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 >

第37章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第37章

小说: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十字上的店铺都是日夜不歇,繁华热闹异常。到了这边,张三先往四周寻找铁匠铺,问了几家,都是只打造农具菜刀的,普通店铺,张三说的锤子没有,要是定做需要等十天半月云云。

    在金梁桥下,终于找到一家大一点的铁匠铺,张三站在桥测面看着桥上金梁桥三个大字,总有一种熟悉的感觉。但是就是想不起来在哪碰到过。

    三人来到铁匠铺,问了一下,双锤到是有,但是元霸试过几对都太轻,不趁手,张三只好询问定做,店主问要多重的,张元霸也不知道,看来看店主打铁的铁占,单手提起,说道:“就要这么重就好。”

    店主看他单手提起那铁占,一时吓得不知所什么好,那东西少说也有两百斤,在这少年手里仿佛十斤黄豆般的简单提起,一时惊得呆了。

    张三询问店主,可能打造,店主连忙摇头说道:“小人打不了,还请大官人另请高明。”

    张三奇怪这小的都能打,大的不就是模子放大些,怎么会打不了。张三看着那店主,店主吓得汗都出来了连忙说道:“小人真的打不了。”

    原来这大宋是有武器禁令的,民家不得私蓄兵器,诸私有禁兵器者,犯者并锻人并论徒一年半。当然也规定弓、箭、刀、楯、短矛者,此上五事,私家听有。但是你要说这锤子,说是兵器,但也不一定,说不是又不是允许装备的范围。

    店主平日私自卖点,大家也不会说什么,但是要是制作出那一两百斤的重锤,那肯定是兵器,而且这种兵器那时磕着就死,擦着就伤,要是苦主告上去,自己必然会受到牵连,所以店家宁愿不挣这钱也不愿去做。

    张三从店里出来,想看看周围有没有什么成衣店,眼角一撇看到一个董家生药铺的幌子。张三才想起,李四跟自己说过,高俅就是在这家董家生药铺里帮工。

    张三转身往药铺走去,走到门口看里边只有一个老人在柜台上忙活着,张三走进店里,往四周看看,也不见有其他人,店主给上一个人包好药,见张三三人,立刻上前问道:“几位客人,要点什么?”

    张三反应过来扯谎道:“哦,我想要几支人参虎鞭什么的回家泡酒。”

    店家说道:“哦,客人稍待,我去取来。”

    张三一愣,还真有,这才想起,现在老虎也是寻常,梁山好汉都不知打过多少老虎,这东京城有几条虎鞭卖也是正常。

    不一会,店家从后边取来几个锦盒,说道:“客人请看,我这都是上好的长白参,还有虎鞭,鹿鞭。”

    张三上前看着柜上的货物,说实话虎鞭这东西张三还是第一次见,张三拿起人参一边假意观看,一边问道:“店家,上次来见得你家那个叫高二的伙计呢?”

    店主说道:“哦,你说他啊,人家现在不得了喽,现在人家发迹了听说现在都在端王府当差了。”

    张三吓得手里的人参吧嗒一声掉在柜台上,张三叨念道:“快了,快了。”

    店主奇怪道:“客人说什么快了?”

    张三说道:“哦,没什么,店家你有没有年份久一点的人参,最好是千年以上的。”

    店主觉得张三是那他寻开心,强笑道:“客观说笑了,那等宝物,岂是小点能够经营,要不客观到别处去看看。”说完收起柜上的东西。

    张三也没在意店家的防备,走出药铺,心里乱糟糟的,这水浒剧情已然开始,记得高俅进了王府不久,皇帝就驾崩了,之后高俅又是去边关镀金,一段时间后就回来当太尉了。

    自己这边还没有什么准备,一切都来的太快,张三计算着,这最多还有一年,最少估计半年高俅就要上台,王进就要倒霉,再过半年,史进出山,水浒英雄就开始一个个的登场。自己到底是跟着书本剧情,去收英雄豪杰,上梁山当大王,还是在一边看戏,趁空捡便宜呢?
………………………………

第七十三章 黑店

    走着走着,刘赟突然跟张三说道:“三哥,那边有个成衣铺。”

    张三这才反应过来,进到店里,店家上来问道:“几位客观里面请,几位需要什么?”

