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民国投机者 >

第500章

民国投机者-第500章

小说: 民国投机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散,他带着十几个人逃到香港,在香港他们的意见发生分歧,只有六个人愿意跟他到上海找党。  他与六位同志千辛万苦到了上海,在上海晃荡半个月,白天,一半的人到码头扛沙袋,另外的人分头找党,这样过了四个月,又有两个人绝望离开,剩下的人坚持下来了并找到组织。  一九三零年他到中央苏区,后来随部队参加了长征。

    国共两党达成合作协议后,共C党迅速在上海开设八路军办事处,并由干将李克农担任主任,黄明诚的公开身份是办事处对外联络科科长。

    “门缝里看人,我大哥从不隐瞒他有共C党朋友,那个蒋先云,是共C党吧,被你们自己人杀了,他还在报上公开为他写悼词,杨子惠都快到了,我大哥恐怕也要出川了,算了,不说他,还是说说你们吧。  ”梅悠兰摇摇头有些狡黠的眨眨眼:“你还没告诉我,你们共C党对淞沪抗战有那些具体的支持。  ”

    “全国抗战是一个整体,我们八路军实力有限,不能直接参加淞沪抗战,不过我军将在山西参战,平型关大捷就是对淞沪战场的最大支持。  ”黄明诚平静的说,今天他到后勤处来是为了给办事处领取物资,没想到遇见梅悠兰,立刻就被她缠住了。

    平型关大捷是前几天在内长城又由林彪指挥地一场伏击战,这场战斗消灭了日军三个运输队,总共歼灭日军六百余人,对外宣传是四千多人。

    不过这场战斗在中央受到严厉批评,毛Z东电告全军要彻底从运动战转到山地游击战,要排除在国内战争时大兵团作战思想,坚决执行洛川会议精神,实行独立自主地山地游击战。

    不过这些是党内机密,是不能对外讲的。

    “您对忻口战役地前景怎么看?听说贵军又是充当敌后活动。  ”梅悠兰的问题很直接也很尖锐。  日军板垣师团突破雁门关后,向忻口发起进攻,第二战区以一九六旅在原平阻击,这是一场惨烈的阻击战,一九六旅血战六天,自旅长姜玉贞以下五千多人无一生还,他们的牺牲为忻口赢得准备时间。

    “你这可是两个问题,”黄明诚略有些“不满”的提醒梅悠兰:“第二战区集中了优势兵力在忻口与日军决战,至于前景,我以为忻口能否守住关键在娘子关。  至于我军,我军最擅长的是游击战,阎长官发挥我军特长,然后我们到敌后游击,伺机切断敌军供应线。  唉,对了,长城抗战时,文革不也是采取这种战术,才包围了第八师团,逼得日本人不得不签署停战协议吗?”

    又牵扯到庄继华了,梅悠兰却没有接这个话题,反而自嘲的说:“我可不敢评价战术,你们都是专业人士,该怎么作是你们的事情,我们只看结果。  ”

    “抗战可不仅仅是我们的问题。  ”

    “您不是说,分工不同吗?”梅悠兰认真的说:“我们负责后勤,负责宣传;你们负责打仗,战场上要打输了,自然应该找你们。  ”

    林月影和曾佩芹几乎同时笑出声来了,梅悠兰后面这个你们可不是指共C党八路军,而是指男人,她巧妙的利用了黄明诚的剑刺向他的盾。

    “呵呵,”黄明诚也大笑起来:“好你个梅小姐,不愧是庄继华的小妹,跟他一样伶牙俐齿。  ”

    “岂敢,岂敢,小妹只是学了点皮毛罢了。  ”梅悠兰的语气中略有些得意。

    看来梅悠兰的采访结束了,几个人慢慢的往里走,柳良君一边走一边与黄明诚交谈,偶尔曾佩芹也插上几句,主要是询问延安的情况,黄明诚很热心的向他们介绍;不过他注意到,林月影很少问什么,她只是偶尔和梅悠兰交谈几句。

    求月票支持。。。。。。。

    求月票支持。。。。。。。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一章 南京保卫战 第七节 后撤国防线(一)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一章 南京保卫战 第七节 后撤国防线(一)

    罗店战场继续激战,中国空军频繁出动轰炸日军阵地,继续与日军空军展开激战,双方损失惨重,中国空军的的P40只剩下四十二架,BF109则只剩下八架,空军四雄之一的刘粹刚牺牲。  而日军的损失更加惨重,再次投入淞沪的五百多架只剩下二百三十六架,损失超过半数。  不过日本强大的生产能力很快就把消耗弥补了,到十月中旬天空中再次飞满日军飞机。

