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盛唐传说 >

第91章

盛唐传说-第91章

小说: 盛唐传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重远思索良久道:“老兄,这星辰功法已经是武学的最高境界了是不是?”

    玉真人摇头道:“我原来也是这么想的,以为星辰功法已经是力量的极致,可是,我错了。那年春天。冰雪消融、树木返青,我在山间踏青野游,

    见漫山遍野郁郁葱葱,生机盎然。忽然想到,树木枯而复青、星辰悬而不坠,都是因为得先天元气的滋养之故,如今这天地间充满了先天元气,为何不取而用之?

    所谓功名利禄都是过眼云烟,须臾即散。人生不过百年,就算是享尽人间繁华富贵又如何?百年之后还不是黄土一杯?所以追寻生命的玄机才是证悟大道的门径,

    才是真正的天地**!至于那什么星辰功法,再厉害也不过是用来杀戮的本事,与天地**相比只是不入法门的雕虫小技。

    人为什么会生老病死?当人初生时体内便有从娘胎里带来的先天元气,从呱呱落地那一刻起,这种先天元气便一点点消耗。当先天元气亏弱时,

    人便会疾病缠身。会衰老,到先天元气耗尽的那一刻。人的气血便停止运行,这一世就结束了。先天元气是无法用寻常内功心法补充的,所以那些有精深内力的高手,在先天元气耗尽后,便是有如海的内力也不能救得性命。

    但如果能够吸取天地间弥漫的先天元气为自己所用,那么人或许能够大大延长寿命。这种天地间的元气乃是最为自然的元气,我把这种天地间最为自然的元气称为“炁(qi)”。

    当人自身的元气一点点耗尽,炁会逐渐补充,直至成为全部,炁在补充先天元气的同时也会修复人体的机能。我想最终会达到无病无伤的赤子之身。”

    李重远奇道:“那么人岂不是可以达到不老不死与天同寿的境界”

    玉真人道:“怎么会不死?就算到了赤子境界大限一到也是会死的,你道世上真有不死之人吗?”

    李重远:“哦”的一声,心中略感失望,苦修这么久还是难逃生死这与江湖上的其他功法有什么区别?

    玉真人道:“世上万物皆有生死,这是天道啊。树木有枯萎,这是天道;江河有干涸,这是天道,星辰会陨落,这也是天道啊。不过,我说的死,却与普通人死大大不同,

    普通人的死,要么是先天元气消耗殆尽,无法运行气血,肉身衰败而亡,要么就是突遭劫难元气虽足,但肉身被破坏,气血同样无法运行,肉身衰亡后,蕴含在肉身里的生命大概就是幽魂了。

    而修炼天地**的人却不同,炁会炼化人的肉身,最终将把肉身炼化为无形无质的存在,生命将彻底摆脱皮、毛、骨、肉、血的束缚,实现大自由,这时的生命其实已经是天道的一部分了,虽说是死,

    其实摆脱了臭皮囊,获得了新生。记住,是新生而不是重生,重生只不过是再度为人,新生却是成为超越世人的存在。这就是道家所说的尸解羽化“

    李重远:“成为超越世人的存在?那是什么?”

    玉真人:“我不知道,我只是勘悟到这层意境,却不曾证得,想是机缘不到。我虽然勘悟,但是修炼天地**也是极艰难的,最初我根本感悟不到炁的存在。

    直到三年以后,那天晚上,我在水潭边静坐,月白如昼,我心静如水,我的倒影映在水面上,潭中鱼儿吐出水泡,荡起涟漪,我的倒影随之摇曳,

    我忽然心中感应,身子竟然轻轻晃动起来,就在那一刻我知道我入境了。我感到一丝若有若无的气息弥漫在四周,我甚至感知道花草树木乃至山岳在呼吸吐纳。

    我按捺住心头的狂喜,静静感悟着,终于随着我的吐纳,将这炁气纳入丹田。

    天地**果然向我预料的那样,补充了我剩余不多的先天元气,还改善了我肉身,我不但没有变老,反而越来越年轻了。竟然渐渐恢复到我中年的模样。” 





