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炽血之心 >

第2章

炽血之心-第2章

小说: 炽血之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忽然,人群中有人说:“大牧首来了!”这时彼得才从椅子上站起来。
  莫斯科大牧首像摩西分开红海一样,从人群中穿过,来到彼得面前。彼得问:“您带来什么消息?”
  大牧首说:“公主派遣我来劝说您回去。”
  人群里传来一阵骚动,来自射击军的和彼得支持者的都有。彼得挥手让他们都安静,又问:“好的,我知道了。今夜是一个误会。那么,您还有其他要对我说的吗?”
  大牧首在人群的沉默中,后退一步,在众目睽睽之下朗声说:“沙皇陛下,是主立您为全俄罗斯的皇帝!”
  教堂里这次没有人再说话了。伊万站在彼得的身旁,离他最近的位置,他看到在大牧首表示向彼得效忠之后,黑发少年眼中疯长起的藤蔓一般的东西。
  这一把推得值得了,他在心里悄悄地想。
  大牧首的表态让许多贵族改变了立场,彼得日积月累的威望终于达到了质变的点,让他的锋芒瞬间盖过索菲娅。不久,大势已去的索菲亚进入修道院,远离宫廷。
  掌握大权以后,彼得利用新建起的海军取得了对土耳其的胜利,换来了伊万苦苦追求了许久的西方的关注。随后,他真的组织起一个考察团,远赴西欧拜师学艺。这次他临行前,将国内的诸多事宜交付给伊万,而分毫没提让他跟随——大概他已经不记得幼时和伊万的谈话了。
  彼得的考察非常成功,西欧果如他所预料,远远胜过封闭的俄国。他带着满腹知识和思考回到故乡,迎接他的却是扑面而来的血腥之气。索菲娅在修道院里依然无法放弃权欲,这一次是她真的挑动了射击军的叛乱;然而坐镇莫斯科的伊万也毫不手软,采取了对等的血腥措施,等到彼得闻风赶来时,叛军领袖的头颅已经被伊万钉在矛尖上示众。
  “沙皇彼得没有死,今日他从西欧回来,”彼得踩着未干的鲜血踏上皇宫的阶梯时,他听见伊万在高处昭告全国,“自今日起,凡背叛他者,凡违反他政令、质疑他决定者,即等同背叛俄罗斯!”
  彼得仰头,他看见伊万的眼中如同紫色的涅瓦河翻涌着波涛,他在其中看见光芒似剑,神彩如日月,白金色少年的炽烈的渴望,透过层层人群直接落进他的心底。他从中读出了几个世纪都没能摆脱少年形态的伊万迫切地渴望着变强,他忽然醒悟,或许伊万选择他,正是因为在他身上看到过希望。
  ——“如果西欧真的比我们好,我就见到什么学什么,一切都从头学起。”
  ——“好啊,我和您一起去。”
  直到这个时候,沙皇彼得才意识到,当年在自己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向他的国家做了怎样的期待,而他的国家又许诺给他什么。
  ※
  沙皇彼得真的将他在西欧所学习到的东西运用到俄国的现实中,他兴办学校和手工业工场,要求人们减掉大胡子,要求无继承权的贵族子弟必须靠学习另谋出路,要求一切贵族停止养尊处优,用服兵役的方式为国效力终生……一道道政令如急行军一般下达,仿佛在向什么人证明着什么,又仿佛拼命地在追求什么。
  伊万在他身后做最忠实的仆人,同时也是最一往无前的先锋。面对这些强硬的措施他表现出了最大的支持和顺服,因为他清楚地看到彼得身上的希望,想要强大的愿望压倒了一切。这种愿望催动他全身的血液炽热地流淌,仿佛运载着永不枯竭的能量,夜以继日地狂奔,跟过去许多年丢掉的时间赛跑。
  在那段时间里,他以一种近乎狂热的热情跟随彼得改造国家。他的内心深处已经相信这就是他的弥赛亚,这个刚强勇毅的青铜骑士,将带领他走出泥沼,奔向光明的前方。后来的日子里伊万回忆起来,发现再也没有任何一个时候,他比在彼得身边还要充满激情。那时的指点江山的豪气,改造一切、破旧立新的决心,在此后的生命中全无任何时候可以比拟。那是他血液最热的时刻,是他为了一个理想,不惜一切的年代。
  彼得的儿子阿列克谢,作为国内反对改革的一个典型,身为皇太子叛逃奥地利,企图以叛乱形式终止改革的推行。
  在面临自己最终命运的时刻,皇太子指着白金色短发的青年,绝望地控诉——“你们都疯了!都疯了!伊万,我是他的儿子,他鬼迷心窍才会同意您来杀我!”
  伊万对他的指控仅仅回以一个不屑的轻笑,漂亮的紫色眼睛中没有一丝温度。“并不是我要杀您,皇太子殿下。只怪您看不清,新生的俄国,不得不淘汰老旧的那一个了。”
  阿列克谢捂住眼睛。“你们不会成功的。绝对不会的。”他喃喃地说。
  ※
  阿列克谢的诅咒直到彼得死前,都没能应验。一切进行得十分完美,彼得走时伊万已经从一个半大少年,完全长成了青年人的样子。西欧那些在彼得出生时还在有意无意无视伊万…布拉金斯基的人,如今没有一个人不承认这个名字如雷贯耳。
  在彼得52岁时的冬天,莫斯科陷在浓稠的黑夜中,沙皇的生命在他以超人的精力操劳了几十年以后,终于像桌上的蜡烛一样走到了尽头。在临走前,他终于能毫无遗憾地说:“沙皇俄国,我在我活着的时候,为您做了我所能做的一切事情。”
  而伊万轻吻了一下老人的额头,说:“我信您即上帝赐我之光。”
  于是1725年2月,沙皇彼得在以他名字命名的城市陷入永眠。葬礼的那一天,伊万觉得胸中的一团炽热在冰冷的寒风中仿佛要将心脏撕裂,凛冽的风刮得他眼角生疼。
  高傲的骏马,你奔向何方?
  你将在哪里停蹄?
  啊!威武强悍的命运之王,
  你就如此在深渊之底,
  在高峰之巅,用铁索勒激起俄罗斯腾跃向上!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个长篇写完10W字了,开始往上发w
  这篇CP大概是苏露苏,清水极了所以我实在不知道谁前谁后OTZ 鉴于萌这两个人的都说苏在前那就苏在前吧OTZ
  事先说好,苏维埃的人设是我自己拟的二设,跟别人的版本不大一样,如果有看过其他版本二设的读者注意区分嗯。

