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盛唐传说 >

第47章

盛唐传说-第47章

小说: 盛唐传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薛崇简奇道:“既然明知武三思别有用心,母亲为何还要应允此事,你不是一向厌恶韦氏吗?”
  太平公主苦笑道:“你能想到的,那韦氏与武三思早就想到了,武三思是我母亲的侄儿,你继父武攸暨与武三思是同族,这件事就算是我不答应,别人也早把我当成武氏一脉了。更何况,我不答应,他们也会找别人来做。反而是白白得罪了韦氏与武三思。你继父虽然谦恭贤良,若是在寻常百姓家倒是个可以相托终生之人,只是偏偏生在武家,这谦恭贤良在险恶官场中全然无用,如此说来,我家必然会陷入外有劲敌内无强援的境地,这公主府可就再也难保太平了。”
  薛崇简道:“母亲说的是,只是他们两家结为亲家,必然势力更盛,母亲日后必然受其欺压,孩儿不安啊。”
  太平公主笑道:“世间事都有个亘古不变的道理,那就是‘易’,万事都是变化的,张柬之等人不是善茬,难道会看着韦氏一天天坐大不成,别忘了还有个虎视眈眈的卫王,激流之外必有静水,到时候他们斗得天昏地暗,咱们静观其变就是。”
  薛崇简道:“母亲见教的是,说起那位卫王殿下,表兄李隆基前些日子曾与孩儿谈起其人,说卫王殿下英武俊朗,心地坦荡,是少有的英雄豪杰。”
  太平公主笑道:“你表兄这个人啊,城府极深外表却又单纯率直,当年我母亲曾暗中评价他‘胸中韬略胜过披甲十万’,就是有点贪玩,尤其是嗜好唱戏,堂堂郡王却爱这些市井优伶的勾当。真是让人哭笑不得,至于那卫王殿下么,”
  她稍稍沉吟道,“若论文才勇武固然是人中俊杰,可是他却不通权变谋略,将来会怎么样就难说了。”薛崇简不解地问道:“既然文才勇武都有过人之处,母亲为何还要如此评价卫王殿下呢?”
  太平公主道:“所谓将在谋而不在勇,若是此人为武将自当成为开疆拓土的勋贵;为文臣亦可成为安邦治世的贤才,可惜为臣之道与为君之道大相径庭,此人若是想要面南称帝、睥睨四海这些本事却是用不上的。”
  看着薛崇简迷茫的目光,太平公主笑道:“孩子,你想想看,张良娴静如女子却能运筹帷幄灭强秦于三晋;韩信曾受胯下之辱却能垓下逼死楚霸王;诸葛孔明一生不曾披甲持锐,却能帮助刘皇叔三分天下,这些人靠的既不是勇武也不是文才,而是谋略。
  反观商纣王文能赋诗抚琴,武能平定东夷数十蛮荒诸侯;隋炀帝文能经略天下国富民足,武能携百万舟师远征高丽百济,要说是文才勇武麽,天下无人能出其右者,可最后怎么样?纣王在鹿台举火**,隋炀帝被传首九边,都是名败身死。至今青史上骂名犹存。”
  说到这里,太平公主满面惋惜的神情,道:“可惜啊,卫王不谙帝王之术,却时事弄人偏偏生而为嫡皇子,又是东宫太子的不二人选,他自己又不懂得退让,恐怕杀身之祸不远矣。倒是这隆基小儿虽然顽劣,却颇具太宗之风,谋事缜密、行事果决,日后必成大器。”
  说罢回头对薛崇简道:“孩子,你要记住,日后你可紧随李隆基左右,对那李重俊则要敬而远之,以免日后受其牵连。”
  薛崇简道:“孩儿记下了。”这日,李显愁眉苦脸的来到皇后寝宫,韦氏迎上去道:“陛下,今日朝堂上有何事故,为何陛下有不豫之色。”
