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民国投机者 >

第1037章

民国投机者-第1037章

小说: 民国投机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重要的是,将来两党必然在山东有激烈争夺。

    而这种争夺首先是民心的争夺,GCD部队在经济上是非常困难的,国民政府宣布在山东免农业税,这就给GCD施加了压力,如果他们继续收公粮,那国民政府就占了很大优势。

    说服蒋介石后,庄继华便提出了自己的山东省政府组成人员名单,省主席滕杰,秘书长张里元,保安司令龚楚,副司令杨遇春。对后俩人,不但蒋介石,连何应钦白崇禧都很诧异,山东如此重要的地区,却派出了两名GCD叛将,这会在国军将领中产生巨大震动。

    为此,庄继华作出了详细解释,龚楚和杨遇春虽然是GCD叛将,但破格提拔他们,对GCD人员会产生巨大影响;其次,正因为他们有在GCD方面的经历,熟悉GCD的作战方式;最后,他们叛离了GCD,所以他们在政治上是可信的。

    但蒋介石还是不同意,认为这个人员配置实在太年轻,最后决定让何思源出任山东省主席,滕杰主掌山东党部兼任秘书长。龚楚和杨遇春从资历上倒没什么问题,龚楚就不说了,几年前便是战区副参谋长,杨遇春也是黄埔三期毕业,只是有GCD经历,才一直没受重用。可是蒋介石还是不放心,何应钦和白崇禧也认为不妥,最后蒋介石决定任命于学忠担任山东保安司令,副司令为杨遇春。

    何思源担任山东省主席连庄继华也提不出反对意见,何思源是中国著名教育专家,从1928年起便担任山东教育厅厅长,此后十几年不管省主席怎么变,他一直担任这个职务,在这期间,山东教育得到长足发展。

    抗战开始后,日军侵略山东,韩复榘弃城而逃,作为文官的何思源本可以随省政府一起后撤,可他没有,他留在了山东,组织起一支游击队,活跃在鲁北聊城到津浦线一带。何思源在山东享有很高的声望,不但门生故吏遍布山东,而且他的人格力量很高,在敌后的国军将领,GCD游击队,连伪军也服他,在沦陷期间,何思源的人即便在敌占区也畅通无阻。

    杨遇春这几年一直在山东坚持敌后抗战,先是在微山湖,后来挺进到鲁中,在莱芜到泰安地区的山区建立了一块根据地,直到这次山东作战前,才被日军挤出来。在敌后的这几年中,山东地区,除了秦启容就是他,与八路军新四军冲突非常利害,与秦启容不同的是,杨遇春打得更巧妙,政治上主动性更强。

    当庄继华在重庆处理家事时,对有末精三的追杀也结束了,有末精三在中国军队的围追堵截下,将部队分成三股,从中国军队不完整的包围圈中钻出来,逃入冀中地区,庄继华划定的追击底线为沧石公路,越过这条线便停止追击。有末精三的六万多部队,最后只剩下一万余人,在冀中与前来增援的第九师团先头部队会合。

    整个战区的枪声平静下来,双方都疲惫的停下来清点战果,对中国军队来说,这次作战成果无疑巨大无比。中国光复了整个山西,整个山东,淮河以北,大半个安徽,整个河南,兵锋直逼华北平原,眼见着兵临平津城下。

    十月十日,济南城内,彩旗飘扬,原日军十二军司令部驻地,将星云集,包括汤恩伯在欧内的西线将领全部云集济南。临时搭起的主席台上悬挂红色长幅,上书三个大字,庆功大会。大本营代表何应钦在会上宣读了中央政府、军事委员会的嘉奖令,授予机械化第一集团军、新12军、二十四集团军武功状,授予庄继华、杜聿明、蓝运东、宋希濂、杨森、孙震等一千六百多人青天白日勋章。

    济南名宿,民众代表在会上代表山东民众宣读了感谢状。新任山东省主席何思源宣布了山东省政府施政纲领,在这个纲领中,何思源着重前调在山东全面推行社会改革,厉行减租减息,动员全省民众,齐心协力,共同医治战争创伤。

    庄继华随后也上台讲话,在这个讲话中,庄继华重申了开展社会改革的必要性,“山东有数百万民众,能提供数十万兵源,土地肥沃,矿产丰富,只要我们能下决心,一定能将山东建成一个抗战基地。”