    张三说道:“给我来套上好的锦衣。”

    店家立刻说道:“哎,您这边请,客观一看就是位才子,这是时下最流行的,国子监里的太学生都穿这个参加诗会。”

    张三正不知道去菊花会该穿什么,听店家说是诗会穿的不正好是自己需要的么。立刻问道:“哦,是么,这个多少钱?”

    店主说道:“客人,这是上好的蜀锦,您看这云纹都是织娘一丝一线织成,只要三贯钱。”

    张三惊讶的看着店主,心里想着自己是不是进了一家黑店。自己好歹也生活了半月有余,一匹绢才不过三贯左右。

    店主看张三面色怪异,连忙又介绍道:“客观可是觉得太华丽了,我这还有普通细绢材质的这个只要一贯三百三十文,整一千钱,您看这做工还有这纹路都是针娘一针一线秀成。”

    张三看看觉得这个还是勉强可以接受的,一件衣服而已,张三问道:“哦,好是好,店家还有没有更便宜的?”

    店家连忙说道:“客观,小店到是有更差点的衣服,但是配不上您这高贵的气质,拿出来不是显得俺没有眼力见么,要不这么着,您也是真心想买,我也是真心想卖,我在让您五十文,九百五十文您拿走,您看怎么样。”

    张三有些犹豫,感觉还是太贵,想想自己到时肯定要带个人去吧,杨泰无疑是最佳人选,还得给杨泰也买一套,看了一下旁边的一套紧袖劲装正好合适,张三指着问道:“那件多少?”

    店家看了一眼说道:“那件九百文您拿走。”

    张三看看说道:“两间一千八百文,行不?”

    店主装作痛苦的说道:“哎吆,大官人,您这么大的身份还在乎这三五十文的,权当赏给我们了,我们有口饭吃,吃饭都念您的好!”

    张三听了这话扭头欲走,那店家立刻说道:“得唻,小人开店哪能让客观再劳力多走,指望您多多惠顾,一千八百文我给您包上。”

    张三走出店铺,想想店主卖的痛快,好奇的问刘赟和张元霸你们可知道一匹布能做几件衣服,张元霸摇头,刘赟想来想说道:“三哥,这个我也不知,但是总能做十多件吧。”

    张三险些气死,这古代的店主也是这么黑啊!刘赟见张三沉着脸看着手里的衣服,解释道:“这点家做生意还算公道。”

    张三奇怪的看着他。他摸摸头说道:“有时,要是阴雨天,我妹妹也会给成衣铺做衣服,这件衣服单是做成就要两天,绣上这些图案又得几天,妹妹做成一件成衣店主都能给四百多文。这布匹成本也要三四百文吧。”

    对于人工成本能比布匹本身的价格还要贵,张三是无力吐槽的,现在东京的雇工价格已然有所回升,现在已经到了六十文,距离往年的八十文也是快了。

    而且马上宋徽宗上台,进一步的通货膨胀,物价飞涨,估计人工升到两百文每天都是正常,当然估计丝绸价格也会上涨。

    没有买到称心的锤子,张元霸一路上也是失望不已。张三没有办法之下,只好先买了一对三十斤的金瓜锤给他,将就着练吧。至于张三手里的锤子现在还不适合拿出来。

    那玩意一看就不是凡品,哪来的?路上捡的?你再给我捡一个回来。

    在等上几个月,到时有钱了,也搬到城外了,在拿出一部分,在东京城里,拿着兵器招摇过市的,张三还真没有见过几个。有的也都是一些短刀之类的。

    张三买完锤子又问刘赟可有什么喜欢的兵器,刘赟摸摸头说道:“俺只会一套八卦棍。”

    事情也算办完,张三带着他俩就往回赶,逛了这一上午,又听到高俅发迹的消息,张三心里的压力更大了,有一种时不我待的急迫感。

    回去之后,已然下午两三点钟,家里除了呼保义什么也没有。

    想了想自己这离北城也不远,就去找了李四一起去城外逛逛,也许能碰到不错的地点呢。

    张三和李四从卫州门出城沿着五丈河往西北而去,城外这一路上也是商旅不绝,茶棚脚店不绝于道,城外窝棚绵延到城外有几里长,张三和李四一边走,一边看。

    突然张三看到五丈河上一个运煤的小船,张三问道:“李四,这煤是从哪里运来的。”

