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乱世军神 >

第158章

乱世军神-第158章

小说: 乱世军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意见一致那自然没有问题,可一旦俩人意见相左,那皇帝就得退居次席了。
“不错。”裴老头点点头。
年轻人有抱负有激情,自然渴望做一些事情,而亲政就是做事的第一步,可雍王的高兴劲儿并没有持续多久,他就再也高兴不起来了。正如魏远逸想的那样,雍王也发现,他这个皇帝在很多大事上是没有决断权的。
雍国的形势并不安逸,一小部分原因是凉州的土地算不上顶好,在天下十三州之中最多也就算个中等。更重要的原因在于,雍国有天敌存在,雍国的天敌就是凉州北面荒原的蛮人。
根据史书及人们的认知,在大多数情况下,十三州与炎黄大陆是可以划上等号的,但实际上十三州并不是大陆的全部。燕国五州的北面是一望无际的冰原,也曾经有不少人对那片冰原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准备充分后迈上了冰原探险之路,这些探险家们想要看一看在冰原的那边有什么。可遍览古今的书籍游记,没有一本给出了明确答案,大部分的探险家们在探险的道路上半途而废,根据他们的记载,越是往北去,气候就越是寒冷,还伴有雪暴这样恐怖至极的自然现象,纵使是品阶极高的武者,在无尽的天威面前也是那么渺小。在靠近燕国国土的冰原还有极少数的人生活,而再往北,至今没人发现有人生活的痕迹。
燕国之北是冰原,雍国之北则是荒原。如果说人迹罕至的冰原实际上并没有对燕国造成足够的影响的话,那么荒原对雍国的意义则完全不可相提并论,因为荒原之上有蛮人存在。蛮人是十三州的人们对于生活在荒原上的人的统称,对于其他国家而言蛮人是只存在于书籍与交谈中的、从未谋过面的传说中的存在,而对于雍国来说,蛮人是他们永远的痛。
这种痛从雍国建国伊始就伴随着他们,荒原上有人存在却没有被列为这天下的第十四个州,就是因为一个“荒”字,那样贫瘠的地方根本无法种植农作物,这对于依赖农耕的十三州人们而言是无法想象的。寒州的环境也很恶劣,可那里的原住民毕竟也是靠着农耕过活,与蛮人游牧放羊茹毛饮血的生活习性截然不同,因此寒州被认可为十三州之一,而荒原和蛮人则被排除在外。
道不同不相为谋,你们不愿意带我们玩,我们还不乐意跟你们一块儿玩呢!
蛮人要真是这样想的雍国人也就没那么多麻烦了,荒原贫瘠,缺衣少食,肚子饿了自家粮食不够怎么办?抢啊!这是很简单的逻辑,而蛮人唯一下手的对象就是雍国。雍国从建国起就饱受蛮人劫掠的困扰,为了国家安定,他们不得不抽调全国近半的兵力戍守在北边国境,以此来抵抗蛮人的入侵。从好的方面来说,雍国的军队常年处于残酷的战争中,战斗力得到了保障,可不好的方面却更多,以一州之力供养了至少八万军队(凉州还有两郡是韩国的,雍国就一个州,还不完整),这是极大的负担。
雍国不是不想彻底的消灭蛮人,可无奈的是,蛮人的入侵目的并不是占有雍国土地,他们的骑兵一次次呼啸而来,见到什么抢什么,粮食、衣物、女人、牲口,只要是能带走的统统带走,带不走的就就地格杀。蛮人的战略战术很明确,雍国即使想寻决战的机会也不可得,而要论起骑兵,雍国的骑兵还不是蛮人骑兵的对手,所以雍国能做的也只能是被动的防御。奈何雍国虽不大,可国境线却不短,北面、东北面,大片的地方都能让蛮人突破。前晋时蛮人就是个麻烦,不过以十三州之力防御凉州北方边境,虽然不能面面俱到,可也不过是小麻烦。而现在的雍国不过是西北一隅,兵力有限,那守备真是漏洞百出,蛮人最近一百多年的生活水平比之先前数百年实在是有了很大的进步。