    不过山东的事情没那么简单,天下响马出山东,山东只顾以来便是土匪众多的地区,抗战开始以后,山东的土匪也分化了,一部分土匪投降当上了伪军,一部分依旧保持独立,继续当土匪,一部分投入了GCD;投靠国民党的相反是很少一部分,原因其实很简单,这些土匪当初上山为匪,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政府交恶,让他们投靠政府是非常难的。

    其次,山东在这次会战中受到的损失很大,聊城、济南、泰安、济宁等地破坏极其严重,战争难民又是上百万,冬季即将来临,救济难民成为当务之急。

    在这个会上,庄继华拿出的还是老办法,军民结合,济南成立难民救济委员会,军队分区帮助难民重建家园。

    庆功会结束后,当天下午,何应钦主持召开了战区高级将领会议。这次蒋介石没有到山东来,原因有两个,其一,庄继华走后,他决定亲自介入与GCD的谈判;其二,德黑兰会议在即,他没有时间到山东来,因此由何应钦来宣布。

    何应钦在这个会上宣布,将江北战区分成江淮战区和华北战区,华北战区司令官,庄继华,副司令汤恩伯、孙连仲;江淮战区司令官关麟征,副司令李品仙。同时部队作出调整,二十一集团军、第四集团军、十五集团军、九十二军、四十六军,以及新组建的川军二十九集团军,苏鲁皖边区游击总队等原南线作战部队,不过让关麟征有些不满的是,他的嫡系部队新12军被划入了华北战区。

    在分配兵力过程中,何应钦和庄继华的态度相同,考虑到即将到来的华北决战,因此不敢削弱华北战区部队,战斗力强的部队全部留在了华北战区。

    江淮战区的作战地域包括,江苏安徽湖北。华北战区作战地域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察哈尔等地,此外,蒋介石下令从缅甸战区抽调新八军和112军到华北战区;这事也引起史迪威的抗议,缅甸战区只剩下六十六军和五十八军。

    经过这样调整后,华北战区包括了第一集团军、第二集团军、第五集团军、二十二集团军、二十三集团军、二十四集团军、三十六集团军、三十一集团军、四十九集团军、五十集团军,新八军、第三军、新一军、新六军、七十四军、青三军、青四军、新八军、新二十军(豫西民团改编,军长陈烈)、暂编第八军、112军、新110师,以及大批敌后游击队、反正伪军,其中敌后游击队和反正伪军都必须整编。

    散会后,庄继华在司令部宴请何应钦和所有参加会议的将领,何应钦刚答应下来,便见关麟征一脸惋惜,而宋希濂则是一脸痛苦,心中有些奇怪,等到了餐桌前,才明白为什么关麟征宋希濂是这种表情。

    餐桌上的饭菜极其简单,一个炒肉丝,一盘炒鸡蛋,剩下的六个菜全是素菜,汤倒是足够,小菜汤,一大盆。

    “呵呵,文革,你这够简单的。”何应钦也不客气,自己便坐在首位上。

    “大家随便,”庄继华招呼一句后,便坐在何应钦身边,关麟征坐在何应钦另一边:“没办法,经此一战,山东困顿,您也看到了,济南的损毁有多利害,我回来这几天,就接到报告,各地难民数量高达一百四十万,更严重的是,日军败退前,掠夺走了大部分粮食,整个光复区都缺粮食,只好过点紧日子,委屈老师了。”

    “同甘共苦,呵呵,来为胜利干杯”何应钦淡淡一笑,伸手端起酒杯,这酒倒是山东名酒扳倒井酒,可这酒也只有一坛,摆在首席,其余桌上摆的就是普通的酒。

    “干杯”众将一起站起来举起酒杯,齐声高呼。

    “雨东,你主掌江淮战区后,要对战区部队进行整编,”何应钦坐下后对关麟征说:“文革作的那个小册子非常好,江北战区部队战斗力这样强,与这个有很大关系。”

    “学生明白,学生到江淮后,第一步便是整顿部队。”关麟征点头说,关麟征心里明白,江淮战区的作战任务不重,他有充足的时间整顿部队,其次,江淮战区有几支部队有很深的GC嫌疑,比如第四集团军,这个集团军的前身是杨虎城的十七路军;集团军主力三十八军军长赵寿山与GCD的关系密切,军统早就有报告,另外师长孔从州也有GD嫌疑,这支部队必须整顿。

