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权唐 >

第242章

权唐-第242章

小说: 权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一种独掌大权的高高在上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让皇帝非常兴奋和满足。

  皇帝似乎将因为十王宅藏匿贼人所产生的各种负面情绪抛之脑后,竟然不急于派人进十王宅搜查,而是笑吟吟地向南霁云等诸将及手下士卒挥手致意,朗声道:“朕记得你们——朕当日在城外灞桥边检阅尔等,间隔短短时日,神策军更加军容严整纪律严明,足见孔晟大将军和诸位将军治军有方,朕心甚慰。”

  这一次,孔晟亲自率南霁云等将官拜了下去:“陛下隆恩,臣等岂敢懈怠、岂敢不为大唐、为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李亨大笑:“免礼平身。”

  孔晟起身,挺直了腰板。他缓缓举起了右臂,振臂一挥,随着他手势在半空中的定格,在场数千禁军悍卒神色激动地齐声呐喊:“驱逐胡虏,振兴大唐!誓死保卫家国天下,誓死守护皇帝陛下!”

  “大唐万岁!陛下万岁!万万岁!”

  数千禁军情绪激昂异口同声的口号声如同山呼海啸,声震全城,久久回荡在重重深宫的宫苑之上,惊起不少飞鸟鸣叫着扑腾飞起,掠过内宫的辽阔天际。

  内宫深处不少嫔妃宫女太监纷纷奔出宫苑,凝望着十王宅这边的方向,惊讶不已,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传来如此激昂的欢呼声。

  皇帝李亨的情绪也因此被调动得无比激动,他昂首挺胸一脸涨红之色,竟然也不顾皇帝威仪,振臂高呼,呼应着军卒的口号:“大唐万岁!大唐威武!有尔等神勇将士在,吾大唐天下一定能再创辉煌、再造百年盛世!”

  没有一个皇帝不想当开创盛世的千古一帝,作为李亨来说,他恨不能在位期间功业盖过自己的父祖前辈,名垂不朽。哪怕是贪图享乐的昏君,在这种事上也是乐此不疲,哪怕只是思想********的虚幻麻醉。

  皇帝与禁军士卒突兀而起的激情互动,让满朝文武大臣看得面面相觑,皇太子李豫的脸色变得非常复杂,但他复杂的神色只持续了几秒的时间,旋即就站在皇帝身后与皇帝一起振臂高呼起来。

  到了后来,后面的满朝文武也不得不被动地一起高呼“大唐万岁、陛下万岁”起来。开玩笑啊,谁不高呼就代表谁对大唐和皇帝没有忠诚度,在这种场合下,谁能甘心落于人后?

  孔晟嘴角掠起一丝古怪的笑容来。

  今日这种场面是他故意安排和煽动军心造成,堪称是一手导演。他不是无聊到让手下禁军士卒当众表皇帝忠心的程度,只是想要用这种群情激动的皇帝与禁军军卒的互动,来冲抵和消减皇帝心中因为十王宅这事而生出的负面情绪,也要让皇帝明白,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同时也暗示满朝文武大臣,对于皇帝来说,这才是最重要的。

  有孔晟在,禁军对皇帝的忠诚度就在。而一旦失去了孔晟的掌控,一切就很难说了。

  同时还要加固皇帝对禁军和神龙卫的信心。有这样一支强大的绝对忠诚于皇帝的武装力量,皇帝乾纲独断就不是梦想——此情此景之下,任何人包括皇太子李豫在内,想要挑衅皇帝的权威,都要好好掂量掂量。

  李豫向孔晟投过极其隐晦的一瞥,发出轻微的叹息声,由此,孔晟在他心里的地位变得更高,而相应的警惕和防范自然水涨船高。

  从一开始对孔晟的轻蔑和轻视,到后来的警惕和重视,到了如今,孔晟已经成为李豫心目中走向皇权高位的最大“敌手”。因为孔晟忠于皇帝,而皇帝正当盛年,什么时候才能轮到自己这个太子?而在大唐历史上,太子废立、储君更迭,不过是寻常事,谁又能知道他这个太子能维持多久的荣耀?

  无人关注的内侍省监鱼朝恩肃立在皇帝身后,脸色阴沉。他突然意识到,孔晟比皇太子李豫更难对付,而当前的孔晟,绝对是他争夺权势道路上的最大障碍。

  自打孔晟杖责岳鹏并驱逐内侍太监出神龙卫之后,在鱼朝恩心里,孔晟就变成了死敌。只是皇帝对孔晟如此恩宠信任,他又能奈何?