    淞沪战场上迟迟不能打开局面,让日本政府极为恼怒,决定从华北、东北和国内抽调五个师团再次增援上海。

    十月初,中国军队利用空中暂时优势,以二十一集团军为主力在罗店大场蕴藻滨发起大规模反击,从广西赶来的桂军将士奋勇冲杀,以血肉之躯与日军巨炮抗衡,一度攻入吴淞镇,将日军全线压缩至江边,但最终还是因为伤亡太重被日军反击部队推回出发地,战事再度陷入僵持。

    反击失败后,蒋介石再次亲临淞沪督战,他在南翔召开军事会议调整作战部署,将整个战场划分为左右两大集团,左集团包括市区战场,长江南岸战场,由陈诚统一指挥;右集团包括杭州湾北岸,浦东战场,由张发奎统一指挥。  另外应张治中的请求,免去张治中第九集团军司令职务,改任大本营管理部部长,由朱绍良接任第九集团军司令。

    左集团是中国军队的重兵集团,几乎所有精兵都在这个集团。  第九集团军,第十五集团军,第二十一集团军(包括桂系王牌第七军),薛岳地第十九集团军,另外还有胡宗南第一军,俞济时第七十四军,黄杰的税警团。  这些部队都是清一色德械装备,另外还有军事委员会直属的两个重炮团。  两个重炮团装备都是从德国进口的150mm榴弹炮,总兵力高达六十万人。

    与之相比右集团就太寒酸了,只有张发奎的第八集团军和第十集团军,而且这两个集团军还被大大削弱,原有接近八个师的兵力被抽调了三个到左集团。  但日军的攻击重点在长江南岸,这样地部署未可厚非。

    在所有参加会议的将领中,新开到地二十四集团军司令杨森最得意。  所有部队中只有他的部队齐装满员,而且部队装备也更好。  在经过南京时,把正副总参谋长何应钦白崇禧都震住了。  到淞沪后,凡到过他的部队的都极为震惊。  像二十一集团军,六零迫击炮这就装备到团一级,桂军主力王牌第七军,也就装备了二三十门大炮,中央军德械师装备的炮也不过六七十门。  可他的部队一个师就装备各种火炮上百门。  每个师还有一个防空营,这种火力在中国从未出现过,让几乎所有将领羡慕妒忌。

    在蒋介石宣布调整之后,陈诚接着宣布左集团的调整,由二十四集团军地二十军接替第一军在罗店的防御,四十七军接替月浦阵地;薛岳第十九集团军接手大场蕴藻滨阵地。  七十四军加入苏州河西岸,由朱绍良指挥。  第一军和十八军伤亡过大,后撤南翔休整补充。

    陈诚的部署不能说有私心,罗店是主战场,第一军在罗店硬顶了日军半个多月的进攻,伤亡超过半数,连军长胡宗南都准备操枪上前线了,撤下去整补无可厚非;十八军是他的心头肉,参战时间长,伤亡也很大;此外始终在第一线作战的第九集团军的伤亡也很大。  三十六、八十七、八十八三个师已经补充了四次。  人员极端疲惫,但现在已经没办法再让他们撤下去休整了。

    陈诚宣布完后。  蒋介石特意对杨森说:“杨司令,罗店和月浦是淞沪战场的两大支撑点,罗店一直是日军地攻击重点,第一军在那里守了半个月,伤亡很大;而月浦则隔绝了川沙口和吴淞两块登陆场,迫使日军在两块孤立的区域作战;杨司令你们的任务很重,务必守住这两块阵地。  ”

    “请委员长放心,我川军将士上不负国家重托,下不负川民期望,一顶以死报国,绝不丢弃阵地,若阵地有失,我杨森愿拿脑袋抵罪。  ”杨森唰地站起来大声答道。

    “好,很好。  ”蒋介石满意的点点头:“你坐,自抗战开始以来,军心民心大振,四方勇士锐意赴难,绝无畏缩,我们一定能打好这一仗,告慰全国民众,向世界宣示我们的决心!”

