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权唐 >

第307章

权唐-第307章

小说: 权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知道自己只有这一击的机会,若是一击不中,基本上妖女的反扑不是他能抵抗的。

  光剑无声无息地劈过去,那瞬间的强光刺破了黑漆漆的夜空,洪流般冲过去仿佛将整个空气都切割成泾渭分明的两块,带着火山沸腾的高热量,席卷过女光明使所站之处。

  光剑从孔晟手上喷发而出的时候,女光明使就意识到大为不妥,她的反应也是极快,立即闪电般飞腾而起,险之又险地避过了光剑那毁灭一切的一击。

  可即便是如此,她的半截袍袖还是被光剑的冲击波切割而下,旋即化为灰烬,那高强度的冲击波的余波还将她的胳膊划过一道深深的裂口,若不是她反应超快,恐怕这半截身子就要化为飞灰了。

  女光明使大惊,她下意识地飞掠向半空,而伴随着一声惨烈的鸣叫,那只大雕振翅高飞,在半空中接下了因为伤口剧痛而栽落下来的主人。

  女光明使吃痛伏在大雕背上,盘旋在半空,她咬着牙凝望着山谷中犹自挥舞耀眼光剑划破夜空的孔晟,却迟迟不敢再下来。

  正如孔晟对于她未知神秘手段的惊惧一样,对于孔晟手中所掌握着的神秘武器,女光明使一样畏惧。她有一种很强烈的直觉,如果自己下去,面对孔晟手中的光剑,恐怕是死无葬身之地。

  女光明使望向了自己受伤的胳膊,见那道长约数寸的伤痕没有流血,伤口处明显有被火灼烧的迹象,肌肉焦黄收缩,如果再下一寸,她这只手腕就废了。

  无尽的刺痛漫卷过全身,别看伤口不大,但带给女光明使的痛感却无与伦比,她几乎撑不住要当场晕厥过去。

  女光明使牙关紧咬,嘴角都咬出了血迹。她恨恨地俯视着山谷中被一道道蓝色强光保护在其中的孔晟,仰面发出一声悠长的啸声,大雕原地一顿,展翅高飞,向高空中攀升而去。

  山谷里,孔晟有些无奈地手持光剑望着高空中渐渐消失不见的小黑点和小白点,叹了口气。只差一点,如果自己能再快一点,那妖女就要毁灭在自己的光剑之下,无声无息,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然而现在却让妖女逃了。以妖女的手段,养好伤之后,肯定要再次来向孔晟报复。到了那个时候,又该如何面对?

  这倒也罢了。

  更重要的是,在妖女面前暴露了自己最核心最重要的秘密。光剑是他最后的保命筹码,一旦被曝光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

  孔晟患得患失良久,才心念一动,将光剑收回在星图印记之中。

  既然事情已经出了,后悔也没有用,只能想办法面对和解决。孔晟思量着连夜寻路出了山谷,根据印象,沿着山麓向长安城的方向急急行去。

  他肯定不能原地停留,一旦妖女回过神来,骑乘那只大雕返回报复,孔晟就是死路一条。

  孔晟判断这是在终南山中,长安城的西南方向。但他这沿着山道一路行来,这才明白这只大雕的飞行速度有多惊人,他走了整整一夜,直到破晓时分,才渐渐走出深山,望见了长安城那宏伟巍峨的城郭侧影,以及那高高飘扬在长安城楼上的大唐军旗猎猎。

  孔晟在黎明时分在一队禁军的护卫下神色狼狈地回了长安侯府,这也就是孔晟身为禁军统帅,否则这个时候,长安城门根本不开,想进也进不来。

  孔晟昨夜失踪,长安侯府中竟然无人知晓,可见那妖女的手段。大抵也因为是孔晟独居一院,府中护军包括乌显乌解等人都认为孔晟早早安歇,也没太在意。直到孔晟狼狈疲倦不堪地回到府上,这才全府震动,穆长风一个箭步窜过来,一把抓住孔晟的胳膊,急急追问道:“兄弟,到底发生何事?”