☆、叶卡捷琳娜

  彼得死后37年,可怕的蛮荒从土壤中苏醒,腐朽爬出坟墓,再次占据俄罗斯大地。伊万在彼得死后想要接续他的事业大干一场的那种热情,被一盆冷水泼了个干净。他从起初的愤怒,到慢慢学会以嘲讽的心态来看待皇宫里鼠目寸光的倾轧斗争——世界上不可能再有第二个彼得。那个彼得死了,一切也就结束了;如今的王储虽然也叫他的名字,但伊万心里悲哀地知道,大帝不可能在这个懦弱的孩子身上重生。
  这个彼得也长到该结婚的岁数了。从众多候选人中脱颖而出的是一个普鲁士少女,当她得知自己被选中为俄国皇储的妻子时,她决定抛弃以前的德国姓名改名为叶卡捷琳娜。这对年轻的夫妇非常有意思,身为俄国人的丈夫讨厌俄国,却对普鲁士的军国制度十分倾慕;地地道道的普鲁士人妻子却毅然抛弃了丈夫羡慕不已的身份,立志做个合格的俄国人。这自然让他们相看两厌。
  叶卡捷琳娜不得不放弃依靠丈夫,靠自己的力量让俄国接纳自己,她把目标首先定在语言上。俄语大概是欧洲大陆上最困难的语言,尤其是对于来自一个完全不同语言体系的叶卡捷琳娜来说。学了十四年德语的她,从零开始学习另一种语言,不可能不感到吃力。
  没有办法,她只得加倍地努力,所幸皇储夫人不缺乏勇气和毅力。不过,人们都知道她学俄语异常努力,然而没想到她竟然会因为学习一种语言而生命垂危。
  去探望儿媳妇的伊丽莎白一世女皇回到房间,一进门就掏出手帕:“天呐,这可怜的孩子!万尼亚,您一定得去看看她!”
  伊万略带嘲讽地说:“为什么?因为我的语言让她差点赔上一条命进去?”
  “您这么说,可就太没心没肺了,”女皇在他面前坐下,“她是德国人呀,而且她才刚嫁过来——我想想——两个多月?她之所以这么努力,归根结底是想要俄国人民承认和接纳她。”
  “嗯,”伊万点点头,“很值得鼓励。”
  女皇等了一会儿,才问:“所以呢?”
  伊万奇怪地看着她:“所以什么?”
  “难道您不打算去看看她吗?”看伊万露出怕麻烦的表情,女皇一把抓住了他的手,“听着,万尼亚,您一定得去。您得让这个小姑娘知道,她所做的一切大家是看在眼里的,尤其是您是看在眼里的。您要知道,获得您的认可可能会让她高兴好几天。”
  沙皇俄国不得不投降。“好吧好吧,我去就是了。”
  于是第二天,他挑了个人少的时间去看望卧病在床的叶卡捷琳娜。她因为每天半夜起来,不穿外套光脚站在地上复习——据说是因为她觉得这样可以抵御睡意——她因此而受凉,染上了肺炎。伊万虽说觉得不值当跑这一趟,不过他也确实好奇,想见识见识这个用生命学习俄语的皇储夫人。
  伊万进门的时候,叶卡捷琳娜床边没有探病的人,她正在看书。见伊万进来,她立刻把书放在一边,伊万不出意料地看见那仍然是一本教材。
  叶卡捷琳娜咳嗽了两声说:“实在抱歉,沙皇俄国先生,我没法起身迎接您。您请坐吧。”
  伊万却只靠在了门边,没有进去,更没有坐下。他意有所指地看着那本教材:“说实话,我认为您这样做非常没有必要。”
  皇储夫人顺着他的目光看去,摇了摇头:“没必要吗?我不这么认为。我必须要让俄国民众尽早接受我,首先我要做个俄国人。”