    蒋介石在会场振奋军心,可散会后,陈诚白崇禧却聚集到他的休息室内,陈诚提出适时从上海撤退,把日军引到吴福线,以消耗其实力,然后再一举歼灭之。  白崇禧早在南京就提出过类似地建议,可既然陈诚也这样说,他也再度提出从上海撤军,并重新说明他的理由,上海作战的战略目标即将实现,再打下去得不偿失,前段时间我军还有短暂的空中优势,可现在空军损耗太大,战力无法得到及时补充,日军将重新夺得空中优势,到那时我军再撤退就晚了。

    但他们俩人的建议再度被蒋介石否决,蒋介石有些激动又十分坚决的说:“罗斯福总统曾经说过,上帝帮助自助者;关于中日问题的布鲁塞尔会议就要召开了,如果这时我们从上海撤退,会在国际上造成很坏的影响,布鲁塞尔会议很可能作出对日本人有利的决定,无论如何我们要守到布鲁塞尔会议结束!”

    陈诚和白崇禧无言以对,白崇禧心中暗自摇头,早些天宋美龄的那个侄女就在报上公开宣称布鲁塞尔会议不会有任何结果,可蒋介石就是听不进去,也不知道他是犯哪门子邪了。

    就这时钱大钧进来报告杨森求见,蒋介石稍微楞了下。  挥手让杨森进来,问他什么事。  杨森老老实实地说:“委员长,我在武汉时遇见文革,他请我把这封信亲手转交给委员长,同时他让我向委员长转达一句话,警惕金山卫,如果日本再次增兵。  登陆点必定是金山卫。  ”

    蒋介石陈诚白崇禧互相交换一个眼神,蒋介石撕开信封。  白崇禧却惊讶地问:“日本再次增兵?他有情报吗?”

    上次王小山报告的黄浚地情报最后证实属实,在许阁森的轿车被炸后,南京展开大规模排查行动,黄浚落网,很快他就承认了充当日军间谍的事实,廖雅权随即被捕,带动日本在南京部署的间谍网几乎全部被破获。  中统(原调查科改为中央党务调查局,简称中统;戴笠的特务处改称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在这次行动中荣立殊功。  戴笠很快得知中统立功地缘由,他开始向庄继华要人了,不过中统的动作更快,徐恩增地动作更快,那天向蒋介石汇报之后,转身就通过花春向庄继华要人了。

    他们的举动让庄继华既高兴又生气。  向日本派潜伏人员是他早就提出过的,可直到今天他们也没作出具体成绩,这不能不让他失望之极。  两家要人,庄继华也感到不好办,说实话他谁都不想给,这两个间谍算十万大军毫不过分。  不过考虑之后。  他还是决定交给徐恩增,主要是王小山已经与徐恩增发生联系了,不过也不完全给他,而是让王小山在上海建立联络站,这个联络站只负责联络大泽,不与中统在上海的任何机构发生联系,也不参加他们的任何活动。  大泽的情报通过三道手续,第一道接受情报,第二道翻译成密码,第三道发送。  密码与报务员分开。

    黄浚间谍案给白崇禧留下太深印象。  他认为庄继华的那个罗汉又在提供情报了,但实际上这次庄继华完全是根据自己地军事才能判断的。

    “这我不知道。  ”杨森双手一摊:“他在武汉检查后勤准备,我们也就谈了两个多小时,他认为日军如果迟迟不能在长江南岸打开局面,就必然增兵,而长江南岸的滩头阵地容纳不下那么多军队,日军必然别寻途径,金山卫就是最好的地点。  ”

    以白崇禧的军事素养话出口就明白其中的道理,他和陈诚这些天一直焦虑于淞沪战事,伤亡实在太大,这次不同于内战,没有人保留实力,无论是杂牌还是中央军均全力以赴。  蒋介石出手就是最精锐的三个御林军,远在西安的黄埔起家部队第一军也调来了,桂系起家部队第七军调来了,何健主力三十五军调来了,余汉谋地粤军第一军调来了,这些都是各派系最精锐的部队,全部打成残废。

    焦虑如此,思维暂时固化,一直以当面的日军为对象,殊不知日军还可以再度增兵;而长江南岸已经吸引了中国军队的全部力量,正好成为日本人诱敌的陷阱,如果再派一支部队,在金山卫这个软肋上插一刀,淞沪战线势必全面崩溃。

    蒋介石这时看完庄继华的信,信上地内容大致也就是这个意思,不过庄继华更进一步提出,无论如何都要在吴福线上保留两个整军,另外在松江保留一个整军。

    蒋介石看完之后顺手把信递给陈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