有蛮人时时扰边,雍国的一半精力都得放在这上面,这是外部的糟糕环境。而在内部,雍国也并不太平,权力滋生欲望,对于大部分雍国统治阶层来说,野蛮的蛮人自然有戍边的士兵们抵抗,他们所要做的,就是纵情享乐。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雍国很恰当,戍边的将兵们拼死拼活,远离边境的贵族功勋们声色犬马。
外有劲敌,内生腐败,雍国的内外交困都被年轻的雍王看在眼里,年轻人通常都是热血沸腾的,于是雍王暗暗发誓一定要将国家上下彻底整肃一番。一些有志于变革的雍国人才很快就聚拢到了雍王身边,对于国家现状他们同样痛心疾首。对于雍王的立志变革,这些人欣喜若狂,皇帝有这个心思,那事情做起来可就简单多了!
事实证明,并不简单。一拍即合的雍王与改革派人士们积极谋划了许久之后推出的改革纲要,刚一提出来就遭到了几乎所有朝中大臣的一致反对,这是在雍王预料之中的,既得利益者绝不会甘心特权被夺走,他们必然会反抗!雍王报之以轻蔑报之以鄙夷,决定一鼓作气,直接下猛药将这些腐朽的败类的一次性干翻。
然后这时候…雍王他娘站了出来。
站在了雍王的对立面!
改革派是一群心怀抱负的有志青年,他们的领袖是皇帝陛下,对面站着人数众多的保守派,他们的领袖是太后娘娘。
太后说话了,皇帝的金口玉言成了无用的空谈,雍王的圣旨连皇宫都出不了。改革还没有开始就胎死腹中,雍王悲哀的发现,没有他娘的点头认可,他最多也就能做主在皇宫里盖个茅房,还得是不超过一百两预算的那种简陋茅房…
通过这件事,雍王是彻底看清楚了,什么亲政,那都是骗人的!只要他娘还在,雍国就轮不上他说话的份儿。年轻的雍王也是个聪明人,他知道他不可能光明正大的反抗他娘,不管怎么说两人的身份摆在那里,他要真是不管不顾的撕破脸皮,那雍国不明真相的百姓会怎么看他这个皇帝?认清楚现实的雍王老实了,再也不提改革之类的事情,从那以后赖老师是的当起了聋子的耳朵纯摆设。不论大事小事一律请示太后。对于儿子这个态度,太后无疑是非常满意的,渐渐的也就将一些不是很重要的事情交给他处理,当然,最多就是不大不小的事情,改革,那是万万不行的。
就在雍王暗中蓄力,也掌握了一点点权力时,雍国发生了一件震惊天下的大事。
雍国大将军凤翔领兵三千深入荒原,历时三个月,缺衣少食的恶劣条件使得这支军队减员近三分之一,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成功找到了蛮人王庭。蛮人的王庭离着雍国甚远,蛮人在荒原上没有敌人,又不用担心雍国人会打到这里来,因此王庭的守备力量相当薄弱。经过一番血战,凤翔活捉了蛮王努尔哈赤,以努尔哈赤为质,凤翔及他麾下剩余的一千多人有惊无险的回到了雍国。
这是史无前例的胜利,即便是在前晋王朝统一时期,朝廷也没有想过派出军队剿灭蛮人,原因在于荒原广博,而蛮人善骑,他们没有固定的生活场所,没有砖瓦的房屋、没有种植农作物的土地。他们住着帐篷,随时都可以搬家,骑上马,他们可以一日一夜远遁千里,剿了一次两次三次,大军一到,蛮人骑上马就跑,追又追不着,大军一撤,蛮人又骑着马回来溜达了。这种滑不留手的风格实在是让前晋的统治者伤透了脑筋,剿了数次无功而返之后,干脆,眼不见心不烦,蛮人的事儿以后就别提了!
统一而强大的前晋都没有做到的事情,一州之地的雍国却做到了,而当凤翔潜行千里入荒原的事迹流传出去之后,所有听到的人第一反应就是不可思议。荒原那地方虽然不像冰原那么令人生畏,但凶险程度却也不差多少,因为那是蛮人的地盘,在荒原之上随便溜达都可能会遇见蛮人,遇见了可就没什么好说的了,运气好被抓去当了奴隶,运气不好当场就能送了性命。带着三千人潜入荒原,这样的作战方式已经超脱战略战术的范畴了,准确的说,凤翔的行为根本就是丧心病狂,正常人绝对干不出这种事儿来。

