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民国投机者 >

第897章

民国投机者-第897章

小说: 民国投机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青年军应该成为各军的模范,”庄继华临走对易安华为首的师部军官们叮嘱道:“无论是战术技能还是军纪,杜绝扰民,杜绝吃空额,贪污腐化行为,要像黄埔教导团那样,连队财务公开,充分发挥党员的作用,发挥三青团员的作用,形成以党员和团员为核心的战斗团队,除了武器装备外,还要用信仰武装士兵。”

    “请司令放心,我们一定按照您的命令,严格训练,尽快形成战斗力。”易安华向庄继华保证,政治部主任伍彦阳则郑重的保证:“我们政工人员一定全力以赴。做好政治工作。”

    “在政治工作上,我们应该向GCD学习,他们的政治工作就做得非常好,”庄继华还是不放心,继续对伍彦阳说:“政治工作要有针对性,要紧跟时事。尽管他们加入了部队,但他们还是青年人,只要是青年,就会对社会对时事感兴趣,所以你们要想在前面,走在前面,不要等事情发生了才来补救。”

    庄继华对政治工作很不放心,国民党在军队中的政治工作一向薄弱,不懂得如何进行政治工作,庄继华忽然想到龚楚和何畏,特别是龚楚,他在红军中曾经担任过政委,可以让他们写一个如何进行政治工作的小册子,也可以让李之龙和龚楚办个政工干部学校。

    离开青年军后,庄继华还是没有回老河口司令部,而是去了新十七军,新十七军也是新部队,实际是为了补充五十集团军在五十八军调走后的缺额,庄继华对四十九集团军和六十军进行了混编,对中下层部队进行了一番调整,为了不过于损伤六十军的战斗力,他从四十九集团军调出了三千人。从六十军调出五千人,然后将独立三十一旅和郧西、房县等地的保安团,再加上豫西鄂北招收的一万六千多新兵,总兵力三万两千人。

    新七军军长安恩溥,下设两个乙种师(每师兵力一万一千人)一个混成旅(总兵力五千人),此外还有军直属团,侦察营,工兵营,重炮团等。新五十二师和新五十三师,独立混成一百二十四旅,新五十二师师长云应霖,新五十三师师长刘元塘,独立混成一百二十四旅旅长石元星。

    安恩溥把新七军的训练场所选在老河口西北的均县,新七军的情况与青年军又不同,这支部队来源复杂,在成军之前,部队内已经形成各种成型的上下级关系。对这种关系,用好了可以增加部队的战斗力,但在目前状况下,却对编练新军很不利。为了打破这种关系,安恩溥干脆将所有部队打乱。重新编组,主官全部调离原部队,重新安排职务。

    进行这样的重组,部队在初期曾经非常混乱,安恩溥从六十军和四十九集团军支援的士兵中提拔了一批军士,在军部办了个教导队,将一些刺头调到教导队学习,让副军长梁岱负责,自己每天下部队,经过一个多月的整顿,庄继华到来时,部队总算有个样子了。

    安恩溥陪着庄继华到部队巡查,作为四十九集团军的老人,特别是一零一军系出身,安恩溥身上的滇军色彩渐渐淡了,庄系色彩变浓了。刘元塘则是个异类,当初整编部队时,庄继华从刘文辉二十四军中唯一抽调的部队,可最后却没有调出川,庄继华还是顾虑西藏问题,给刘文辉留下了。

    可刘文辉入藏时也没带这支部队,将他留下看家,这就让刘元塘不愿意了,独立旅中的将士也不愿意了,闹着要出川参加抗战,正好蒋介石要抽空川康两地川军,便在武汉保卫战后将刘元塘部调出川,先是调到一战区,等庄继华出任五战区后。刘元塘便打报告,要求到五战区,正好庄继华也要求编练新军,让五十集团军满编,蒋介石也就顺水推舟,将刘元塘调到五战区,交给庄继华扩编。

    刘元塘和安恩溥是当初金沙江畔的对手,安恩溥先是追着刘元塘打,后来庄继华插手,被庄刘联军全歼在金沙江北岸,自己也当了俘虏,但现在两人却成了同僚,相视一笑,所有恩仇都消泯在这一笑中。

