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我跟大爷去抓鬼 >

第173章

我跟大爷去抓鬼-第173章

小说: 我跟大爷去抓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情趣内衣?我以前倒是听说过有段时间流行村长和小寡妇的角色扮演,但是扮道士。还是***女道士,我可就真的没听说过了。
  想到这里,我觉得也差不多了,就对王半仙说道:“师傅,你说的好是好,可是这些在学校里都属于封建迷信,我实在没办法写进去,我看时间还早,干脆下午我去趟图书馆,看看有没有这方面的文献资料?”
  那王半仙一听,估计肚子里也没词了,求之不得地说道:“也好也好,我下午也有点事,不瞒你说,我下午还想去看看他们广场舞比赛的彩排呢……”
  我笑着就走了。走的时候,那宽仁师太还笑眯眯地看着我,也不知道是不是认识我?不过这王半仙在,再加上人多眼杂,我也不好上去和她打招呼,于是就远远走开了。
  走到不远处,我心里还是有点琢磨不透,刚才这王半仙说了。自己下午是去看广场舞彩排,不如我悄悄跟着他。看他和这个张玉兰之间有没有更多的猫腻?
  于是我就猫在路边的花园下面,蹲在那里抽烟,过了一会儿,就看见王半仙开始收拾东西,还跟周围几个摊儿的人打了声招呼,那意思是自己今天先撤了,然后就站起来把道袍脱了,仔仔细细叠成个豆腐块,和卦布一起放进了包里,然后一手领着包和杯子绳,一手拎着两个小马扎,扭扭歪歪吹着口哨就奔了西边了,看样子他是打算先回去把东西放下。
  昨晚上我听那老妖精张玉兰说过,自己平时是在省体育场附近跳广场舞,半年不到。自己玉兰花的美名就无人不知了,看这样子,八成就是在省体育场附近的空地上排练。不如我趁王半仙去放东西的时间,把东方峻和瞎驴也叫上,省的我一个人手忙脚乱的。
  于是我就掏出手机给瞎驴打了个电话,让他来直奔省体育场,然后找个僻静点的地方等着我,最好能穿得让人认不出了,然后我们仨在那汇合。
  电话打完,我看看表,时间看起来还允许,于是我又找了家馆子,悠哉悠哉地吃了碗羊肉泡馍,又喝了杯冰镇的酸梅汤,这才不紧不慢地朝省体育场走去,走在路上我就在想,从昨晚到现在,我们仨跟没头苍蝇似的忙里忙外,但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确定和徐若芳达成合作关系,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的所作所为完全是自己心甘情愿的,想到这我就越想越不对,这钱都没谈,我们这么上赶子是不是有点欠啊?
  于是我就给瞎驴又打了个电话,让他和这个徐若芳在电话里好好谈谈,她老公突然变了个人似的,八成是被脏东西缠上了,我们可以帮忙处理,但是这个价钱要事先谈好,为了不让徐若芳觉得我们是骗子,可以事后再付钱,甚至说,我们要是没办好事,她还可以拒绝付钱,总之,要把消费者的权益给人家讲清楚了。这事交给瞎驴我还是放心的,这家伙唯利是图,肯定能谈个好价钱。
  眼看我就要到省体育场了,瞎驴的电话就回了过来,我一接起来就听他在电话那头嘻嘻地笑着,听我接通了电话,就说道:“小正,这次这活儿还有点油水,我跟她谈了一会儿,这女人倒是干脆,说只要咱们把这事处理好了,给多少钱都行,只要她出得起,当然了,我也没那么黑,就要了三万,正巧咱们仨一人一万,你觉得怎么样?”
  我一听,觉得价钱还算公道,再说了,这徐若芳打小也是个孤儿,苦日子里熬过来的,总不能像当初我和二大爷给张古平办事一张嘴就是三十万吧,于是我就说好,这下咱们干事不就有动力了吗?
  三个人在广场附近的一家冷饮店里见了面,他俩离得近,早就到了,瞎驴满嘴流油,一看就是刚吃过午饭,看见我就笑嘻嘻地说:“怎么样?和那个王木胜聊得怎么样?”
  我瞅了一眼东方峻说:“让你成天跟这帮人一起算卦也算难为你了,这王木胜整个就是一招摇撞骗的,和他扯了半天皮,除了聊了会道袍的事,其它啥也没问出来,还花了哥们我70块钱,话说回来,这70咱们回头可得从公款里给我扣出来。”
