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额娘带我去夺嫡[清穿] >

第244章

额娘带我去夺嫡[清穿]-第244章

小说: 额娘带我去夺嫡[清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知徽之还是一脸的生无可恋,康熙越发的愤怒了,怎么自己和孩子们在她的心里到底是什么位置?难道真的比不上她的那些拖后腿的家人吗?“你给朕振作起来,你要是还敢这样,我立刻把方承观给抓起来,不用等秋后就问斩!”康熙拿着方承观来逼迫徽之,结果还是像一个小石子扔进了深海,连个浪花都没激起来。
    康熙看着徽之那副立志寻死的架势,都要哭出来了,抓着徽之肩膀的手开始颤抖,他脸色傻白,哆嗦着声音:“你这个人到底要我如何你才能说句话?朕这么费心的遮掩这件事,你还给我添乱。难道在你的心里,朕和胤禩,小七和胤祎都不赶不上什么虚无缥缈的身世要紧。你就不能可怜可怜我,为了你我的心都要操碎了,你还不领情。”说着康熙竟然哭起来,手上和脸上都是湿热一片,泪珠滴滴答答的掉落下来。
    徽之被康熙的眼泪拉回了神智,她满头黑线,好像自己做了多对不起他的事情一样。什么帮着徽之遮掩身世,遮掩的把别人的小妾肚子都给弄大了,这样她还要谢谢皇帝!看着康熙哭的好像自己做了多少艰苦的事情,还不被人理解,徽之觉得自己的三观彻底的成了渣渣了。她才是那个应该哭的人好伐。
    “我觉得该哭应该是我!我还要怎么样,都要亲自去照顾那个丫头了!皇上这么一哭,我是真的没有活着的理由了。”徽之也想清楚了,她死了没用。事情不简单,多少年前的往事了,当初阿布鼐和瑚柱不算是权倾朝野,也是背景深厚,韩姨娘的事情肯定是很小心谨慎了。就这样还在多少年之后被挖出来,而且证据都被手拿把攥。这幕后的人一天挖不出来,就会有更大的危险出现。她死了,胤禩和小七胤祎还在。前头胤礽就是个例子,没了娘的孩子可怜。
    要说康熙知道真相之后的表现,徽之心里不感念他是不可能。毕竟,徽之的真实身世的实在是上不得台面,可是康熙还是一心一意的维护着徽之和胤禩。但是,康熙霸占了方承观丫头的事情,徽之还是心里不舒服,极其的不舒服!本来一腔感激之情也都被顾杏儿怀孕的消息给冲淡了。
    听着徽之的话康熙的心情平复下来,伸着脖子叫徽之给他擦脸,康熙嘴角上带着笑意:“佛祖保佑,你可算是想明白了。朕的心都拿出来,你还嫌弃。”徽之沙哑着嗓子:“臣妾实在是无颜面对皇上了。以前我只隐约的知道我的生母是韩姨娘,却不知道她的身世这样。都是臣妾连累了皇上和孩子们。”说着徽之的眼泪又下来了。
    “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其实韩姨娘的父亲也是冤枉,圈地本就是一大弊政,他能冒死劝谏才是忠臣。你别放在心上,朕想办法给你的外祖父翻案。你先喝点水,朕叫厨房给你煮了各式各样的细巧米粥来,你慢慢地吃一点。”康熙叫人拿了一杯温水进来,拿着勺子要喂她喝。
    徽之却是接过来一饮而尽,她算是想明白了,以前的大风大浪都过来了,她才不会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慢点喝,现在想明白了,也不算是白费了我的一番心思。”康熙嘴角含笑,越发的喜欢眼前这个坚强的小女人了。徽之却是撇撇嘴,哼一声:“我自然是想明白了,我死了不白白的便宜了那些妖精们!”
    康熙知道徽之还为了顾杏儿的事情吃醋呢,虽然当初只想着恶心下方承观,要知道那个男人知道有人整天拿着个山寨货来YY自己的女人,都不会平心静气,一笑而过。何况是康熙,天底下最有权势的男人。一想着方承观肯定是每天对着那个和徽之仿佛的丫头,不知道怎么怀念着以前的日子呢。没准方承观还会把顾杏儿当成徽之——想到这里康熙就失去了理智,做出来这个荒唐事。对失败者,康熙一向没同情心。敢觊觎朕的女人,就叫他连个山寨货都没有!
    顺便给方承观戴上个货真价实的绿帽子,康熙心里的嫉妒和愤怒才能稍微平息点。但是这点小心思康熙是不会和徽之说的,皇帝板着脸,一本正经的说:“朕不是荒淫的昏君,你要知道这个顾杏儿是韩家的后人,而且她长得和你仿佛,朕担心有人会从她的身上做文章。不如放在宫里才安全些。”
    徽之对着康熙的节操底下之底已经是叹为观止了,能把自己如此无耻的行为包装的义正言辞,也就是皇帝才能做出来。
    “按着这么说,臣妾还要谢谢皇上了!”徽之没吃东西,胃里空空,一阵阵的反酸水。
    “罢了,你什么时候成了醋坛子了。是当时朕被方承观气坏了。我知道你要说什么,皇家血统不能混淆,这个事情你不用插手,朕自然会料理的。”康熙伸手把徽之脸颊边上的碎发撂倒耳后,他温柔地望着徽之,可是却说出来叫人胆寒的话。
    徽之整个人懵了一下,康熙的意思是顾杏儿肚子里的孩子是方承观的?
    作者有话要说:  老康这事办的,是该表扬呢,还是该挨揍呢?

