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权唐 >

第109章

权唐-第109章

小说: 权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住。”

  乌显乌解两人默然不语,肃立在后。

  李彪李虎两人却目光中充满着期待。两人早就不愿意留在睢阳受这种窝囊气了,在两人看来,以孔晟的文武双全,离开睢阳去虢王那里,何愁不能青云直上获得重用?

  孔晟沉默了片刻,摇摇头道:“聂师姐,你尽快离开睢阳,你留在此地太危险。至于我,暂时还不能走,也没有必要走。我是朝廷钦命的宋城县令,大战来临,擅离职守,就是临阵脱逃的死罪!”

  “张中丞虽然为人刚愎自用,听不进不同意见,但其人对家国社稷的忠诚天日可表,这一点,不能有任何怀疑。我和他目标一致,同为朝廷命官,尽管略有分歧和嫌隙,但他还不至于因此就要将我置于死地——至于他手下那帮粗鲁武将,更是不足挂齿,我毕竟是朝廷昭命县令,除了少数几个人之外,大多数人不敢轻易向我下手!”

  聂初尘张了张嘴,孔晟向她投过意味深长的一瞥,她犹豫了一下,还是又闭上了嘴,点头同意自己即刻离开睢阳,免得再生风波节外生枝。

  穆长风见孔晟听不进自己的建议,又深知他个人主见很强,若是他拿定了主意,任何人都很难左右他的决定,索性就不再劝。

  李彪李虎两人虽然默然不语,心内却着实有些失望。觉得孔晟还是太过年轻气盛,不知道通权达变。

  孔晟缓缓转过身来,微微一笑望着李彪李虎二人:“两位校尉,我知道你们心里不以为然,认为我年轻气盛,不知进退,早晚要吃亏,是不是?”

  李彪抬头望向孔晟,抱拳道:“孔县令,既然你问起末将,那就请恕末将直言了。你虽然是朝廷昭命的宋城县令,但现在是战时不比平常,只要你不通贼叛国,朝廷必不会因此降罪下来。既然如此,明知睢阳必然失陷在叛军之手,你为何非要陪着张巡这些人留在睢阳等死?”

  “况且,如今睢阳自张巡以下,都对孔县令视若仇敌,若是战起,我等必是首先被驱驰上阵……如此种种,孔县令何不率我等离开睢阳,返回江北,在虢王殿下帐下听令?凤阳郡主对孔县令非常看重,有她的举荐,你日后必能青云直上,何愁没有出头之日?”

  孔晟闻言笑了笑,缓缓道:“李校尉所言在理。只是男儿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若是因为睢阳危险就退避三舍,临阵当了逃兵,那么,我日后就算是高官厚禄,心里也始终过不去自己这道坎,一辈子都不安稳。”

  “谁都不是傻子,张中丞、雷万春、南霁云这些人更不是傻子。他们明知留在睢阳也是必死之局,但为什么还是留守不去?李校尉,所谓义之所至,便是义无反顾!”

  “孔某不想说什么空话大话,但既然我已经选择来了睢阳,那就不会临阵而逃。李校尉,人生在世,有些事是没法后退和做出选择的,谁不怕死?但怕也没有用,不如静下心来,从长计较。”

  孔晟凝望着李彪李虎,声音变得凝沉起来:“两位校尉,你们可随时率所属军士离开睢阳返回彭城,至于孔某,绝不当逃兵!”

  李彪李虎长出了一口气,对视了一眼,旋即一起躬身下去朗声道:“孔县令高风亮节,慨赴国难,令人钦佩。我等军旅之人,食君俸禄,岂能望风而逃,做那可耻的逃兵?!请孔县令放心,我辈当以孔县令马首是瞻,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孔晟笑了笑,转过身去。

  他其实没有指望李虎李彪二人能真的做到“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但目前这一百多骁勇的陌刀骑兵对他而言太重要了,他无论如何,使尽各种手段都不能放他们离开。

  


第一百八十九章 春节

府门外突然传来锣鼓喧天的载歌载舞声,以及纷杂的脚步声。孔晟愕然抬头,穆长风在一旁笑道:“三弟,今日已是除夕,明日便是元日,估计这是城里的百姓在跳傩舞驱赶瘟神呢。”

  孔晟哦了一声,长出了一口气,竟然不知不觉间已是年末除夕了,过了今日,明日便是至德二年了。

  略一沉吟,他马上扭头望着聂初尘,压低声音道:“聂师姐,你必须马上走!我让乌显乌解两人护送你离开……”