    李四想想说:“好像听说是怀州还有河东路运来。往前边五里有一个运煤码头。北城的用煤多是从这里入城。”

    张三一听有煤,就想起自己的蜂窝煤计划,立刻准备和李四去那边看看。

    走了一阵,看前边黑烟阵阵,荒草丛生,张三奇怪,这东京可是大宋都城,怎么有如此荒凉的地方。问李四,李四告诉他这是泻卤之地。经过李四的描绘,张三大概听明白,这泻卤应该是指盐碱地的意思。

    快到码头,张三终于找到黑烟的源头,原来是一处烧东西的地方,张三走近看到里面一车车的煤进进出出,确不知道是干什么。

    李四看张三好奇,就说道:“那边是一处炼焦场子,京中所有焦煤都要从这里买。”

    张三好奇的问道:“哦,为什么不在煤矿产地炼好在运来,岂不是更省事?”

    李四看看那地方撇撇嘴说道:“这里是章家产业,以前焦煤都是外地运来,但是自从章家得势,这外地的焦煤就不得在进京城了。”

    张三暗暗奇怪,怎么哪都有他啊,这都是地三次碰上了吧,凤栖庵一次,刘赟那一次,加上这个。果然是天欲其灭亡,必使其疯狂。这老章时日无多了,还真能闹腾。

    两人转过焦厂就来到了运煤码头,这里车来舟往的身世热闹,边上还有茶肆脚店,等等简直就如同一个小集市一般。

    河边几十座高高的煤山格外显眼,张三暗叹自己要是能在这租个院子做煤球应该不错。
………………………………

第七十三章 驱虎将庞顺

    张三正准备问问这里的煤价如何,远处一条大船到达码头,卸货的苦力从各个房前屋后围上来,准备去卸货。

    张三看了这样的场景才想起这是原始的大宋,这是打算找一家看看煤价,李四见张三对煤有兴趣,就问道:“三哥可是要看煤?”张三点头,李四带着张三来到一家街角的店面走进去,掌柜的出来迎接,作揖道:“吆,李大官人您来了?”

    李四尴尬的说道:“休要乱叫,这是我大哥,义兴和记真正的东家。”

    那掌柜上前说道:“您看,廖老二我老眼昏花,真神当面都不认得,还请恕罪着个。几位里面请,伙计上茶,上好茶!”

    张三进去也没说什么直接穿过前院进到后院堆煤的地方,看着后院里五六个煤堆问道:“这些分开堆是不是价格不一样?”

    老廖开口说道:“是,那边是河东路大同府产的无烟煤六百文一石,那边是怀州的烟煤四百八十文一石,……”

    张三一听还真不少,就问李四:“我们平时用的是什么煤?”

    李四说道:“哦,我们用的都是无烟煤。”

    张三指着那堆最小的碎煤问道:“那个呢?”

    老廖说道:“哦,那是卖给下户的碎煤,一百文一石。那些烧起来,灰大烟重。”

    张三点点头没说什么,这时老廖看看说道:“大官人不如去前边喝茶,这边都是煤堆,又脏又乱的。”

    来到前院,张三喝两口茶说道:“廖东家,这次我们就是来看看,我手下有一些伙计,家里人丁太多,想从这城外租个大院居住,不知老廖可知道这附近可有合适的地方。”

    老廖听过,想了想说道:“要说有还真有,从这里沿河走半里多地,有一个沈园,哪里原本是一个江南绸缎商置办的,只是后来,后来……”

    老人往外边看看,见没人就说道:“这里本来是沈家的一个小码头,后来就来了一个名叫什么驱虎将庞顺,仗着章家的势力,抢占了这片码头,在这又是卖煤又是炼焦,还在北边开了一家陶瓷窑。把周围搞的乌烟瘴气。”

    老人叹了口气说道:“我们这些人本在下游城墙边上卖煤,只是那庞顺非成立个什么五丈河煤炭行会逼着大家迁过来。那沈家庄子盖了一半,周围又是炼焦又是烧窑的别说风景,连出气都是煤炭味。”

    张三想着这家伙真够倒霉的,想到这边这烟尘这么大,也不适合自己做十六香啊,不过来都来了,不如去看看,张三想着告辞了廖老板。

    两人沿着老廖指的方向往西北方走了不远,果然看到一个大院,院门紧锁,张三围着院墙转了一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