  李显叹气道:“今日张柬之他们又来逼迫朕,要朕杀武三思,还要朕立卫王为太子,这武三思是朕的表哥,朕怎么忍心杀他,虽然提起当年之事,也是心中愤恨,可要杀他却下不得手;至于太子之位,我却要给咱们的茂儿留着。唉!”
  韦氏怒道:“这些人太不像话了!竟敢逼迫皇上,他们仗着有拥立之功越来越跋扈,他们想要干什么!?难道要谋反不成!”说罢,走到李显背后,伸手从后面环抱着他,轻声道:“陛下能想着我们娘俩,可见不忘当年苦厄之恩。谢陛下。”
  李显叹气道:“你们跟着朕受过这么多苦,如今朕富有四海,自当倾国力让你们尽兴百年。只是这姓张的事,朕一想起来就觉得头痛。”韦氏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陛下何不找个人替您挡档锋芒呢?”李显道:“如今朝臣倒有大半是张柬之等人的门生,谁能挡得住他们?”韦氏道:“陛下可以借重武三思,只要任命武三思为相,张柬之等人必然受其遏制。”
  李显怒道:“他武三思当年对我李家做过什么他自己不清楚吗?!朕不杀他已经是天大的宽容,他居然还要当什么宰相,好恬不知耻!”
  韦氏道:“陛下息怒,陛下常以尧舜自诩,宽宏大量非常人所能比,为何容不下武三思?更何况武嵩训向裹儿求亲,臣妾已经答应了,今后咱们就结为亲家,武三思为相必然竭尽全力为陛下分忧。”
  李显面色渐缓,犹豫道:“只是那张柬之必然从中阻挠。”韦氏笑道:“陛下勿忧,有人已经为陛下想好了妙计”。说罢,命内侍出去传令。不大一会,武三思疾奔而来,见了李显纳头便拜:“罪臣武三思见过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见了武三思,李显反而倒有些手足无措了,站在那里不知道说什么好。还是韦氏提醒他:“皇上,赐座啊。”李显这才反应过来,赶紧命人赐座。
  武三思道:“皇上不计前嫌,重用老臣,老臣自当为陛下扫平御前佞臣,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肃州境内,清风堡。清风堡已然残破不堪,堡里的居民也已经迁走,只剩下没人高的荒草和摇摇欲倒的残破房屋。偶尔有受惊的寒鸦从房梁间飞出来,在空中“哇哇”鸣叫。蓝梧桐与林清鹂远远地站在堡外等候。
  李重远和马北方拨开杂草,安着当年的记忆找到了顺风客栈的旧址。当年的顺风客栈早已成为了断壁残垣,两人在空旷的院落里驻足良久,当年在这里被黑袍人围攻的血腥情景仍历历在目。
  马北方慢慢走到一个角落,惨声道:“当年就是在这里,父亲为了保护我,被那黑袍人射杀。”说罢从怀里掏出一枚蝴蝶镖,那镖已经被摩挲的锃亮,“杀父之仇,马北方不敢有一日忘却!父亲地下有知,请保佑孩儿报仇雪恨!”李重远看看院落道:“那天夜里,你、我和黄珊被人围着这里,像待宰的羔羊一般,等着被别人杀,幸好师父和大师兄及时赶到,才救了我们。”两人默默地呆了很久,李重远道:“咱们去给亲人上上坟吧。”马北方点点头。
  绕过客栈来到后面的空地上,依稀有四个大小不一的坟包。奇怪的是埋葬黄氏夫妇、马金彪和阿福阿贵等人坟前都有燃烧纸钱的痕迹。还有水果香烛摆在坟前。
  两人奇道:“咦,难道有人来拜祭过?”相顾眼中都是迷茫,他们在当地并无亲人,甚至他们葬身于此也根本没人知道,又有谁会来拜祭呢?马北方打开包袱取出香烛纸钱,拜祭了马金彪和顺风镖局的镖师,李重远拜祭了为救护他死去的阿福阿贵,然后两人一同替黄珊拜祭黄氏夫妇。拜祭完后,两人擦干眼泪忍痛离去。
  

