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宇宙之末 >

第11章

宇宙之末-第11章

小说: 宇宙之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是个人才!”班主任严数实在是无计可施了,最后只能撂下这么一句话,然后进行着接下来的课程。接下来,严数给大家讲了有关人体穴位的知识。
放学后。
“你就是那个有怪病的孩子?”大家都走了,只剩下小手机和严数二人,严数侧对着小手机看着前方说道。
“是的,老师!”小手机还是习惯叫老师这个称呼,不过语音中还是有些哽咽。
“老师?有意思!看到前面一百米左右的*场没有?”严数先半露惊讶,后又回了正经。
“看到了!”知手机知道不好的事情要发生了。
“跑完十五圈再去吃午饭!”
“知道!老师!”小手机脸坚定道。
“去吧!”严数语气中没多少感情。
小手机刚走几步,腿有点发抖,不够还是坚持着往前走。大家在听严数讲课的时候,他还在坚持着扎马步,直到真的坚持不住了,才被严数允许和大家一样坐在地上听。坐在地上虽然已经有好一会儿了,可依然双腿酸软,现在又让他继续跑,确实太不人道了,他还只是个十四岁的孩子啊!

这十五圈,小手机跑的很慢很慢,尽管他几度咬紧牙关,中途还是有好几次几乎是走着的,好在,他坚持的完成了。而此时,已到了一点,也就是说他整整跑了一个小时半。不要说他不想被人知道自己会青云步,就算是他想用青云步他也没那力气发挥出来。
中午一点,太阳火辣辣的,如刀般划着被照着的行人。而这时,食堂的饭菜已经没有了。拖着累垮的身体回了宿舍,饥饿的肚皮一直在呼叫,舍友们都在午休,小手机没觉得什么孩子本应有的委屈,他只是觉得自己就该遭这罪,谁让自己比别人差了!
正要躺床上时,楼下的紫馨叫唤着,她的手里提着饭盒,显然是给手机带饭来了。原来紫馨知道小手机回来会没饭了,特意帮他提前打包了份。看到这个,手机心中莫名的被触动了。“这就是感动的感觉吗?呵呵。。。从未在别人身上感受到过呢!”小手机自喃着。
下午,班主任依然让大家站马步一个小时,之后就是讲一些身体的理论性知识。只有小手机一个人几乎全程都在扎着马步,连听课时候也是。
中间偶尔的坚持不下去,也只是坐着一会儿后,自己又站了起来。
严数也只是瞄了两眼过来,并没有有所表示。众人习惯把他当做个笑料,也没怎么在意了。
晚上,是大家的自由时间。大家的安排各有不同,很多人都去参加了上一届的学徒们开的新学徒迎新晚会,晚会主要内容,是老学徒在像新学徒展示自己的武艺和国人之处。其目的,主要是来像新学徒施压,告诉新学徒要听老学徒的话,不要太调皮了哦,以后见着了老实点;当然还有次要目的,就是老学徒想泡新学徒。每一届的学徒刚入门时年龄都是差不多十四到十八,这是个绝大多数情愫懵懂的时期,有些成熟点的基本上已经足够热情奔放了。
而此时的小手机,没去参加什么晚会,只是自己一个人跑去了离紫馨家远的一个山头,独自一人在那扎马步,练着每个今天严数说的每个细节。他知道为了不让人笑话,为了能更早的看到亲人,他只能苦练,一分钟也不能再耽搁了。他不断地在重复着每个细微的动作以希能做好最佳姿势并保持好,可他的动作依然那么难看他的动作还是那么不协调。山上的时而有“咕咕”的鸟叫声,可这些小手机都感觉不到,他的视线更加的专注了。
小手机不知,此时在陈之树所在的那个山上,严数坐在一个石椅,右手里持着一个茶杯,对面坐着陈之树与他隔着石桌。
“不错!不错!”严数抿着下茶水,口中连发赞叹。
“是茶不错呢,还是人不错?”陈之树笑问着。
“都不错!哈哈哈。。。”严数一改严肃的面孔脸上绽开了花。
“哈哈哈。。。”陈之树也很是欣慰的笑道。
几乎没人注意到,此时他们俩的眼睛都正看向远在另一个山头的小手机。
第二天,还是扎马步的课程,只是由一个小时改成了一个半小时的时辰,期间又给学徒们讲了些知识,只是不再限于人体方面的。小手机依然笨拙,只是耐力更好了几分。
第三天,一个小时的马步被换成了两个小时,其他的依然那样,不过已经有几个人开始说吃不消了。
第四天,变成了两个小时半的扎马步,很多人坚持不住了,不能一次性坚持下来。
第五天,能坚持下来的只剩下小手机。陈紫馨,潘山,刘御风,和陈泽仁五个了。
这期间,小手机每个晚上都在那个山头坚持着,姿势依然不好看,可耐力更甚从前了。
众人已经渐渐的注意到了知手机。而这时候严数突然告诉大家不练马步了,接下来将进入下一节课,让多数人欢呼不已。