    此外,五十七军缪徵流部也必须整顿,缪徵流部在苏鲁边境坚持抗战期间,部队发生叛乱,下属111师叛逃八路军,蒋介石大怒之余,撤销了57军番号,缪徵流带领剩下的112师退入苏中。关麟征数次想对这支部队进行整编,可最终都没有机会,现在这支部队负责长江北岸防御。

    呼唤月票支持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九章 奔流 第十节 风云(二)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九章 奔流 第十节 风云(二)

    “雨东,江淮战区的任务是与江南战区配合,钳制盘踞江南日军,在以前,苏鲁战区一直承担这个任务,那时我们的实力没这么强,现在不同了,你一定要好好把握机会,争取作出成绩。”

    何应钦一直很赏识关麟征,而关麟征也一直因他的关系被提升和打压,这次关麟征能出任江淮战区司令,成为庄继华和俞济时之后第三个担任战区司令官的黄埔同学,而原先呼声最高的胡宗南却还只是战区副司令。当然,现在谁也不能与庄继华相比,他已经黄埔同学中当然领军人物。

    关麟征也明白何应钦对他的关心,不过他有些担心,他与陈诚的关系很恶劣,而钳制江南日军,必须两个战区之间紧密配合才能实现。

    “老师放心,学生一定尽力,不让日军再从江南调兵北上。”关麟征性格倔强,轻易不低头,即便现在,他也不想向陈诚低头。

    “雨东兄,陈司令和顾老师那里,你恐怕要好好联系下。”庄继华也清楚关麟征与陈诚的关系,他也了解关麟征,借机提醒他顾祝同还在江南战区担任副司令,关麟征与他关系还不错,这时候应该能发挥作用。

    何应钦一笑,其实,陈诚在黄埔一期同学中威信并不高,一期同学很少视其为老师,不但关麟征庄继华与他关系很差,西北的胡宗南与他的关系也不好,不过胡宗南比较阴柔,从不明着对抗。

    “这点,你们放心,江北战区调整,江南战区也要调整,委员长决定成立国防部,顾墨三将出任国防部部长,陈辞修也要调回总参谋部,依旧担任副总参谋长,江南战区将由薛岳担任司令,罗卓英担任副司令。雨东,薛岳这人还是比较好相处的。”

    关麟征闻听后心中长出口气,薛岳虽然性格孤傲,但这人不像陈诚那样喜欢抓权和拉帮结派,陈诚是只认他那小圈子。

    “校长英明。”庄继华故作感慨的赞叹道,不过陈诚确实不适合担任战区司令,他不是出色的战术专家,在战略上更强些。

    “文革,”何应钦唠叨完关麟征后,又端起杯子转向庄继华:“对你我就不说什么了,要做什么你很清楚,只希望你能再造大捷,放心,中央有我。”

    庄继华举杯与何应钦碰了下,一口喝干,放下杯子才叹口气:“多谢老师,说实话,学生现在诚惶诚恐,学生是誉满天下,也谤满天下,其中酸楚,外人是不知道的,老师,华北战区今后还得靠老师照顾。”

    关麟征心里暗笑,这庄继华可真会扭捏作态,誉满天下是不错,这谤满天下从何而来?殊不知,何应钦却明白,庄继华说得不假,这几年庄继华做事刚猛,铁腕推行社会改革,整编杂牌军队,与孔祥熙陈立夫陈诚明争暗斗,得罪了不少人。底层民间百姓不知道,对他的赞誉如潮水般涌来,可党内军内的高层却知道,蒋介石面前从未少了暗箭,庄继华头上的罪名始终有两个,亲共、功高震主。这两个罪名,他无论怎么也洗刷不掉。

    面对庄继华的请求,何应钦自然满口答应,在目前黄埔的各个派系中,他与庄继华的关系是最好的,当然关麟征被算到他自己那个派中了。

    正说着,杜聿明宋希濂蓝运东等人过来向何应钦敬酒,何应钦心中非常满意,这些二十年前的小青年,现在已经全面成长起来。

    “好好好”何应钦满意之极,对他来说这样的机会从西安事变后从未有过,这次要不是蒋介石有事不能来,他也没机会。

    黄埔系将领过去后,孙连仲、汤恩伯、李品仙又过来敬酒,他们走后,孙良诚、庞炳勋等反正伪军将领也过来了。

    “良臣兄、更陈兄,回来就好,回来就好。”何应钦依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