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太古中天 >

第122章

太古中天-第122章

小说: 太古中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定天感应着远去的光影瞬间消失,良久回神。这时,虎绕关城门大开,一位紫袍将军催马已来到近前。
  。。。。。。
  【注:六神在易数、奇门、风水中常常用到。六神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腾蛇、勾陈。其中青龙主喜,白虎主灾,朱雀主官司,勾陈主留连,玄武主盗贼,腾蛇主妖怪。一般我们常说左青龙右白虎,看风水及格局。龙腾虎跃这个词本是风水用词,后来被广泛应用到文学祝贺等等喜庆之中。在山间,看风水,一般以自然界目力所及为限,或者以一地界为限,看青龙白虎所居之位,是腾是跃。一个房间的布局同样可以以青龙白虎局来看。而易数测字中,则在一个字上看青龙白虎之吉凶。看左边青龙的字画如何,及看右边字画如何。详细参看《梅花易数》。】
  

第五十四章 六神军之飘然
更新时间2012…4…14 22:47:15  字数:10370

 定天仔细观看来人。只见来人方巾白面,浓眉大眼,一身紫袍,身形魁梧,手中一柄大刀,看上去至少有两百多斤。凝思间忽生感应,心下一竦,想不到竟然也是个渡劫期的高手。看来丰泽倒是有不少高手归附。不过想想也是,丰泽不是傻子,若是没有一定的实力不可能发展到今天的地步。想罢,定天喝道:
  “来者何人?报上名来?”
  紫袍将军眯眼看了看定天,轻蔑的道:“我还以为是什么高手,原来也是个渡劫期的,我且问你,你何门何派何人为师?”
  定天见来人不答反问,心中一丝反感一闪即逝,淡然道:“无门无派。”
  “哦?”紫袍将军惊讶的瞪大眼睛再仔细观察定天,这才发现定天的气息确实不是各个名门大派的功法修为的特征,而且很陌生,应该是没有见过的。至少紫袍将军没有见过。
  在修真界,每个门派都有自己修法的特征和气息,这种气息只有修真界的人才能感受到。比如武林中人,看招式和内功就能猜测到对方的门派师承一样。修真界也是如此。炼丹修仙的,有精到、和善气质。凡是炼丹的方士及修道人都懂得一个道理,那就是积功累德方能练出不老仙丹。而积功累德可以计算,比如我国古代的葛洪,即是将诸般事物放入丹炉,加持行法后,便入世间随缘行善,以功过格记之,直到预计自己的善行差不多满时,便返山开炉,得仙丹数颗,食之飞升。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名之为丹派特质。【按:东晋葛洪所作《抱朴子》一书,为道教之根本思想。近世承继此思想者很多。即以具体现实之善恶行为,详细计算点数,阐说善因善果、恶因恶果,此系功过格之特质。具体制定功过格之条目与内容之作法,最古者当推金大定十一年(1171)道士净明道所作之《太微仙君功过格》,立有功格三十六条、过律三十九条,规定治人疾病、救人性命、传授经教、为人祈禳、劝人为善等,皆予记功,反之行不仁、不善、不义、不轨等事则记过,逐日记录,一月一小比,一年一大比,善多者得福,过多者得咎。据清代石成金之“传家宝”记载,宋代之范仲淹、苏洵等人亦皆作有功过格,名闻一时。然至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云栖袾宏著《自知录》、云谷禅师授《功过格》之后,始普及一般民众。】功法修仙的,特质最为复杂。有依念持咒而求仙道的特质的,名悉地持明仙。有从侍奉已得道大仙人的加持修仙的,一般称之为从仙。还有修苦行求仙道的,名之为苦行仙。苦行仙中以敬火神的为多。如此种种繁复多杂。详细的可以参看《楞严十种仙》及《九十六种外道》。不过只要接触一次便会识别其特质,在以后见到便能感应出来。不过这种特质和气息的感应只能在有相修为之内。只要到了元婴出窍之后,一般对于这种感应才能够感受颇深。或者心中一念不生时也可感应。若能久久一念不生,那么其功行便已经超越了渡劫乃至大乘期修为。