第十四章 理论课这是半个月后的一个早晨。
大家已经习惯了小手机每天早上迟到几分钟,与之相对应的,他们可以每天欣赏到小手机每天不同总路程的跑*场的影子,以至于班内的绝大多数人看向小手机的眼神异样更浓了。
于是,开始有人多方打听他和紫馨的关系,待知道小手机是紫馨家一个叔叔带来的,这才解了大家的好奇。这原因传了开来,大家都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更有甚者直接说出了话:“我就说嘛,就他那熊样,也配得上紫馨的高贵?紫馨女神真是太善良了!”这世上总少不了八卦的人,而这些人总有那么多法子探查到别人的秘密。之后,又有很多人向陈紫馨和小手机舍友打探原因,知道了小手机得有种病,嗜睡的病,睡眠时间固定的病。自此,多数人表示理解和同情,少数人的鄙夷之色更加明显了。而这些,小手机已然不再那么在意了。
今天,同样的小手机迟迟得来了教室,自从上次扎马步的*练结束后,他们就把上课的场地拉到一个教室去,上的都是理论课。因为,严数认为,思当先于行,为了让大家以后学武少走弯路,更有效率,先应该把学徒们的思想认识做好。为了不吵到其他学徒上课,小手机主动要求把自己的座位安排在最后排,严数并不反对,虽然小手机的个子是班里较低的,下课后紫馨总会过来给下她做的笔记。此时,他正猫着腰从后门走到自己的位置。他的旁边正好是钱非,此时正聚精会神的听课。
“那么,各位学徒们!我接下来要给大家引进一个理论!”小手机刚坐下,一个女性的声音就响起了:“这个理论是我一次外出游历认识一个凡人社会的学者提的,他非常了不起。他的理论叫做‘堆砌优化论’。这个理论讲的是,在同等环境下,如果同阶优秀的存在足够多,那么从其中就更容易产生新的仅比他优秀一个等阶的存在,但后面变化的难度会增大,这个人把这种现象称为‘环境力的作用效应‘。”这是个中年妇女,脸上的轮廓没那么明显,鼻子细细长长的,眼睛不大却闪着光芒,脸的两侧骨头稍微外凸,个子一米六五,穿着传统。
说到这里,中年妇女喝了会儿茶水,继续道:“这个理论不复杂,也很容易理解吧。为什么说这个人了不起呢?首先,他把他的想法提了出来,这很了不起,因为这个理论似乎很过朴实;其次,这理论有广泛的应用性,这很了不起。”
〃老师!我不知道这有什么实际效用!〃刘梅岭坐在第二桌,此时站起来问道,班里的女生都很彪悍,当然,主要是说她们的胆魄。
“这个问题问的好,很多人以为学习不应该有所为,甚至有古贤人以为学就应该纯粹的学,我的看法与前人不尽相同。我认为,人做任何事都应该有目的的去做,如果无目的的去做事能给人带来更好的效益时,那么这类该无目的去做的事如随意的散步,这时它也有个目的,散心,而散心这个目的是先于散步这个行动的,也是总目的。所以我认为这被人称之为无目的应该做的事其实它是被人带着目的去做的。所以归结起来,就是人只有带着目的做事才更有效率。”
“老师!那么人长久有目的的做事总会带来精神的紧绷吧,这样的话一个人的脑瓜子就不灵活了,不容易有创新思想吧,这样的话在将来的前途突破上多有障碍,我听我叔叔说,一个人的突破就是一种新,新的东西是随意的。”一个男性同胞站了起来,引来一阵阵掌声。
“呃。。。老师,正题,正题!”有人听的晕了,觉得老师扯得远了。
“这位同学说的很好!那么,精神紧绷是个问题,那么,如果我们有目的的去解决好精神紧绷问题,有目的的让自己的精神松弛呢?”
“可是老师,紧绷和松弛不是矛盾体吗?怎么能够有目的的去做松弛的事?”
“行为和意识不同,有目的的去做事是意识,紧绷和松弛都属于行为。意识只能起一个纲领,行为才是具体的,具体的东西占我们的人体是绝大部分的,就像神经的总体积相对于个体的大小是微不足道的。那么,一个有目的的意识所产生的紧绷行为不会太多,只要目的里要求我们松弛的内容远多于其意识所产生的紧绷效用,我们就可以达到松弛的结果。”这个女老师极具有个人见解。