        
第一百四十一章 返老还童


    李重远这才明白,为何按岁数来说,殷离极应该是个百岁高龄的老头子,但是眼前这个玉真人却是气色极佳的中年人,不禁道:“既然天地**比星辰功法还要高明,

    那么谁还会修炼星辰功法呢?倒不如直接修炼天地**。”玉真人笑道:“虽然天地**比星辰功法精深高明,但是星辰功法却是天地**的基础,

    若是连天地间的力量都感应不到。又如何能感应先天元气呢?若是想越过星辰功法直接修炼天地**无异于空中楼阁,痴人说梦。须知星辰功法的力量是表相,

    而这种力量的内涵实质就是天地之间的炁。两者同出而异名,如果非要说二者有什么区别的话,那就只能说天地**是星辰功法的鼎盛阶段、星辰功法是天地**的初级阶段。”

    李重远问道“:玉真人既然勘悟了天地**,为何不继续在乌龙山悟道呢?”

    玉真人道:“原来我也是想的,只不过,我在悟道时,想到,其实世上除死无大事,天地间的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若是人人修习这长生之法,世上自然少了许多纷扰,

    我在这里自行悟道,就算能白日飞升,也不过是一人得道,毕竟是小乘,若是能普度众生,那才是功德无量的大乘,所以,我面对长空山岳发下宏愿。

    愿以一己之力救苍生于苦海。所以我的头一个目标便是消除江湖各派的恩怨。我把想法讲给韩清华与白蛇二人,他们愿意追随与我,我却不能让他们同去,

    这韩清华桀骜乖张,这白蛇世人多有误解,若是让他们去。事情反而不成,所以我拒绝了,他们最好的归宿应该是在乌龙山隐居终生,为了能让他们死心塌地,我用龟息入定**,他们当我死去。等他们把我安葬后,

    我借机从墓穴离开浪迹江湖。

    可我没想到,这韩清华行事完全不能以常理度之,他竟然带着白蛇离开乌龙山,要为我完成遗愿。他并没有这等大智慧,如何能体会我的一片苦心?

    所以他选了一条我不曾想到的路,他居然投靠张易之,幻想帮助张易之夺取皇位之后,借助皇家的权势。成为武林盟主一统江湖,然后使用暴力消弭江湖恩怨。

    唉,这傻孩子,此举必将导致旧怨未了新怨有生。他的这种做法比我的风险更大,我的风险至多不过是正邪两派都视我为异端,成为联手追杀的目标。

    而他一旦失败则成为帝国的公敌,非但自己难以保全,恐怕连江湖都要受其连累。须知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朝廷早就对江湖势力的做大极为不安,此举无异于火上浇油。

    这拓跋辉就聪明多了。他知道自己出身江湖,永远也无法融入帝国官员门系中,如是作为江湖人为边关效力,那些朝廷那些大老爷们便以为他奇货可居,

    还有几分客气,若是接受了将军印信。投身官场,朝廷便视为异类,必将大加打压,甚至被人嫁祸诬告直至身败名裂。那还不如做一个自由自在的江湖游侠。”

    玉真人说到这里叹了一口气道:“江湖传言,几个月后。崆峒派将有大动静,这崆峒派是韩清华的老家,他必然不能容忍,有人在崆峒派生事,

    到时候一定会赶去,唉,他这个人啊,性情乖张的很,一言不合就要拔剑相向,必会把事情搞得惊天动地,所以我要先找到他,

    只是,这人也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可怜我这把年纪还要辛苦跋涉,无奈啊。”说罢叹息不已。

    李重远侠义心起,站起来道:“老兄,我陪你去!”玉真人笑道:“那可不行,你如今手无缚鸡之力,怎么能让你涉险?

    你好好想想我说的话,体会一下星辰功法的奥妙,若是能传承下我的星辰功法,也不枉我对你一片苦心。将来你”说罢,出手如电,双手分别抵在他的膻中穴和气海穴,笑道:“玄义能毁了你的丹田,我却能重开丹田!”

    随着话音刚落,李重远登时觉得,两股极为浑厚纯真的力量如潮水般涌进丹田。在两股力量虽然浩浩荡荡势不可挡,但是绝不霸道,而是温润平和,宛如江水注入湖泊,一切都是波澜不惊,水到渠成。

    李重远觉得浑身如同浸泡在温水中,每个汗毛孔都随之张开,随着呼吸开阖起落。在极度的舒适中,一股倦意袭来,不觉沉沉睡去。

    等他一觉睡醒,竟然已经是第二天中午了,此时艳阳高照,篝火早已熄灭,玉真人已经走了。身边却留下一个小包袱。包袱上有一张信笺,想来是玉真人的留言,他展开信笺见上面写着:

