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权唐 >

第169章

权唐-第169章

小说: 权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初的谋划行事,对于未来和命运的掌控便又加强几分。只是后者也有弊端,一则是有战败殒命的风险存在,二则是在朝中他终归无根无萍,若是异军突起光芒过于耀眼,难免会引起很多人的猜忌。

  请输入正文

第二百八十九章 夏粮丰收

  孔晟没有急于下决断。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形势的变化,未来还存在诸多变数,他必须要先观望一段时间。

  正如南宫望的判断,聂初尘和苏婳同处内院,虽见了面谁也不理睬谁,偶尔还横眉怒目相对,但终归是保持着一种异样的和平状态,没有发生真正的冲突。

  时间飞逝,转眼就是六月中旬了,夏邑夏粮丰收在望,满城军民载歌载舞欢天喜地。城中人来人往,百业兴盛,人人脸上都悬挂着满足的幸福的笑容,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月,能有一座没有硝烟的城池供人安居乐业,又有充足的粮食供应,对于老百姓来说,他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夏邑兵马已经扩编到近两万人,如果再加上西奚的一万五千人,孔晟麾下能调动的总兵力达到了三万五千人,是相邻睢阳张巡所部的数倍,可谓是兵强马壮声势高涨。

  唐根水、乌显乌解、李彪李虎、南勇这些人作为孔晟的心腹,掌控着夏邑军的全部班底。而西奚兵马虽然名义上归于王子苏鲁,但实际上还是在苏婳的指挥之下。

  苏婳日日出城训练奚兵,傍晚才归。她几乎将全部精力和时间都耗费在了军营中,每每回到督军府就是关门睡觉,这倒也省去了跟聂初尘朝夕相对。

  清晨,城外夏粮收割正忙。起码有半数军卒在帮着百姓收粮,因为随时担心有叛军来袭,所以当务之急的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粮收完,储存囤积在城中。

  城外的官道上。

  孔晟端坐在白马追风上,凝望着远端农田里忙碌的收粮景象,嘴角噙着淡淡的笑容。

  他的身侧,南宫望也跨在一匹枣红马上,面带笑容。

  现在的夏邑城与孔晟,已经不是当初他率领洪泽水寇来投奔时的光景了。在南宫望看来,其实现在的孔晟,已经初步具有了逐鹿天下争霸王业的基础,他无数次想要开口劝孔晟趁势而起,不要甘心当李唐朝廷的马前卒为之卖命,但却还是没有敢提出来。

  他多少了解孔晟的性情,至少,他明白,现在的孔晟并无效仿安禄山起兵造反的念头。尽管南宫望认为现在是良好的时机,可他更担心自己妄自开口会引起孔晟的忌惮和不满。

  夏邑军马都在忙于收粮,只有北边军营中的奚兵依旧操练正酣,校场那边旌旗招展,喊杀声操练声不绝于耳,隐隐传来。

  南宫望有些不满地望向那边,沉声道:“督军,我军忙于收粮,可奚人竟然按兵不动,****消耗大批军粮,却不为夏邑出力,这样下去,山人担心奚人会有异心。”

  孔晟沉默着。

  南宫望又道:“奚人异族,拿我钱粮却不听调命,这样下去,绝对不是一个长法。”

  孔晟笑了笑:“南宫师兄,这些我都明白。只是我既然与西奚立下盟约,就必须要无条件满足奚人的一切需要。好在现在没有战事,暂时无需担心西奚倒戈。”

  南宫望眸光闪烁着异彩,压低声音道:“督军,在山人看来,要让西奚人彻底归心,无非就是拿下苏婳一人。如果山人没有猜错,督军虽然与苏婳有婚约在身,想必还没有真正圆房吧?”

  孔晟微微一笑:“不错。”

  “督军,不如霸王硬上弓,先把生米做成熟饭再说……只有这样,奚人才会真正为我所用。”

  听南宫望竟然劝自己对苏婳用强,不禁啼笑皆非道:“南宫师兄,这种话以后不要再说了。我还没有下三滥到对女人用强的程度。至于你担心的事情,不会出现的。我是什么人,苏鲁也好,苏婳也罢,心里比谁都清楚。若是西奚人敢做白眼狼背叛孔某,那么,我的手段……”

  孔晟说到这里戛然而止。

  南宫望见他如此,也不好再说什么。

  两人并没有注意到,在两人身后不远处,苏婳全身甲胄英姿飒爽,手执亮银枪,端坐在马上,俏脸上浮动起一抹复杂的光彩。

  其实苏婳无时不在担心孔晟以两人有婚约为名对她用强。谁都明白这一点,包括很多西奚人在内,孔晟只有征服了野马一般桀骜的苏婳公主,才能真正获得奚兵的归心。南宫望的建议,正是最好的例证。

  但孔晟却没有。她本对孔晟的人品和不择手段心有腹诽,可今日孔晟竟然拒绝南宫望的建议,这让苏婳心头一动,心底对孔晟的恶感无形中减弱淡化了几分。

  唐根水率一队士卒押解着运粮车返回城中,在路边向孔晟躬身施礼道:“拜见督军大人!见过南宫先生!”