  东方峻一听,就说:“道袍?你说就是徐若芳看见张玉兰穿的那件?”
  我点点头说:“没错,这王木胜说自己一共有两件,都是他师傅传下来的,之前那件他突然找不到了,剩下这件是新的,还没穿多久,我看他那表情,也猜不出是他真找不到了,还是送给张玉兰了?”
  东方峻点点头说:“那他没告诉你这道袍有什么蹊跷?”
  我摇了摇头说:“没有,不过他说这道袍能吸引脏东西,也不知道真的假的?我就想,难不成徐若芳的老公被脏东西缠上了,所以才被道袍吸引,晚上不睡觉,跑去看自己亲妈睡觉?”共反余亡。
  “那张玉兰为什么睡觉时要穿道袍呢?”东方峻不解地问。
  “这个我也想不通,这不才把你们叫过来,看看今天能不能查出点新线索来,那王木胜说他下午要来看广场舞排练,保不齐现在已经到了,咱们出去找找吧,对了,我不是让你们带点伪装的东西吗?都放哪了?”
  瞎驴从桌子下面抄出一个塑料袋,里面放着三副墨镜,还有帽子、假胡子之类的东西,我本来以为就几件衣服呢,没想到东西这么齐全,就问他这是什么时候置下的产业?
  瞎驴笑着说:“还不是之前跟踪赵成功总结出来的经验,所以后来我就在网上买了点,不过这东西倒是很便宜,这一堆加起来还不到100块。”
  我笑着拿过一顶帽子,又换了件衣服,拿了个墨镜,给自己戴上,这下算是伪装到位了,于是我们三个就在冷饮店服务员惊诧地眼神中淡定地离开了,走的时候,还听见他们交头接耳地说:“这肯定是八处的公安,出来办案的。”八处指的是陕西省公安厅第八刑侦处,曾经破获过很多震惊全国的大案,因此能被服务员误以为我们是八处的,我瞬间也感觉自己脸上有光。
  在广场上荡来荡去,倒是有不少的老头老太太,其中有些穿着花枝招展的统一服装正在排练,有的还在忙着用粉笔给自己的团队划地盘,还有不少无所事事的群众站在周围观看,不得不说,这些老头老太太还真是有股子劲儿,有那么几个老头秧歌扭得格外地道,后来一问,才知道人家那是霹雳舞。
  广场太大,我们三个只好分开行动,看看能不能在人群中找到张玉兰或者王木胜,我正找的认真,电话突然响了起来,我拿起来一看,这号码还挺熟悉,好像是徐若芳的,她怎么会知道我的电话?
  于是我就接起来“喂”了一声,只听电话那头的徐若芳说:“您好,是祁正吗?我是徐若芳。”
  我赶紧答道:“是我是我,芳姐有什么事?您怎么会知道我的电话?”
  徐若芳说:“哦,刚才你们那个老吕给我打过电话,然后把你和他的电话都发给了我,让我有事联系你们,我刚才给他打,没人接,我猜他是不是在街上,没听见,所以才打给你。”
  我扭头一看,瞎驴走的那边正在敲锣打鼓,别说手机铃声了,就是枪声保不齐都听不见,于是我就说:“没事,跟谁说都一样,您有什么事?”
  徐若芳说:“是这样,昨晚本来打算和你们详细聊聊,但是这不半路上我婆婆来了吗?我今天恰好有点时间,如果你这会儿有空,可以过来,我跟你们详细说说,我婆婆今天下午去排练广场舞,肯定不会过来。”
  我一听,这最好不过了,能多点线索我们也好尽快的平了这事,于是我就说:“行啊,我正巧就在你店附近,有个20分钟我就过来了,你等我。”我挂了电话,赶紧跑过去把瞎驴和东方峻招呼在一起,告诉他们,今天兵分两路,我去找徐若芳了解情况,让他们俩盯着那王木胜和张玉兰,有什么风吹草动大家及时通气,还有,把手机都调到震动上,别回头听不见。
  说罢,我就直奔徐若芳的发廊,大下午的,正是闷热的时候,整个巷子里都是汽车尾气突突的声音,还伴着让人烦躁的蝉鸣,这个点也没什么人来理发,果然我一进屋,就发现这屋里闷热难当,徐若芳倒是挺省钱的,一个电风扇摇头晃脑的吹来吹去,她坐在铺了竹垫的沙发上,不断地摇着扇子,看见我来了,这才把门关上,打开空调,笑着说:“祁师(si)来了啊,昨晚上好多事没说清楚,今天我想再跟您说说,我这婆婆啊,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灯……”这老陕喜欢把别人称为x师(si),平时在街上就能听见各种王师,刘师,赵师……乍一听,还真有点不习惯。



