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顺明 >

第287章

顺明-第287章

小说: 顺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番侃侃而谈,张若麒倒是不含糊,不过到最后好歹是惊醒过来,自己身份你在这里,把这张某换成了下官。

说到这里才发现。一进门因为光线明暗的转换,他根本没有看清楚到底是谁说的这句话。

李孟坐在那里纹丝不动,颜继祖却扭头看了看坐在李孟身后的铁面人,这句话应该就是这铁面人说的,这声音依稀有些印象,不过仓促间却想不起来。

听着张若麒又是扯大旗,又是带威胁的一番话。李孟对边上的颜继祖淡然的说道:

“颜大人,这主事是六品,按照礼节规矩见你我二人应该如何来着?”

那张若麒一进门地那些做派,让巡抚颜继祖极为的反感,在山东颜继祖虽然没有实权,可除了李孟之外,其他人都是对他客客气气。没有丝毫的失礼处,这一个小小的主事有什么猖狂的。

说起来颜继祖在京师地时候做吏部都给事中,也是个七品。但这个七品只要是坐满这个位置,马上就有地方上督抚和六部的侍郎位置等待着,属于京师中一等一的人物,他在京师呆的久了,自然知道张若麒这等人物到底是怎么回事。

听到李孟发问,颜继祖毫不客气的说道:

“礼部对此事有明文定例,这主事应该跪下磕头请安之后方可谈论公事,不然要以失仪论处。”

李孟点点头,冷眼看着面前这张若麒。开口说道:

“果然是个无礼狂悖的小人。让他跪下磕头”

一说完,两名亲兵走了过来。朝着那张若麒的腿弯猛地一踢,这兵部主事措手不及,马上是跪在地上,后面地亲兵手上不停,一名亲兵直接按住张若麒的脑袋碰到了青砖地上。

张若麒在松山之败的时候,腿脚虽然飞快,可还是个文弱书生,那亲兵的力量他如何抵挡的了,直接就是按在地上,碰碰的磕了三个头,好在这堂上的亲兵力量把握地很有分寸,人没有伤到。

不过即便如此,这张若麒额头上还是青紫一片,亲兵松开手站在他身后,勉强抬起头的张若麒终于是感觉到害怕了。

“巡抚大人,李某这边有些话想要问这张主事。”

李孟开口客气了下,颜继祖拱拱手,李孟冷声的开口问道:

“张若麒,洪督师率领十三万兵马出关,那关外本就是凶险之极地地方,本就不太有可能获胜,顶多是守成,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还要设置重重的阻碍,松山之败,于你等还有什么好处吗?”

张若麒的脑袋嗡嗡作响,听到李孟问话还想反驳几句,后面的两名亲兵好像是动作了一下,身上的兵器和盔甲相碰作响。

文人的风骨有的是宁死不屈,有的则是给点小的苦头,骨头立刻就软了下来,这张若麒明显就是后者。

开始地嚣张气焰已经是荡然无存,他现在心里害怕地要命,生怕对方直接就在这正堂上结果了他。听到李孟的发问,也不管李孟地问题有多么的触碰忌讳,他也顾不得了,趴在那里一动不敢动,恭恭敬敬的说道:

“洪督师何等的人物,小的有天下的胆子,又怎么敢去做什么,小人记得,临出关前,兵部陈尚书叮嘱小人,说是洪亨九这次若救援成功,回返之后,这兵部尚书的位置也就得他做了,所以这功劳万万不能让洪督师独吞,一定要抢过一些来,小的这才有胆子说三道四,再者说,自离开蓟镇一路北行,圣上的一道道旨意一直没有断过,若没有陈尚书,小人哪有那么大的胆子……”

这张若麒竹筒倒豆子的全部说完。正堂上一片的安静,李孟回头看看坐在那里的孙传庭,尽管带着铁面地孙传庭坐在那里看着很镇定,但手腕却在那里轻微的颤动,呼吸也是粗重了些,显然是激动之极。

李孟自然知道这孙传庭到底为什么激动,不过在这正堂之上,许多外人,有些话也不能多说,却又是转向坐在一边的颜继祖。开口询问到:

“颜大人,我山东兵马在册的数目有多少?”

