼仪,就不遮遮掩掩了郡王来山民这里,恐怕不是来跟山民露天席地闲谈山野的吧?”

  孔晟抱拳为礼,点了点头道:“没错,孔某此来,只为请先生出山助我一臂之力。”

  男子突然变了脸色,冷冷道:“山民粗鄙,闲居山野多年,无能也无意出山出仕,还请郡王另请高明吧。”

  孔晟笑了:“据孔某所知,先生绝非归隐山林的隐士,而是心怀兼济天下的贤者。先生于开元二十四年,入京赴考,不第。开元二十五年,再次入京赴考,不第。尔后,先生分别于天宝三年、十年,两次入京求告于京城权贵门庭,未果。心灰意冷之下,返回江宁归隐山野。”

  男子冷笑连声:“朝廷昏暗,权贵把持科考,堵塞寒门士子上进门径。入朝为官者,不是世家子弟,就是权贵子嗣,山民数次科考,落第无门,这才熄了上进之心、报国之志,甘心退隐山泉,只求终老,不问其他了。”

  “先生,孔某深知:在朝,豪门大族占据门径,堵塞寒门上进之道;在野,土豪士绅兼并土地,侵占农人私田,民不聊生。因此,孔某这才在江南设立革除土地弊政司,署理百姓田产被侵占之事,一步步推进,还田于民。 ·1?K?A书NSHU·COM”

  男子嘴角一撇:“郡王不过是一厢情愿罢了。这土豪劣绅兼并土地,由来已久,根深蒂固,这官士绅之间勾连串通,利益休戚与共,郡王想要动他们的田产,怕是比登天还难。”

  “就算是比登天还难,孔某也要搭一条上天的梯子!再难的事,也要有人去做,还请先生拭目以待!”孔晟抱拳。

  “山民知道郡王此刻所做之事,山民佩服郡王的勇气。但江南土地大多集聚在义兴周氏、吴兴沈氏,以及江宁杨家、宋家这些江南豪门大族手里,要动这些家族谈何容易?杨家与郡王又翁婿之谊且不说,就是宋家,想必郡王就动不了吧?那宋家子弟宋安为祸一方,听闻还曾当面辱及郡王,不是也照样被放还归家了吗?”男子轻笑一声:“当然,郡王如何做,那是郡王的事,与山民无关。山民才疏学浅荒废多年不懂事务,也帮不上郡王,还请郡王另请高明吧!”

  男子眼眸中的不屑一顾几乎不加伪装。

  实际上,对于孔晟现在做的所谓革除土地弊政的事,男子心里很是不以为然。他不是认为孔晟做的不对,而是认为孔晟不过是小孩子过家家,很难做下去、做长久,注定要不了了之。

  在男子看来,只要孔晟动不了杨家和宋家,这场土改的游戏就注定是一场儿戏,仅此而已。

  而不要说杨奇在江南树大根深把持权柄十余年,就是宋宁这个其实品阶不高的江南盐漕转运使,孔晟也动不了。更不消说义兴周氏和吴兴沈氏这两大豪门了。

  孔晟笑了笑:“请先生拭目以待。孔某要做的事,并无半点私心。正如杜工部诗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孔某只是希望竭尽所能,让江南百姓人人有房住、有衣穿、有田种,真正安居乐业。”

  “涉及江南豪门在孔某看来,律法面前人人平等,正所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不管是谁,只要触犯律法,孔某绝不姑息养奸。至于先生说的宋安之事,在孔某来之前,已经命神龙卫准备结案、缉凶抓人了。”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哈哈!这等愚民之言,江南顽童尚且不以为然,难道郡王还要以此来戏弄山民吗?”男子仰天狂笑,形态放浪狂躁。

  乌显再也忍不住,在一旁怒斥道:“杨统,你好大胆,竟敢对郡王无礼!”

  杨统轻蔑地瞥了乌显一眼,冷冷道:“山民直言不讳,谈不上对郡王无礼。总而言之,山民粗鄙,甘于山野,不问世事,郡王请回吧!”

  孔晟呵呵笑了:“先生,切莫逐客。孔某此来,邀请先生出山帮我做事,并非为土地之事。而是乌显,取我的包裹来!”