  孔晟缓缓摇头,深吸了一口气,轻轻道:“穆大哥,我们回房说话。”

  孔晟屏退左右,在自己的书房里向穆长风简单提了提自己昨夜莫名其妙被那妖女用一只大雕掳走的事儿,至于自己如何脱身,他三言两语带过,好在穆长风只震惊于妖女的手段,没有关注后半截。

  已经毫无疑问了,这妖女并非普通的江湖人,而是传闻中的剑客之流人物。此等人物具有神秘莫测的威能,据说能口吐飞剑、飞行遁空、来去无踪,飞剑能千里之外伤人于无形。

  其实根本不用穆长风解释什么,孔晟前世就看过不少关于大唐剑侠的各种野史和传奇故事。只是他万万没想到,这种近乎神仙鬼怪的“特异功能者”竟然真的现实存在。

  “兄弟,听愚兄一句话,这等人物招惹不起,如果你不肯入她的明教,那就不如暂避一时,避其锋芒。否则,她们铁了心要向你下手,我们压根就无法抗拒。”穆长风忧心忡忡地道:“江湖上有各种传闻,此等人物已经是神仙之流,非凡尘力量所能及,某家本来以为是夸大其词,现在看来所言不虚。”

  孔晟神色变幻良久,长叹一声道:“穆大哥,其实如果只是一个妖女,我倒也不怕她。但问题的关键是,这明教中人如果个个是如此手段,我就是躲到天涯海角,她们也能把我找出来,藏不住的。”

  穆长风的脸色顿时变得非常凝重,甚至有些苍白。

  孔晟说得没有错,一个妖女不可怕,但可怕的是明教中人个个如她一样手段高深莫测,那就毁了。这是一支非常可怕的宗教力量,若是存心颠覆大唐朝廷,那么,后果堪忧啊。

  穆长风沉吟良久,也没有想出良策。突然他心头一动,轻轻道:“兄弟,她们瞄上的是你,既然你曾经被她掳走,那么,我们不妨将计就计,放出你失踪的消息……或者来一番诈死?”

  孔晟眼前一亮,缓缓点了点头:“穆大哥,这个办法不错,既然她们的目标是我,不如我就诈死应对,以不变应万变……”

  孔晟伏在穆长风的耳边小声嘱咐了几句。

  半个时辰后,长安侯府骚动起来,全府数百护军家仆全体出动,一路去报官说孔晟昨夜神秘失踪,一路则去城外搜寻。

  而上午时分,乌显乌解两人亲自带着百余禁军面带哀色地护卫着一辆马车缓缓驰进长安城中,马车上据说就是孔晟的尸身,从终南山中寻觅到。

  长安城中为之震动。

  时隔不久之后,再次传出孔晟的死讯,这直接让满城百姓半信半疑。无数商贾百姓沿路围观,追随着长安侯府的马车逶迤前行,人声鼎沸。

  当孔晟活生生的尸身从马车上被禁军痛哭流涕的禁军士卒抬下来,暴露在一干百姓人等面前时,众人这才散去疑窦,开始嗟叹世道不古,上天不公,像孔晟这样的护国良臣竟然天不假年、英年夭折。

  长安侯府哭声震天,消息直报皇宫。

第五百一十一章 陷阱(1)

  第五百一十一章陷阱

  消息传进宫里,皇帝震惊。

  竟然再次传来孔晟的死讯,而这一次,朱辉光再三验证了消息的真伪后亲自入麟德殿禀报,显然并不是虚构。

  皇帝的脸色骤然间变得阴沉下来。

  实事求是地讲,如今孔晟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已经无人可及。在众多朝臣中,皇帝最为倚重和最为寄予期待的就是孔晟了。如果说皇帝将治国理政的重心交给了杜鸿渐和了李泌两人,而将他这个皇帝的皇位能不能坐得安稳、将来会不会谋求更大功业,建立在了孔晟的身上。

  皇帝如今产生了更大的野心。他想建立超越祖辈和父辈的盖世功业,将大唐光复并走向中兴,带到一个前所未有的辉煌高度。

  别看皇帝现在对回纥人的态度放得很低,但实际上,在皇帝心里都在给回纥人记着账。未来有一天,时机成熟了,大唐国力恢复了,尤其是孔晟承诺的火炮和火器能批量生产铸造并装备大唐军队,到了那个时候,踏平漠北回纥也不是什么难事。

  突兀听闻孔晟的死讯,皇帝的第一念头就是无比的震惊,旋即是狐疑。

  但皇帝也明白,在这种事情上,其实没有人敢开玩笑,更没有人敢欺瞒自己。

  皇帝深沉的眼眸紧盯着朱辉光,颤声道:“此言当真?谁传来的消息?到底是真是假?”

  朱辉光诚惶诚恐地拜伏在地,“陛下,奴婢亲自盘问过长安侯府的人,此事确凿无疑,没有半点虚假。因为……奴婢不放心,还出宫去询问过南宫望,得知,孔大将军昨夜突然失踪,今早侯府的人发现以后,乌显乌解等人率三千禁军出城寻找,结果在终南山南麓的一座山谷中发现了大将军的遗体,据说遗体已经被虎狼吞噬,惨不忍睹,肢体残缺不全。”

  “长安侯府运送大将军遗体回长安,长安百姓很多人都目睹大将军遗容,应该……不假!陛下,大将军这一次应该是不幸罹难了!”