  本来鱼朝恩对孔晟没有这么大的敌意,但孔晟执掌神龙卫,权力触手已经蔓延向后宫,按照皇帝的安排,神龙卫监察的对象不仅包括文武百官、宗室权贵,还包括他们这些内宦。

  神龙卫与内侍省,在某种意义上说,权力有所交叉重叠,两者必有一争。

  察觉到鱼朝恩投射过来的阴沉森森目光,孔晟蓦地心头一动:兴庆宫事件与鱼朝恩这个第一权监有没有关系?

  ……

  皇帝带着满朝文武及皇太子李豫站在一侧,向孔晟摆了摆手。孔晟手握宝剑,高呼道:“陛下有旨,破门,搜查十王宅,不得放过一名贼人和可疑人员!”

  南霁云手下的禁军军卒早已等候多时,闻令立即呐喊着呼啸而出,撞开十王宅的大门,分成数路冲了进去。

  半个时辰后。

  南霁云脸色异样凝重地奔走而出,附在孔晟耳边小声说了几句,孔晟脸色骤变。

  十王宅很大,占地数百亩,宫苑深深。但再大的宅子,一千多禁军和神龙卫进入搜查,也很快就翻了一个底朝天,没有放过一个可疑的角落。包括地下室、密室等隐蔽建筑。

  让所有禁军军卒震惊的是,后花园中的人工湖面上漂浮着一百多具良马的尸身,看样子是乱箭射死,而一波湖水被马匹的鲜血染红,现场触目惊心!

  还不仅如此,禁军还在内院多处宅子里发现了178具死尸,有的随意倒卧在冰凉的地面之上,有的坐在床榻之上,有的倒在回廊上,还有的伏在案几之上,案几上还摆着酒菜。

  178具死尸中,有38名身着神龙卫制式劲装,腰间系神龙卫的黑色令牌。而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年龄大小不一身着内侍服饰的太监,其中有一人南霁云一眼就认出了是前内侍省省监、权倾一时的大太监李辅国!

  怎么会这样?!孔晟嘴角抽动了一下,眼前的这个局面出乎了他的想象。

第四百零九章 十王宅(3)

  第四百零九章十王宅

  十王宅中,没有一个活人或者活物,只发现了178具冰冷的尸体,而从大理寺有关属员和京兆府衙门仵作及禁军有关人员的验尸情况来看,这些人的死亡时间已经超过了10个小时。

  假传圣旨犯案的38名神龙卫贼人,李辅国以下皇帝昔日东宫臣属140人,悉数被害,无一例外,全部都是中毒身亡。

  也就是说,这批人早在昨日晚间就已经死亡。而从那时起,显赫一时的十王宅就变成了一座死宅。而隐藏在黑夜之中的杀戮,无形中笼罩在十王宅的上空。

  满朝文武震动惊骇!

  当真是骇人听闻的大血案!

  犯案的神龙卫,皇帝昔日的臣属,十王宅,兴庆宫,178具死尸和一百多匹骏马的尸身,满湖的鲜血荡漾,这一幕幕的惨状和关键词串联起来,几乎让在场所有人都下意识地倒吸了一口凉气,感觉到了无与伦比的寒冷!

  自李唐开国以来,百年以降,从未发生过如此惊世骇俗的大血案!

  即便是孔晟,也心神震动!

  眼前的一幕,超乎了他的想象和预期。而皇帝的震惊就更加不用提了,皇帝在禁军和神龙卫的护卫下进入十王宅,直奔后园,他只往满是马匹尸体的湖面上扫了一眼,脸色就变得煞白无比。

  眼看着李辅国臃肿的尸身被两名神色复杂的禁军士卒抬出十王宅,与地面上排满了的诸多皇帝昔年旧属的尸身一起摆在地上,皇帝的嘴角慢慢剧烈地哆嗦起来。

  起先是震撼,震惊,旋即是震怒,暴怒!

  犯案的神龙卫,兴庆宫太上皇的骏马,十王宅中的故人,这幕后黑手的目标哪里是孔晟或者其他什么人,简直就是针对他这个皇帝来的!

  李辅国再失势,那也是内侍省挂名的名誉省监,也是皇帝曾经的心腹,当年的老部下,更有国公的封爵。而李辅国以下的这些太监宫女们都已经退出内宫争斗、远离权力中心、垂垂老矣,他们与世无争,为何引来了如此突兀的杀身之祸?