  聂初尘见孔晟深邃的目光望向了挂在墙面上的地图,想起当日孔晟的那番密谈,就会意点头,她是个泼辣果敢的性子,也不拖泥带水说走就走。

  孔晟和穆长风并肩将收拾完行囊的聂初尘送出府门来,眼见聂初尘和乌显乌解两人纵马消失在空旷的街道上,他的神色越来越凝重。

  除夕了。他猛然想起,如果历史的记载没有出差错,安禄山的死期就是这两天,他心里很明白,一旦安禄山被安庆绪取而代之,河南道的战局会发生重大的变化。

  若是能抓住这种稍纵即逝时机的变化,力挽狂澜逆转河南道的局势也不是没有可能。

  一念及此,他眼眸中就泛起坚定不移的光亮。

  整天的锣鼓声再次从街道那头传来,孔晟扭头望去,见一群人载歌载舞,打头的是八个个头不高的男童,头戴狰狞的面具,腰间束缚着红色的牛皮圆鼓,穿着红黑相间的衣衫,边跳边击鼓敲锣,跟随在一个打扮诡异服饰充满着异域色彩的巫师背后。醉心章&;节小。說就在嘿~烟~格

  再往后,是数十打着喜庆幡的男女百姓。

  战乱时节的睢阳城,除夕悄然而至,因为战备和人心慌乱,今年的春节根本就没有太浓的气氛,若不是这场跳傩舞的队伍过来,恐怕包括孔晟在内的很多人都忘记了今天已是除夕。

  其实,唐朝人过春节是非常讲究的。

  在除夕前,人们都要尽量往家赶,以求与亲人团聚。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喝花椒酒,以驱寒祛湿。吃过团圆饭,全家人围坐火盆到天明,称为“守岁”。所谓“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也所谓“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等诗句,写的就是当时过春节吃团圆饭和守岁的情景。

  而大年初一,还要走亲访友,互相宴请。这跟后世其实没有太大的差别。

  总之春节的各种气氛、各种程序、各种礼仪、各种风俗,都因为战乱而被迫简单化,城里百姓自发聚在一起跳傩舞,也无非是为了图个吉庆,祈愿叛军来年最好不要来进攻睢阳。

  这个年月,老百姓还能有什么指望呢,安居乐业什么的太过遥远也成了一种奢侈品,只要能少一点战祸,能在这乱世中保住自己和家人的性命,就算是万幸中的万幸了。

  望着跳傩舞的人群过去,孔晟轻叹一声,刚要转身进府,却听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过,抬头瞥去,见三个风尘仆仆的士卒纵马扬鞭,呼喝着行人避让,向着太守府衙门的方向冲去。

  孔晟眸光一闪,突然抬步向太守府衙门行去。穆长风皱了皱眉,想要阻拦却还是闭住了嘴。

  孔晟大步流星地进了太守府衙门,守门的士卒有些畏惧地盯着他进门的飘逸背影,低眉垂眼,生怕给自己惹祸上身。在现在的睢阳城中,在睢阳守军中,孔晟简直成了“暴君”一般的存在。

  张巡正在聚集众将听各路探马的情报禀报。

  应该说张巡在治军方面还是有一套的,他将为数不多的睢阳守军整编规划成三个营,一个步兵营,一个骑兵营,一个弓兵营,三支部队既能各自为战,又能合纵连横,能在战时发挥最大的战斗力。而他非常重视情报搜集,以睢阳为中心,经过一年多的经营,他已经撒下了一张无形的情报大网,周遭州府的异动,都瞒不过他的眼睛和耳朵,探马会随时通过隐匿的渠道传递回真实消息来。

  孔晟刚一进了大堂,便感觉到数双阴沉仇恨的目光投射过来,他淡然无视,径自走向堂中向台上的张巡和许远躬身一礼,然后默默退到了一侧,站在了南霁云的边上,静静聆听着探子的军报。

  几路探子的消息汇总起来,大概意思是说:河南各地叛军突然有大幅异动。驻守在雍丘的以令狐潮为首的一万叛军突然撤离八千,只留两千人守城。而其余各地叛军的兵力也大幅向关洛收缩,部分向山南方向移动。

  孔晟心头一动,很显然,这是安禄山的大燕政权内部权力更迭的结果。这么说,安禄山已经完蛋大吉了?距离史书的记载还有几天,莫非是因为自己穿越改变了历史车轮前进的细节轨迹?是了,一定是了!