  朱辉光轻叹一声,对于孔晟的死亡,他也觉得颇为惋惜。本来是前途无量的天纵之才,结果却半路夭折,这算不算是上天嫉妒?

  皇帝呆了呆,默然良久,突然发出一声长叹:“可怜孔晟,少年英才,却沦落到虎狼之口,如此凄惨,让朕说什么好呢?”

  皇帝脸色一变,旋即冷冷道:“孔晟如何会突然失踪?此事不容小觑,必须要严查严办。传朕的旨意,责令神龙卫和大理寺会同京兆府,限期三日,查明孔晟失踪和死亡的真相,速来报朕!”

  “天子脚下,京畿要地,朝廷要员,竟然在有司的眼皮底下失踪殒命,这真是天大的笑话!这些酒囊饭袋,真是气煞朕也!”皇帝越说越气,最后直接暴跳如雷。

  也不能怪皇帝生气,既然连孔晟这种大臣都能说失踪就失踪,而且还惨死在城外抛尸荒野,这说明长安城里不安稳、存在某种邪恶势力。今天这事摊在孔晟身上,而将来还不一定会轮到谁呢。

  朱辉光等太监内侍噤若寒战,大气都不敢喘。

  皇帝是既愤怒又失望,心里更是没着没落。更重要的是,皇帝想要的镇国利器火炮的铸造技术,还没有到手,发明者孔晟就此撒手人寰,这让皇帝根本接受不了。

  皇帝发了半天的火,最终还是叹息连声,表示要出宫拜祭孔晟,同时要发布追谥孔晟的诏命。

  因为孔晟的身份不一般,对于孔晟的追谥必须要经朝会讨论,皇帝也不可能自作主张。因此,半个时辰之后,皇帝再次召集了小朝会。

  这是小范围的李唐朝廷高层朝会。三省六部的主官,公爵以上权贵,才有资格参加。

  其实这个时候,孔晟的死讯早已在长安传开,朝野为之震荡。当皇帝神色阴沉站在丹墀上凝声说出自己要追谥孔晟的意见时,并没有人反对。

  其实人都已经死了,还跟一个死者计较什么短长?追谥就追谥吧,反正不过是一个虚名罢了。这是大臣们的真实心态。

  趁火打劫和落井下石的人不是没有,而是看到皇帝的态度,都不敢表现出来罢了。为了一个死人让皇帝不高兴,划不来。

  唯独皇太子李豫提出了不同意见。

  皇帝的心情本来就很糟糕,一见李豫又跳出来跟自己唱反调,气就不打一处来,他目光如刀冷视着李豫,沉声道:“孔晟对社稷有大功,朕之重臣。孔晟不幸罹难,朕按照大唐礼制予以追谥,有何不可?嗯?”

  李豫知道皇帝老子对自己很不满意。但李豫是一个坚持个人意见的人,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主张。他定了定神朗声道:“父皇,长安候孔晟不幸遇难,儿臣也倍觉意外和痛心。只是儿臣以为,孔晟的死因不明,还需探查侦办。因此,暂时不宜过早追谥,还是等查明真相后再商议追谥封号也不迟。”

  其实李豫说的也有几分道理。

  孔晟这种人物,算是长安城里的实权派,他掌控禁军,长安侯府戒备森严,孔晟突兀失踪并死亡,这背后决定存有黑幕,如果不查明这些,急乎乎追谥孔晟,万一将来……出现问题,会让皇帝和朝廷无法收场的。

  李豫完全是站在皇室的立场上说话。

  李泌和杜鸿渐交换了一个会心的眼神,他们在很多问题上都与李豫站在对立面上,唯独这一次觉得李豫说得颇为有理,皇帝可能是因为伤心过度、有些急不可耐了。

  李泌咬了咬牙,出班恭谨道:“陛下,臣以为,太子殿下所言甚是。此刻,应尽快查明孔晟的死因,待查明真相后,再予以追谥也不晚!”

  皇帝实际上也明白这个道理。只是皇帝最近乾纲独断惯了,遇到不同声音,心里就极为不爽。尤其是今天因为孔晟的死因,他变得心情暴躁,很难听得进反对之声。

  皇帝没料到李泌会附和东宫的话,这可是自己的心腹大臣,一贯的保皇派。

  皇帝暴怒起来,撂下一句话竟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