  南宫望目光复杂地望着这个昔日自己的铁杆下属兼保镖,如今他已经成长为孔晟倚重的夏邑军中重要将领,指挥着占总兵力三分之一的步兵,为步兵营统率,接受了孔晟给予的致果校尉委任状,也算是朝廷命官了。

  孔晟跳下马来,向唐根水微微一笑道:“唐根水,你竟然亲自下田收粮?”

  唐根水嘿嘿一笑:“督军,末将与士卒同甘共苦,目前,我步兵营兄弟全部都在收粮,末将又岂能独自一人袖手旁观呢?”

  “好样的,不愧是我夏邑军中大将!”孔晟走过去拍了拍唐根水的肩膀,又向运粮的士卒投过温和的一瞥。

  不远处还有不少军卒和百姓押运着粮车络绎不绝地赶来,南宫望在马上笑道:“督军,回城去吧。”

  孔晟摇了摇头,翻身上马,顺着官道向远方驰去,湿热的空气中传来他清朗的声音:“南宫师兄,目前收粮,我军不可懈怠,命令全军儿郎,格外瞪起眼睛来,严防死守,坚决防备叛军前来夺粮!”

  南宫望皱了皱眉,不知孔晟要去干什么。但他旋即挥了挥手,立即有数十名在一旁待命的护军翻身上马,追着孔晟的背影驰了过去。

  在夏邑通往江北的官道路口处,孔晟停下马。他在马上眺望着江北彭城的方向,神色微微有些古怪。

  他将虢王世子李川软禁在夏邑城中近一个月时间了,但江北虢王那边竟然没有任何动静。而按照常理,即便虢王不清楚儿子被孔晟扣押,也会因为李川的迟迟不归而心生疑惑,派人前来询问。

  可偏偏就没有一点动静。

  如果李川只是趾高气扬飞扬跋扈,哪怕是再嚣张,孔晟也不会向他下手。甚至,哪怕是李川对苏婳的美色起了不轨的心思,孔晟也不至于直接将他软禁。问题的关键在于,李巨父子竟然产生了吞并夏邑的念头,这直接触及到了孔晟的最后底线。

  所以,孔晟就果断下手了。

  不要说心中对于历史走向了若指掌,知道虢王那边不久就会有所变故,就算是凭借现在的实力,孔晟也不会畏惧虢王多少了。

  虢王在江北号称兵马十万,其实真正能上战场的精兵也不过三五万,与孔晟敌对,鹿死谁手还未可知呢。

  请输入正文

第二百九十章 虢王的变故

  “难道……是贺兰进明提前来到河南了?”孔晟心头一动,眺望向江北方向的眸光中就又多了一些深沉的东西。

  在孔晟眼里,贺兰进明也不是什么好鸟,这无关历史的评价。睢阳被围,张巡曾经遣南霁云去向贺兰求救,但贺兰置之不理。单从这一点来看,此人就比虢王李巨也好不了多少,至少是没有一点大局观和通盘意识。

  正史对于贺兰的描绘很少,甚至是语焉不详。贺兰进明生卒年都不甚清楚,众说纷纭。但此人在安史之乱中在河南战场上占有了一部分舞台,这是毋庸置疑的。

  贺兰在这个时间段被李亨的******派来接替虢王李巨,这是孔晟基于野史记载和现实分析的综合判断。

  事实上,他的判断并没有错。贺兰进明不仅来了,而且已经进了彭城。他带着百余御林军兴师动众地进了城,高举着钦差大臣的旗帜,虽然虢王李巨没有出城迎接,只是安排彭城郡守薛胜相迎,但贺兰进明还是昂昂然带人直奔虢王府。

  薛胜是宦海沉浮数十年的老油条了,虽然品阶并不是太高、又一直在基层地方任职,可他的政治敏感性相当强。贺兰进明突然而来,这让薛胜感到了浓烈的危机。

  因为贺兰进明是钦差,代表的是皇帝和朝廷,所以,虢王李巨作为藩王,即便不出城迎接,也要到府门前迎候,这是基本的规矩。

  李巨一身王袍冠带整齐,威势凛然。而他的身后,两排持刀侍卫杀气腾腾。至于彭城的一些文武臣属,则分左右凝立在他的两侧。他的左首是凤阳郡主李萱,右首则是前任钦差一直落难彭城的大太监李辅国。

  李巨凝望着来路,眼见贺兰进明一身甲胄趾高气扬地端坐在一匹高头大马上,身后百余御林军肃穆相随,脸色渐渐变得有些凝沉起来。

  李巨也搞不清楚,皇帝李亨为什么要派贺兰进明来江北。是宣布昭命还是册封抗贼有功的将士?

