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国色 >

第75章

国色-第75章

小说: 国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凸显自己地位的独一无二,秦始皇想了许多别出心裁的点子,譬如开创皇与帝合一的称号,把原来用来自称的“朕”改成只有他一个人可以自称,还弄了个“受命于天”的玉玺等等,这些可以刷成就感的,宋谐他们通通都要保留下来,不仅要保留,还得创新,比如说在把帝王的座次拔高一个台阶,让皇帝就连坐着都有俯瞰众人的快感。

  秦始皇是没有皇后的,在他之后,胡亥也没有皇后,秦王子婴登基的时候太年轻,又被赵高挟制,同样没来得及立后,结果皇后的册立和规制,又让宋谐等人伤透了脑筋,还有诸侯王,公主,后宫妃嫔,乃至文武百官……

  由于工程量浩大,又还没有正式的职位分工,在宋谐的主持之下,从定陶跟来的官吏,还有跟着张氏他们一并从宛县过来的,甚至咸阳城现有的官员,通通被临时抓了过去参与典章制定。

  大家拿着《周礼》和《尚书》从中找典故凭据,成天吵得脸红脖子粗,会议场面异常火爆激烈,听说十来天就病倒好几个人,还有不少人带病在加班,精神可嘉。

  刘远的大军已经在来咸阳的路上了,为了能够及时赶上登基大典的吉日,宋谐等人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又过了十来日,刘桢就听说许多典章已经定下来了,初稿被送到张氏那边过目。

  张氏向来对这些佶屈聱牙,弯弯绕绕的文字没什么兴趣,就派了韩氏代她出面,又委托刘桢去瞧瞧,当然也不需要刘桢和韩氏去发现什么漏洞毛病,只要大面上过得去,工程顺利竣工,她就对刘远有交代了。

  自从宋谐等人到达咸阳,刘桢这边忙着交接宫务给张氏,也没空出宫,到了郡守府,才发现门口的士兵也换了人。

  她平日里进出郡守府惯了,有时候兴致一来乘着牛车就过来找房羽玩,现在刘远还没登基,车上也不可能有什么徽纹标识,结果下了车,守卫不认识她,就把人给拦住了。

  出宫之后刘桢当然不会穿曳地的华丽袿衣,一身浅蓝色绢面的窄袖襦裙,看上去就像富户人家的女儿,顶多气质不凡,可郡守府现在基本聚集了刘远手下最得用的谋士,未来的治国精英,守卫自然非常森严,轻易也不可能放人进去。

  这种情形下无须刘桢说话,她身旁的桂香便道:“这位是豫王女,奉小君之命前来查看新朝大典一干事宜,还请让行。”

  听了这番话,那两名兵士也不肯松口,言道须得容他们入内禀报再说。

  桂香很不高兴,放在几天前,这咸阳城里还没有一处地方是刘桢去不得的,虽说咸阳郡守是房羽,可咸阳上下的官员都知道,刘桢手里同样也有决策权,这使得她在咸阳城的地位十分超然,从前她跟着刘桢每隔几日就要来一回郡守府,进进出出也是习惯了,从未遭遇这种情况。

  她不由看了刘桢一眼,后者抄着手,神色平静,似乎并无不悦之意。

  少顷,禀报的那名兵士出来了,身后还跟着房羽。

  “王女恕罪,还请随我入内!”他显然跑得有点急,脸上还微微冒汗。

  刘桢颔首,那名兵士脸色有点惶恐,生怕她怪罪,刘桢道:“你忠于职守,值得称许,并无不妥失礼之处。”

  对方连连拱手,唯唯应是,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房羽将刘桢领了进去,韩氏与桂香等人则跟在后面。

  “那些人不是郡守府的守卫,否则不会不认得你。宋先生奉陛下之命接掌咸阳,陛下又还没到,他们也不能跑到咸阳宫里去做事,只能先将郡守府借调,门口那些人都是宋先生带来的,还请王女莫要怪罪!”房羽连连苦笑,告罪的同时也撇清责任,而且从他的话里行间,刘桢也听得出一点微妙的不满。

  这也难怪,待了三年的地方被人反客为主,任谁都不会高兴。

  不单是桂香她们难以适应这种变化,就连房羽也并不见得如何适应良好,只是他更加聪明,所以没有表露得太过明显。

  刘桢安慰他:“等陛下来就好了!”