这种一念不生的修法,名之为从心而修。一般我们常说的元婴、出窍等等都是从身而修,两者道路截然不同,最后追求的也不相同,所感果报自然也不相同。比如,我们一般人对于天人和仙人的概念不是很清楚,以为天人和仙人是一个,其实不是。天人是指人行善或者修道人死后在天界重新获得新生,这一等人名之为天人、天、天子等等。仙人是指人界中修道有法,感通天地,神通受用自在,天上人间来往无碍,身有光明的,我们称之为仙。或者天仙。闲话少叙。两人阵前怪异的沉默了片刻,突然青龙军又鸣金收兵。紫袍将军一愣,举目望向青龙军大帐,却是看不出个端倪。丰泽在城墙上听到青龙军又来这一手,脸色一变,向渤海军师道:“青龙军这又是为何?”
  渤海军师神色也不是太好看,眯眼沉思片刻道:“难道对方又看透了我们派出人的底细?”说着摇摇头,又点点头,忽然想到一件事情,嘀咕道:“难道对方有仙人助阵?”
  声音虽小,但是还是被旁边的人听的清楚,包括丰泽。丰泽目光一凝,道:“果真如此?”
  渤海军师猛觉失言,忙道:“微臣完全是猜测。不过若不是如此,他们如何能够这般知根知底的应对?不过,若是有仙人相助,想要取得虎绕关不是什么难事,也不必这样大费周章,所以,微臣只是猜测不能肯定。”
  丰泽神色凝重的点点头。道:“或者你的猜测不无道理。不如我们再看两阵,应该可以看出端倪。”
  渤海军师点头应是。于是城墙上众人展目望向青龙军。
  定天听到收兵之令,自然不会在阵前耽搁,也不理会紫袍将军,转身回到青龙军中军大帐。中军大帐之内众将端坐,龙允端坐主帅之位,看着刚刚进来的定天笑道:“定校尉,你在阵前可有什么异样?”
  定天刚刚就坐,听到龙允如此问,心中不明,道:“元帅所指是何?”
  “不是战阵之事。”
  “哦!”定天恍然,如果不是战阵之事,那么阵前只有一件事情不是战阵之事,就是自己和那个正杨峰门下的弟子的交谈的事情。想到这里心下一惊,想不到这样短暂的秘密的传音入密之事,元帅竟然也能够知道,看来元帅比自己估量的还要厉害。想罢,定天回道:“在和盘扎将军对阵时,天上有正杨峰门下经过,观看了片刻,未知元帅是否问的此事?”
  龙允点点头,道:“可知姓名?及师承?”
  “据说是正杨峰天一道长门下名叫元子。”
  “哦?”龙允一听到元子两个字豁然从座而起,手扶案几,神情略显得兴奋,俯身问道:“可知想什么处去了?”
  帐内众人见龙允一反常态,各个惊怪,就算是冲锋厮杀危险临身,似乎也没见过龙允这般模样。帐内的众将基本都是跟随龙允已经不知多少岁月的心腹爱将,对龙允的行事作风实在是了解的不能再了解,所以,今天的龙允的表现实在是出乎众人意料,一个正杨峰门下而已,虽然可能不是自己能够企及的,但是也不太相干吧,至于如此么?或者有什么不为人知的事情?所以,众人所有目光全部看向龙允。
  定天也是奇怪龙允的反应,不过还是摇摇头,道:“属下还没来得及问,对方就瞬间消失了。其功行不是我辈能够望其项背的。”
  龙允听到定天的回答,明显的面露失望之色,重又端坐,恢复了之前的威严之态。这时,一名偏将开口道:“元帅,您这是为何?”
  龙允摇头笑道:“你们可能还不知道,正杨峰以后可算是我们华国的后援了。”
  众人一听大惊且喜,各自相顾一眼,然后转向龙允,等待龙允下面的话。凡事都是有原因的,不可能平白无故的正杨峰就成了华国的后援。要知道天下间谁人不知正杨峰的厉害,举七十大国之力都未必能够动摇正杨峰分毫,因为所有人都知道一个传说,虽然这个传说到底是真是假没人知道,但是所有人都一个信念那就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那就是正杨峰有五百地仙安住。五百地仙,那是什么概念,至少大家知道,就拿现在来说,青龙军和丰泽对阵,如果一个仙人在此就可以顷刻间拿下虎绕关。何况是五百。所以,大家惊讶的同时有很高兴。这样的事情多少都是振奋人心的。
  龙允看着众人的模样,笑道:“大家可能都想知道原因。”众将点头。龙允接着道:“这要说起羽帝的女儿的儿子。”