  乌显跺了跺脚,脸色不善地回身从马鞍上取过孔晟带来的东西,一脚踢开篱笆门,走进去,放在两人之间的草地上,然后将包裹打开,露出其内一个方方正正的木匣子。

  孔晟笑吟吟地打开木匣子,露出其内密密麻麻一排排一列列大小规格统一的雕刻着反字的模型。

  杨统放眼过去,顿时脸色一变,目光一凝。

  他颤抖着双手过去,捏起两枚活字模体来,神色变幻不定,嘴角有着明显的抽搐。

  “先生可知孔某制作此物所为何来?”孔晟淡淡道。

  杨统慢慢抬头望着孔晟,脸上的震撼之色无法遮掩,他颤声道:“如果山民没有猜错,这应该是印字的模具,与寺庙之中印制经文的雕刻木板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更……更加不可思议!”

  印刷术在中唐不是什么稀罕事,杨统这种读书人岂能不知。工人把木材锯成一块块木板,把要印的字写在薄纸上,反贴在木板上,再根据每个字的笔划,用刀一笔一笔雕刻成阳文,使每个字的笔划突出在板上。木板雕好以后,就可以印书了。

  “先生,孔某用胶泥制字,一字为一印,用火烧硬。排版时先预备一块铁板,铁板上放松香、蜡、纸灰等物,铁板四周围着一个铁框,在铁框内摆满要印的字印,摆满就是一版。然后用火烘烤,将混合物熔化,与活字块结为一体,趁热用平板在活字上压一下,使字面平整。便可进行印刷。用这种方法,印二、三本与雕版没有什么差别,如果印数多了,印上几十本以至上千本,效率就很高了……”

  孔晟娓娓而谈:“孔某把这叫做活字印刷术。活字制版避免了雕版的不足,只要事先准备好足够的单个活字,就可随时拼版,大大地加快了制版时间。活字版印完后,可以拆版,活字可重复使用,且活字比雕版占有的空间小,容易存储和保管,这样活字的优越性就表现出来了……”

  这活字印刷孔晟早就搞出来并应用在孔氏书坊的印刷之中了,只不过,作为孔氏商贸集团的高度商业机密,至今没有外传开来罢了。

  随着孔晟的讲述,杨统的神色渐渐平静下来。但因为活字制版摆在眼前,这让杨统的心神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对于孔晟之前的诸多轻视,瞬间一扫而空。

  至少在杨统看来,孔晟发明出活字印刷术,绝对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郡王的活字印刷术让山民大开眼界,钦佩之至。只是山民并非作坊主,这等印刷字模如此珍贵,送于山民也是无用,还请郡王收回!”杨统肃然道。

  “请问先生,为什么朝中为官中多为世家子弟?而乏寒门士子?难道真的只是世家把持科考和晋身之路的原因吗?”孔晟笑吟吟道,也没有收起活字雕刻版来。

  “世家大族之所以占据朝堂,除了晋身之道通畅之外,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世家豪门垄断文化资源。说的直白点,就是世家通过控制读书来削弱寒门上进的力量,从而达到控制天下民众的目的。”孔晟淡淡又道:“寒门百姓没有钱读书,读书是一件奢侈的事情。而寒门子弟哪怕是倾尽所能读书学成,也因为世家占据朝堂而缺乏晋身机会。”

  “所以……”孔晟笑而不语。

  杨统神色变幻,突然颤声道:“郡王的意思是……”

  杨统猜到了孔晟的意图,但是拿不准,或者说不敢说出口来,因为这可是一个天大的忌讳。

  “活字印刷提高印刷效率和降低印刷成本,大批量廉价的书本问世,穷人和寒门子弟都有机会读书,学识不再是世家子弟独有的身份标识,假以时日……天下寒门崛起、世家式微岂不是指日可待?”孔晟缓缓起身:“先生觉得孔某所言,有没有道理?”

  “孔某想要在江南设立一所平民学堂,由寒门士子担任教师,凡有心读书者,都可入学。学费由本王承担。将来,如果时机成熟,本王会在江南各地州府县设立平民学堂,招纳寒门子弟入学……”

  杨统脸色涨红起来,神色变得无比的激动,他是何等心胸之人,自然明白孔晟这样做或者说孔晟一旦这样做了,寒门的崛起就真正看到了希望。这种文化的推广和传播,是一种无可言喻的大功德,这让杨统看到了某种希望。

第六百七十二章 寒门崛起

  第六百七十二章寒门崛起

  烈日高悬,气温极高。

  整个钟山笼罩在金黄色的光线当中,孔晟就这样站在这间草庐之前,身形被镀上一层淡淡的光彩,而给门外乌显乌解两人的错觉就是孔晟的身子被无限放大。

  孔晟给杨统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关于寒门崛起的希望宏图。

  通过律法和强权压制世家的展,靠还田于民来均衡社会财富。这只是一方面,真正关键的方面是,普及大众文化,将原本掌握在豪门手里的文化资源变为普遍资源,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