  “是啊!”房羽也只能这么希望了。

  二人进了正堂,那里已经熙熙攘攘坐了不少人,因为争论激烈,工作时间持久,许多人的头冠或头巾都歪掉了,撸袖子争吵的有之,伏案埋头写作的也不在少数。

  刘桢一进去,迎来了片刻的安静。

  宋谐揉揉额头,起身行礼:“见过王女。”

  他这一带头,其他人自然也都陆陆续续跟着起身行礼。

  刘桢扫了一眼,安正不在。

  然后房羽的位置被挤到最后面去了,泯然众人矣。

  在场的熟人不少,有孟行,还有当初刘远在颍川郡起家时跟随的人,以及一些咸阳城的官吏;陌生的面孔也不少,许多都是后来刘远在宛县和定陶的时候过去投奔他的,刘桢不认识。

  刘桢也回了一礼:“诸位不必多礼。”

  出于礼节,宋谐将上首的位置让出来,他本以为刘桢会推辞,但刘桢并没有,她只说了一声“有劳宋先生”便坐了下来。

  宋谐有些哑然,不过他很快就反应过来,为刘桢介绍一一介绍在场的人。

  完了之后,宋谐就命人送上这些天草拟的内容,一一请她过目,为免刘桢不知重点看得太久,又让人直接把目录念出来给她听。

  不得不说,这些名士能人还是有两把刷子的,不过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几乎把一个新建王朝的典章制度都构筑出一个雏形了。

  刘桢粗粗听了一下,旁的不说,与她有关的,公主封号封邑,府邸服色规格,基本都齐全了,所差的不过是再精益求精的修改罢了。

  西周离得太远,秦朝国祚短,又是继承东周的传统,官方对后宫女子的各种待遇也不会有太过详细的规定,基本都是凭借当权者的心意来定,所以关于皇帝妻妾儿女们的这一部分典章,宋谐他们等于是在平地起楼阁,全部原创,也正是如此,才更加耗费心力。

  按照宋谐他们的设想,再结合从前的范例,公主与皇子一样,都是有封邑的,不过封邑要比皇子少。在封号上,皇子可封王,位比诸侯王,皇女则称公主,不过地位充其量只能比同列侯。封号跟封邑是挂钩的,食邑封在哪里,封号就用那里的名字,至于封邑好不好,那就取决于皇帝的心意了。

  宋谐道:“若是王女觉得有何不妥之处,还可命人修改补缺。”

  他问得很谦虚,刘桢自然也要给面子,何况她确实挑不出错,为了让刘远满意,这些人都是绞尽脑汁豁出老命来干这个活的。

  刘桢就笑道:“先生安排得很好,我没有什么可补充的。”

  宋谐见状,笑了笑,就让人将竹简先搬下去。

  这堆东西占了不少空间,被搬走之后大家顿时觉得空阔舒服了很多。

  刘桢道:“如今阿父不在,多赖诸位先生辛劳,日后新朝建立,这些典章上自然少不了署上诸位的大名,流传于世,如此说来,诸位可也说得上是名垂青史,千古流芳了!”

  虽然众人已经心中有数,但听她这么说出来,也都是难抑兴奋。

  刘桢转头问宋谐:“宋先生,不知律法制定得如何了?”

  宋谐道:“还差少许,想必再过几日可以完成。”

  刘桢道:“秦律严苛,却不无可取之处,又事关天下人教化,新朝万世基业,重要性比之典章礼乐亦不遑多让,还望先生与诸君去芜存精,赏罚分明,以此律法为我大乾立不世功德!”

  宋谐恭恭敬敬地拱手道:“王女放心,我等自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望!”

  刘桢微微颔首,巧笑倩兮:“既然如此,我也就不在这里打扰碍眼了,我这就回宫向阿母禀报,还请诸位先生不要太辛苦才好!”

  她出门上车,宋谐等人则恭送到门口,看着车行渐远,才转身入内。

  诸人重新落座,一个叫熊康的谋士不满道:“此女虽是帝女,可毕竟是女子,又还未经过正式册封,先生何等人也,何必对她如此小心?”

  他原是英布手下,后来投靠了刘远,过目不忘,记性极强,也颇为重用。

  宋谐拈须笑而不语,打了个哈哈,随即转移话题。

  其他人见状,也都知机地跟着说起别的事情。

  熊康似乎还想再说,被旁边的人扯了扯袖子,勉强住嘴。

  坐在角落备受冷落的房羽神色自若,似乎并不以自己的境遇为窘,只在心中默默冷笑,心想你们这些人难不成以为新朝公主会如前朝帝姬一般柔弱好欺么,往后的日子还长着呢,方才那位只怕很快就能让你们大惊失色了!