第六十八章 携手闯江湖


 当日,一行四人行至肃水县,见天色已晚,便欲以投宿。
  来到一处镇子,见那镇子家家户户关门闭户,不禁大为奇怪,此时天色尚未全黑,这里的人为何这么早便关门睡觉。
  连敲了几户人家,却都不开门,最后看到镇尾一户人家门口挂着红灯,大门敞开着。
  蓝梧桐笑道:“别人家大门关的紧紧的,这户人家不但不关门还点着红灯,莫不是娶媳妇不成?”
  林清鹂道:“咱们正好送上贺礼,然后再他家投宿,权当凑个热闹。”等进了门,只见有个老头慌忙往屋里躲。
  马北方手快一把拉住,笑道:“老丈哪里去?”那老头战战兢兢地道:“大王饶命,大王饶命……”
  马北方奇道:“什么大王?何人要你性命?”老头揉揉眼睛,才长出一口气道:“谢天谢地,小老儿还以为是那虎尾山上的大王下来了呢。”
  马北方道:“这里到底是什么风俗,为何这么早就关了门,叫也不开?”那老头叹气道:“还不是因为我家今夜嫁女儿。”
  蓝梧桐笑道:“老丈家里嫁女儿乃是大喜事各位乡邻要送礼称贺才是啊,为何反而躲得远远的呢?”
  老头道:“各位客官,你们是外乡人有所不知啊,这虎尾山上有个伏虎大王,此人神通广大。年前初来此地的时候,官府曾派人驱逐他,结果几十个乡兵也打不过他,反而被他占据了虎尾山,又纠集了一班亡命之徒,在山上自称伏虎大王,那县衙的老爷见赶他不走,又见他从不骚扰县城也就听之任之了,只是苦了这里的百姓。
  每月都要派下钱粮,谁若是不交便立即斩下头颅放在镇口,若只是些钱粮,百姓倒也能忍,可是那大王**成性,每月都要娶媳妇,这好好的女孩儿娶到山上去,不到月底便不是被折磨死便是折磨疯了。唉,今日轮到我家女儿出嫁,说是出嫁其实与送葬无异,所以乡邻们谁也不敢来。那伏虎大王怕有人跑了,还传下命令说,若是镇上有人跑了,便要杀光全镇的人,小老儿怕连累乡邻不敢跑又不忍看着女儿落入那**之手,便备下**,等那通天大王来时,我们便服毒自尽了。”
  说罢两行浊泪淌下。
  众人听罢无不怒发冲冠,李重远怒道:“这还了得!朗朗乾坤竟有如此恶徒!”
  马北方冷笑道:“今日我们既然撞见了,那就合该此人恶贯满盈!”林清鹂喝道:“咱们这就杀上虎尾山,除了那恶人!”
  老头道:“列位客官,这虎尾山山势险恶,易守难攻,若不是如此,县衙的老爷也不能纵容如此。”
  蓝梧桐眼珠一转笑道:“久闻中原人家嫁女儿的时候,极是热闹,可惜不得一见,不如今夜我替那女孩儿出嫁如何?”
  众人立时明白她的用意,那老头一听慌忙跑进屋里把老伴儿、女儿叫出来,给众人磕头。蓝梧桐见那女孩儿生的眉清目秀,心中极是怜惜,笑道:“回头你把那红衣嫁妆换给我,我替你上山当一回压寨夫人。”
  夜半时分,忽听镇上喇叭锣鼓响成一片,一帮黑衣人奔进屋里,见那新娘子穿着红衣蒙着盖头坐在床上,便嚎叫连连:“有请夫人上山!”
  说罢一众人等抓起新娘子塞进轿子里,几个大汉抬着如飞奔去。
  李重远、马北方与林清鹂暗中掇在后面跟随而去。奔行了三十余里,到了虎尾山下,那几个人轮换着抬着轿子上山,这山势极为陡峭,不少山道极为狭隘,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夜色昏暗,李重远等人轻功又高,所以混乱中山寨匪徒并未发觉有人混进山来。
  聚义厅中早就摆下几十张桌子,大盆的熟肉大碗的酒,百十号人围坐在桌前,就等着新娘子一到便要开席。
  聚义厅虎座上坐着个白袍年轻汉子,那人长相不丑却带着一股狠戾的阴鸷之色。他身边的黑袍人是个身材魁梧的中年汉子,左臂断了,袍袖空着。
  那几个人气喘吁吁地把轿子抬进聚义厅,有人叫道:“新娘子驾到!”众人轰然喝彩,有人起哄叫伏虎大王挑盖头,那白袍汉子站起身来走到新娘子面前,伸手揭去红盖头。
  忽觉心中悸动,本能闪身躲过,一柄弯刀当胸搠到,饶是他躲闪的快,在肋间也被划开一道极深的血口。
  红盖头飘落在地,
  “神光子?!”“蓝梧桐!?”两人俱是一愣,继而同声惊呼。
  那白袍汉子竟然是神光子,那日他参与张易之谋反不成,侥幸逃出流落至此,仗着一身本事,竟然在地占山为王。
  外面李重远等人趁势杀进聚义厅,那些喽啰虽然凶悍却没有什么武功,无非一身蛮力而已,三人扑进大厅简直如虎趟羊群一般,众喽啰被杀得人仰马翻,尸横狼藉。
  神光子暴喝道:“蓝梧桐,你欺人太甚!我跟你拼了!”蓝梧桐怒道:“你好大口气,竟然自称伏虎大王,逼死多少无辜民女!今天本小姐要替天行道!”
  说罢双刀舞动,劈向神光子,神光子抽出墨玉玉笛与她斗在一起。那黑袍人本来仗剑跃起要刺向蓝梧桐,不料马北方斜处里杀来迎着他,双方交手几个回合,那黑袍人脸色大变,喃喃道:“阁下是天山派?”
  说罢回身便走,马北方刚才见他剑法诡异,却想不起在什么地方见过,见他逃走也不及细想转身杀向其余喽啰。
  黑袍人刚奔到聚义厅门口,劲风袭到,他低头缩颈堪堪躲开这一剑,面前却站着个俏丽的女子,那女子剑法如落雪轻盈,招招不离他咽喉胸口要害,那黑袍人本事不俗,右手持剑反击,左边空袖管当做软鞭抽向那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