听的底下的人晕头转向的。而刚才站起来问问题的那位男同胞表示会理解老师的看法,但依然保留意见。青云门虽然规矩挺多的,但是在很多方面还是很人性化的,比如这上理论课,同学们可以随意站起来和老师辩论问题,如果觉得老师讲的不好,可以表示保留意见,课堂上的言论相当自由,这让小手机很惊讶这里思想文化的开放性。
“老师!那您为什么一直在无目的的讲课!”有人不爽了,站起了身子说道。
“我的目的就在于把我所认为对的告诉你们!”这个女老师并不生气。
“啪。。。”问问题的那男的瞬间摔倒,摔在地上的时候还不问弱弱的问了句:“那我们的目的在于?”
“你们的目的在于把学习和思考!”
“咳咳。。。刚才中间插得问题及其讨论确实有点长,那么接下来就给大家说说刚才那个理论的可行性和应用性!”这女老师也有点不好意思了,也许是因为中间确实扯得长了。
几乎没人注意到,和往常一样,小手机一直在很认真的看着老师,认真的呃琢磨着刚才的对话。或许那老师有注意到,可也只是瞄了一眼就过去了。
“这个理论还有一个名字,那就是被称为‘金子塔论‘。它的魅力不在于单层上,而在于它的堆积性,在任何阶级都适用。比如人吧,人或许没有等级之分,但人在某方面的能力却是有明显的等级可分性,也就是说对于从事某一方面的人来说可以对他们在该方面的能力分个三六九等。这个没意见吧?”
众人皆点头。
“那么,我们现在就给在同件事上体现的能力的人分为九等。如果处于第九等的人数足够多,那么就很容易从这第九等的人里面产生出第八等人,但是后面的难度逐渐在增加;同样地,如果处于第八等的人数足够多,那么就很容易产生第七等的人,依然依然后面的难度会增加;依次类推,第二等的人数足够大,那么就很容易产生第一等的人,我们把这种变化叫做‘跃迁’,把同一个个体后面跃迁的难度称为‘跃迁疲劳’。也就是说,每一级的人物的产生都需要上一级的人数足够多的情况下,但继续跃迁的难度会逐层增大,这有点堆砌的意思在里面。”
“老师!历史上不是有个国家人数众多,一度占世界绝大的百分比,可那时候这个国家出现的高级人才却是少的可怜,而同时代的有个人数很少的小国甚至小地区,所产生的高级人才却比之要多不知多少,请问您怎么解释这个现象?”这是个戴眼镜喜欢历史的学徒问的话。
“这位学徒问的好,历史上这样的事比比皆是。首先,我得向这位学徒说明,该理论不是说如果第九等的人数足够多的话,那么必然会产生第一等人数。恰恰相反,如果低等级能力的人数足够多的情况下,高等级的人数是很少的。那么,你会说跃迁吧,因为有足够的第九等能力的人数,必然会有足够多的第八等的人数,如此下来,必然能产生第一等人物,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你错了。因为你忽略了一个词‘跃迁疲劳’,因为‘跃迁疲劳’对于同一个个体来说是逐层递增的,于是到最后基本上是不可能继续跃迁了,那个国家的人才跃迁遭到跃迁疲劳的阻塞。请问这位学徒理解了不?”中年妇女一脸笑道。
“理解了!”这位学徒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
“既然这位学徒谈到了那段历史,那么我们再以那段历史为例说说。那个时候那个人数众多的那个国家不是有学校扩招这个做法吗?这个理论告诉我们,这种做法是多么的可笑。因为扩招,使得本来较优秀的人被淹没在那些能力平平的庸海中,高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