  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没有错。三日之前,安禄山毒疮发作,死在心腹大臣严庄的手里,与历史记载他死于阉人李猪儿之手略有差异。

  严庄等人当天就拥立安庆绪登基称帝,安庆绪心性多疑,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和称帝需要,他暗中下令,假以安禄山的名义,大幅调动河南道叛军西进呼应。

  听罢探子的消息,张巡眉飞色舞喜笑颜开,道:“各位,这是大喜讯。这一方面说明朝廷的平叛大军进展顺利,牵制着叛军主力西进;另一方面,也只能说明叛军放弃河南道,转而进攻山南,我们睢阳暂时没有兵临城下之忧了。”

  南霁云等人纷纷赞同称是,一时间,堂上阴霾进去,众人谈笑生风,都觉得睢阳能平安一段时日了。

  只有许远有些狐疑,却没有敢开口去扫张巡的兴致。

  “中丞大人,下官倒是觉得,河南道各路叛军异动西进,目的不是为了进攻山南并染指江南,而是战略收缩……怕是洛阳那边有什么动静,我们不得不防。”孔晟如鲠在喉,站出来表达自己的看法。

  这不是个人的私事,若是因为张巡的个人判断失误导致睢阳战局出现纷乱,他作为睢阳属官,也难辞其咎。明知自己的话,张巡八成听不进去,但他还是不得不说。

  张巡淡然一笑,摇了摇头:“孔县令,你多虑了。河南道大半落于贼手,他们觊觎山南和江南的富庶,意图南下掳掠,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洛阳失陷已有年余,那边是叛军的大本营,能有什么动静?”

  孔晟苦笑一声:“中丞大人,叛军此刻面临朝廷两路大军的逼近,他们在这个时候,哪有力量和心思分兵山南江南?这是一种假象,我们不能被假象所迷惑。”

  “以孔某看来,不如趁叛军撤离,率军主动出击,进攻雍丘。雍丘囤积了叛军在河南的大量粮草辎重,若是我们能突袭拿下雍丘,睢阳缺粮的局面就会大大缓解。”

  张巡撇了撇嘴,摆摆手:“进攻雍丘?孔县令,你真是年轻气盛,就凭我们睢阳这数千兵马,一方面还要守城,一方面再分兵进攻雍丘,与送死无异。本官知道你一心为国,但形势严峻,我们不能轻举妄动。”

  孔晟刚要继续开口,突听对面的班列中传来一个尖细阴沉的冷笑声:“孔县令真是大言不惭信口开河啊。雍丘有令狐潮的主力盘踞,而且雍丘城池高大,易守难攻,若是能轻易拿下,叛军怎么可能将粮草囤积在雍丘?”

  “况且,探子的消息未必准确。若这是令狐潮的计策,故意撤离八千人马,引诱我们前往进攻雍丘,然后围而歼之,我们这数千人马就要全部葬送在雍丘城下了。孔县令此时提出进攻雍丘,到底是何居心?”

  此人三十出头的年纪,身材瘦削,面色苍白,两条断眉悬挂在阴鸷的眼睛上,给人一种阴险狡猾的印象。

  孔晟扫了他一眼,知道他是死鬼张魁的堂兄张果,也是张巡的堂侄,是骑兵营的“统领”之一,南霁云麾下的左右手。

  张果望向孔晟的目光中满是仇视,他根本就未曾掩饰对孔晟的这种仇恨情绪,甚至在话语间就带了出来。

  “我是何居心?张将军这话,孔某听不明白。现在是军情商议会议,作为朝廷命官,睢阳属官,本官提出个人建议,有何不妥?”孔晟神色不变,声音淡漠:“中丞大人,在下坚持认为,此时正是进攻雍丘夺取粮草辎重的大好时机,时机稍纵即逝,一旦错失,悔之晚矣。”

  张巡皱了皱眉。

  张果抢先讥讽道:“孔县令既然主动提议进攻雍丘,又如此信心百倍,何不亲自领军去夺了雍丘给我等看看?若是你不敢去,就不必再在堂上纸上谈兵夸夸其谈了。”

  张果这种激将法其实很没有技术含量,非常低级。谁都明白,这无非是讥讽孔晟,而且,如果孔晟不长脑子、昏了头主动提出去进攻雍丘,在张果看来是最好不过了——既然他要送死那就去吧,死在叛军手里,也相当于是给堂弟张魁报仇雪恨了。

  


第一百九十章 将计就计

  但是谁都没有想到,孔晟竟然面不改色心不跳地淡然接过了话茬:“张将军不需激将,若是中丞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