  “是这样没错,”伊万点头,“只是您不觉得这手段有些夸张?您太急功近利了。”
  金发少女有些不好意思:“啊,我是得注意,这一次真危险……”
  “不不,”伊万打断了她的话,似笑非笑地盯着她,“叶卡捷琳娜夫人,您就这么着急获得认可,甚至不惜用自己的生命冒险吗?我确实承认,同情心是个威力无穷的东西。”
  “这是什么意思?”叶卡捷琳娜的神情变得迷惑。
  伊万不说话,只是站在门边看着她。这种视线交锋里年轻的叶卡捷琳娜显然不是伊万的对手,不一会儿她就败下阵来,移开了目光。
  “好吧,您真敏锐,不愧是我的祖国。或者说,这些想法让您知道也没什么关系——我的确是想利用民众的同情心。病倒这件事在我的预料之内,不过您也得相信,我光着脚站在地上的初衷真的是为了抵抗睡意。”
  “嗯,您真坦诚。”
  “刚才您说我急功近利,是的,我不得不这样急功近利,”叶卡捷琳娜苦笑了一下,“苍天在上,我这个皇储夫人永远有书本,永远有危险,但却永远没有幸福。彼得像讨厌您一样讨厌我,没有他的庇护我很可能被突如其来地杀掉或者废掉。我在这里就好像蒲公英的种子,在空中被气流推着左右摇摆,身不由己,永远无法落地生根!我必须要寻找一个彼得以外的坚固支撑。我选择了您。
  “我并不要求伊万…布拉金斯基支持我,我要的是您身后千千万万的俄国人。我要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皇储夫人和伊万相似的紫色眼睛里,闪动着焦急而热切的光。伊万沉默了一会儿,最终不置可否地说:“非常好,那请您继续用功吧,我不打扰您了。”
  叶卡捷琳娜露出一个微笑,拿起书本。“很抱歉不能送您,再见。”
  伊万回去后,伊丽莎白女皇充满关切地询问儿媳现在的情况,事实上她前天刚刚见过她。很快,因为现任女皇的称赞,叶卡捷琳娜刻苦学习俄语、希望早日融入俄罗斯社会的行为被广大民众知晓,激起了广泛的同情,普通百姓对这位异国少女也怀有了一丝爱戴和尊敬。叶卡捷琳娜却并未说什么,病好之后,她谦卑地回到书房继续刻苦学习。
  ※
  十多年过去,这个崇拜俄罗斯文化、尊敬俄罗斯传统的皇储夫人在民众中有了很好的口碑,在她的身上已经看不出一点原来国家的痕迹。伊丽莎白女皇去世时,放心地把儿子彼得托付给了她。
  然而,彼得在母亲死后的所作所为却对不起母亲对他的关切。他刚当上沙皇,就开始大肆宴饮取乐,把服丧期间的规定置于不顾。叶卡捷琳娜劝告过他,却被他当做这个讨厌妻子的又一次碍手碍脚,完全罔顾。叶卡捷琳娜无奈,只得独自一人穿着丧服,在女皇灵前长久地哭泣与祷告。她的行为和彼得构成了鲜明对比,加剧了各阶层对彼得的指责,也进一步提升了她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服丧期结束以后,彼得的种种荒唐行为终于把人们的不满推向了顶点。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