  ☆、第200章 机会?陷阱?

看着徽之垂着眼不说话,康熙似笑非笑的说:“怎么?你心疼了?”徽之抬眼不满的翻个白眼:“皇上想到哪里去了?我是想万一是皇上的骨血呢?皇上预备着如何处置她。我也不知道要怎么办了,我小时候,一直纳闷韩姨娘为什么对姐姐和哥哥都很好,却唯独是对着我爱答不理。我为了这个还和她生气拌嘴。等着知道了她是我的亲生额娘,没等着我们说句话,韩姨娘却不在了。她要是知道自己的家人——”徽之的脑海里浮现出来以前的种种。韩姨娘的音容笑貌如此清晰,一切就好像是昨天才发生的。
    那个顾杏儿是韩姨娘的家人,怕是那些年她一直在惦记着自己的家人吧。若是韩姨娘泉下有知,徽之不知道有朝一日和韩姨娘在地下想见,她要怎么和韩姨娘交代。
    “朕知道你心软,你放心,朕不会伤着她的性命的。不说那些烦心事了。”康熙搂着徽之,拍着她的后背。逸云端着刚熬好的粥和几样精巧的小菜进来,康熙看着徽之吃了一碗粥才彻底放心了。拿着手绢给徽之擦擦嘴角:“你的病也该好起来了,刘胜芳还在乾清宫跪着呢,罢了叫他们回去吧。胤禩怕是回不来了——”
    听着康熙提起来胤禩,徽之顿时紧张起来,她一眨不眨的盯着康熙,紧张的问:“皇上,胤禩怎么了!”
    “哼,这会想起来儿子了。朕叫胤禩不用急急忙忙的赶回来了,叫他先去热河打前站。你儿子好着呢!修缮了盛京的宫殿和祖宗的陵寝,工程很是过的去。我看胤禩办事越发的沉稳老练有章法了。”康熙对着徽之夸奖起来胤禩的能干和沉稳,他知道如何转移开徽之的注意力。
    八阿哥不在京城,九阿哥也变的懒洋洋起来。今天一早上九阿哥先去衙门上点个卯,转了一圈。刑部的官员们见着九爷脸色不好,也不敢十分的聒噪他,只拿着些要紧的事情来请示。若是放在以前九阿哥肯定是看也不看,扔在一边去了。可是现在不同以往,眼看着八哥离着那个位子一步之遥,自己不能给八哥拖后腿。于是胤禟耐着性子三下五除二的批了公文:“你们要是有要紧的事情就到我府上去找我,也还有要紧的事情。”
    扔下一句轻飘飘的话,九阿哥就甩袖子跑了。那些官员互相对视了下,无奈的摊摊手。九爷还真是个洒脱的性子,不过谁叫人家会投胎,金枝玉叶,还是八爷最倚重的兄弟。自然是想来衙门就来,不想来就走了。不过九阿哥虽然看着玩世不恭,但是要真的办起事来可不含糊
    “九爷这急火火的是要去哪里吗?莫非九爷又得了什么生财门路?”一个官儿忍不住问身边的同僚。
    “我听说是皇贵妃凤体欠安,九爷一向是拿着皇贵妃做亲生额娘一样看,怕是九爷心里焦急,进宫请安去了。八爷临行之前肯定是托付九爷多照顾。”一个官员面带得色发布着消息。
    “听说皇上要再立皇后了?我们是不是要一起上书请皇上立太子呢?既然是正宫之位已定,就该长幼有序,嫡庶有别,八爷以前远着自然是害怕被猜忌。现在皇贵妃名正言顺成了正宫娘娘,八爷名正言顺的是嫡子,怎么不能立为太子?”一个官员很激动的提出来,现在是个机会,要抓住了。
    “别着急,皇上册封皇后的诏书还没下来,我们等着册立皇后之后再上书也不迟啊。别闹得和上次一样,反而是坏了事。”一个官员忙着阻止了莽撞的行为。
    就在大家都以为九阿哥是去宫里给皇贵妃请安,谁知九阿哥却是骑着马径自出了城。九阿哥只带着个亲随,走了一盏茶的功夫,到了一座寺庙跟前。这个庙看起来年头很久了,附近都是山林,因此香火也不旺盛山门有点破败,看起来很是凋敝。九阿哥下了马对着跟着的常随说:“你在外面等着,爷进去看看。”