张若麒嘴上回答的恭恭敬敬,可心中却已经是把山东的文武祖宗八代都是骂了几十遍,心想在这山东我暂且忍着,等回到京城。肯定是要找你们好看,不过听到上面的问话,又是糊涂了一下。

心想这山东真是诡异,先是问这无关的松山之事,然后山东的主帅居然自己还不知道自己手下的兵马有多少。

那边颜继祖琢磨了一下,欠欠身开口说道:

“山东兵马,朝廷中向来都是按照两万五千兵发饷。这两万五千应该是在兵部地定数了。

李孟伸手拍拍额头,笑着说道:

“这数目我总是记不清楚,有劳颜大人费心了。”

两个人对视一眼,嘿嘿的笑了起来,他们两个这么打趣,坐在身后的孙传庭多少也觉得心情好了一些,可下面的张若麒却听的是满头雾水。不知道所以然,他倒是觉得这山东兵马搞不好有极大地漏洞。

要不然身为山东总兵,怎么能连自己麾下的兵马数目都记不清楚。或许这就是山东总兵李孟丝毫不顾朝廷的体面规矩,给自己下马威的原因。

跪在那里的张若麒根本没有人理睬,李孟听到颜继祖说出那个数目之后稍微琢磨了下,就开口说道:

“张主事,这次是来点验我山东兵马,你已经是耽搁了这么多天,明天我就安排你去城外点验,做完了你的差事,快点滚回京师。”

两万五千兵马。说点验就点验。连作假都不用吗,本来张若麒琢磨着。山东总兵李孟手中也就有一万左右的兵马,这就是他敲诈勒索地理由,今天吃了这个亏之后,就把这个理由转变成大罪过,准备回京禀报。

谁想到对方是满不在乎,大大咧咧的说让自己去点验,莫非是脑子坏掉了?

这一天总算是住在城内了,张若麒一行人可没有在来的路上那般气势高昂,琢磨着如何敲一笔钱财出来,住在这城内的客栈之中,晚上谁也没有睡好,院子外面有兵丁环绕,谁也不知道外面这些人到底是在看守的还是准备半夜进来杀人的。

不过一夜无事,第二天一早,就有几十名骑兵过来引领,为首的是个把总,进门来没什么客套,直接说要来领张主事去点验兵马。

张主事这行人到现在,对这山东种种举动已经有所麻木了,反正这边和大明也就是衣服差不多,其余地好像都有不同。

也有兵部主事张若麒的下人,偷偷摸摸的到张主事跟前说,还是不要出城地好,千万别一出城,带到个僻静地方,把大家直接宰了,这名素来是张若麒最亲近的下人,说完这番忠心耿耿的话语之后,被张若麒抬手打了个嘴巴,开口骂道:

“脑子坏掉的奴才,你看今日这局面,莫非在城内就宰不了我们吗,莫要多说,他们让干什么,跟着去就是了!”

出城之后,这几十名骑兵果然没有什么恶意,只是领着张若麒在城外的军营一个个的点验,山东的兵马是脱产的士兵,每日里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训练之中,他们清晨出城,正好是赶到济南城外地老营士兵列队操练地时候。

点验这一队队列成整齐队伍的马步士卒,倒也是方便快捷,这局面真是让张若麒等人目瞪口呆,二万五千,这个数目当真是不小,要一个个数出来都要花费不少地时间,更不要说清点着两万五千名兵马。

整整折腾了一天,回到城中的张若麒已经是面如土色,一个个营那么走过去清点,实在是疲惫异常。

二万五千人是个实数,而且张若麒还发现那些骑兵领着他们围着济南城顺时针的转,肯定还有军营没有转到。

感情这山东的兵马比起兵部记档的还要多。想要借着山东总兵吃空额的削减这李孟地实力是不可能了,这面如土色,还有个别的原因,巡视各个军营的时候,列阵操练的那些山东士兵都是杀气森森。

盯着自己这帮人的眼神也是极为的不善,点验的时候,好像感觉芒刺再被,浑身上下都是冷冰冰的,万军中走过,这张若麒好歹是十几万大军的监军。在关外见识过的,还算是能保持个镇定地状态。

可跟着张若麒那些伴当和小吏,在点验的时候,有好像是浑身筛糠一般的颤抖的,有走了几处。就瘫软在地再也爬不起来的,一个个丑态百出,山东士兵们看着这些京官本就不善地眼神中更是多了几分鄙夷。

这样敌对加上鄙视的眼神和态度,即便是张若麒这种打熬多年的厚脸皮,都是觉得浑身的不舒服。

山东这方面做的可是滴水不漏,既然实有两万五千兵马,点验完毕。就有总兵衙门和巡抚官署的小校和官吏拿着相关的文书过来,由兵部主事张若麒在上面签字画押,再由山东巡抚和总兵用印之后,装入信封,用火漆奉上,然后派专人送往京师。