  作者有话要说:这章写太多,刘老爹太胖塞不下了,下章放他出来!【为了方便大家记忆,这里新朝代的制度基本都是跟汉朝差不多的,不用再额外去记什么】

  蟹蟹小伙伴们的支持和留言(づ ̄3 ̄)づ╭飞吻~

  晴音扔了一颗地雷

  丧心病狂的渣扔了一颗地雷

  vmoon扔了一颗手榴弹

  vmoon扔了一颗手榴弹

  不挑食的叽扔了一颗地雷

  鱼扔了一颗地雷

  莫近红炉火扔了一颗地雷

  淡紫色的誓约扔了一颗地雷

  灵月汐扔了一颗地雷

  四少扔了一颗地雷

  筏子扔了一颗地雷

  【好多熟悉的名字,好多童鞋都是投了一个又一个,我会争取每章都是肥肥的来报答大家,有没有很感动啊?哈哈】


  67、第67章

  纵观天下大事;如今大抵尘埃落定。当初项羽所分封的诸侯王;要么在争霸的过程中被项羽杀死,要么自觉实力不足投降刘远;要么被刘远打败之后投降。在项羽死了之后;基本已经没有诸侯王能够正面与刘远抗衡了,所有人都没有料到;当初那个被欺负得不敢吭声的小可怜会变成最后的大赢家。

  不过刘远又不是半两钱,不可能人见人爱;投降于他的人也是考虑到自身实力的种种利弊之后做出的选择。这其中自然就有不愿意投降的;比如殷王司马昂。

  诸侯王之中,司马昂的封地是最小的,当时被项羽威胁之后很不爽,直接就扯反旗跟着起来反对项羽了;等到项羽身死,他一看情形不对,刘远变成最大的诸侯王了,还要称帝,估计离自己被灭也不远了,这时候正好匈奴越过长城,占领了原来的赵地,把代王赵歇赶跑了,于是司马昂一不做二不休,跟匈奴勾结在一起了,双方还约定等到入主中原之后,江山一分为二,你一半我一半,大家互不干涉,多么美好。

  有了冒顿单于撑腰的司马昂实力大增,没多久就自立为帝,国号殷。

  司马昂称帝之后也没忘记好兄弟,眼瞅着常山王张耳也还没向刘远投降,他就向对方提出邀请,问要不要跟他一起干。

  张耳虽然不想被刘远指挥,可他同样不愿意跟匈奴人厮混,但是现在自己实力太小,万一司马昂第一个拿他开刀,匈奴铁骑之下,他未必有抵抗的能力,所以张耳决定向刘远投诚。

  以刘远目前的实力,他虽然打赢了项羽,但是同样元气大伤,没有几年的休养生息是不可能恢复过来的,现在根本无力与匈奴作战,所以对于司马昂的事情,他也只能暂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张耳不愿跟司马昂一样,而选择了刘远这边,刘远自然表示了无任欢迎,张耳到定陶的那天,他不仅亲自出迎,而且与其分食同榻,又摸着张耳儿子张敖的脑袋说“此子如我子”,把张耳也给感动了,总之刘远对自己的老婆张氏都没这么周到过,张耳虽然是不得已才降了刘远,但是后者对他表现出的高度重视,让张耳也很满意,于是双方关系飞速发展,进入了其乐融融的蜜月期。

  搞定张耳之后,刘远就带着大军和张家,以胜利者的姿态回到咸阳。

  大军入城的那一天,咸阳几乎倾城相迎。

  自胡亥登基之后,似乎就未有过这样的场面了。

  咸阳人曾经以为新朝的帝都不会定在咸阳,因为经过胡亥的作践之后,天下人对咸阳城都没有什么好感,尤其是项羽,更是曾经扬言若能入咸阳便要焚城毁宫,但是幸好后来入城的人换成刘远,他对焚烧秦王宫没什么兴趣,这样雄伟瑰丽的宫城,也令人不忍破坏。经过刘桢与房羽三年的经营,那些逃入山中的农户又陆续回来,农田不再荒芜,又因商税田税降得很低,虽然难免还要被剥削,但平民总算也还有活路和盼头,往来的商贾们也很快使得咸阳城又恢复了昔日的繁华。

  不得不说,刘桢与房羽作为过渡的任务完成得很圆满,天下人,起码咸阳人,对于这个崭新朝代的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