  这个人到底是谁?他能调动神龙卫,心狠手辣,又具备在长安城搅动风雨的能力……如果李辅国这些人有一个活口,或许很快就能寻根究底查出真相,但李辅国等人统统变成冰冷的死尸,线索其实又断了。

  而很显然,对方这是提前下手杀人灭口了。

  皇帝阴沉的目光渐渐投向皇太子李豫的身上,到了这个时候,尽管他不认为自己的长子能干出这种卑鄙无耻的事来,但事实摆在眼前——能具备如此能量者,皇帝算一个,孔晟算一个,皇太子李豫算一个,其他人都难。

  但孔晟不可能将自己推进风口浪尖上去,皇帝也知道不是自己,那么就只有李豫存在嫌疑了。

  其实此刻对李豫产生怀疑的岂止是皇帝一人,包括很多朝臣在内,都暗暗用狐疑震惊的目光紧盯着李豫。李豫嘴角一抽,心里愤怒至极又郁闷之极。

  他无法分辨,也懒得解释。没有做过的事情,无论怎么都赖不到他的身上。只是一连串的事情发生,一环扣一环的阴谋圈套,都将所有人关注的目光转移到他的身上。

  这至少会影响他的清誉名声,对他日后执掌皇权不利,容易成为储君的污点。

  李豫怀疑是孔晟所为。

  在李豫心里,只有孔晟有这个阴谋手段,也具备掌控全城局面的能力。而最终的祸水在无形中被引向东宫,在李豫看来,这也加剧了孔晟的嫌疑。

  李豫与孔晟冷冷对望着,目光平静却擦出不少火花来。

  孔晟知道太子在猜疑些什么,但孔晟心底无私却也不怕。

  咳咳咳!

  皇帝阴沉的咳嗽声在寂静无声的当场显得颇为刺耳。

  皇帝缓缓走向了自己的銮驾,但没走两步,他就猛然转身环视众人,神色无比的冷厉愤怒:“十王宅是朕昔日的藩邸,朕今日之行宫别院。而李辅国等人,又是朕昔年东宫故人,是朕命李辅国安置此处隐居,与一干故人颐养天年。他们与世无争,却不料惹来杀身之祸!”

  “为什么?!岂有此理!”

  “太上皇御用骏马,被这些贼人假传圣旨盗走,如今又被射杀在十王宅之内。”

  “178人神秘惨死十王宅,堪称为自大唐开国以来的第一惨案!无论是朕,还是尔等,都明白,有人在幕后操控主使了这一切,犯下了惊天动地的罪行!这是对朕、对大唐社稷、对朝廷肆无忌惮的挑衅!既然如此,朕就亲自督查,不查明真相、不将幕后元凶绳之于法,朕誓不罢休——孔晟!”

  皇帝爆喝一声。

  孔晟快走两步,躬身下去:“臣在!”

  “朕将此案全权交予神龙卫和禁军具体查办,大理寺、刑部、京兆府全力配合。朕亲自署理,每一步案情,朕都要亲自过问,朕给你一个月的时间,你要限期破案,把幕后主凶给朕揪出来!”

  “持朕金牌,无论涉及到谁,胆敢抗拒查案,汝都可以先斩后奏!”

  “你们给朕记住,只要让朕查出来,一定将此贼碎尸万段,九族连坐,一正纲纪!”

  皇帝的声音清冷低沉,杀气腾腾。

  孔晟朗声应诺。

  皇帝愤愤而去,在场群臣也悻悻而走,皇太子李豫回头瞥了戒备森严的十王宅一眼,然后悄然退走。

  这个时候,谁敢多说一句话。哪怕是一句无心之言,都容易将自己陷于泥潭之中!面对如此血案,唯有保持沉默,避免发表意见,这才是最大的自保之道。

  十王宅血案冲天!

  但因为皇帝的严命,孔晟命人封锁住了消息,没有扩散到民间去。否则,这绝对会引发长安城坊间的一场地动山摇。

  渐渐恢复了往日繁盛的长安城中,暗流涌动,似乎酝酿着一场巨变。有些敏感的商贾百姓也意识到了一些细微的迹象:比如这两日禁军一反常态开始加大巡城力度,而京兆府万年县长安县的衙役捕快出现在市井坊间巡查的频率是过去的几十倍,更重要的是,身着锦衣手持制式陌刀的神龙卫时时从城中纵马驰过,而原先流连于歌舞乐坊寻欢作乐的权贵子弟们的身影渐渐消失。

  很多长安权贵府门紧闭,闭门谢客。原先经常被权贵们包场的曲江池芙蓉园,最近也人迹冷落无人问津。

  即便是经常出现在长庆楼上的太上皇李隆基,这两日也不见了踪影。李隆基似乎意识到事情的各种不妥,他干脆留在兴庆宫不出,****与玉真公主等人酒宴歌舞,免得再次出行惹出事端来。

  东宫那边自十王宅惨案爆发之后就紧锁宫门,严禁闲杂人等外出,这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