用地理由很是冠冕堂皇,说是如今这个局面。既然点验军马,想必是要大用山东兵,所以出来点验兵马的结果。要尽快的给京师送去,让有司知晓,不要耽误了事情。

张若麒什么反驳的理由也说不出来,何况在此处也没有他反驳的资格,只得是乖乖的接受了。

他心中可气得要气得要吐血,对方先把这点验的结果快马加急地送到京师,自己就算是想做什么手脚也没有地方下手了。

点验完兵马的第二天张若麒这帮人就被打发上路了,山东倒是没有一点的客气,直接就是赶人。

这次比起来时。倒也有些不同地。就是多了几十名骑兵护送,这一路上务求不让他们这些人出一点事情。给他们安然无恙的送回京师。

张若麒出京师之前浑浑噩噩,这这次从山东回去,精神状态倒也没有太大的区别,同样是毫无精神。

点验兵马一点油水没有捞到,反倒是被对方羞辱了一番,偏偏自己找不到一点的理由来刁难对方,点验兵马的文件自己是确定署名,自己这一行人去的时候多少,回来的时候就有多少人都是安然无恙,也不能说山东胁迫威胁自己。

整件事好像有一股气郁积在心口,这么被对方折辱和逼迫,但却找不到一丝一毫能打击报复或者是诬陷对方法子。

想来想去,目前能说给这山东兵马下眼药的机会,也就是说这山东总兵李孟心怀不轨,欲行大逆的勾当。

但自己这确认点验地文书才到京师,回去就诬陷对方心怀不轨,怕是倒霉地不是山东总兵李孟,而是自己,那贺人龙和左良玉,所在之地,地方官和言官御史不知道有多少弹劾的奏折和文书,那有一样起到作用。

张若麒心中有数,若是回京就告对方有不轨之事,做那谋逆地勾当,只要山东一个反驳的折子上来,那先下狱问罪的肯定是自己,而且那兵部尚书陈新甲会不会再这么庇护也很难说,趁这个机会让自己不能翻身都有可能。

越想,这张若麒越是咬牙,目前对对方一点办法也没有,只能是心中在那里暗自的放狠话,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二月十七那天回到了京师,到兵部尚书陈新甲那边交卸了差事,陈新甲没有给他什么好脸色。

虽说是给肥差美差塞住他的嘴,可这差事也不能办的这么差劲,事先已经是叮嘱了要“认真仔细的查“,在官场那种谈话只说三分的惯例下,这话几乎就等于明着告诉你了,一定要在点验山东兵马的时候查出些毛病来。

结果你却报备一个人数准确无误,山东兵马不曾吃一个人的空额,这不是天方夜谭吗?这么多年一份饷银也没有发下去,他山东的军兵都不是不吃饭的木头人。怎么可能一个空格不吃还在那里挺着。

这到底是办地什么差事,你张若麒拿了山东多少银两,莫非还真以为自己手中有松山的把柄可以要挟谁不成,松山大败的罪名,你做为监军也应该被杀头。

交差的时候,陈新甲的脸色极为的阴冷,只是说张主事辛苦了,先回家休息几天,等部内有事了再派人叫你回来。

事已至此,张若麒也是没有什么办法挽回。只得是灰溜溜离开兵部回去“休息”。

陈新甲倒是给这张若麒一个机会,若是在山东收取了多少好处,最起码要把这大头送过来,这样事情还有转圜的余地。

可这张若麒在山东什么也没有拿到,自然也没有什么去分给兵部尚书陈新甲。这样则是让陈新甲更为的厌恶。

办差不利,又对上官不敬,张若麒彻彻底底的失宠了,在家歇息的第三天,就接到了兵部一名小吏传来地消息,说是管理档案的林主事那边事务繁忙,尚书陈新甲准备调你去协助。

对这样明显的贬值。张若麒也是无话可说,从山东回来的他心中一直是感觉不妙,在松山回来之后,他还以为那件事情已经是过去,不会再有人追究。可却还有人一直记得。

离开山东之后,在山东总兵衙门正堂上受到的那些折辱和对待,甚至是山东地那些和大明天下有许多不同的诡异之处。记忆都是模糊不清,张若麒只是记得坐在山东总兵李孟身后的那个铁面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