第二百五十一章 三姑六婆

  ¢¥|||||我笑了笑说:“这个我们都看出来了,不过这个婆媳关系啊,还是需要你自己去克服,最好找你婆家的亲戚。老舅什么的跟她好好说说,慢慢缓和下来就好了。”
  徐若芳笑了下说:“我指的可不是这个,您昨天不是也看见了吗?您瞅瞅她那打扮,有正常的老太太捯饬成那样的吗?”
  我一听,敢情是说这个啊,就又笑着说:“这也没啥,现在这个老年人都爱往年轻点打扮,不过话说回来,你这个婆婆确实打扮的有点过,不过也不影响生活嘛。”
  徐若芳摇了摇头说:“那是您不了解情况,我婆婆啊,可不光在城里,在农村也是这样,不过只不过农村没有这么多花里胡哨的衣服。无非就是鲜艳点的布。”
  这个我就有点不怎么理解了,在我的印象中,这个农民都是最最朴实的人,偶尔有那么三五个冒尖的村姑想捯饬捯饬也无伤大雅,但从张玉兰那脸上那些抹不平的褶子数量来说,今年怎么着也6ギ70岁了,不是说老年人没有爱美的权利,但是也要和自己的年龄段相匹配才行啊,这好家伙。一张脸抹得跟试验田似的,而且还是个农村老太太,还确实挺让人意外的。
  于是我就说:“怎么着?她在村里也是这种花里胡哨的造型,那不被老乡们骂死?”巨贞吗血。
  徐若芳笑着说:“祁师,自从那天晚上我看到她穿着道袍睡觉,我老公又跟个鬼似的立在她旁边,我心里就一直打鼓,后来突然想起来我以前听我老公说过,说我婆婆以前在村里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媒婆,我虽说没什么文化,但是也知道这个三姑六婆向来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说到这。徐若芳有点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大概是因为自己把尼姑也说进去了。她接着说“所以我就琢磨着,我这婆婆穿道袍是不是和媒婆有关系,我也是瞎猜。您是行家,可千万别见笑。”
  我一听就知道这肯定是个非常重要的线索,就笑着对徐若芳说:“芳姐,这个线索太重要了,既然你婆婆年轻的时候当过媒婆,十有**也懂一些三姑六婆行当里的事,这样你容我好好想想……”
  随后我和徐若芳又谈了很多,从她打小在潜伏庵的经历,讲到她和宽仁师太亲如母子的关系,又说道庵里这么多年的来往变化,最后聊到自己的丈夫和婆婆。
  我这才知道,徐若芳的丈夫姓刘,叫刘光岩,他父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早些年死了,刘光岩多年来一直在西安打工,先是在一家驾校里当老师,后来机缘巧合之下认识了徐若芳,两个人就结了婚,此后徐若芳就开了这家发廊,攒了些钱,又贷了些款,和丈夫在郊外租了块地,跑前跑后办了一个小驾校。
  驾校办起来才两三年光景,两口子一心奔好光景,因此这驾校一天比一天名气大,虽说比不上市里那些大驾校挣钱多,倒也算不错,总之当年开驾校借的银行贷款,现如今已经还的七七八八了,只要再好好奋斗两年,挣的钱就全进自己腰包了。
  这徐若芳虽说没什么文化,但是也知道驾校这种事她一个女人家不好搀和,就踏踏实实经营自己的小发廊,刘光岩整天在驾校里忙,两个人的生活算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可是烦就烦在这个张玉兰身上,自打她来以后,这个刘光岩就跟变了个人似的,这才有了徐若芳晚上起床看到的那一幕。
  徐若芳讲到这里,泪水不由自主地从眼睛里淌了出来,虽说她一直没提这些年和刘光岩一起受的罪,但是从言谈举止中可以看出,这个女人在过往的岁月里,为了奔一个好光景付出了多么大的努力,所以她自然是无比珍惜现在的生活,我暗下决心,这事一定要尽快解决。
  回来的路上,我一直在思考张玉兰是媒婆的事,这个事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因为农村里这种媒婆数不胜数,但是从古至今无数的民间故事里,这个媒婆都是最会坏事的人,十个媒婆里九个都不是好东西,还有一个是因为钱才办了好事,因此你看那些电视剧里一演媒婆,都是穿得大红大绿,脸上还有个大痦子,无一不是丑角。
  尤其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