    安恩溥早就知道,以庄继华的办事风格,绝不会对新军坐视不理,不过庄继华这么快就到了,还是让他有些意外,因为毕竟这里不是重庆,整个五战区,党政军各种事情压在庄继华肩上,他不可能有这么多时间。

    这个军的指挥官都是老部下,刘元塘也算老熟人。庄继华与他们的交谈十分轻松随意,可在军部没坐多久,宫绣画就进来了,将一纸电报交给庄继华。

    庄继华看完后,略微思索片刻对安恩溥说:“小鬼子有动作了,阿南惟几新获得援军,兵力多少还没有确定,先头部队独立混成17旅团已经抵达武汉,后续部队和物资还在源源不断到来。”

    “怎么小鬼子要动?”刘元塘抢先问道,川军数场大战他都没赶上,在川内听到前方的消息。特别是川军立功的消息,让全旅将士兴奋妒忌不已;可等他们出川后,正面战场已经平静下来,一战区战事更少,他们只参加过几场游击活动,最大规模的战斗不过营级,全旅上下早就憋着劲,想与日本人好好干一场。

    “不管动不动都没你们什么事,”庄继华没好气的说,刘元塘的神色一下就暗淡下去了,庄继华没有管他,继续说:“你们的首要任务是把部队训练出来,半年内,你们没有战斗任务。记住,半年后,我要一支能打硬仗的部队。”

    安恩溥和梁岱交换个眼色,安恩溥叹口气:“司令,部队现在有三万二千四百八十六人,人到位了,可武器装备呢?后勤部说武器还要等两个月,司令能不能催催洪君器,我们的武器能快点。”

    独立三十一旅的武器是重庆造,勉强符合要求,但其他部队就差得太远了,保安团的武器更是五花八门,从前清的老套同到汉阳造再到中正式,各种式样的都有,可就这样,那些刚从农民穿上军装的,手中就只有木棍。

    同样是新编部队,青年军和新七军就形成鲜明对比,这新七军还是他庄继华在主持扩编,要换成其他人就更可想而知了。对这种情况,庄继华也没办法,况且他也不认为洪君器会压他。

    “现在物资虽然比以前宽裕,但最近战区部队扩编太多,不仅仅是我们在扩编。九战区,一战区都在扩编,物资不够是肯定的,你们只能暂时克服下,”庄继华说:“当初我在黄埔时,全校只有七支步枪,还被陈赓搞坏一支,我们全拿木枪训练。把情况给士兵们讲清楚,物资紧张状况,最迟七月便会改变,到时候什么武器都有。”

    庄继华对日军增兵并没有太在意,日军兵力就那么多,不管从那个方面向十一军调兵,最多也就调来两三个师团,而十一军要面对的有三个战区,其他两个战区怎么也要留四个师团,这样算下来,日军能投入进攻的兵力不会超过七个师团,总兵力也就十多万人,而他的五战区有五十万人之多,而且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特别是有中国第一支机械化集团军在手,此外还有长江上游指挥部的五万人,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划归他指挥,所以他没有太在意日军的动作,不想因为这件事中断他的巡查。

    但事情的发展却非他意料,在新五十二师视察时,从司令部飞来的另一封电报追上了他,电报是参谋长徐祖贻和作战处处长何畏联名发出,电报内容还是日军动向。

    何畏分析了最近两个月日军的调动,发现日军不动声色已经在五战区正面集结了六个师团,现在又从驻守上海的13军调来一个师团。另外根据情报,山东河北有两个混成旅团奉调到武汉,华北日军在冀中得手后,就停止进攻,各种物资正紧急向武汉十一军集结。综合以上情况,何畏认为日军进攻迫在眉睫。

    收到这份电报,庄继华立刻中断了在新五十二师的检查,连夜赶回老河口战区司令部,踏进司令部大门,军人特有的敏感立刻察觉司令部内的些许不一样,空气中有种莫名的紧张。

    内院加了双岗,巡逻队也增加了,虽然夜已经比较深了,作战处依旧灯火通明,庄继华进门时,徐祖贻、何畏和作战处副处长孙晓川正在地图前商议,地图上五战区周边的太阳旗已经增加了好几面。

    “司令,”孙晓川首先发现门口的庄继华,连忙迎上来,徐祖贻和何畏也转身,庄继华冲孙晓川点点头,几步走到地图前,看着地图上新增加的几面小旗子,默默思索半响才说。

    “何主任,介绍下情况吧。”

    从今天开始恢复正常更新。

    祝大家新年快乐!!!兔年吉祥!!!!