  凤阳郡主李萱忧心忡忡地扫了父亲一眼,她心机深沉,一种强烈的预感充斥在她的心头。

  李辅国则倒背双手,故作威势和高高在上,其实在很多人看起来多少有些色厉内荏。皇帝昔日身边的红人,如今落魄在彭城,号称钦差,却仪仗无、护卫无、靠山无,一无所有的李辅国充其量就是一个别人犯不上正面得罪的太监罢了。

  贺兰进明并不认识李辅国。

  他其实是在甘陇任上接到了皇帝的昭命,然后风尘仆仆地赶去凤翔觐见皇帝,又马不停蹄地赶来彭城。所以,贺兰进明这一眼撇过去,就自动将李辅国当成了虢王李巨身边的太监,没有太拿当回事儿。

  贺兰进明傲然下马,站在王府台阶下向李巨躬身见礼:“贺兰拜见虢王殿下!”

  “贺兰大人远道而来,风尘仆仆,辛苦了。不知陛下在凤翔一向可安好?”李巨微微一笑。

  贺兰进明向西北方向遥遥抱拳肃然道:“吾皇身体康健,目前驻跸在凤翔,正督促大军进攻关洛,光复长安洛阳指日可待。”

  贺兰进明深邃的目光从李巨身上转过,落在凤阳郡主李萱的身上,又拜了一拜:“下官拜见凤阳郡主!”

  李萱虽然是虢王的女儿,却拥有皇帝的昭命,是昭命郡主,区别于普通的藩王郡主,这是贺兰进明对李萱格外礼遇的关键因素。

  李萱优雅地笑了笑:“不敢,见过钦差大人!”

  李辅国端着矜持的笑容,上前一步,刚要主动跟贺兰进明打个招呼寒暄一二,但贺兰进明却理都不理睬他一眼,径自向李巨抱拳道:“殿下,下官奉陛下昭命火速赶来,不敢怠慢,就在此地宣昭吧。”

  李巨皱了皱眉,宣昭?在这个节骨眼上,皇帝有什么昭命?

  贺兰进明当众从背上的黄色包袱里取出圣旨,小心翼翼地打开,肃然而立大声道:“吾皇有昭,虢王李巨以下,请接旨!”

  这一声呼喊过后,李巨和李萱皱着眉头躬身下去,两人身后呼啦啦跪倒了一地,包括李辅国在内。他再牛逼也不过是皇帝的奴才,面对皇帝圣旨在,岂敢不跪?但李巨父女则不同,他们是皇室宗亲,按辈分,李巨还比李亨高一辈,又执掌地方权柄在一方,自然可以不跪。

  贺兰进明深吸了一口气,大声道:“大唐皇帝陛下昭:门下——特遣御史大夫贺兰进明赴彭城,代朕巡狩河南临淮……虢王李巨守土抗贼不力……加封贺兰进明为河南节度使、河南临淮兵马行军大总管、彭城太守。”

  贺兰进明一口气将皇帝的昭命宣布完毕,紧接着又取出了盖有门下省和吏部鲜红大印的任命文书,命护卫递在了李巨的面前。

  李巨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皇帝李亨竟然一口气将他一撸到底,责问他抗贼不力,让他待罪去凤翔见驾。转瞬间,他在江北经营了许久的军政大权化为泡影,一切都成了为贺兰进明做嫁衣裳。

  李巨脸色如土,差点一屁股坐在地上。但他毕竟是藩王,这点气度还是有的。他深吸了一口气,脸色惨淡地抬头望着傲慢的贺兰进明,颤声道:“李巨接旨!”

  所有李巨的文武扈从都目瞪口呆。

  怎么一夜之间,主子就换人了。虢王李巨先前还威风凛凛地带人巡视全城和全军,发出紧锣密鼓战备随时准备进攻河南的军令,可转眼之间就成了待罪之臣,被贺兰进明取而代之了。

  李萱的一颗心沉到了谷底。虢王一系的命运骤然翻转,被无情的皇帝反手扣下,这让她感觉不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