    弟明鉴:

    弟与吾有天山同门夙缘,今日邂逅,想必是天意使然,弟生性良善,又刚过劫波,想必看破世情,此正是星辰传功上佳人选,余以此功授之。

    先前弟丹田受损,先天元气亦极亏损,若是无续命妙法,命必不久矣,余不忍见弟未及而立而辞世。故渡气与弟重开丹田,亦补足先天元气,使弟无早夭之虞。

    此后,弟身体不复羸弱且神完气足,然此炁非往昔后天之气,故内气虽足,混元、修罗二功却不得施展,余思虑再三,弟若能修成星辰功法,混元、修罗便如鸡肋,习之何益?

    徒生累赘,不如弃之。另有星辰功法奉上,望自珍自勉。期日后大功告成,与弟携手遨游江湖,岂不快哉!弟若能将星辰功法融会贯通,只需静候机缘,等机缘一到,天地**便如灵犀一点,玄奥尽明。

    兄 谨上。

    另:不辞而别,勿以为念。  





        
第一百四十二章 离别

     李重远看罢,心中狂喜,用力舒展臂膀,觉得两臂充满力量完全没有以往那种酸软无力的感觉,而且精力极为充沛,不再疲倦懈怠。

    他轻轻鼓荡内息,发现原本空落落的丹田已经变得充盈无比。忍不住运起混元功和修罗功冲掌向前,却发现那股充盈的内气只在体内经络里运转流动却根本冲出体外,

    反复试过多次也只是冲掌沉稳有力,但是没有一丝真气激荡而出。

    不禁摇头道:“老兄说的果然不错,这先天元气不同于别的内气。想要重出江湖,也只有专心修炼星辰功法了。”说罢打开玉真人留下的小包袱,

    那里面除了一袭青衫外便只有一本用青藤纸线装的书,这本书便是玉真人亲手撰写的星辰功法。他翻开书本,才开始的几页书纸上字迹苍劲有力,

    霸气十足,越往后翻却笔力越加平和,等最后一页,每个字都圆润自如,宛如日月光照。显然随着玉真人修炼愈深其心境已入众妙之门。

    李重远自此在黑虎峰下结庐而居,每日里除了寻觅蓝梧桐便是参修星辰功法。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林清鹂在崆峒山已经隐居了一年零八个月的时间了,这些日子她不曾有一日虚度,每天都要按着易筋经的法门运行内息,

    功力与初上山相比早已是天壤之别,她知道等到青云道长百年忌辰诸位师叔上山拜祭之时,定会有番恶斗。对她来说,这是一场豪赌,赌赢了,

    她从此可以在江湖上扬名立万;赌输了,她就会死在崆峒山。她不是没有仔细掂量这其中的风险。但是这场危机对于她来讲同样是机会,她已经一无所有,

    不能再没有家,所以她必须赌,而且必须赢,她的筹码便是易筋经与手中的剑!

    如今她所担忧的并不是那些利益熏心的师叔。他们的武功如今早已不足一晒,根本不值得放在眼里,她暗中提防的是韩清华,谁知道此人会不会来趁火打劫。

    她知道韩清华最擅长的武功是剑术,对付剑最有力的武器同样是剑,所以她痛下苦功终于将易筋经融会贯通与剑法中。此时她已经将剑法练到在一块青石旁连续虚劈十二剑,剑上激荡的真气便可以将青石震得粉碎。

    清远变卖了崆峒山的家具,甚至还砍伐了不少百年巨树,这才凑齐银子购置了白绢黑布和一应器具。在礼数上他不希望这些师叔找出什么借口,为了这场祭奠,

    崆峒派几乎倾其所有。至于以后崆峒派吃什么,他已经不再去想了,他把宝全压在林清鹂身上,林清鹂赢了,那些师叔拿去的东西会一样不少的拿回来;如果林清鹂输了,那……那还有以后吗?没有了。

    师叔们在半月前已经到了。但是他们并没有上山,而是在山下包下了旅店居住。

    八月初三。太阳刚刚升起,中秋的清晨天气微微有些寒凉,师叔孟明达、劳心越、曹华斌、徐家海器宇轩昂的率领弟子上山了,同来的还有不少被他们邀请来观礼的其他门派众人,他们一路上高谈阔论指点江山,

    毫无肃穆之意。倒像是上山收债的债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