    说着九阿哥拾级而上,刚到了庙门口,虚掩的大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个小沙弥打两下九阿哥,双手合十念了声佛“施主,客人已经在后面等着了。”说着领着九阿哥进去了。等着九阿哥再出来的时候,已经是过了晌午了,常随看着九阿哥的脸色凝重,也不敢问什么,只服侍着九阿哥上马一溜烟的向着京城跑去。
    很快主仆两个进了城,看着繁华的街道,常随小心翼翼的问:“爷怕是还没吃饭吧,不如去鸿宾楼先吃一点。这个时候回去,也没什么要紧的事情。”
    九阿哥攥着缰绳,眼睛望着远处沉默了一会:“不吃了,我要进宫给额娘请安。”说着九阿哥狠狠地一甩鞭子,一溜烟的向着紫禁城飞奔而去。
    徽之正在宫里看着丫头们收拾行装,忽然间着胤禟进来,徽之笑道:“这个时候你怎么进来了?皇上昨天还和我说你可算是懂事了,如今也能在衙门里面坐得住了。谁知刚夸了你,你倒是又故态复萌了。”
    听着徽之揶揄自己,胤禟一笑,给徽之请安:“我想额娘了,就进来给额娘请安。那点子事情我认真办起来一会就完事了,何必整天在衙门里面泡着?好好地人都给泡傻了。”胤禟脸上笑嘻嘻的,可是眼里却是一片阴沉。
    徽之明白胤禟是有事情和她说,于是徽之对着逸云做个眼色:“皇上昨天叫人送来些西洋来的东西,一张航海图很不错,你去书房看看。”说着徽之带着胤禟到了书房,逸云在外面守着,不叫人靠近。
    “额娘有一件事我反复想了,还是觉得和额娘商量下比较好。有一件天大的好事,就是不知道该不该接下来。还请额娘帮着拿个主意。”胤禟咬着嘴唇,一脸的犹豫不决。
    “什么事情,说出来额娘帮着你参详参详。”徽之以为胤禟又找到个生财之道和她商量呢。
    “一个户部的小吏,他说他掌握着百官的阴私,他说他愿意献给咱们,只要八哥登基之后不要为难他,保他一家平安富贵。我想八哥这些年小心翼翼的办差事,好容易才到了今天的地步。如今看起来咱们是胜券在握,但是有人还不死心,我想着要是能得到那个东西——咱们就能安枕无忧了。”胤禟眼里闪着异样的光彩,盯着书案上的一个青瓷笔洗默默地出神。
    百官行述,徽之心里忽然一动,莫非这个人就是掌握着当年秘密的人?可是他为什么还要和胤禟来联系呢?这到底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还是别人精心设计的陷阱?
    “这个人倒是好大的手笔,竟然能把百官的把柄抓在手上,还不叫人知道。对了,他是怎么找上你的?他还说了什么?”徽之眼神炯炯的盯着胤禟,九阿哥知道瞒不住徽之,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都说了。胤禟被康熙派去到吏部,忽然一天吏部的主事悄悄地到了九阿哥的府上,表示有个人要见九阿哥。九阿哥是个做精明的人,一下子就说中了主事的心病,大概是被自己革除了几个官员托了他来说情了。
    那个主事立刻表示自己没收钱,至少看着他可怜才过来帮着求情的,谁知胤禟根本不信,威逼利诱之下很快的主事的才说出了事实真相,他有个短处被人要挟着,现在人家拿着这个把柄出来,他也只能硬着头皮来。
    胤禟听了这个话有些惊讶,想着吏部是主管天下官员考核升迁的地方,怎么还有人敢要挟吏部的官员呢?胤禟于是同意见那个人一面。等着见了这个人胤禟才想起来这个人便是吏部一个刀笔吏任伯安。原来他在吏部当差几十年,每天做着不起眼的档案整理工作,实际上任伯安悄悄地整理了百官的档案,把里面那些见不得人的东西都整理出来。
    “这个奇怪,按着朝廷的制度官员犯罪自然是要查办的。怎么任伯安能收集了不少现任官员的劣迹?既然是把柄,见不得人的东西,他一个在吏部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