第二百四十八节 :第248章

凤翔之事发生在大约三个月前,那时候的魏远逸还在业国杀人,没时间听说这事儿,后来杀完了人又要赶路,一路上都没怎么歇息,消息自然就不灵通。到了代国之后又立刻入宫,在宫中一个半月时间,裴艳也没有说起过这事儿,因此魏远逸这也是第一次听说。
震撼是在所难免的,魏远逸在很早以前就听说过雍国凤翔的大名,据说此人治军有方,自担任雍国北防线指挥官以后将边境一线打造的是固若金汤,无数次击退蛮人的侵略。一名出色的统帅,这就是魏远逸对凤翔的认知,若要守必求稳,能将防御做好,这位统帅的性格自然是稳重型的。可现在魏远逸却知道自己错了,大错特错!凤翔压根就不是他以前想的那样,一味稳重的人绝不会冒着天大的风险深入荒原千里直捣蛮人王庭,凤翔的所作所为,疯狂而精彩。
“然后呢?”
“然后?”
裴老头笑的有些不可捉摸,说道:“你猜猜看。”
魏远逸诡异的上下打量了裴老头几眼,就在裴老头被他看得心里有些发毛时,魏远逸一脸讽刺的挖苦道:“老人家,不是我想打击你,如果是个漂亮的小姑娘让我猜,那我一定是笑呵呵的去猜,那叫情趣!可问题是,对着你这满脸的老褶子,我实在是没有胃口没有心情陪你玩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的游戏。”
裴老头一窘,略有些尴尬的咳嗽了两声,也不敢再卖关子了。
深入荒原,活捉蛮王努尔哈赤,凤翔名声大噪可想而知,尤其是在雍国人看来,这样的功绩足可媲美那些开国功勋了。努尔哈赤被押送回了雍国国都西凉之后,圣旨就到了,所有人都以为这是一道封赏的旨意,可那来自皇宫的太监副统领宣读完了圣旨之后,在场的除了凤翔外,全部都面面相觑,继而是愤愤不平。
那道圣旨是这样的:活捉蛮王,有功,凤翔的品秩由二品升至一品,自旨意宣读这一刻起,凤翔不再担任雍国北防线统帅,即日起调回西凉,另有他用。
这真是一道奇怪的不能再奇怪的旨意,在凤翔的部下们看来,立下这样的奇功,不说是封王封公,至少也该给个传家的爵位。可现在呢?二品升一品,调回西凉,若是调回西凉之后给个大元帅做做也勉强能够接受,毕竟在雍国,大元帅是名义上的全国最高军事统帅。可事实不是这样,另有他用?如此含糊不清的措辞隐隐然的透漏出的似乎不是嘉奖,倒更像是不满与警告!刚刚立下大功,现在就被剥夺了兵权,也就难怪群情激愤了。
据当时亲眼目睹的人说,凤翔的部下们愤愤然的将那个传旨的太监给围了起来,一副不给个解释就要怎样怎样的态势,那太监也知道众人气从何来,不敢摆大内太监副统领的谱,一个劲儿的赔笑,可就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当兵的那大多都是没念过书的粗人,一言不合就能动手,询问了半天也没得到答案,顿时就有那脾气暴躁的摩拳擦掌了。
太监传旨,他代表的不是一个人,而是雍国皇帝,或者准确的说,是太后,打狗还要看主人,这要是打了这传旨太监,那就是兵变,是谋反!索性就在局势一触即发之际,凤翔站了出来。部下们为他打抱不平,可凤翔作为当事人反而是平静的很。蛮王在手,蛮人不敢轻易寇边,因此在简单的嘱咐了几句之后,凤翔就跟着那太监往西凉而去。
“凤翔到了西凉城之后呢?”
“到了西凉之后,凤翔被封为副元帅。”
“副元帅?为什么不是元帅?”
“小兄弟对雍国不了解啊,在雍国,想要坐上元帅的位置,才干、人品、资历、功绩等等,这些东西都要往后排,最最重要的只有一样东西!”
“家世?”
“聪明!就是家世!自雍国开国至今百余年,这元帅的位置少说也有二三十人坐过,可这些人无一例外的全部出自雍国功勋家族,这也是雍国立国之初那位开国皇帝定下的规矩。而凤翔出身的凤家是商贾之家,虽然也不是一般的小门小户,可顶了天也就是一个小家族,做买卖能做到老哥我这样的境界,一般人绝对没这能耐!”
裴老头说着说着就变成了自我夸耀,魏远逸鄙夷的看着他,做的是织梦这样天下独一无二的买卖,女儿还是一国当家的皇后娘娘,一般人能有这狗屎运么?
“能不能不说废话?”
“谨言,尊老爱幼的道理你不会不懂,那个幼还要过上一段时间才能出来,你能不能先尊尊老?”
“我已经很尊敬你了,这要换个老不死的在我面前自吹自擂,小爷早就把他轰出去了!”
“那老夫反倒应该感激涕零的谢谢你?”
“不客气!”
“……”
裴老头感慨着自己的遇人不淑,接着往下说道:“听说凤翔在深入荒原大获胜利归来之后,声望一时无两,雍王当朝就要封他做大元帅,可却被群臣一致反对,理由当然是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