    呼唤月票支持!!!!!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八章 诡道 第六节 扑朔迷离(一)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八章 诡道 第六节 扑朔迷离(一)

    战争永远是这样。当你在设法打击敌人时,敌人也在想法攻击你,战斗永远是在你没有完全准备好的情况下爆发。

    五战区正在进行大规模练兵,各个集团军全部在进行重新训练,只要再有半年时间,整个战区的面貌将焕然一新,战斗力可以提高到一个新层次,庄继华拟定的计划也是在半年以后开始进攻,可现在…。。。

    “根据军统和战区情报部的情报,从二月起,我战区周边陆续出现第六师团、三十四师团的番号,另外,武汉情报站和信阳情报站报告,有大批日军经平汉路南下,半个月时间里,有十六列火车的部队南下,总兵力有两个旅团,还有,武汉港口有大约两个联队的部队上岸,番号是53联队和54联队,这应该是日军十七师团的部队。看情况,应该还有后续部队。

    综上所述,在短短一个多月中,日军在本战区正面增加了三个师团的兵力,卑职认为,日军这是在准备向我军发动进攻。”

    “目标呢?”庄继华沉默会问,不过何畏和徐祖贻却清楚,这个简短的问题就代表了,庄继华不认为日军是要向五战区发动全面进攻,增兵三个师团,加上原有的六个师团,也不过九个师团,总兵力也就十几万人,靠着十几万人,对整个五战区发动进攻?可能吗?

    “从日军的兵力集结来看,日军的攻击重点在南线,卑职认为是四十九集团军和六十军,”何畏咽口气,上前指点着地图的标记说:“第六师团、三十四师团,加上原有的十三师团和三十九师团,新到的十七师团,四十九集团军和六十军正面已经集中了日军五个师团,”说到这里,何畏的手指在宜城钟祥位置上狠狠一点:“日军的主攻方向就在这里!”

    庄继华还是没有开口,从日军的集结来看,何畏的判断没有问题,可以庄继华对日军的了解。日军将领很擅长隐藏他们的战略意图,象这样明目张胆的集结,很可能代表一种假象。

    “日军物资情况呢?”庄继华心中默默算计,然后又提出一问。

    “武汉情报表明,有大批物资在武汉上岸,速度和数量都是以前的三倍。”何畏答道。

    “文革,”徐祖贻的语气中有丝担忧:“这次日军集结的规模是武汉会战以来最大规模,其图谋肯定非小。”

    “他的图谋我暂时不想管,我感兴趣的是在湘北,阿南惟几在湘北只留下一个师团,在南昌也只留下一个师团,难道他就不怕薛岳和顾祝同的进攻?”庄继华皱起眉头,慢慢的说。

    “是呀,要是我们拖住阿南的主力,让薛岳在湘北进攻,一个四十师团恐怕还不够他塞牙缝。”孙晓川脸上挂着一丝献媚的笑意。

    “不然,卑职认为,阿南惟几抓的机会不错,”何畏反驳道:“九战区也在整训部队,薛岳没有进攻的计划,更何况。我军向来没有配合作战的传统,在战区内还好,战区之间的协同作战,极少。”

    何畏的言词极其尖锐,但却点中了国民党部队的要害,国民党军各部配合作战极其薄弱,就算同一个系统的,配合作战也很生疏,在两次津浦路作战中,庄继华以自己的威信维系了部队配合作战,可那也只是战区之内。战区之间就鞭长莫及了。

    更何况,九战区大部分是陈诚的土木系,以庄继华现在与陈诚的关系,要陈诚下令配合五战区作战,恐怕也是异想天开。

    庄继华思索着,渐渐露出些许笑容,他淡淡的说:“给四十九集团军和六十军,还有三十三集团军,长江上游指挥部发出敌情警报,告诉他们日军有可能在最近向我军发动进攻,要他们警惕当面敌情变化。”

    说完之后,他转身就向外走,边走边说:“回去休息吧,小鬼子就一点动静,咱们用不着慌。”

    “司令,”孙晓川急忙劝阻:“小鬼子来者不善,我军应早做准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