  众将有点迷糊,欧阳羽的女儿欧阳玉儿大家是知道的,邺都第一美女,闻名遐迩,才华横溢,其奇门易数的独到恐怕可以独步天下了。但是欧阳羽的外孙,众人就不知道了。事实上,知道有元子这个人及元子是欧阳羽外孙的身份的人还真是不多,大概屈指可数。所以,也就难怪众将迷惑。毕竟自从欧阳玉儿和燕天宇成婚隐居后,基本上人间很少听到其消息的。只有修真界的人多少知道一些。但同样知道的人也不多。而龙允则是从罗鹤叉的闲谈中得知这件事情,所以也就留上了心。毕竟,罗鹤叉因为找不到元子也是挺苦恼的。
  “羽帝的女儿欧阳玉儿公主的儿子就是正杨峰天一道长门下的元子。”龙允说道。众人这才恍然的点点头。龙允接着道:“而欧阳玉儿公主的夫君就是燕天宇燕大侠。”燕大侠几个字一出口,所有人同时倒吸一口冷气,接着同时惊叹的呼出一口气,这实在是让不知道的人太过震惊了。燕天宇燕大侠,那可是真正的让人竖大拇指的汉子,传奇的不能再传奇的人物。而燕天宇更是几乎所有国家军队所仰慕的神祗。而定天就有些后悔了,早知道这些,当时就多和元子说上几句话好了,至少也要知道他的去处。但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不过,据说燕天宇燕大侠和欧阳玉儿公主十几年前仙逝了!”
  所有人还没从刚才的震惊中彻底缓过来,又听到这个更加震惊的消息,一时间都忘了呼吸,怔怔的呆在那里,神色间有些木然。龙允看着大家的表情,摇摇头,不禁想到:自己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又何尝不是如此。燕天宇燕大侠,是自己这一生中所仰慕的为数不多的人物之一。自己曾经是多么的想要见上一见这位传奇的人物,甚至还想过要拜燕天宇为师,只是最终还是缘悭一面。人生之不如意真真是十之八九。想罢,龙允用手猛地一拜案几,啪的一声,众人大惊,回过神看向龙允发生了什么事情。龙允见众人回过神,道:“所以,现在元子基本上就是我们华国的太子孙了。所以,以后大家要记住,如果,我是说如果在什么地方可能碰到,都留点心。”
  众将点头,接着小声的议论了一会儿才止住。大家都明白,眼前还有战事,还不是讨论这些的时候。龙允看着大家的反应,满意的点点头。道:“接下来的一战,就由蚩刚出战!”
  话音一落,一个高大魁梧的身形,列班而出,礼道:“末将领命!”说完,转身大步流星而去。
  众将见状,纷纷起身随后观战。
  说起蚩氏一族,由来已久。我们看《史记》《史记正义》《龙鱼图》等描述上古人物的记述,不难发现,上古人物,无论是正派还是反派大多长相极为奇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与黄帝大战的蚩尤,兽身人语,对其描述也多有现在人所不能理解的,比如八只脚,三头六臂,铜头铁额,刀枪不入,食沙石子。等等。对于尧舜禹的描述也多是兽面人身。很多人疑惑,其实如果有人细心研究经教诸论,不难发现,对于上古及至更加久远的时代,人们对于长相的好恶不是很在意。所以,在上古及至更加久远的时代,人们大多都是人兽杂居,都很善良,就算是到了夏商周时代依旧大凡如此,我们来看《史记》或者记述上古的书籍也好,大多描述那个时代没有牢狱,所以犯了错误才有“画地为牢”的著名典故,所以著名是因为现在人已经不能和古人相比了,所以奇怪,而在古人看来这很平常。人们的居住也是看上去是人兽杂居,相安无事。当然也有恶人恶兽为祸世人。所以,我们有一句古话评断曰:上古之人,兽面人心,善良至诚;而今世之人,人面兽心,作恶多端,无所不用其极。
  蚩氏一族在久远之前便有其存在,不过那个时候不叫蚩氏一族,我们写小说勉强这么叫。这就是黄帝时期蚩尤部族的祖先。好战,勇猛,都有神力及相应的神通。后来人寿万岁已降,人多作恶,遂感大水之灾,生灵几灭。其中存活下来就有蚩氏一族的祖先,其实也可以说是被后世称之为的神农一族的人,蚩尤一族便在其中。这里不多解释。在上古时代,陆地面积比现在要大上不知道多少倍。因为众业所感,以致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